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一醉芳华

正文 第壹回. 序曲

    《曌 太宗祭皇后濮阳氏离世十载奠文》

    桐华拂素,翠凋红落,云霾不返,光阴苍老。

    念长安芳华,莺飞燕舞,锦华盛处,小楼笙歌。

    奈何案牍劳形,难觅闲暇,幸得卿伴君侧,娴柔解忧。卿本佳人,安消憔悴。

    本愿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却道是,沧海桑田,白衣苍狗,

    不道归来,香断灯落,何处觅红颜。

    此去经年,红荷菡萏,为谁留香。

    ―――――序。

    宇宙洪荒,时间风起云涌;香消雨后,留下的,不过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与君惜别,终相忘于生死,谁曾记得,那年灼人的炙烈,是如何消散。

    最终伊人逝去,无意云卷云舒的那份闲适,许是对她最深沉的怀恋罢。

    大曌太宗皇帝同他唯一结发妻子之姻缘际会,孽债巧宗,又何止一书能道得尽,说得清澈的。

    且听拙舌慢慢道来,各中滋味看官还需自斟酌体会。

    话说扬州城外不远处有一小山名曰梨香山,山中有一尼姑庵,秋水庵。一如庵子的名字一般,平日里人迹罕至的,偶有城中贵族来梨香山郊游时顺道过来烧柱香,也是极少的。

    那年腊冬,庵子里打杂的一小道静修日日盼那书信再至,又可下山玩闹耍闲一番。七八岁的黄毛小儿,正是贪玩的年纪。这日,终又盼来了一封,仍是给一个在此常住的小姑子的。那日乃是寒冬里最大的一场雪,净修在庵子里各处皆寻了个遍。直到往慕竹林的拐角处,方见一女子身披银灰鼠斗篷站在檐下,帽上点点雪花轻拂,好似石像一般站在那处。

    净修问道,“可是小姑姑在那儿?”

    姑娘回头,果真是那小姑子,白皙脸蛋里捂着隐隐腮红,看上去不过比哪孩子大不了四五岁。见净修跑得气喘吁吁,哈气喘得身周都雾气绵绵,忙笑道,“你这着急忙慌的,找我做甚么?”

    净修缓过劲来,坐在廊边檐靠上,将信递过,“不就是给你这个,找了你这么久,再找不着你,我就把信随地扔了。让你自己捡着倒也罢了。”

    “让你给我送封信还这么多的烦嫌,下次再有也不要你取去了,看你还有什么幌子下山顽儿去!”

    “好姑姑,我错了。你看,这不是跑了大半个庵子辛辛苦苦给你送了来嘛。”

    那小姑子笑笑,接过信来。通看一边,竟气得将信摔在地上,骂道,“究竟是你送了我来的,到底是为我好。我安安心心在这住下,你倒是三番四次再呼我回去,如今家里又是另一番光景了,教我回去也是无趣,如此到底有意思没意思。”

    说完便愤愤回了屋子。倒是把那净修吓得呆愣愣了好久,缓过神来,看这小姑姑从未发过如此之大的火气,见势不妥,便将书信拾起送往主持看去。

    原这女孩子并非姑子,乃是京中一大家之小娘子,身子娇贵,自小体瘦多病,弱不禁风。其母生产后便落下了病根,孩子方五岁便狠心去了。家中老爷听人规劝便将女儿送至南边的这秋水庵里,让姑子且养,常年嗅着香火,吃着素斋,跟着姑子念经诵佛,身子究竟是渐渐好了起来。如今家中老爷常常书信来遣姑娘回去,怎奈这姑娘是一个倔脾气,认定了庵子乃是自己终老之地,便各色借口搪塞了回去。

    如今家中亲姑姑晋了妃子,父亲发信来说此事乃是祖门之大喜事,命女儿务必回去。并早已交代其侄儿次年初春便来接姊妹回去。主持见此,念此事也乃是人间常理,便同姑子们规劝那女孩子好生家了去尽尽孝道。次年初春,那小娘子只好计算着堂兄启程之期,陆陆续续收拾起行装来。虽说庵子里住惯了,若要离开定是万分不舍的。但如今家中如此坚决,也只好随了家命,只当是家去还长辈养育之恩罢了。那堂少爷乃是濮阳家的大公子,名曰濮阳渊,乃是濮阳家大爷之子。

    转眼濮阳家之行船已至,小厮仆从妈子丫鬟们的簇拥着濮阳渊至山上庵子来。那少爷在前堂秉香谢佛,丫鬟妈子们的则到了后边娘子的住所来伺候小娘子梳洗更衣。那姑娘清净惯了的,见众人来伺候自是浑身的不舒坦。但毕竟终究要家去的,不能处处失了礼节,只好静静地让丫鬟们伺候着打点起来。

    只见娘子僧素退下,着上白蚕丝鲤鱼案底衬,外罩鹅黄鎏金卧云牡丹暗花窄领落地长裙,袖边镶青缎流水阔边,腰间扎水粉色吉祥如意司绢带。长发耳后挽起梳成水髻,两点指甲大的青白珍珠,上插牡丹花型扁金簪。香粉淡抹,胭脂轻挑,外罩铜金色薄斗篷,在丫鬟的簇拥下到了前堂。

    濮阳醇潸潸落泪依依惜别好一会子,兄妹二人辞了主持同庵子里的姑子,才出了山门来,众人簇拥下,灯笼明明引至山下。二人业已多年没见,一路上叙旧谈新,倒也不算冷清,行船顺水向北,穿过邵伯,路过瓜州,行至京杭运河向着长安一路西去。

    说起濮阳家,得要忆起太祖皇帝年代才罢。那时濮阳家仍是京中望族,雍雍容容也有几十年了。最早原是一代官爵的,后自老祖宗太爷一死,便分了家。这家分得安安静静,谁知中间生了多少道理,分家后唯大爷同二爷留了下来承了祖宗的基业。

    因未袭官,家里财力不薄便做起了生意来。未想鸿运偏不愿离这濮阳家,生意是越做越响亮,连皇城里都有了他们家的买卖。常人想到,既能如此,此家便就此世代富下去罢了,不能再有旁的事。却未想那年宫中选秀,大爷之女濮阳婉儿竟一举夺魁,做了女官,不出几年,便封了妃。这下倒好,倒是让这濮阳家富贵全齐了。自此濮阳婉儿之长兄便获了二品工部侍郎之头爵,次兄并获三品爵位礼部一等供贡使。自此,紫禁城内富贵家族便复增了濮阳家的名声。

    实则那濮阳家有三子一女,另一未述者名曰濮阳原,乃是婉儿之三哥,好似为人不喜官风贾气,小时考了个六品,便不复进取,挂着官赋闲家中赏鉴古玩了。年纪长了些,便娶了一胡人姑娘拓跋氏为妻,夫妻二人倒是相亲相爱,和和美美的,不出两年诞下长女。

    便是如今庵子里住着的那位娘子,名唤濮阳醇。

    这宗纠葛着天下的姻缘公案,便从此,拉开序幕。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