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七章 迁都洛阳
走在回去的路上,婉儿只觉全身冰冷异常,原来真正作茧自缚的人是自己,自以为深爱着贤,努力为他做了一切,殊不知,这些努力只是在推他走向死亡,他到底还是死在了自己手上。 紫宸殿内,面对着面容平和的武后,婉儿试探着问道:“娘娘,庐陵王在别院已有段时日了,不知娘娘有何打算?” 武后道:“哀家正要和你说这事呢,哀家打算将庐陵王迁往房州,你替哀家拟诏吧。” 武后的一句话,将婉儿全部的希望都打碎了,知道了贤的流放其实与显无关,她本打算替他求情,虽不能再次执掌大统,但至少希冀能让他留在皇都,可武后的语气如此坚决,让婉儿也不敢再开口说什么了。 又一个清晨,几束刺目的光线透过了云彩,照得婉儿的眼睛隐隐生疼,闭上,再次睁开的时候,显的马车已经驶出了宫门,婉儿站在宫墙之上,如同四年前送走贤那样,目送着显及他的家人走向了远方。 原本只是误会一场,只是因为牵扯进了生死而变得不再那么单纯了,婉儿有些愧疚,她暗中想着,有一天一定会接他回长安,无关爱情,只是赎罪,可令婉儿不曾想到的是,当她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候,已经是十四年以后的事了。 从城墙上下来,却遇到了从另一方走下的旦,已经贵为君王的他还是一副泰然若素的样子,就连他的那身白衣也不曾改变过。 沿着长长的河堤,婉儿陪着旦缓缓的向前走着,旦说:“婉儿,你想过有一天我会当上这大唐的皇帝吗?” 婉儿道:“身在帝王家,有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变数,想过也好,没想过也罢,总归还是要接受的。” 不知何时,婉儿的说话中已满是宿命的味道。 旦道:“可我却从未想过,我有三个哥哥,弘、贤和显,他们每一个都比我优秀,尤其是弘和贤,他们俩的才华远在我之上,我本以为,无论如何,江山社稷的担子都不会落在我的肩上,可这件事还是发生了,而我也只能顺着母后的意思坐了上去。” 婉儿无奈的说道:“可是,你比他们都要聪明。” “是因为我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傀儡吗?”旦的笑容充满着无尽的苦涩。 “不。”婉儿说道:“因为你真的明白娘娘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或许也明白,只是不如你看得透彻。” 旦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看着婉儿道:“婉儿,我明知道今天和你所说的一切,或许会传到母后的耳朵里,也或许会要了我的性命,但我还是忍不住说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旦的眼神澄澈如水,与贤的深邃和显的热情不同,在他的眼里,婉儿看不到一点点的东西,于是浅浅的一笑道:“因为,或许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旦突然大笑了起来,他的笑容如同他的眼神一般干净,道:“不错,这几年来,宫中发生的事我都看到了,也经历了,所以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为朋友,就像你和太平那样。” 婉儿轻轻的点了点头。 也是在这一年,武后将东都洛阳定为了神都,她说,只有在那里,她才能真正的平静,也只有在那里,她才能回忆起和高宗皇帝那些美好的过往,可在婉儿看来,这只是她想要逃避的托词而已,长安留下了太多关于血腥和杀戮的回忆,所以她要离开。 帝都从长安转向了洛阳,朝中的大臣也渐渐明白了过来,权力中心的转移背后其实是李唐王朝真正旁落的开始。 迁都洛阳并不如武后想象的那般美好,先不说朝中老臣的微词不断,朝外反抗自己的人也不在少数,朝里朝外的危机让武后身心俱疲,而此时,幸好身边还有一个婉儿,帮她肃清着那些阻碍自己向上的绊脚石。 进入洛阳宫后,武后一直居住在贞观殿,因为那是高宗病逝的地方。 婉儿奉旨走了进来,武后将手中的一份文稿递给了她,道:“念。” 婉儿接过,迅速的扫了一遍文稿的内容,这些字她不敢看得太过仔细,因为每一个字都直指着武后心中最隐秘的地方。 犹豫了片刻,婉儿还是一字一字的读了出来。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近。龙藜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婉儿屏住呼吸,念完了上面的话,抬头看武后,她却一脸的泰然,婉儿只好继续读了下去,不过语气倒是加快了不少。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爱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抷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婉儿读完便重重的跪了下去,这洋洋洒洒数百字的《讨武氏檄》,不但嘲讽了武后的出生及侍奉两代君主的尴尬,更是耸动天下反武的言辞,慷慨激昂,令婉儿也心生敬仰,但到底面前的人是武后,这样的话在她听来恐怕就不是这样了。 “婉儿,你读到了什么?”武后平静的问道。 婉儿俯首道:“当日徐敬业因事被贬为柳州司马,却不想他却与一帮反贼勾结,起兵扬州,这篇檄文想必也是他的意思,想要借此令天下起之,置娘娘于绝境。” 武后轻轻的点了点头,道:“不过,还有一点你没有说,此文辞藻华丽,慷慨激昂,的确是一篇好文。” 婉儿没有接话,她知道即使武后再欣赏一个人,一旦触犯了她,也一样难逃死亡,这是婉儿从这么多年所见所闻中领悟到的,想到此,她不禁偷偷看了眼那篇檄文,为它主人骆宾王留下了一声无声的叹息。 “娘娘打算如何处置?”婉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