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荒屋中的“天外怪客”
在长满蒿草的公路边,有一片废弃的石棉瓦棚屋,在靠近路旁那个废弃屋中,住着一个孤独的老人。老人约莫五十多岁,他那荒草般的乱蓬蓬的花白卷发下岩石般的兀露着一张刻满沧桑的脸。他面色玄黄,目光呆滞,神情忧郁,胸中好似堆满块垒,看上去让人感到沉重。他不是本地人,人们不知他从哪里来?为何一个人住在这与鬼为伴的荒屋中?是捡破烂的吗?屋外又不见堆有破烂;他的老婆孩子呢?他靠什么维持生活?因为他沉默寡言,人们不得而知。他奇怪得像天外来的大谜团。 因此,见过他的人暗称他“天外怪客”。
但是,尽管他沉默寡言,黄昏的时候,一般路人都能听见他的声音,那是他肩上横着扁担挑着两只塑料桶去担水,总是边走边唱,一路引吭高歌。路人奇怪的朝他张望,他旁若无人,只顾唱自己的,独来独往。这是他一天最快乐的时候。
夜幕降临,他便关上门,拉亮电灯,在黑压压的山下旷地里,一点昏黄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过往的夜鬼们也稍稍感到一点人气。当昏黄的灯光消失后,他便带着疲劳和心中残存的一丝希望连同灵魂一起融入黑暗的大山……
原来,这里是一片等待开发的土地,之所以有好些荒废破败的石棉瓦棚屋,是因为农民们的房屋被征收拆毁后,安置房还没建好,于是纷纷在这里搭临时棚屋过渡,所以这些石棉瓦棚屋叫“过渡棚”。安置房建好后,农民们就陆陆续续搬走了,“过渡棚”便遗弃下来。“过渡棚”好些年没人居住了,便很快破烂下来,而且里外和周边遍地长满了蒿草。一年前,老人到这里住了下来,半年后,他在棚外挂了一块“仁源草堂”的牌子,牌子上还写着“画室•画廊”和“国画、油画、作曲、艺术与人生讲座”等字样,人们才知道,老人原来是有点墨水的人。
偶尔有路人走进“仁源草堂”,只见里面挂满大小油画、国画和素描,有人物、有山水、有书法,另外还有很多书。原来他是个画家。不过,外貌形像也太苦寒潦倒了。在草堂墙上的一角,有一幅他写的自况诗《草堂独吟》:
结庐青山翠林中,
既无亲人又无朋;
只有书画为伴侣,
还操雅乐迎清风。
乘兴笔墨游世界,
跏趺闭目观鸿蒙;
宇宙玄理腹内装,
人海寻常不见踪。
这诗看上去很有些避世隐居,闲云野鹤的味道。这样,人们才知道他既无妻子,又无儿女,是个无依无靠,四海为家的流浪鳏夫画家。
但是,说他是画家也不确切,从荒屋中他的几书柜书籍来看:除美术的之外,还有宗教的、文学的、中国哲学的、西方哲学的、印度哲学的,当然也有马列哲学的,甚至还有物理学的,如《物理学词典》等,其中光宗教的就有佛教的、道教的、基督教的、伊斯兰教的;另外还有音乐的和中、西医学的等等。他为什么要看这么多书?而且是多学科的。这样看来,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就更令人难以捉摸了。不过,我们可以先别管他是干什么的了,通过故事的展开,我们终究会知道;但他姓甚名谁,倒是我们有必要先弄清的。
这鳏夫姓李,名仁源,仁源本是他的佛教法号,但叫的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他的名字。“仁源草堂”就是因他的法号或名字而来。
二
“仁源草堂”四个大字是用油画笔写在两块门板大小的黄色地板胶上的,行书体,用大红油画颜料写成;字迹秀雅,并以白色框边,加上黄底衬托,十分亮丽醒目。右边用紫红色竖写着书本大小的黑体“画室•画廊”四字。下面一行橙色手掌大小的字是经营项目:油画•国画•作曲•艺术与人生讲座,亦是黑体。再下面是一行深绿色的行书体:“欢迎参观、指导、咨询、惠购”从招牌整体效果看:庄重、活泼,醒目,色彩搭配和谐,稍不留意,会以为此招牌是喷绘出来的,但走近仔细一看才知道完全手写而成。由此可以知道制作者是多么有视觉艺术造诣和设计能力的;如果有智慧眼的文化商贾看到一定会发现这是草里藏珠,深山宝矿。在外国,准是画商和收藏家们争相探险的目标。可是在中国,尽管它立在乡村的大路旁,尽管阔佬们的轿车来来往往,但也不能引起修养有素的他们的好奇心,停下车来走进草堂浏览一番,因为他们要艺术品的话,目光也是瞄向热闹的艺术品市场和那些名家大师的,宁愿花大钱买到蹩货也不会去理会高山雪莲的珍贵和深谷兰草的幽香的。因为中国人向来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探险。而有雅兴进来的多是附近的农民看热闹者。只说画得好,好看,就是看而不买。然而仁源却显得十分有涵养心似的,尽管无人问津,村人为他的生活状况不堪其忧,但他仍然还是整天埋头的读写画着,举止雍容,目无旁骛,就像一个衣食无忧生活充裕的宫廷画师, 整天只是忙着准备以新的工作成果来取悦皇上一样。
实在累得不行了,他就上山打柴,体力劳动是他最好的休息方法。其实除一条公路外,他的草堂周围都是山,走几步就可上山了,满山遍野的自然树林,柴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而且根本无须他用刀来砍,那掉落的树枝,倒下的树木都已干枯,只要弯腰去捡和削枝剔杆就是了;然后扭一根树条将柴捆成一捆,扛在肩上从容下山走出树林,做饭做菜就可烧个十天半月,轻轻松松。他想起小时住在那个山城,要柴烧真是难哪!那时不仅没有现在的液化气或电饭煲、电磁灶或微波炉可烧,就连蜂窝煤都没有,居家做饭全靠烧柴禾。山城郊区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就靠进城卖紫。但他家因是右派,买米吃饭尚且困难,那里还有钱买得起柴禾,所以全靠在沅水河边去捡柴烧。他十二三岁时就跟着城里的大人们到城郊山里去砍柴,母亲早晨三点钟就起床给他做早饭。他四点天不亮就起床吃早饭,然后包好中饭,穿上草鞋,屁股后面别一把柴刀就出发了。渡过沅水河,再行二十多华里,才寻到有柴的野山。砍得两小把柴,三四十多斤,用扦担挑着晚上九点多钟才回到家。脚肿得个多星期后走路还痛,那柴则顶多烧个三四天。多难啊!现在倒好了,住在这乡间,农民都烧电器化了,柴没人要了,所以十分容易得到。这就乐得他成了这里的柴禾大王。所以上山打柴是他最快乐的事,既不必与人竞争,又能体验收获的快乐,而且仿佛又回到儿时的情境中。可是,同样的境地,彼时那砍柴的劳累,梦幻般的变换成了此时砍柴的愉悦。多么大的反差?真是翻了大身啊!应该知足了!所以,他一进入山林,就像进入自己的王国,那大大小小的树木,就是他的臣民,他边走边与它们交谈,每种植物,都能勾起他一个儿时的故事。如那橙黄的枝干碧绿叶的油茶树,使他想起了在生产队破茶弄的往事;那似蛇蜕满身的枝干和叶似大蜈蚣的杉树,使他想起少年时伐木放木排的情景……
原来十四五岁时,少年时代的他,便随右派父亲全家下放到湘西一个土家族农村里了。说“下放”,还是好听的,其实是被遣送的,去了不仅要苦力的干活,还要接受监督管制。政策交待他们:只准老老实实劳动改造,不准乱说乱动。贫下中农则要对他们家进行“密切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的监视。这里,他们一家四口(哥哥姐姐,此前都作为知青下放下到别处去了),仁源是主要劳动力,被生产队安排与成年男劳力一起干重活;父母和弟弟属老弱,被安排和妇女们一起干较轻的活。他们家被遣送的地方是湘西土家族最偏僻贫困的大山区。整个生产队二十几个男劳力,仁源才、不到十五岁,年纪最小,农村那些与他同龄的孩子都在上学、向父母撒娇,他就过早的干起了青壮年男子汉才能干的沉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比他们干得还要多。因为他年纪最小,又是右派分子子弟,在贫下中农人群里,谁都可以指示他干这干那。于是,别人不想干的脏活、难活、险活都落在他身上。其实这一切都无所谓,最要命的是没有饭吃,十五岁的仁源,整天饿着肚子,劳动时,头都是晕的。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那天吃上一顿饱饭,死也就瞑目了。可是这要等到哪年哪月呢?对于人生,他感觉自己家已到了绝境。有一天,一个贫下中农说:“你们以后还是要回城去的。”他觉得他是在说疯话,是拿他开玩笑。当然,这个贫下中农也确实是宽他的心,随便说的。但几年后,还是成了现实。所以,后来仁源特别喜欢哲学。因为学哲学告诉他,人生确实没有“绝境”,绝境只在人的心里。虽然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但要真正体悟出这句话的内在意蕴,还是得从哲学开始。哲学可以使你明白:只要以道德良知为前提,人就可超越一切绝境,所以“天无绝人之路”。可是,天虽无绝人之路,但人与社会又怎样呢?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了……
三
其实,陷于绝境,对于仁源来说已不是一次了,如果说他离开北京回到湖南,是他事业进入了绝境,那么,2003年的一天,就是他真的陷入了绝境的绝境:
当时他的身子伏在悬崖边上,双手使劲攀抓着崖岩,仅左脚在崖壁上的一小块凸咀石上站住了,右脚还无着地悬在空中,崖下是深阔的河水,头顶是崖上长满的荆棘丛。崖高几十丈,他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环顾四周,无一可依身之处,连退后都是危险的,真是陷入了绝境啊……
原来他是重去儿时随父母全家下放过那个湘西土家族农村,不过不是去他居住和劳动过的村子,而是去那一带,离他下放所在的生产队相距七八十华里,但属于一个山区。这天,他乘坐机船顺着沅水河库区东北方向而去,到达下船的地方,已是傍晚时分。下船后,他还要赶几华里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他从来没有去过那里,只知道方向。加上是冬季,天黑得早,所以,他一心想抄近路走。下船后,他沿着河岸踏着泞泥向前走去。前面是水库大坝,大坝那端的山上是他要去的地方,他知道翻过那座山,就到目的地了。现在他要从大坝上走过去。但是,看大路的走势,上大坝要顺着大路走上山顶,从山那边再往下走,才能走上大坝。如此,他估计至少要多走近一个小时的路。他决定从河边这条通向大坝的小路直接走上大坝去。可是,走着走着,本来看似一条好端端的路,从河边的山脚下一直伸向拦河大坝的,但后来却越走越不像路,前面出现灌木丛后,路就不见了。路没有了怎么办?他仍凭着灌木丛中依稀可见的干牛粪和牛脚印继续向前闯。可是渐渐的,地面越来越陡,干牛粪和牛脚印也没有了,但他还是一股猛劲的在荆棘丛中往前钻。过去他曾几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过来了。这次,他相信今天也会闯过去的。他连钻带爬,结果,来到了这个险境:前面是被雪水浸松后滑坡出现的两米多宽的一条沟。他就挂在这条沟的边沿上。
怎么办?后退也无路可走了,真的到了绝境。他把心一横,只有向前,还能侥幸脱险。这两米多宽的滑坡沟,一步是跨不过去的,得幸在沟的中间,还有一个树兜没被滑坡冲走,正可以踏脚。不过,万一一步跨出去,脚没有够着或没有踏准,那他只有掉入河中。这条75度的黄泥滑坡沟不可能再挂住他往下滑落的身体。生死就取决于此一瞬间了,可是,他还是决定冒险。
他开始看准那个小树兜,提起悬空的右脚,左脚在那凸咀石上用力一蹬,随即一纵身,跨出的右脚正好踏在那一米开外的小树兜上。可是还没站稳,身子突然往后一仰,他赶快伸手抓住沟那边弯着吊过来的一枝小管竹枝。万幸,这枝小管竹枝救了他,使他稳住了身子,没有向后仰翻倒下去。他在树兜上站稳脚后,又使劲纵身一跳,终于越过了滑坡沟,到了两米开外较宽的土坎上。危险就这样过去了。
危险虽然过去,但他回头看那滑坡沟,心还突突地跳了很久。真是天意怜幽草,如果这滑坡沟是学校体育课的设置,他是绝对得不了分的。他当时想。
不过那次接下去,他又遇到更危险的绝境,在此就不赘述了。如果没有化险为夷。今天这部小说也就不会产生了。所以,对于仁源来说,他已经不相信,大自然和命运会给他安排过不去的险境、绝境,但是社会会不会给他设置过不去的险境、绝境,他就无从知晓了。因为他却实努力了,也按圣贤书上说的践履了,但仍每况愈下,纵有满腹经纶,终究还是请缨无路唉!现在只能与山林野草喁喁而谈,倾诉苦衷了。是啊!读写画劳累了一天之后,给他带来愉快的,除了上山拾柴外,就是边走边与山花野草窃窃私语,或边走边唱地漫步于田野默默无声地仰望那满天的繁星。有月亮的日子,他会长时间地看着月儿从这一片云中走出来之后又走进那一片云中。最后云儿远去,月儿却留了下来向他微笑咧!有时徐徐的晚风调皮地掀动他额前那不自觉从头上滑下的一绺S形卷发时,他就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自己谱曲的儒歌雅乐。那优雅的旋律伴着晚风的和弦,在黑夜中一阵阵飘荡开去……总之,他生活的内容很多,乐趣不少。当地人虽为他忧愁,但从他本人脸上那双愤世嫉俗的眼睛和岁月雕塑而成的严峻与深沉中,却是看不出到底忍受过多少打击,承受过多少挫折,压抑了多少痛苦和酸楚的……
其实,“仁原草堂”起初并不在这里,而是在比这里更偏僻的北面小山坡上。这里是他后来从小山坡上搬过来的,他在北面小山坡上整整住了十个月。那时,还真有过非常之人光临过他的草堂,自从搬到路边这敞阳的地方以后,反而没有非常之人来光顾了。
因此,故事的线索还是从那里开始吧!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求批评、求反驳、求认同、求宣传、求推广、各种求,目的是为我民族奉献点哲理良言,做点有意义的事,与同仁共勉。死而后已!!!
但是,尽管他沉默寡言,黄昏的时候,一般路人都能听见他的声音,那是他肩上横着扁担挑着两只塑料桶去担水,总是边走边唱,一路引吭高歌。路人奇怪的朝他张望,他旁若无人,只顾唱自己的,独来独往。这是他一天最快乐的时候。
夜幕降临,他便关上门,拉亮电灯,在黑压压的山下旷地里,一点昏黄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过往的夜鬼们也稍稍感到一点人气。当昏黄的灯光消失后,他便带着疲劳和心中残存的一丝希望连同灵魂一起融入黑暗的大山……
原来,这里是一片等待开发的土地,之所以有好些荒废破败的石棉瓦棚屋,是因为农民们的房屋被征收拆毁后,安置房还没建好,于是纷纷在这里搭临时棚屋过渡,所以这些石棉瓦棚屋叫“过渡棚”。安置房建好后,农民们就陆陆续续搬走了,“过渡棚”便遗弃下来。“过渡棚”好些年没人居住了,便很快破烂下来,而且里外和周边遍地长满了蒿草。一年前,老人到这里住了下来,半年后,他在棚外挂了一块“仁源草堂”的牌子,牌子上还写着“画室•画廊”和“国画、油画、作曲、艺术与人生讲座”等字样,人们才知道,老人原来是有点墨水的人。
偶尔有路人走进“仁源草堂”,只见里面挂满大小油画、国画和素描,有人物、有山水、有书法,另外还有很多书。原来他是个画家。不过,外貌形像也太苦寒潦倒了。在草堂墙上的一角,有一幅他写的自况诗《草堂独吟》:
结庐青山翠林中,
既无亲人又无朋;
只有书画为伴侣,
还操雅乐迎清风。
乘兴笔墨游世界,
跏趺闭目观鸿蒙;
宇宙玄理腹内装,
人海寻常不见踪。
这诗看上去很有些避世隐居,闲云野鹤的味道。这样,人们才知道他既无妻子,又无儿女,是个无依无靠,四海为家的流浪鳏夫画家。
但是,说他是画家也不确切,从荒屋中他的几书柜书籍来看:除美术的之外,还有宗教的、文学的、中国哲学的、西方哲学的、印度哲学的,当然也有马列哲学的,甚至还有物理学的,如《物理学词典》等,其中光宗教的就有佛教的、道教的、基督教的、伊斯兰教的;另外还有音乐的和中、西医学的等等。他为什么要看这么多书?而且是多学科的。这样看来,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就更令人难以捉摸了。不过,我们可以先别管他是干什么的了,通过故事的展开,我们终究会知道;但他姓甚名谁,倒是我们有必要先弄清的。
这鳏夫姓李,名仁源,仁源本是他的佛教法号,但叫的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他的名字。“仁源草堂”就是因他的法号或名字而来。
二
“仁源草堂”四个大字是用油画笔写在两块门板大小的黄色地板胶上的,行书体,用大红油画颜料写成;字迹秀雅,并以白色框边,加上黄底衬托,十分亮丽醒目。右边用紫红色竖写着书本大小的黑体“画室•画廊”四字。下面一行橙色手掌大小的字是经营项目:油画•国画•作曲•艺术与人生讲座,亦是黑体。再下面是一行深绿色的行书体:“欢迎参观、指导、咨询、惠购”从招牌整体效果看:庄重、活泼,醒目,色彩搭配和谐,稍不留意,会以为此招牌是喷绘出来的,但走近仔细一看才知道完全手写而成。由此可以知道制作者是多么有视觉艺术造诣和设计能力的;如果有智慧眼的文化商贾看到一定会发现这是草里藏珠,深山宝矿。在外国,准是画商和收藏家们争相探险的目标。可是在中国,尽管它立在乡村的大路旁,尽管阔佬们的轿车来来往往,但也不能引起修养有素的他们的好奇心,停下车来走进草堂浏览一番,因为他们要艺术品的话,目光也是瞄向热闹的艺术品市场和那些名家大师的,宁愿花大钱买到蹩货也不会去理会高山雪莲的珍贵和深谷兰草的幽香的。因为中国人向来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探险。而有雅兴进来的多是附近的农民看热闹者。只说画得好,好看,就是看而不买。然而仁源却显得十分有涵养心似的,尽管无人问津,村人为他的生活状况不堪其忧,但他仍然还是整天埋头的读写画着,举止雍容,目无旁骛,就像一个衣食无忧生活充裕的宫廷画师, 整天只是忙着准备以新的工作成果来取悦皇上一样。
实在累得不行了,他就上山打柴,体力劳动是他最好的休息方法。其实除一条公路外,他的草堂周围都是山,走几步就可上山了,满山遍野的自然树林,柴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而且根本无须他用刀来砍,那掉落的树枝,倒下的树木都已干枯,只要弯腰去捡和削枝剔杆就是了;然后扭一根树条将柴捆成一捆,扛在肩上从容下山走出树林,做饭做菜就可烧个十天半月,轻轻松松。他想起小时住在那个山城,要柴烧真是难哪!那时不仅没有现在的液化气或电饭煲、电磁灶或微波炉可烧,就连蜂窝煤都没有,居家做饭全靠烧柴禾。山城郊区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就靠进城卖紫。但他家因是右派,买米吃饭尚且困难,那里还有钱买得起柴禾,所以全靠在沅水河边去捡柴烧。他十二三岁时就跟着城里的大人们到城郊山里去砍柴,母亲早晨三点钟就起床给他做早饭。他四点天不亮就起床吃早饭,然后包好中饭,穿上草鞋,屁股后面别一把柴刀就出发了。渡过沅水河,再行二十多华里,才寻到有柴的野山。砍得两小把柴,三四十多斤,用扦担挑着晚上九点多钟才回到家。脚肿得个多星期后走路还痛,那柴则顶多烧个三四天。多难啊!现在倒好了,住在这乡间,农民都烧电器化了,柴没人要了,所以十分容易得到。这就乐得他成了这里的柴禾大王。所以上山打柴是他最快乐的事,既不必与人竞争,又能体验收获的快乐,而且仿佛又回到儿时的情境中。可是,同样的境地,彼时那砍柴的劳累,梦幻般的变换成了此时砍柴的愉悦。多么大的反差?真是翻了大身啊!应该知足了!所以,他一进入山林,就像进入自己的王国,那大大小小的树木,就是他的臣民,他边走边与它们交谈,每种植物,都能勾起他一个儿时的故事。如那橙黄的枝干碧绿叶的油茶树,使他想起了在生产队破茶弄的往事;那似蛇蜕满身的枝干和叶似大蜈蚣的杉树,使他想起少年时伐木放木排的情景……
原来十四五岁时,少年时代的他,便随右派父亲全家下放到湘西一个土家族农村里了。说“下放”,还是好听的,其实是被遣送的,去了不仅要苦力的干活,还要接受监督管制。政策交待他们:只准老老实实劳动改造,不准乱说乱动。贫下中农则要对他们家进行“密切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的监视。这里,他们一家四口(哥哥姐姐,此前都作为知青下放下到别处去了),仁源是主要劳动力,被生产队安排与成年男劳力一起干重活;父母和弟弟属老弱,被安排和妇女们一起干较轻的活。他们家被遣送的地方是湘西土家族最偏僻贫困的大山区。整个生产队二十几个男劳力,仁源才、不到十五岁,年纪最小,农村那些与他同龄的孩子都在上学、向父母撒娇,他就过早的干起了青壮年男子汉才能干的沉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比他们干得还要多。因为他年纪最小,又是右派分子子弟,在贫下中农人群里,谁都可以指示他干这干那。于是,别人不想干的脏活、难活、险活都落在他身上。其实这一切都无所谓,最要命的是没有饭吃,十五岁的仁源,整天饿着肚子,劳动时,头都是晕的。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那天吃上一顿饱饭,死也就瞑目了。可是这要等到哪年哪月呢?对于人生,他感觉自己家已到了绝境。有一天,一个贫下中农说:“你们以后还是要回城去的。”他觉得他是在说疯话,是拿他开玩笑。当然,这个贫下中农也确实是宽他的心,随便说的。但几年后,还是成了现实。所以,后来仁源特别喜欢哲学。因为学哲学告诉他,人生确实没有“绝境”,绝境只在人的心里。虽然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但要真正体悟出这句话的内在意蕴,还是得从哲学开始。哲学可以使你明白:只要以道德良知为前提,人就可超越一切绝境,所以“天无绝人之路”。可是,天虽无绝人之路,但人与社会又怎样呢?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了……
三
其实,陷于绝境,对于仁源来说已不是一次了,如果说他离开北京回到湖南,是他事业进入了绝境,那么,2003年的一天,就是他真的陷入了绝境的绝境:
当时他的身子伏在悬崖边上,双手使劲攀抓着崖岩,仅左脚在崖壁上的一小块凸咀石上站住了,右脚还无着地悬在空中,崖下是深阔的河水,头顶是崖上长满的荆棘丛。崖高几十丈,他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环顾四周,无一可依身之处,连退后都是危险的,真是陷入了绝境啊……
原来他是重去儿时随父母全家下放过那个湘西土家族农村,不过不是去他居住和劳动过的村子,而是去那一带,离他下放所在的生产队相距七八十华里,但属于一个山区。这天,他乘坐机船顺着沅水河库区东北方向而去,到达下船的地方,已是傍晚时分。下船后,他还要赶几华里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他从来没有去过那里,只知道方向。加上是冬季,天黑得早,所以,他一心想抄近路走。下船后,他沿着河岸踏着泞泥向前走去。前面是水库大坝,大坝那端的山上是他要去的地方,他知道翻过那座山,就到目的地了。现在他要从大坝上走过去。但是,看大路的走势,上大坝要顺着大路走上山顶,从山那边再往下走,才能走上大坝。如此,他估计至少要多走近一个小时的路。他决定从河边这条通向大坝的小路直接走上大坝去。可是,走着走着,本来看似一条好端端的路,从河边的山脚下一直伸向拦河大坝的,但后来却越走越不像路,前面出现灌木丛后,路就不见了。路没有了怎么办?他仍凭着灌木丛中依稀可见的干牛粪和牛脚印继续向前闯。可是渐渐的,地面越来越陡,干牛粪和牛脚印也没有了,但他还是一股猛劲的在荆棘丛中往前钻。过去他曾几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过来了。这次,他相信今天也会闯过去的。他连钻带爬,结果,来到了这个险境:前面是被雪水浸松后滑坡出现的两米多宽的一条沟。他就挂在这条沟的边沿上。
怎么办?后退也无路可走了,真的到了绝境。他把心一横,只有向前,还能侥幸脱险。这两米多宽的滑坡沟,一步是跨不过去的,得幸在沟的中间,还有一个树兜没被滑坡冲走,正可以踏脚。不过,万一一步跨出去,脚没有够着或没有踏准,那他只有掉入河中。这条75度的黄泥滑坡沟不可能再挂住他往下滑落的身体。生死就取决于此一瞬间了,可是,他还是决定冒险。
他开始看准那个小树兜,提起悬空的右脚,左脚在那凸咀石上用力一蹬,随即一纵身,跨出的右脚正好踏在那一米开外的小树兜上。可是还没站稳,身子突然往后一仰,他赶快伸手抓住沟那边弯着吊过来的一枝小管竹枝。万幸,这枝小管竹枝救了他,使他稳住了身子,没有向后仰翻倒下去。他在树兜上站稳脚后,又使劲纵身一跳,终于越过了滑坡沟,到了两米开外较宽的土坎上。危险就这样过去了。
危险虽然过去,但他回头看那滑坡沟,心还突突地跳了很久。真是天意怜幽草,如果这滑坡沟是学校体育课的设置,他是绝对得不了分的。他当时想。
不过那次接下去,他又遇到更危险的绝境,在此就不赘述了。如果没有化险为夷。今天这部小说也就不会产生了。所以,对于仁源来说,他已经不相信,大自然和命运会给他安排过不去的险境、绝境,但是社会会不会给他设置过不去的险境、绝境,他就无从知晓了。因为他却实努力了,也按圣贤书上说的践履了,但仍每况愈下,纵有满腹经纶,终究还是请缨无路唉!现在只能与山林野草喁喁而谈,倾诉苦衷了。是啊!读写画劳累了一天之后,给他带来愉快的,除了上山拾柴外,就是边走边与山花野草窃窃私语,或边走边唱地漫步于田野默默无声地仰望那满天的繁星。有月亮的日子,他会长时间地看着月儿从这一片云中走出来之后又走进那一片云中。最后云儿远去,月儿却留了下来向他微笑咧!有时徐徐的晚风调皮地掀动他额前那不自觉从头上滑下的一绺S形卷发时,他就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自己谱曲的儒歌雅乐。那优雅的旋律伴着晚风的和弦,在黑夜中一阵阵飘荡开去……总之,他生活的内容很多,乐趣不少。当地人虽为他忧愁,但从他本人脸上那双愤世嫉俗的眼睛和岁月雕塑而成的严峻与深沉中,却是看不出到底忍受过多少打击,承受过多少挫折,压抑了多少痛苦和酸楚的……
其实,“仁原草堂”起初并不在这里,而是在比这里更偏僻的北面小山坡上。这里是他后来从小山坡上搬过来的,他在北面小山坡上整整住了十个月。那时,还真有过非常之人光临过他的草堂,自从搬到路边这敞阳的地方以后,反而没有非常之人来光顾了。
因此,故事的线索还是从那里开始吧!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求批评、求反驳、求认同、求宣传、求推广、各种求,目的是为我民族奉献点哲理良言,做点有意义的事,与同仁共勉。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