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鸢峨轻别
神庙坐落于鸢峨山东南的山脊,庙宇依着崖壁而建,远望去,风雨飘摇的山脉之间,赫然立定着天神巨大而肃穆的石像。陡峭而起伏的崖壁紧紧地贴着环绕庙宇的白墙黑瓦,而大雨如同一只遮天蔽日的魔手,在狂风的怂恿下仿佛就要将它们一起掀入底谷。
抵达神庙脚下的时候,风雨还在继续咆哮,而两人的衣衫早已完全湿透。
男子在神庙的石碑前放下了女子,然后他抬手将紧贴面颊的黑纱一点点撕离,但是却似乎没有想要摘下黑纱帽的迹象。
见此,站在他之前的素静女子微微扬了扬嘴角。他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而她亦不想与他再有牵扯。女子随即转身上了几步台阶,但觉身后没有动静又回过头朝男子示意。
“怎么,公子觉得有何不妥?”
面纱的料子很轻很薄,才被揭起不久又被风微拂了起来。男子的脸被隐藏在了阴影之中,随着飘荡的黑纱,那道原本犀利的目光迷离了起来。
他沉顿了一会,对女子微微颔首才起步上前。虽然有所忌讳,但是也无大碍。紫缭人历来信仰天神,他们认为天的辽阔与大气超越了世界万物,甚至在统管光明的烁神之上,这是与西烁人所不同的。所以,即便是天烁教的人追到了这里也不会进来,紫缭与西烁的教派向来是不大会有来往的。
“神庙的台阶有九十九阶,走到四十九阶便可看到对山崖壁上天然而成的云印,到七十阶是始建神庙的高师篆刻的《天神颂》,而站在九十九阶上转身,神庙崖壁之下望不到底的深渊便可汇成一道细线。”女子在前面一边走一边淡淡开口,却始终没有回头。
男子扯了扯嘴角,但也没有同女子说的那样转过身去看,他所笑的是,在这滂沱大雨之中,她竟然还有心思对身后不知敌友的男子聊起身边的景致。
神庙的大门是不分昼夜地敞开着的。女子径直走了进去,如同踏入家门一般再自然不过。
一入门,便是那座高大而威严的天神像。即便此刻正被无情的大雨冲刷着,但是雕像中那种古老的沉淀感倒是在风雨中显得更加沧桑了起来。一股肃穆而厚重的气息弥漫了整座神庙。
女子仿佛一点都感觉不到雨滴砸在身上的刺痛感和狂风呼号的沙哑声,她在天神像前缓缓地合拢了双手。闭上眼,她的心静如潭水,眼界超越了此刻的大雨此刻的崖壁,飘向远天的虚幻之境。
隔着一层湿透的黑纱,男子觉得身前女子的背影似乎不再这场大雨之中,骤然坠落的雨水下,她直挺着脊背,被打湿的长发凌乱地披在脑后,湿透的衣裙将她曼妙的身姿勾勒在了雨中,但不知为何从她的四围弥散开一股静远之意,与这狂暴的大雨极不和调。
“歌儿,你来了。”
身后忽然传来老者苍老的声音。
女子放下了手,然后转过身来朝老者微微颔首。
“师父,许久未见了。”她笑了,那样夹杂着雨水的笑容没有一丝狼狈,反而清净地如同出水之莲。
老者白发披肩,手拄拐杖,面色安和地伫立在屋檐下。他深邃的目光细细地扫过女子身侧的陌生男子,然后对女子淡淡道:“进来吧。”
女子可以感觉到师父眼下的异样,她微微侧头轻声对男子道:“走吧,先进去换身干衣服。”
男子抬眼望向头顶暗云堆积的天空。雨滴垂坠而下在眼前瞬间地放大又“啪”地润入了黑纱,他不禁蹙了蹙眉,沉顿片刻便向女子迈步的方向而去。
他不知道自己昏睡了多久了。醒来时,屋子外似乎已经听不到雨声了。
怎么会,昏了过去?男子握剑从地上缓缓地撑了起来。黑纱一直都覆在脸前,原本湿透的衣服在屋子燥热的气息中已经干得差不多了。看来,在他进来昏倒后似乎就被丢在了这里。自己居然如此大意。他的脸色极为难看,匆匆整顿好衣衫便推门而出。
神庙的大院内,雨后残叶满地,微风清冷,那一尊高大的神像忽显悲凉了起来,有残留的雨珠顺着神像的各面缓缓滑落,映着雨后残阳微红的霞光仿佛抖落一身晶光。
双手拄着拐杖的老者远远地仰头凝望着神像,待感觉到身后人的靠近,他方才收回目光,将头侧了过来。他伸手将手中的一封书信递了出去。
“这是她留给你的。”
黑纱下,男子的表情古怪而捉摸不定。他冷冷地接了过来,然后转身向外走去。
山中雨霁,一片清新潇逸扑面而来。
已是落日时分。天澈云绯。
男子此刻站在神庙的九十九阶上,放眼望去,绵延的山脉在温煦的夕阳余晖之中敛去了狂风暴雨时的动荡,清一色的新绿携着无数晶亮的光泽延展开去,雨后未逝的水汽在山腰汇成了巨大的薄幕幽幽地飘荡在群山之间。他似乎能听到山的呼吸声,在辽阔的天地间空灵而悠远地起伏着仿佛是仙人古老而沧桑的笛箫音,清越之中带着些许惊醒。
他打开信。女子秀丽而清婉的字落入眼中。
“阴晴落定,佳景映眸。
本非良雨,奈何共渡。”
良久,他放下手中的薄纸,微微扯了扯唇角。尖锐的目光落向脚下的九十九级台阶,他迈下脚步,随手松落了女子的信。
山风起,轻而薄的纱纸宛若一只雪白的蝶在空中飞舞了起来,而风忽的一个逆转,这只素洁的蝶如同受到惊吓一般被逼到了崖壁边,在一个旋身后缓缓地飘落了下去。
神庙下的山林中,找寻许久的武士终于看到了少主从高处步落的身影。小队精装执剑的侍卫们在武士的号令下迅速而有序地集到了一起。
等男子迈下了最后一级台阶,武士躬身向前,叩立道:“殿下。”
男子终于伸手摘下了黑纱帽。他是万俟宇商,当世西烁的大皇子。
额前的黑发忽而被微风轻轻拂起,锋利的眉宇间那一股阴翳已然消逝不见,他的眸光平静而略带着肃杀之意。
“圣女终究是逃脱了,不过也罢,此行还是按原计划进行。”
武士颔首继续道:“禀殿下,出使的国队将于七日后抵达缭都。”
“献给新任缭帝的封后礼呢?”万俟宇商冷冷抬眼道。
“已随国队安全地运送在路上了。”武士毕恭毕敬道。
他最后望了一眼那静落在高处的神庙,幽黑的瞳孔之中似乎暗藏着一丝冰冷之意,像是杀气,又像是轻蔑。
“好,那走吧。”
武士恭身颔首,然后整顿队伍跟上了那个墨蓝色的身影。
远远的,立在神庙钟楼最顶层的女子收回俯眺的眸光然后转身向里,与身后一直静立着的素衣女子相视一笑。
“多谢小姐相助,以后若是小姐有难,镜必定倾力相助。”素衣的女子微微躬身。
琴紫歌淡淡一笑将她扶起。
“不过也难为你要在这紫缭的神庙里躲藏,对于西烁教派的规矩我还是略知一二的。”
“镜不能在这里久留,就恕镜在此与小姐相别。”镜缓缓地松下了琴紫歌的手。
琴紫歌思虑了一会然后点头,又从腰间抽出一块晶蓝色的玉配石,取下石上的红绳然后递给镜。
“虽然你换了装束,但是那些人恐怕还是能认出你来。这是和循天石绑过的红绳,取下后不管相隔多远都能感受到天石的所在地。万一有事,你就随这根红绳前来找我。”
镜微微低头致谢,接过了红绳便转身下楼而去。
忽然间,钟楼之上独留琴紫歌一人。
柔黑的长发和纯白色的衣纱一起被山风婉婉地轻抚而飘荡了开来。高处的山风略带一丝清寒,她又淋过雨,于是不由地缩了缩身子。
目光淡淡落下。山色清灵,而那一队人早已消失在了层层的密林之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抵达神庙脚下的时候,风雨还在继续咆哮,而两人的衣衫早已完全湿透。
男子在神庙的石碑前放下了女子,然后他抬手将紧贴面颊的黑纱一点点撕离,但是却似乎没有想要摘下黑纱帽的迹象。
见此,站在他之前的素静女子微微扬了扬嘴角。他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而她亦不想与他再有牵扯。女子随即转身上了几步台阶,但觉身后没有动静又回过头朝男子示意。
“怎么,公子觉得有何不妥?”
面纱的料子很轻很薄,才被揭起不久又被风微拂了起来。男子的脸被隐藏在了阴影之中,随着飘荡的黑纱,那道原本犀利的目光迷离了起来。
他沉顿了一会,对女子微微颔首才起步上前。虽然有所忌讳,但是也无大碍。紫缭人历来信仰天神,他们认为天的辽阔与大气超越了世界万物,甚至在统管光明的烁神之上,这是与西烁人所不同的。所以,即便是天烁教的人追到了这里也不会进来,紫缭与西烁的教派向来是不大会有来往的。
“神庙的台阶有九十九阶,走到四十九阶便可看到对山崖壁上天然而成的云印,到七十阶是始建神庙的高师篆刻的《天神颂》,而站在九十九阶上转身,神庙崖壁之下望不到底的深渊便可汇成一道细线。”女子在前面一边走一边淡淡开口,却始终没有回头。
男子扯了扯嘴角,但也没有同女子说的那样转过身去看,他所笑的是,在这滂沱大雨之中,她竟然还有心思对身后不知敌友的男子聊起身边的景致。
神庙的大门是不分昼夜地敞开着的。女子径直走了进去,如同踏入家门一般再自然不过。
一入门,便是那座高大而威严的天神像。即便此刻正被无情的大雨冲刷着,但是雕像中那种古老的沉淀感倒是在风雨中显得更加沧桑了起来。一股肃穆而厚重的气息弥漫了整座神庙。
女子仿佛一点都感觉不到雨滴砸在身上的刺痛感和狂风呼号的沙哑声,她在天神像前缓缓地合拢了双手。闭上眼,她的心静如潭水,眼界超越了此刻的大雨此刻的崖壁,飘向远天的虚幻之境。
隔着一层湿透的黑纱,男子觉得身前女子的背影似乎不再这场大雨之中,骤然坠落的雨水下,她直挺着脊背,被打湿的长发凌乱地披在脑后,湿透的衣裙将她曼妙的身姿勾勒在了雨中,但不知为何从她的四围弥散开一股静远之意,与这狂暴的大雨极不和调。
“歌儿,你来了。”
身后忽然传来老者苍老的声音。
女子放下了手,然后转过身来朝老者微微颔首。
“师父,许久未见了。”她笑了,那样夹杂着雨水的笑容没有一丝狼狈,反而清净地如同出水之莲。
老者白发披肩,手拄拐杖,面色安和地伫立在屋檐下。他深邃的目光细细地扫过女子身侧的陌生男子,然后对女子淡淡道:“进来吧。”
女子可以感觉到师父眼下的异样,她微微侧头轻声对男子道:“走吧,先进去换身干衣服。”
男子抬眼望向头顶暗云堆积的天空。雨滴垂坠而下在眼前瞬间地放大又“啪”地润入了黑纱,他不禁蹙了蹙眉,沉顿片刻便向女子迈步的方向而去。
他不知道自己昏睡了多久了。醒来时,屋子外似乎已经听不到雨声了。
怎么会,昏了过去?男子握剑从地上缓缓地撑了起来。黑纱一直都覆在脸前,原本湿透的衣服在屋子燥热的气息中已经干得差不多了。看来,在他进来昏倒后似乎就被丢在了这里。自己居然如此大意。他的脸色极为难看,匆匆整顿好衣衫便推门而出。
神庙的大院内,雨后残叶满地,微风清冷,那一尊高大的神像忽显悲凉了起来,有残留的雨珠顺着神像的各面缓缓滑落,映着雨后残阳微红的霞光仿佛抖落一身晶光。
双手拄着拐杖的老者远远地仰头凝望着神像,待感觉到身后人的靠近,他方才收回目光,将头侧了过来。他伸手将手中的一封书信递了出去。
“这是她留给你的。”
黑纱下,男子的表情古怪而捉摸不定。他冷冷地接了过来,然后转身向外走去。
山中雨霁,一片清新潇逸扑面而来。
已是落日时分。天澈云绯。
男子此刻站在神庙的九十九阶上,放眼望去,绵延的山脉在温煦的夕阳余晖之中敛去了狂风暴雨时的动荡,清一色的新绿携着无数晶亮的光泽延展开去,雨后未逝的水汽在山腰汇成了巨大的薄幕幽幽地飘荡在群山之间。他似乎能听到山的呼吸声,在辽阔的天地间空灵而悠远地起伏着仿佛是仙人古老而沧桑的笛箫音,清越之中带着些许惊醒。
他打开信。女子秀丽而清婉的字落入眼中。
“阴晴落定,佳景映眸。
本非良雨,奈何共渡。”
良久,他放下手中的薄纸,微微扯了扯唇角。尖锐的目光落向脚下的九十九级台阶,他迈下脚步,随手松落了女子的信。
山风起,轻而薄的纱纸宛若一只雪白的蝶在空中飞舞了起来,而风忽的一个逆转,这只素洁的蝶如同受到惊吓一般被逼到了崖壁边,在一个旋身后缓缓地飘落了下去。
神庙下的山林中,找寻许久的武士终于看到了少主从高处步落的身影。小队精装执剑的侍卫们在武士的号令下迅速而有序地集到了一起。
等男子迈下了最后一级台阶,武士躬身向前,叩立道:“殿下。”
男子终于伸手摘下了黑纱帽。他是万俟宇商,当世西烁的大皇子。
额前的黑发忽而被微风轻轻拂起,锋利的眉宇间那一股阴翳已然消逝不见,他的眸光平静而略带着肃杀之意。
“圣女终究是逃脱了,不过也罢,此行还是按原计划进行。”
武士颔首继续道:“禀殿下,出使的国队将于七日后抵达缭都。”
“献给新任缭帝的封后礼呢?”万俟宇商冷冷抬眼道。
“已随国队安全地运送在路上了。”武士毕恭毕敬道。
他最后望了一眼那静落在高处的神庙,幽黑的瞳孔之中似乎暗藏着一丝冰冷之意,像是杀气,又像是轻蔑。
“好,那走吧。”
武士恭身颔首,然后整顿队伍跟上了那个墨蓝色的身影。
远远的,立在神庙钟楼最顶层的女子收回俯眺的眸光然后转身向里,与身后一直静立着的素衣女子相视一笑。
“多谢小姐相助,以后若是小姐有难,镜必定倾力相助。”素衣的女子微微躬身。
琴紫歌淡淡一笑将她扶起。
“不过也难为你要在这紫缭的神庙里躲藏,对于西烁教派的规矩我还是略知一二的。”
“镜不能在这里久留,就恕镜在此与小姐相别。”镜缓缓地松下了琴紫歌的手。
琴紫歌思虑了一会然后点头,又从腰间抽出一块晶蓝色的玉配石,取下石上的红绳然后递给镜。
“虽然你换了装束,但是那些人恐怕还是能认出你来。这是和循天石绑过的红绳,取下后不管相隔多远都能感受到天石的所在地。万一有事,你就随这根红绳前来找我。”
镜微微低头致谢,接过了红绳便转身下楼而去。
忽然间,钟楼之上独留琴紫歌一人。
柔黑的长发和纯白色的衣纱一起被山风婉婉地轻抚而飘荡了开来。高处的山风略带一丝清寒,她又淋过雨,于是不由地缩了缩身子。
目光淡淡落下。山色清灵,而那一队人早已消失在了层层的密林之中。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