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半掩门

正文 对红枪会格外的倚重

    杨县长在巴河重振旗鼓后,深感政治风云变幻,说不定哪天风向一变,自己的前途甚至身家性命,都要祭了别家的狼吻。因此上,他力求于自己任上,切实的为巴河民众作上一些可圈可点的事迹,也不枉自己为官在家乡父老面前。能够对百姓多多少少造点福祉,也算是自己为家乡父老尽了绵薄之力。    放眼巴河,几乎到处都是黄河泥沙淤积的道场。沙丘一堆挨着一堆,远近相连。大风一起,黄沙漫天飞扬,铺天盖地,直将人裹入一个混沌的世界里。沙丘之间的低洼地带,有星星点点的绿色,那是巴河人种的庄稼。不能不说,这里的人是勤劳的,但凡能耕种的地方,都被他们种植上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作物。只是困扰这里的常常是“十年九旱”的气候,干旱的天气是造成黄沙肆虐的主要原因。天干气燥,草木得不到充分生长,地表的土就不能固着。大风一起,泥沙就随风而走,沸沸扬扬的四处飘散。常常一场大风之后,有大片的田地被泥沙覆盖,致使人们连种子钱都不能从土地里收回。    杨敬亭在敬忠的陪同下,足迹几乎踏遍了巴河的角角落落。在巴河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哪一任的地方官员,如此深切的体察过这里的穷沙恶土。有感于巴河的民生瘠弱,杨县长更深层次的分析了致使巴河匪患严重的根本所在。是过分贫瘠的土壤,才滋生了这里的土匪为患。人们从地主那里租种土地,一年辛苦下来,从土地中的所得要养活一个家庭,却是勉为其难。要有大半年吃糠咽菜的日子,人们才能支撑下来一年的光景。倒不如作个逍遥自在的土匪,痛快得一时是一时。也省得朝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还是捞不到一个吃食的安稳。    杨县长深知治理巴河的土匪,如果仅仅将他们打杀是不够的,那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但是眼下不治理他们,却又要影响到巴河的稳定,让人们不能安心生产,甚至会有更多的人受其裹挟,加入到土匪行列中去。思虑再三,杨县长还是决议对巴河的土匪们痛下杀手了。    但是如何痛下杀手,又是一个问题。依靠政府掌握的军队去极力剿抚匪众,显然不是办法。国民政府的几个头头们整日忙着战事,相互间斗来斗去,尚且嫌兵源不足。又兼着南方几省闹赤匪,蒋委员长极力围剿。如此情境下,政府绝对不会开列出一支军队去帮助你维持地方治安。况且那些军队里的长官见到地方政府的官员,个个都如同大爷似的,要你捧着、供着才行。稍有不如意,就给你搅腾个乌七八糟。再有的杂牌军,比土匪更是坏得厉害。若是贸贸然的请一支队伍入境来镇压土匪,那可是请也容易送爷难。土匪灭成灭不成,光是他们吃喝招待的费用,就会把你一个小县的家底撅干。凭恃自己一二十人的手枪卫队和一些维护治安的警察,督办剿匪事宜也是不成。剿匪不是一时半会儿就会成就的,卫队和警察若是去全力对付土匪,地方政府的日常工作便是不能开展。最后,杨县长还是从敬纯的红枪会上看到了希望。红枪会是一个民间自发结社形成的组织。因为其自发性,就有了它产生的社会基础,同时又因为来自民间,使它有了更为久长的生存基础。如果能够给予红枪会以适时的匡扶和适当的引导,用它来对抗巴河的土匪,是再为合适不过的了。又兼加着红枪会的会长张敬纯与自己是幼时发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缘故,使他对红枪会格外的倚重起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