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六章 捉襟见肘
烈日下,司南正在矿厂和团丁们挥汗如雨的训练,现在的团丁,在尼古拉的训练下,已经有了强军的模样,虽然枪支不够,但50杆老套筒轮换着使唤,也在每个人都打过100发子弹以上的训练量后,枪法已经稳步提升,就连杨虎成来看过之后,都赞口不绝。 钱贵进步的非常快,他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尼古拉的训练技巧和方式,不得不说他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悟性非常好,虽然只有21岁,但如果给他充足的时间,在配合读书,未来必然能在军界闯出一番名堂。 尼古拉虽然曾经是有着窝囊废之称的奥匈帝国的少尉,但其本人对训练和军人士气养成还是有很高的造诣,加上训练册子的辅助,现在的他在军士训练上已经超出了之前太多。训练之余,两人还一直讨论和完善着这个山寨版的训练手册,现在这本册子已经很厚实了。 从5月中旬开始一直到8月初,将近80天的高强度训练,让这些精壮的农夫变成了合格的军人,每天大块大块的肉和馒头可劲造,训练量也一直匀速保持着增长,结束训练后还要参加一个时辰的习字班,现在每个团丁都能歪歪扭扭的写上百十个字了。之后才是整理内务和清洁的时间,睡觉之前还要听司南和几个年轻老师讲中国历史,现在已经讲到了宋代。 几个年轻老师,实际上是法政学堂的学生,因为陈树藩将西北大学撤销,改为了法政学堂,后来又挪用经费,法政学堂一会教学、一会停课,教学秩序被完全搅乱了,老师们也好几次结队去省府讨要工资,导致实在开办不下去。 这几个学生无处可去,在学堂附近的店里打杂度日,后来看见招募教书先生的报纸应聘来的。他们对司南这样给这些大头团丁教识字、讲历史很感兴趣,在司南对他们说了武人读书的好处之后,现在他们的兴致非常高,团丁们也开始摆脱浓重的庄稼汉味道。 青山和青水两人隔几天就来教一些搏斗技巧,团丁们表现的很听话,他们已经被司南和赵氏小兄弟这几个小孩的疯狂劲搞怕了,现在的团丁都很听话。在充足的营养和高强度的训练下,他们已经散发出一股精干、强悍的气息。 “司南,电报!”小周骑着张炳玉家那匹套车的马,手里挥舞着电报。 接过电报,是拉契尔在启程前发来的,王文和与他的电报一前一后,间隔了不到5天时间,看完电报上的内容,小周就骑马回去了。 找来正指挥矿工采矿的陈文双,两人一起套着胶皮车回到了西安城,在铁工厂的办公室里,张炳玉和两个洋伙计正在喝茶,现在的张炳玉意气风发,先期运回来的轮胎和配件,正在如火如荼被加工成胶轮车,经过司南的一步步改进,胶轮车的用料更少、性能也更好。 张炳玉的骨折已经大好,在西医和中医组成的医疗小组的悉心医治下,他已经开始摆脱拐杖,不过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他现在还坚持拄着拐,看见他俩进来,张炳玉显得更高兴了。 “你俩可回来了,快进来,看看这胶轮车,真好用啊,不等造出来就被人抢走了!现在轮胎和配件都用了快一半了,司南你想想办法,要不然厂子就得停工。” “别着急,张叔,陈伯伯不是说已经押着橡胶正在往西安运吗,拉契尔也正在回来的路上,最多在有几个月,咱们就自己能造轮胎和铁件了。”司南一遍说着,一边把电报递到张炳玉手里。 “司南,看来咱们得加快速度了,周至那边基本都准备好了,就是有些材料还没凑齐,让韩广琦和刘宝锷回来吧,在从内务司那里雇一些懂行的人,先开工在说,材料想办法加紧凑。”张炳玉看完电报一锤定音,司南想想也没别的好办法,现在西潼公路已经修筑完近三分之二,余下的估计9月中旬就能完成。 为了满足周至那边的建筑需求,周学熙已经尽量将启新厂的洋灰调往西安了,不过太多的洋灰都积压在了洛阳火车站。先期运送回来的4000多个轮胎,在铁工厂加班加点的工作下,已经完成了近1000辆胶轮车供筑路和运输,但还是满足不了如此大规模运量的需要。 到处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大量的人才,可这些对司南来说不是小缺,而是大缺。 拟了两封电报,一封给王文礼、一封给周学熙,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招募懂机械的工人、矿工和冶炼工人,有多少要多少,给周学熙的电报里催促他尽快来西安一趟,看一下水泥厂的情况,同时加大启新往西安运送洋灰的力度,司南交待送他们回来的车夫去电报局发报。 头疼!周至大小相邻的3个片区,将近几十平方公里的矿山和土地需要建设,好在这地方周围都是崎岖陡峭的山地,不用像建城那样四面围墙,但开山修路、平整土地、建设厂矿的工作量也极为庞大。 根据李仪祉几人的测量和设计,将在县城西南约15公里的骆峪河出山口修筑一座大型水库,以发电和蓄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水库北边将主要成为司南马场的所在。 库容预计85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5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 枢纽工程包括大坝、发电厂、溢洪道、涵洞及滚筒闸门。坝体用钢筋水泥筑成,高46米,坝顶高程601米,坝长1020米,顶宽8米,底宽270米。 由于西骆峪河水量充沛,大坝施工期,还必须在水库灌区修建长藤结瓜式大小水库5座,蓄水能力205.6万立方米。 预计这个综合性水库需要投入80万银元,投入民工3万多个,连续施工的话,需8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个设计当场没吓得司南尿了裤子,连忙制止说不是不建,而是分步分批建,要建也是先建几个卫星水坝,现在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和建材可用,只能先这样修筑,为以后建造主体水坝打基础。 现在最要紧的是修筑外国专家和工程师的住宅,总不能让这近800号人来了之后住旅馆吧,司南的想法是将那里变成自己的大本营,东可威逼西安、西可控制宝鸡、南下可控汉中,此地有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还有资源优势,实在是个宝地。 板房子南沟铁矿的位置是司南提供的,当年他的大学室友就是铁矿子弟,它是中小型矿,储量约129万吨,属国内罕见的高硫富磁铁矿,根据王文和让人从陕西矿务调查局里抄逾出来的资料显示,附近还有几处很早就开采的铁矿,但品位多为30%左右的矿藏,总体储量不明。 由于这里土地贫瘠、道路崎岖而且山高坡陡、虽有大片土地但灌溉困难,产粮极少,显得非常落后,在郭溪人的撮合下,周至县府将这一大片区域作价15万块全部卖给了他们。 司南的想法是将富矿和贫矿组合一下,这样可以弥补贫矿很难选矿和冶炼的短处,提高综合利用率。 在张炳玉向居民和仅有的几个大户承诺地表土地仍旧归这些人所有后,又花真金白银买下了大多数的土地,居民和大户们也偃旗息鼓,完成了西潼公路勘测任务的韩广琦、李仪祉和刘宝锷等技术队伍,经过一个月的勘探测量,也逐渐形成了此地工业和农业的布局方案。 这里距周至县城约20公里,距西安城100公里。位置毗邻素有金周至粮仓之称的北部产粮平原. 整体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周边土台和山梁多位西南到东北走向,渐低的北部是秦岭山脉的北部边缘,同时也是“傥骆道”的出入口,又称“骆谷道”,是长安、汉中间穿越秦岭的一条谷道。 历史上姜维攻魏、钟会伐蜀、唐玄宗身边臣子南逃、金帝完颜亮大举分道攻宋均行走此道,虽然道路窄小凶险,一不小心变会坠入深渊,但确是古代连接巴蜀和陕西的重要通道。 考虑到北洋政府对陕西不会像现在这样永远不闻不问,司南必须加紧时间将西安城里的产业和老老少少都转移到这里来。 但是有钱并一定好办事,司南和张炳玉、陈文双、吕秀山、安德烈等人商议了半晚上,大家似乎都有种无奈的感觉,因为要办的事情和需要的人太多了。 铁矿和配套选铁厂、钢铁厂、机器制造厂、洋灰厂、化工和肥料厂、轴承和车辆厂、橡胶加工厂、秘密的军工和炸药厂、水库和发电厂、玻璃厂、养殖场和住宿办公等等厂地,那个都是急需而且互相依存,这让手头缺人的他们实在有些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感觉,而且缺的人光不是劳力,更多的是脑力劳动者。 现在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到处登报纸招聘,这样只会加速北洋对陕西的动手,至于海运来到陕西的那些货物,暂时有这么多洋人和美国和捷克公国的公文,还不至于有人傻到动手。但自己也仅仅只有很短的安全时段。况且最多在有2个月的时间,拉契尔和王文和就会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回到西安。 目前只能拜托周学熙和王文礼大量招聘熟练工人了,至于建设几个人分析了之后,先建房子和仓库,保证援陕人员的住宿,以4个人一套房子为标准,至少也要建200套,如果用砖石和水泥的话,肯定来不急了,几个人商量半天,决定大量收购木材,用砖石和水泥做地基,木材为主建造房屋。 房屋建造分周至县城周边和基地(司南将矿区和工业区称之为基地。)内部,其中周至县城周边将主要为来陕的教授建房,以便开年后在周至开建农械学堂,基地主要提供工程师住宿。商量好这一切,已经半夜了,张炳玉安排人第二天一早骑马通知李仪祉等人,马上先停下手头的工作,让李仪祉按照规划,以德式洋楼的标准,在尽量节省地皮,提高利用率的基础上同时两处开工修建木质住房。 晚上躺在炕上,司南夜不能寐,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想到能做到现在的规模,可得到这个时代家里的丰厚遗产后,这一切都改变了,连自己也不敢相信现在筹划的事情竟然如此庞大,庞大到自己都几乎无法驾驭,处处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