正文 Chapter26世博行
时间总是在忙碌中消逝,宋浩然的伤势也在修养中不断的痊愈了,而伊娜忙碌的工作也略有缓解,马上即将迎来2010年的国庆节。这时公司内的氛围已经轻松了不少,闲暇时更多的都在讨论十一出游的事情。不少人都趁机申请了年假,与亲密男友或者家人共赴海外度假。另外可能有 不少人可能就是扎堆世博游了,顺便可能去个乌镇同里之类。
伊娜对于假期都没有什么大的期待,不过同学送了自己两张的世博会指定日门票,本来初衷是没什么兴趣的,不过到时候如果真没什么事情可做,也不妨去溜达下散散心也不错。未曾想,这趟世博行也真是大大的让自己失望了一把。
上海之行正式定下来已经是本月的29号,伊娜计划的单人旅行。当晚定的30号的飞机票,另外通过关系才在预定到一家“三星级”酒店,朋友告知说,现在基本都没房,本来都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的。由此可见,世博的行情是如何的火爆。
上海之行到底如何,本文就不再详细描述了,详见附上日记一篇,如果你能仔细阅读该文,也就能感受到此行的艰辛。外带友情提示:以后此类的活动,笔者绝对不再扎堆同行,以此为戒。
夜晚来临,这几日的世博行也的确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提笔写点感慨,一吐心中的那口怨气。如果世博真的很好,我也就不写了,美好的事物再怎么形容也无法尽显其美,还会让以后看到的人失去初见的震撼或是什么,就像了解底细的魔术、知道结果的转播比赛。
世博本身还是不错的,虽然不会是想象中的样子,但那么多国家那么多钱堆出来也绝不会是浪得虚名的,郁闷在排队上,无尽的排队会耗尽所有的激情,也降低了满足感,因为无论你看到的东西多美好你都会用它和之前的排队付出做比较,真的值得么,如果问我的话,排队过了看过了自然不后悔,但要我再看一次而再排一次队我会有种恐惧心理,而这个心意估计短时间里都不会改变了。
在去之前在网上也查过些别人经验,但早些时候的网上所写已经不适合现在了,我就说我的见识吧。
第一天因为对中国馆还抱有些希望,就按网上所写早早地去了,七点多到的,显然也不是太早,因为需要多早我也不知道,第一天先看看情形,世博是九点开园,加上入园安检在园外就等了近两个小时,中国馆的预约券早已发完,如果说沙特、日本、德国那些馆排队能排到你恶心的话,中国馆只能说是浮云了,几点去能拿到预约券?在排沙特时听一个女的说,她四点多到的没拿到,因为排到五点多时,人把栅栏挤倒了,她也被挤到了后面,在祖国你要考虑到各种意外因素,如果没意外她就一定能拿到么,我感觉也不一定,如果让我估计几点去能拿到话,三、四点吧也许,那么你就需要在园外等五到六个小时,甚至更长,直接通宵算了,当然了中国馆以后是不拆的,但就世博气氛来讲肯定是现在能去看最好。不光中国馆要预约,貌似所有馆都有预约,具体怎样做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台湾馆的,早上九点半和晚上六点发放预约券,排队预约的人估计更多,还不一定能拿到,我就没去了。
第一天刚到就去了沙特馆,那时才刚九点半左右,排队进来安检就需要这么多时间,那天还排在前面,等到了沙特馆才明白为什么人们进园就一劲儿往前跑,沙特馆要排多久呢,我是最早去的一批,排到进去用了三个小时,排队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标示还要排多久,人最多的时候、队伍最尾端沙特要排多久?2个小时?3个小时?4个小时?都不是,需要8个小时,当然了每个馆所写的时间都比实际的要长一到两个小时左右,但依旧是个很恐怖的数字了,怎么形容排队的方式呢,第一阶段是三个队列,这三个队列不仅很长而且很粗,又分为几段,不分段估计会踩死人,每个队列横截面可能有五个人左右吧,我也记不是很清了,然后每个队列每一段先后放人,前面一段走光了,放后面那一段,工作人员、武警、警察必须喊不要跑,把伞举高点别打到旁边的人,但这基本是没用的。这三条队列可能分了五段左右,但这阶段还算快的,毕竟队列很粗嘛,过的人也蛮多,到了后面阶段就是无尽的蛇形排队了,先是竖后是横再是绕,应该有十几个来回,拉直了估计有近千米,允许两个人并排。
沙特馆是我见过排队设施最多的,中间有喷雾降温措施,几乎一路都有阳光遮挡,日本馆、美国馆就没那么好运了,我只说我见识的。但因为沙特馆排队栅栏的结构问题,中间那段有零星插队的,当然了这是个会引起民愤的举动,每有此动作就会有轰动一片,但插队的人回去的少,脸皮厚这里确实无敌,排沙特馆过程中有两个插曲给我印象蛮深的,一是有个男的排队让他老婆孩子插进来,说是小孩去洗手间了,当然可能是真的可能不是,然后一个中层工作人员不让,为什么说是中层呢,因为他穿的西装,志愿者是蓝色夏装,志愿者和那男的交涉,然后要告诉他,他决定怎样做,而高层工作人员肯定是在馆里工作了,这个中层工作人员并不理会那男的,即便那男的让他过去当面说,然后那男的便说昨天就在日本馆看到了这个工作人员,是个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让他老婆孩子过来别理那工作人员,我只觉得蛮搞笑的,应该不是像那男的所说是个日本人,但他这样说确实让一批人站到了他的立场上,最后怎样我不知道,因为他不动队列很快超过了他。今天看新闻说沙特馆开始提供排队临时离开卡,你就能想象沙特馆有多火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有个老太太要从队列里出来喝水吃药,这种高强度的排队真不是老年人所能接受的,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世博园里有那么多免费轮椅,后来排沙特时看到外面餐厅旁边一排坐着轮椅的老人,哎。。悲剧啊。
好不容易排进后,看到全球最大的IMAX3D视频,值不值得呢,很不值得,我怀疑他们没提供眼镜,刚才查也确实是,记者什么进去还配眼镜,一般人可能也是太多人的缘故是不配眼镜的,所以震撼是有的,效果话。。还不如去电影院看IMAX3D电影,而且沙特馆第三层是不开放的,至于上面有什么和它的IMAX3D视频怎样,上网查查就知道了,溢美之词应该不少,可惜一般人是看不到或是看不全面的,排队3-6个小时看十几分钟视频,值不值得想想也知道了。
出来后是护照盖章,第一天我没有买世博护照,想去买时已经卖光了,所以建议大家去之前或是刚到就去买,然后到各个国家馆可以盖上这个国家的印章,开始我是不在乎的,可当你排了几个小时以后再不盖就会觉得后悔了,但沙特好在有明信片给,上面也会盖章,盖章的沙特人笑得和花一样,不停地说谢谢,想想也是,我看到那么多人来捧自己国家场也得感动死。
从沙特出来就是韩国馆,开始我没想去,我一点都不想去棒子馆,而且韩国馆里的东西确实挺让我烦的,晚点说吧,之后就打算去日本馆,结果发现要排四个半小时,当时就泄气了,而且队排得比沙特还壮观,因为沙特的蛇形队列很粗,但日本的很长。。用完了栅栏只能用警察用的那种塑料管,半米高吧,不过也比美国馆的好,美国馆只能用银行、快餐店里那种拉出来的带子分开队列,到了末尾这些都不够用,只能靠武警站岗。那时已经中午,就去吃午饭,吃饭也是要排队的,不过很短,世博的基础设施做得还是很好的。
吃过饭打算去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和中国馆下面各省展馆的,华人馆嘛本想去捧捧场,结果发现不用自己捧了,队伍看都能看到崩溃了,而很多排队的老人真的就崩溃了,老人们一般都是站着进园,坐着参观,这里真是考验老人身体的地方,硬不硬朗来了就知道,展馆外有孩子、老人的绿色通道,但不是每个馆都有,日本馆就没有,它还表示道歉,绿色通道也不是所有老人、小孩都能进,只是坐在轮椅、推车上的,开始我还开玩笑说租个小孩算了,到了美国馆才知道,绿色通道也只是让一个人推着另一个人才可以进,推轮椅的一个人以上都不能进,所以真要打算租小孩或是老人话也要一配一才行,最好一米二以下的小孩,那样也不用为其买票了。
我感觉世博就两样多,老人和黑丝,老人真容易被忽悠,全都是跟团来的,各个省市各种旅行社,在这里你可以充分体验到人口爆炸和老龄化问题,而且老人有时也真让我郁闷,不是所有老人都很和蔼并规矩地排队的,在日本馆排队时,几位老太太颇有当年红色娘子军的风范,一队六人两行往前冲,老太太真能挤啊,我还以为后面队伍那么恐怖呢,不要命啊,转头发现只是后面六个老太太所为,就让她们过去了,惹不起;在排韩国馆时一个老先生喝水还喷到我脖子后背上了,可怎么办呢,老先生老太太你说不得也反挤不得。
至于黑丝嘛,我感觉世博可以开个万丝博览会或是黑丝博览会,单独提黑丝出来是因为黑丝的数量远远超过其它类型的总和,真是不怕热,而且多大的都有穿,里面不乏五六十岁的,不得不佩服现在老年人的好心态。其实也不是我想往下看,有时不得不这样,太阳晒就不说了,周围打伞的,志愿者不停地说举高点,可有人就不,也可能是举累了,排美国馆时我被一个女的打伞戳了一路,不低头别戳到眼睛就好。
另外不要听信网上所说小国、浦西园区不需要排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馆是不排队的,下午吃过饭就去找排队少的馆进,阿曼苏丹王国,你们听过么?我去了,排了半个多小时,里面连视频都没有,就是介绍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在这里我想起从前看过的一件事,中国人一般说起别的国家饮食大多会说有特色,而不是真心地敬佩或是什么,因为我们中国菜已经非常好了;想起这个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看别国历史也是一样的,看到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时间就没多大兴趣了,要和中国比五千年么,所以要震到中国人非超越中国的东西不可。然后又去了朝鲜馆,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不用排队的馆,因为里面的东西实在太少,只有一层,基本就直接穿过去了。看了这两个国家馆后我就不打算排小国家馆了,因为浪费一个小时左右时间还看不到什么,实在不如排发达国家馆,排进一个是一个,多少有些回忆。
之后就去了日本馆,忘记那时去是几点了,人开始少了些,但也排了近三个小时。最爱看队伍外外国人迷茫的眼神,想排日本馆?到韩国馆那边开始排队吧,虽然韩国馆和日本馆不远,但也隔着一个亚洲联合馆,所以这里排队也是非常长的。日本馆里面还是很好的,我措辞比较保守,前面那句话可以说成日本馆是我觉得最值得看的馆,毕竟有可以看一个小时的内容,远远高过了我看的其它馆,也是我看过的国家馆里科技含量最多的,其它多是展现自己的文化、历史,劝中国人去旅游的样子。日本馆做得很用心,服务也很礼貌,明显能看出里面的招待是日本人,因为门口的中国警察态度很恶劣,叫嚣推搡,还引起了后面排队的指责,而日本招待出来态度很好也很有礼貌,我能理解站在外面管理这么久很辛苦,可别人排队不辛苦么,在我眼里,世博管理人员的态度,武警和志愿者是差不多的,都挺好,警察是最糟糕的,可能是平时嚣张惯了,而要是派城管来估计能打起来。他们的服饰也很别致,挺有日本产品的特色,我说这些不是因为我很喜欢日本,是因为一会和韩国比较,我感觉自己说得还算客观,如果说起日本馆的外表话给我的印象并不是非常好,不如欧洲一些国家的。里面提到最多的内容居然是朱鹮,这个小学自然课知道的濒危物种,而现在大家只会把目光聚焦在已不再濒危的熊猫身上,里面提及了中日合作,日本科学家研究出了朱鹮的人工繁殖,但因为日本朱鹮年事已高最终不免灭绝,自中国发现仅有的17只朱鹮后,日本就把技术无偿提供给了中国,在人工繁殖成功后,99年我们又送给了日本几只朱鹮,三个参观环节中两个都主要是朱鹮,最后一个环节电影结束后表演了因此编排的昆剧,中国实在太大了,同是中国话却听不明白,悲剧啊,最后看了演出表才知道是苏州剧团。总体可以看出日本在展览内容上的考虑上还是很用心的,表现了些感谢,而技术也穿插在里面,包括比现在最清晰的电视还要清晰四倍的未来墙壁和拉小提琴的机器人、已经用于建日本馆的太阳能材料等等,还有污水处理过程和环保演示一些。如果要看点技术上的还是看日本馆好了,毕竟像沙特的IMAX3D之类过人之处我想技术已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资金。
下午的最后去了韩国馆,因为韩国馆离日本馆很近,而且看样子排队也不是很多,还有一个原因比较有意思,是因为我很烦韩国馆,但没看过便说不好就真的很愤青了,所以我决定看过以后再说,结果韩国馆果然不负我望,给我了很糟糕的印象,我尽量客观的说,因为我实在不喜欢韩国,韩国馆外面排队看上去不多,但馆里面的排队时间要远长于外面,那天馆日表演了跆拳道,不过那时我没去,只远远地路过,注意到他们只因为他们鼓敲得太响了。韩国馆有两层,下层是开放式的,排了很长的蛇形队,每条道都有可以因为环境而引起变化的摄像视频,就是你可以通过视频看到自己,然后按或是转动下面的球可以让视频发生变化,这个去科技馆看就可以了,而且韩国馆的很不清晰。楼上有些互动的东西,总体就像科技馆里面的东西,不是很高级,估计十几年和几年前我去科技馆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这些,当然了如果之前没去科技馆什么看过的也许会觉得有些特别吧。不过看到韩国制作的东西,甚至玩到欢呼,我只能佩服韩国的拉拢能力,如果说日本的东西比较别致话,我感觉韩国的东西就只能用花哨来形容了,徒有虚表,没有里子,一路参观尽是韩国明星和歌舞什么,不过话说回来,韩国除了歌舞又还有什么,我真想对哈韩的人问问这个问题,只要他能说出一个,我就对韩国改观。韩国馆总体想给人的感觉是“大”,没错,从外到里,韩国馆到处写的都是“大韩民国”,全部都是,没有韩国两个字,两条大的红绸从上至下还写着“您的朋友大韩民国”。第一层大屏幕放的视频是个中国女的去韩国旅行碰到个韩国摄影师,情节我就记住了一点,我们的古筝变成了韩国传统的什么琴,结尾我也记住了,是“谢谢韩国”。来中国在中国还这么嚣张,可能高丽人都这样。二楼最后的动画电影是《和声城市》,这点倒是和日本馆的主题有些像,让我想到看日本转播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一幕,开幕式凸显一个“和”字,尤其在表现活字印刷那段,出现了从古至今三种“和”字,日本主持介绍时反应也挺在意的,而这次他们的主题就是“联接”、“联接起来!为了和美的未来”,所以日本馆和韩国馆都提到“和”字也许不是偶然,或许是应和中国的“和谐”吧,再或是我想多了。
从韩国馆出来时已经天黑了,人少了很多,也凉快的很多,这天在世博园里最美好的时间估计就是这段了,看到阿联酋排队的人已经少了很多就去排了阿联酋,也排了一个小时左右,这个馆也是口碑馆,白天排队时不比日本、美国少。阿联酋馆和沙特馆内容上有些类似,都是中东伊斯兰文化,都是石油,都够奢华,阿联酋展示的比沙特更甚,这是唯一一个门口排队可以坐的馆,在世博里算是星级服务了,可他们也没想到这么多人,所以除了前面的人可以坐外,后面90%是要站的,坐着的地方可以看到阿联酋的视频介绍,多是迪拜,尽显奢华服务,而和沙特一样,这里也会赠送明信片,更好的是明信片一边可以撕下来,是个奖券,被抽中了就是迪拜双人游,这也是其它馆没有的。进去后里面还散满香料,中东的女招待也好漂亮,不过主要内容就是三段视频,最后一个效果还是很好的。这也是我两天世博里面最舒适的参观过程,毕竟相比排队时间可以接受,不是太热,里面看得也还好,而且我对中东的文化还是有些好感的,可能是小时看多《一千零一夜》的缘故。
第二天有了经验没有早去,九点准时到的,结果还是排了半个多小时才进园,也是没选好进口的关系,这天是在正门进的,如果大家要去话从世博四号门进不错,那里比较偏,不是正对中国馆,人比较少,进去以后直接是日本馆,可以先去那看看。因为前一天看过了亚洲区,这天就直接从正门左转欧洲区看了。先去看了主题馆,这里不需要排队,进去以后除了大也没太多感觉,不过也因此容纳了更多的人。
出来后二话不说先去买护照,然后乘车去了美国馆,美国馆在最角落的地方,也许是故意这样安排的吧,怕大家参观发达国家和小国家时厚此薄彼,所以美国馆在左下角附近,日本馆在右上角,另外两个角是非洲联合馆和亚洲联合馆。美国馆排队。。我不说了,你们肯定猜到人不少,第一天排队我很郁闷,非常郁闷,可人总是贱的,第二天我就习惯排队了,我觉得去世博话上午就排一个发达国家馆好了,也就只够排一个馆的时间。进入美国馆后也是三场电影,不一样是其它国家馆多是介绍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而美国是介绍自己的国家精神,这点估计没有其它国家有这种自信,视频里出现最多的是科比布莱恩特,两次好像,奥巴马也说了挺长时间的话,还有希拉里,第一个视频是街头拍的学汉语,后两个是儿童的梦想,看着还是挺温馨、有意思的。最后一个展厅是美国几家公司各自的展台,都还好吧,再后面是卖商品的,不过对我来说最大的兴趣是盖了章,这是我盖的第一个。
下午去了非洲联合馆,这里很大,不需要排队,也有很多商品,可买的人不多,加一起还没买美国馆的多,哪里都是要看国家实力的。中间一直有舞蹈表演,黑人体力是好。。不过在这里我也有郁闷的地方,非洲大叔实在太热情,可又不懂中国话,我问他在第几页盖章,他就一直笑然后把我手里的护照拿了去,随便盖在一页,又笑呵呵地还给我,郁闷啊。。有一个还盖在中国馆了,不过没所谓了,反正中国馆也进不去,非洲联合馆里每个国家都有印章,但护照上这些国家只在可怜的一页,第四页,真感慨。
两天的排队好累,看看英国、法国、瑞士、挪威、意大利等等欧洲国家,每个排队都不输给之前看过的那些,想想耐心也就够排一个了,就排最受欢迎的那个吧——德国馆,我没看到入口,因为围了一圈的人,也没看到排队的末尾,直到绕了半圈德国馆才看到,先说一句德国馆是非常大的,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西班牙等等这些聚在一起的国家馆每个都不小,广播说德国馆要排四个半小时我一点都不怀疑,最少也需要三个小时,最终还是没去,因为听说浦西园区人少,就坐车去了浦西。
到了浦西后感觉路上的人是少了些,可馆前排队还是非常多的,和排小国家馆的时间差不多,当然也是因为大家想看的都比较集中,下午看了移动和电信的信息通信馆和上海通用汽车馆,前者我是不想去的,进去后也确实没什么特色,主要是想去通用汽车馆,这是个口碑馆,真的很值得去看,排队只相当于小国家馆的时间,里面的东西却好过90%的国家馆,甚至更多。不过3:30—4:30他们要维护,实际维护时间可能稍短,四点时应该就可以进去了,信息通信馆就在旁边,斜对过的中国民企联合馆人又太多。这里我不说信息通信馆了,没什么意思,通用馆真正不错,去世博话一定要去看看,内容也不说什么了,他们的主题是上海2030,不过看了电影我觉得应该改成2230,不是我不相信科技发展不到那样的水平,只是因为地球没那么多资源来建设这样的城市,未来城市仍旧只在科幻电影里,技术到了没有物质来建设还是白扯。
总体来说世博看了是不后悔的,如果再去时我会先去德国馆,为了盖章重新再看一次我会去日本馆和阿联酋馆,再次提醒大家阿联酋馆的迪拜双人游奖励。到世博多注意防晒,在那里晒两天有平时晒一个月的效果,女的打伞,男的戴帽子就好了,我是不好意思打伞的, 还容易碰到别人,鞋选舒适点的吧,我看很多老外穿着拖鞋就来了,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也可能被踩就是。。然后就是排队的心理准备,要有排队的决心,排队的耐心。。。。。。。。。。。。。。。。。。还有排队的体力,天越来越热了,中暑也会变成一件正常的事情。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如同笔者一般曾在世博馆奋斗过的人们。。。。。。留念吧。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伊娜对于假期都没有什么大的期待,不过同学送了自己两张的世博会指定日门票,本来初衷是没什么兴趣的,不过到时候如果真没什么事情可做,也不妨去溜达下散散心也不错。未曾想,这趟世博行也真是大大的让自己失望了一把。
上海之行正式定下来已经是本月的29号,伊娜计划的单人旅行。当晚定的30号的飞机票,另外通过关系才在预定到一家“三星级”酒店,朋友告知说,现在基本都没房,本来都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的。由此可见,世博的行情是如何的火爆。
上海之行到底如何,本文就不再详细描述了,详见附上日记一篇,如果你能仔细阅读该文,也就能感受到此行的艰辛。外带友情提示:以后此类的活动,笔者绝对不再扎堆同行,以此为戒。
夜晚来临,这几日的世博行也的确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提笔写点感慨,一吐心中的那口怨气。如果世博真的很好,我也就不写了,美好的事物再怎么形容也无法尽显其美,还会让以后看到的人失去初见的震撼或是什么,就像了解底细的魔术、知道结果的转播比赛。
世博本身还是不错的,虽然不会是想象中的样子,但那么多国家那么多钱堆出来也绝不会是浪得虚名的,郁闷在排队上,无尽的排队会耗尽所有的激情,也降低了满足感,因为无论你看到的东西多美好你都会用它和之前的排队付出做比较,真的值得么,如果问我的话,排队过了看过了自然不后悔,但要我再看一次而再排一次队我会有种恐惧心理,而这个心意估计短时间里都不会改变了。
在去之前在网上也查过些别人经验,但早些时候的网上所写已经不适合现在了,我就说我的见识吧。
第一天因为对中国馆还抱有些希望,就按网上所写早早地去了,七点多到的,显然也不是太早,因为需要多早我也不知道,第一天先看看情形,世博是九点开园,加上入园安检在园外就等了近两个小时,中国馆的预约券早已发完,如果说沙特、日本、德国那些馆排队能排到你恶心的话,中国馆只能说是浮云了,几点去能拿到预约券?在排沙特时听一个女的说,她四点多到的没拿到,因为排到五点多时,人把栅栏挤倒了,她也被挤到了后面,在祖国你要考虑到各种意外因素,如果没意外她就一定能拿到么,我感觉也不一定,如果让我估计几点去能拿到话,三、四点吧也许,那么你就需要在园外等五到六个小时,甚至更长,直接通宵算了,当然了中国馆以后是不拆的,但就世博气氛来讲肯定是现在能去看最好。不光中国馆要预约,貌似所有馆都有预约,具体怎样做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台湾馆的,早上九点半和晚上六点发放预约券,排队预约的人估计更多,还不一定能拿到,我就没去了。
第一天刚到就去了沙特馆,那时才刚九点半左右,排队进来安检就需要这么多时间,那天还排在前面,等到了沙特馆才明白为什么人们进园就一劲儿往前跑,沙特馆要排多久呢,我是最早去的一批,排到进去用了三个小时,排队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标示还要排多久,人最多的时候、队伍最尾端沙特要排多久?2个小时?3个小时?4个小时?都不是,需要8个小时,当然了每个馆所写的时间都比实际的要长一到两个小时左右,但依旧是个很恐怖的数字了,怎么形容排队的方式呢,第一阶段是三个队列,这三个队列不仅很长而且很粗,又分为几段,不分段估计会踩死人,每个队列横截面可能有五个人左右吧,我也记不是很清了,然后每个队列每一段先后放人,前面一段走光了,放后面那一段,工作人员、武警、警察必须喊不要跑,把伞举高点别打到旁边的人,但这基本是没用的。这三条队列可能分了五段左右,但这阶段还算快的,毕竟队列很粗嘛,过的人也蛮多,到了后面阶段就是无尽的蛇形排队了,先是竖后是横再是绕,应该有十几个来回,拉直了估计有近千米,允许两个人并排。
沙特馆是我见过排队设施最多的,中间有喷雾降温措施,几乎一路都有阳光遮挡,日本馆、美国馆就没那么好运了,我只说我见识的。但因为沙特馆排队栅栏的结构问题,中间那段有零星插队的,当然了这是个会引起民愤的举动,每有此动作就会有轰动一片,但插队的人回去的少,脸皮厚这里确实无敌,排沙特馆过程中有两个插曲给我印象蛮深的,一是有个男的排队让他老婆孩子插进来,说是小孩去洗手间了,当然可能是真的可能不是,然后一个中层工作人员不让,为什么说是中层呢,因为他穿的西装,志愿者是蓝色夏装,志愿者和那男的交涉,然后要告诉他,他决定怎样做,而高层工作人员肯定是在馆里工作了,这个中层工作人员并不理会那男的,即便那男的让他过去当面说,然后那男的便说昨天就在日本馆看到了这个工作人员,是个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让他老婆孩子过来别理那工作人员,我只觉得蛮搞笑的,应该不是像那男的所说是个日本人,但他这样说确实让一批人站到了他的立场上,最后怎样我不知道,因为他不动队列很快超过了他。今天看新闻说沙特馆开始提供排队临时离开卡,你就能想象沙特馆有多火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有个老太太要从队列里出来喝水吃药,这种高强度的排队真不是老年人所能接受的,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世博园里有那么多免费轮椅,后来排沙特时看到外面餐厅旁边一排坐着轮椅的老人,哎。。悲剧啊。
好不容易排进后,看到全球最大的IMAX3D视频,值不值得呢,很不值得,我怀疑他们没提供眼镜,刚才查也确实是,记者什么进去还配眼镜,一般人可能也是太多人的缘故是不配眼镜的,所以震撼是有的,效果话。。还不如去电影院看IMAX3D电影,而且沙特馆第三层是不开放的,至于上面有什么和它的IMAX3D视频怎样,上网查查就知道了,溢美之词应该不少,可惜一般人是看不到或是看不全面的,排队3-6个小时看十几分钟视频,值不值得想想也知道了。
出来后是护照盖章,第一天我没有买世博护照,想去买时已经卖光了,所以建议大家去之前或是刚到就去买,然后到各个国家馆可以盖上这个国家的印章,开始我是不在乎的,可当你排了几个小时以后再不盖就会觉得后悔了,但沙特好在有明信片给,上面也会盖章,盖章的沙特人笑得和花一样,不停地说谢谢,想想也是,我看到那么多人来捧自己国家场也得感动死。
从沙特出来就是韩国馆,开始我没想去,我一点都不想去棒子馆,而且韩国馆里的东西确实挺让我烦的,晚点说吧,之后就打算去日本馆,结果发现要排四个半小时,当时就泄气了,而且队排得比沙特还壮观,因为沙特的蛇形队列很粗,但日本的很长。。用完了栅栏只能用警察用的那种塑料管,半米高吧,不过也比美国馆的好,美国馆只能用银行、快餐店里那种拉出来的带子分开队列,到了末尾这些都不够用,只能靠武警站岗。那时已经中午,就去吃午饭,吃饭也是要排队的,不过很短,世博的基础设施做得还是很好的。
吃过饭打算去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和中国馆下面各省展馆的,华人馆嘛本想去捧捧场,结果发现不用自己捧了,队伍看都能看到崩溃了,而很多排队的老人真的就崩溃了,老人们一般都是站着进园,坐着参观,这里真是考验老人身体的地方,硬不硬朗来了就知道,展馆外有孩子、老人的绿色通道,但不是每个馆都有,日本馆就没有,它还表示道歉,绿色通道也不是所有老人、小孩都能进,只是坐在轮椅、推车上的,开始我还开玩笑说租个小孩算了,到了美国馆才知道,绿色通道也只是让一个人推着另一个人才可以进,推轮椅的一个人以上都不能进,所以真要打算租小孩或是老人话也要一配一才行,最好一米二以下的小孩,那样也不用为其买票了。
我感觉世博就两样多,老人和黑丝,老人真容易被忽悠,全都是跟团来的,各个省市各种旅行社,在这里你可以充分体验到人口爆炸和老龄化问题,而且老人有时也真让我郁闷,不是所有老人都很和蔼并规矩地排队的,在日本馆排队时,几位老太太颇有当年红色娘子军的风范,一队六人两行往前冲,老太太真能挤啊,我还以为后面队伍那么恐怖呢,不要命啊,转头发现只是后面六个老太太所为,就让她们过去了,惹不起;在排韩国馆时一个老先生喝水还喷到我脖子后背上了,可怎么办呢,老先生老太太你说不得也反挤不得。
至于黑丝嘛,我感觉世博可以开个万丝博览会或是黑丝博览会,单独提黑丝出来是因为黑丝的数量远远超过其它类型的总和,真是不怕热,而且多大的都有穿,里面不乏五六十岁的,不得不佩服现在老年人的好心态。其实也不是我想往下看,有时不得不这样,太阳晒就不说了,周围打伞的,志愿者不停地说举高点,可有人就不,也可能是举累了,排美国馆时我被一个女的打伞戳了一路,不低头别戳到眼睛就好。
另外不要听信网上所说小国、浦西园区不需要排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馆是不排队的,下午吃过饭就去找排队少的馆进,阿曼苏丹王国,你们听过么?我去了,排了半个多小时,里面连视频都没有,就是介绍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在这里我想起从前看过的一件事,中国人一般说起别的国家饮食大多会说有特色,而不是真心地敬佩或是什么,因为我们中国菜已经非常好了;想起这个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看别国历史也是一样的,看到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时间就没多大兴趣了,要和中国比五千年么,所以要震到中国人非超越中国的东西不可。然后又去了朝鲜馆,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不用排队的馆,因为里面的东西实在太少,只有一层,基本就直接穿过去了。看了这两个国家馆后我就不打算排小国家馆了,因为浪费一个小时左右时间还看不到什么,实在不如排发达国家馆,排进一个是一个,多少有些回忆。
之后就去了日本馆,忘记那时去是几点了,人开始少了些,但也排了近三个小时。最爱看队伍外外国人迷茫的眼神,想排日本馆?到韩国馆那边开始排队吧,虽然韩国馆和日本馆不远,但也隔着一个亚洲联合馆,所以这里排队也是非常长的。日本馆里面还是很好的,我措辞比较保守,前面那句话可以说成日本馆是我觉得最值得看的馆,毕竟有可以看一个小时的内容,远远高过了我看的其它馆,也是我看过的国家馆里科技含量最多的,其它多是展现自己的文化、历史,劝中国人去旅游的样子。日本馆做得很用心,服务也很礼貌,明显能看出里面的招待是日本人,因为门口的中国警察态度很恶劣,叫嚣推搡,还引起了后面排队的指责,而日本招待出来态度很好也很有礼貌,我能理解站在外面管理这么久很辛苦,可别人排队不辛苦么,在我眼里,世博管理人员的态度,武警和志愿者是差不多的,都挺好,警察是最糟糕的,可能是平时嚣张惯了,而要是派城管来估计能打起来。他们的服饰也很别致,挺有日本产品的特色,我说这些不是因为我很喜欢日本,是因为一会和韩国比较,我感觉自己说得还算客观,如果说起日本馆的外表话给我的印象并不是非常好,不如欧洲一些国家的。里面提到最多的内容居然是朱鹮,这个小学自然课知道的濒危物种,而现在大家只会把目光聚焦在已不再濒危的熊猫身上,里面提及了中日合作,日本科学家研究出了朱鹮的人工繁殖,但因为日本朱鹮年事已高最终不免灭绝,自中国发现仅有的17只朱鹮后,日本就把技术无偿提供给了中国,在人工繁殖成功后,99年我们又送给了日本几只朱鹮,三个参观环节中两个都主要是朱鹮,最后一个环节电影结束后表演了因此编排的昆剧,中国实在太大了,同是中国话却听不明白,悲剧啊,最后看了演出表才知道是苏州剧团。总体可以看出日本在展览内容上的考虑上还是很用心的,表现了些感谢,而技术也穿插在里面,包括比现在最清晰的电视还要清晰四倍的未来墙壁和拉小提琴的机器人、已经用于建日本馆的太阳能材料等等,还有污水处理过程和环保演示一些。如果要看点技术上的还是看日本馆好了,毕竟像沙特的IMAX3D之类过人之处我想技术已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资金。
下午的最后去了韩国馆,因为韩国馆离日本馆很近,而且看样子排队也不是很多,还有一个原因比较有意思,是因为我很烦韩国馆,但没看过便说不好就真的很愤青了,所以我决定看过以后再说,结果韩国馆果然不负我望,给我了很糟糕的印象,我尽量客观的说,因为我实在不喜欢韩国,韩国馆外面排队看上去不多,但馆里面的排队时间要远长于外面,那天馆日表演了跆拳道,不过那时我没去,只远远地路过,注意到他们只因为他们鼓敲得太响了。韩国馆有两层,下层是开放式的,排了很长的蛇形队,每条道都有可以因为环境而引起变化的摄像视频,就是你可以通过视频看到自己,然后按或是转动下面的球可以让视频发生变化,这个去科技馆看就可以了,而且韩国馆的很不清晰。楼上有些互动的东西,总体就像科技馆里面的东西,不是很高级,估计十几年和几年前我去科技馆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这些,当然了如果之前没去科技馆什么看过的也许会觉得有些特别吧。不过看到韩国制作的东西,甚至玩到欢呼,我只能佩服韩国的拉拢能力,如果说日本的东西比较别致话,我感觉韩国的东西就只能用花哨来形容了,徒有虚表,没有里子,一路参观尽是韩国明星和歌舞什么,不过话说回来,韩国除了歌舞又还有什么,我真想对哈韩的人问问这个问题,只要他能说出一个,我就对韩国改观。韩国馆总体想给人的感觉是“大”,没错,从外到里,韩国馆到处写的都是“大韩民国”,全部都是,没有韩国两个字,两条大的红绸从上至下还写着“您的朋友大韩民国”。第一层大屏幕放的视频是个中国女的去韩国旅行碰到个韩国摄影师,情节我就记住了一点,我们的古筝变成了韩国传统的什么琴,结尾我也记住了,是“谢谢韩国”。来中国在中国还这么嚣张,可能高丽人都这样。二楼最后的动画电影是《和声城市》,这点倒是和日本馆的主题有些像,让我想到看日本转播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一幕,开幕式凸显一个“和”字,尤其在表现活字印刷那段,出现了从古至今三种“和”字,日本主持介绍时反应也挺在意的,而这次他们的主题就是“联接”、“联接起来!为了和美的未来”,所以日本馆和韩国馆都提到“和”字也许不是偶然,或许是应和中国的“和谐”吧,再或是我想多了。
从韩国馆出来时已经天黑了,人少了很多,也凉快的很多,这天在世博园里最美好的时间估计就是这段了,看到阿联酋排队的人已经少了很多就去排了阿联酋,也排了一个小时左右,这个馆也是口碑馆,白天排队时不比日本、美国少。阿联酋馆和沙特馆内容上有些类似,都是中东伊斯兰文化,都是石油,都够奢华,阿联酋展示的比沙特更甚,这是唯一一个门口排队可以坐的馆,在世博里算是星级服务了,可他们也没想到这么多人,所以除了前面的人可以坐外,后面90%是要站的,坐着的地方可以看到阿联酋的视频介绍,多是迪拜,尽显奢华服务,而和沙特一样,这里也会赠送明信片,更好的是明信片一边可以撕下来,是个奖券,被抽中了就是迪拜双人游,这也是其它馆没有的。进去后里面还散满香料,中东的女招待也好漂亮,不过主要内容就是三段视频,最后一个效果还是很好的。这也是我两天世博里面最舒适的参观过程,毕竟相比排队时间可以接受,不是太热,里面看得也还好,而且我对中东的文化还是有些好感的,可能是小时看多《一千零一夜》的缘故。
第二天有了经验没有早去,九点准时到的,结果还是排了半个多小时才进园,也是没选好进口的关系,这天是在正门进的,如果大家要去话从世博四号门进不错,那里比较偏,不是正对中国馆,人比较少,进去以后直接是日本馆,可以先去那看看。因为前一天看过了亚洲区,这天就直接从正门左转欧洲区看了。先去看了主题馆,这里不需要排队,进去以后除了大也没太多感觉,不过也因此容纳了更多的人。
出来后二话不说先去买护照,然后乘车去了美国馆,美国馆在最角落的地方,也许是故意这样安排的吧,怕大家参观发达国家和小国家时厚此薄彼,所以美国馆在左下角附近,日本馆在右上角,另外两个角是非洲联合馆和亚洲联合馆。美国馆排队。。我不说了,你们肯定猜到人不少,第一天排队我很郁闷,非常郁闷,可人总是贱的,第二天我就习惯排队了,我觉得去世博话上午就排一个发达国家馆好了,也就只够排一个馆的时间。进入美国馆后也是三场电影,不一样是其它国家馆多是介绍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而美国是介绍自己的国家精神,这点估计没有其它国家有这种自信,视频里出现最多的是科比布莱恩特,两次好像,奥巴马也说了挺长时间的话,还有希拉里,第一个视频是街头拍的学汉语,后两个是儿童的梦想,看着还是挺温馨、有意思的。最后一个展厅是美国几家公司各自的展台,都还好吧,再后面是卖商品的,不过对我来说最大的兴趣是盖了章,这是我盖的第一个。
下午去了非洲联合馆,这里很大,不需要排队,也有很多商品,可买的人不多,加一起还没买美国馆的多,哪里都是要看国家实力的。中间一直有舞蹈表演,黑人体力是好。。不过在这里我也有郁闷的地方,非洲大叔实在太热情,可又不懂中国话,我问他在第几页盖章,他就一直笑然后把我手里的护照拿了去,随便盖在一页,又笑呵呵地还给我,郁闷啊。。有一个还盖在中国馆了,不过没所谓了,反正中国馆也进不去,非洲联合馆里每个国家都有印章,但护照上这些国家只在可怜的一页,第四页,真感慨。
两天的排队好累,看看英国、法国、瑞士、挪威、意大利等等欧洲国家,每个排队都不输给之前看过的那些,想想耐心也就够排一个了,就排最受欢迎的那个吧——德国馆,我没看到入口,因为围了一圈的人,也没看到排队的末尾,直到绕了半圈德国馆才看到,先说一句德国馆是非常大的,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西班牙等等这些聚在一起的国家馆每个都不小,广播说德国馆要排四个半小时我一点都不怀疑,最少也需要三个小时,最终还是没去,因为听说浦西园区人少,就坐车去了浦西。
到了浦西后感觉路上的人是少了些,可馆前排队还是非常多的,和排小国家馆的时间差不多,当然也是因为大家想看的都比较集中,下午看了移动和电信的信息通信馆和上海通用汽车馆,前者我是不想去的,进去后也确实没什么特色,主要是想去通用汽车馆,这是个口碑馆,真的很值得去看,排队只相当于小国家馆的时间,里面的东西却好过90%的国家馆,甚至更多。不过3:30—4:30他们要维护,实际维护时间可能稍短,四点时应该就可以进去了,信息通信馆就在旁边,斜对过的中国民企联合馆人又太多。这里我不说信息通信馆了,没什么意思,通用馆真正不错,去世博话一定要去看看,内容也不说什么了,他们的主题是上海2030,不过看了电影我觉得应该改成2230,不是我不相信科技发展不到那样的水平,只是因为地球没那么多资源来建设这样的城市,未来城市仍旧只在科幻电影里,技术到了没有物质来建设还是白扯。
总体来说世博看了是不后悔的,如果再去时我会先去德国馆,为了盖章重新再看一次我会去日本馆和阿联酋馆,再次提醒大家阿联酋馆的迪拜双人游奖励。到世博多注意防晒,在那里晒两天有平时晒一个月的效果,女的打伞,男的戴帽子就好了,我是不好意思打伞的, 还容易碰到别人,鞋选舒适点的吧,我看很多老外穿着拖鞋就来了,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也可能被踩就是。。然后就是排队的心理准备,要有排队的决心,排队的耐心。。。。。。。。。。。。。。。。。。还有排队的体力,天越来越热了,中暑也会变成一件正常的事情。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如同笔者一般曾在世博馆奋斗过的人们。。。。。。留念吧。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