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亲情最美
电报折腾了半天,三人坐下歇了一会,司南到铁匠炉边看了看,蜂窝煤大概差不多了,找个木板把三块煤端进办公室。 夹起一块放进屋里的火炉,火炉的火正旺,不一会功夫蜂窝煤底部的引火层就通红,小心翼翼的用火钳子加起来,放到煤炉的底部,打开风挡和出灰口。 司南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又夹起一块煤对准炉里的煤,让窟窿和窟窿对齐,慢慢的放了下去。 火钳子递给张炳玉,张炳玉也学着司南的样子把剩下的一块煤放了进去,虽然有些笨拙,但终于还是放好了。 看见墙角的木架上有一个洗脸用的铜盆,司南舀了几瓢水倒进铜盆,把铜盆放到炉子上。 屋里里慢慢的有了一股怪味,司南抽抽着鼻子闻了闻。 “张叔、王叔,你们问道这股怪味了吗?”司南问道。 两人抽了抽鼻子,给了司南一个肯定的答复。 司南这时候开始给两人解释,这是什么东西?这怪味叫煤气,是蜂窝煤炉子里面的煤燃烧产生的,是一种能致人于死地的气体。 然后又讲了如何应对这种气体,比如晚上如果放在屋里,要尽量在屋顶的位置或者门顶、窗顶留有能对外面通风的口子,这样就不会有事。 千万千万不要把炉子放在冬天遮盖的很严实的屋里,要不然屋里睡几个人就死几个人。通风口一定要留在高处,房门下面的通风口是不起作用的。 然后又指着炉子上的排气孔,解释为什么要有这个东西,这上面是要套用洋铁皮卷的管子,连说带笔划,终于让两人明白了。 洋铁皮司南还没在西安见着,估计也没得卖,上海估计应该有吧,到时候打听打听。 不过今年冬天煤炉只是试用、试制,时间上来不及了,明年冬天才是大卖的时候,铁皮管子这事倒不急。 铜盆里的水已经开始冒热气,司南伸进去手指试了试,烫手。 拿了一块抹布,端起铜盆,让两人看了看炉子里的蜂窝煤。 炉内,淡红带点蓝的火焰冒出炉口有一寸高,蜂窝煤的窟窿里红红的,显然火力不小。 张炳玉和王文和看了啧啧称奇,这会功夫,张炳玉已经给屋里另一个火炉里添过好几块煤球了。 “真省,火候还不小,挺热乎,就是这个味不好闻。”王文和感叹道。 然后司南蹲下,指着风挡和出灰口,挡住出灰口,一边调整风挡一边指着变化的火焰解释,出灰口在不需要换煤或者煤烧的过烂,夹不出来的时候才打开,平时都是关着的。 而调整一下风挡,随着调整火焰的高度就一会下降、一会上升,这就调整了火焰大小。 然后司南解释,这种炉子,晚上不用的时候,完全封住风挡和出灰口,只要里面有三块煤,有一半左右还没烧完的,第二天早上醒来打开风挡,火一会就起来了,根本不像别的炉子那样白天要重新生火。 “好啊,真好,就这会功夫,估摸着能省一半煤,这个买卖好,穷人家里用又便宜又省,洋火也能节约不少,好东西啊!”张炳玉一边调整着风挡一边看着火焰感叹。 “叔叔白活了几十年了,还是读书好啊,司南有本事!我那时候怎么就没想着好好读书呢。”张炳玉把炉子全部封死,站起来用佩服的眼光看着司南。 “张叔,您问问王叔,这都是小伎俩,人家洋人那才叫真本事,您放心,等我留洋回来,还有更多的好东西等着您造呢。” “哈哈,好!有志气,我和你王叔等着你留洋回来,咱们开大大的工厂,和洋人比一比。”爽朗的笑声在炉火的掩映下让屋内无比热烈。 司南跟张炳玉和王文和说了自己这几天一直做梦的事,张炳玉叹了口气,合计了一下,决定后天一大早亲自赶着车去一趟富平。 王文和一听也要去看看,加上之前就要去的爷爷,四个人在路上也不孤单,事情就这么先定下了。 天已经快黑了,三个人往张炳玉家里走去。 司南检查完几个孩子的功课,发现都完成的特别好,每人奖励一颗红豆,带着三个小家伙回到爷爷家。 爷爷已经收摊,正和奶奶在南屋张罗着做饭,几个人放下课本文具,都进厨房帮忙。 很快吃完晚饭,收拾东西的时候,司南给爷爷说和张叔他们约好后天去富平看看老家,爷爷说当去当去,后天一起走。 几个孩子吵吵着也要一块去,司南好劝了一阵,最终答应等天暖和了,带他们去一趟。 爷爷晚上咳嗽的厉害,司南听着难受,虽然这几天一直给老人家说现在有钱,让爷爷奶奶多吃点好东西补补身体,但爷爷奶奶依旧照旧。 看来明天得请魏掌柜来给爷爷瞧瞧,等爷爷主动去基本别指望了。 看了一会书,慢慢的回忆曾经学习过的知识,虽然隔了几十年,但毕竟是当时下过苦功的,司南看的很快。 深夜,司南又从梦中惊醒,依旧是那个无比熟悉且又陌生的梦。 早上起来吃完饭,帮着爷爷出完摊,带着孩子们到了教室。 上午给孩子们解释了什么是笔划,横、撇、竖、捺等等。 司南动用了自己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平举的胳膊就是横、右腿斜着伸出去是撇,左腿斜着伸出去叫捺,人直直的立着叫竖...... 然后把一到十的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跟着自己念数字,又把每个字的笔划叫着孩子们读了几遍。 布置好让孩子们多写几遍一到十的字,司南出了教室去找魏掌柜。 到了福诚药房,一问才知道魏掌柜有事出去了,后天才能回来,把事情给崔帐房一说,崔帐房笑着指着坐堂大夫,说这是我们店里最好的李守义大夫。 李大夫就是那天验看小丫药方的先生,李先生跟司南聊了会,详细的问了问司南听到和看到的爷爷的状况。这才拿上出诊盒跟着司南去了烟摊。 到了烟摊,爷爷有些不乐意,说自己身体好着呢,司南差点睡在地上打滚耍赖,才把爷爷说通。 这会的爷爷在李先生的拿捏下像个乖宝宝。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李大夫仔仔细细的观察、询问半天,坐在那里思量了好一会,开出几剂药方。 司南把药方揣到怀里,又带着李先生到家里,说一定也要给奶奶瞧瞧。 到了家里,奶奶正盘腿坐在炕头给信娃补褂子,信娃不老实,昨天跟兴业和顺子玩的时候,玩的有点疯,几个人拉扯,信娃的褂子线脚开了。 奶奶有些纳闷,这好好的干嘛请个先生来。 司南几句孝顺话出嘴,说您要是不让先生把身体给您瞧的棒棒的,养好了身体,谁给我们做那么香的饭菜,一堆好话突噜出来,奶奶高兴的听从了李先生的指挥。 李先生给奶奶开完药方,安顿好奶奶,司南跟着他回了福诚药房。 路上,李先生说奶奶主要是年轻时候悲伤过度,有点伤了身体,要靠的是静养和食补、药补。爷爷稍微重一些,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风餐露宿,身体亏的太厉害,药要用的稍微重些,而且打仗受过伤,脾肺不好。 总之两个老人身上的毛病比较多,只能捡最要紧的治,另外就是加强食补和药补。 李先生又开出了几张食补的单子,单子里有些东西药店有,有些要到粮店和干菜店去买。 人都常说“冬病夏治”,可司南等不了了,冬天要治、夏天还得接着治。 把最近用的药剂的煎法、服法记下来,又在药店拿了食补的一些材料,其中还有两根年头不太长的辽东野参,花了十八个大洋,数字倒是挺吉利,不过这钱花的值,花再多司南也不怕。 东西太多,崔帐房让一个伙计拿着东西,跟着司南回到家,拿了两剂给爷爷奶奶的药,司南来到烟摊。告诉爷爷这副药是您的,怎么煎,煎几回,每天两次,给您的药放在屋里那个位置。另外一副是奶奶的,也是如此交待一番,叮嘱爷爷负责煎药,按时按量自己和奶奶喝。 又跑到北街的粮店,买了食补的一些其它的材料,花去四个大洋,粮店掌柜一看东西太多司南带不了,指挥伙计推着独轮车,一路上“咯吱咯吱”把材料送回了家,和伙计一起把材料搬进厨房,送走伙计。 司南向铁工厂走去,走到巷口,爷爷正在认真的熬着药,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和爷爷打了招呼,跑着去了铁工厂。 到了铁工厂,张炳玉和王文和正坐在办公室合计买地皮的事情,看见司南来了,张炳玉好奇的问:“这都马上吃饭了,不在家吃饭,跑这干嘛来了。” 司南把事情一说,张炳玉大手一挥,说:“炉子没问题,我今早来的时候,掀开炉盖里面还有火,真好使。你放心吧,我现在就安排人把炉子和上午烤好的煤送过去。” “铁铺里正好有老早以前打的一口小铁锅,放那也一直没用,一会你也一块提过去,还剩些煤粉,我下午安排工人把那些煤都制出来,等回头烤好了一块送过去。” “不过,司南,你可得给于婶交待好了,可千万别中了炉子的毒,等明年入秋,买了洋铁皮,打了管子,到时给安上就没事了。” 张炳玉边说边安排人,两个工人跟快反部队一样,立马收拾的停停当当,推着两辆独轮车,司南手里提着铁锅和木锅盖,跟在后面。 “司南,送完赶紧回家吃饭,下午把孩子功课多安排点,明天咱们就得去富平了。”张炳玉叮咛道。 “记住了,张叔,您和王叔这会也赶紧回家吧,我马上就回去吃饭。” 两个独轮车上的物什,让街上的人看着奇怪,这是煤吧?咋那么多窟窿眼,看着那么整齐,外面挺光滑的,这谁没事把黑煤整成这个样子。 另一辆车除了放了些黑煤,还有个炉子样的物什,炉子见的多,不奇怪。 这谁家孩子,怎么拿着两盾牌出来了。 在路人不得其解的时候,独轮车进了家里的院子,来的路上爷爷看见后,生气的吼着:“大娃,你又折腾啥东西回家里来了,钱不是这么糟践的!” 指挥两个光荣的工人叔叔把蜂窝煤和炉子卸到厨房,他们就推车回去了,司南把小铁锅用清水涮了好几次,擦了锅盖。 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灭,司南把奶奶拉到炉子跟前,跟奶奶详细的说着炉子要怎么烧,怎么换煤,如何防止炉子里的怪气味中毒, 奶奶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一听就明白了,连说这炉子精巧,真要这么好用,以后晚上你们几个就能用热水洗脚了,洗了脚睡觉更舒服。 司南调整好火,在小铁锅里舀上水,把锅坐在炉子上,又拉着奶奶把食补的材料细说了一遍。 “大娃,这些奶奶都懂,别忘了你爷爷年轻的时候大小是个官呢,后来日子难些,但年轻的时候奶奶没少煮这些东西,孩子,你有心啊,这是爷爷和奶奶的福气,就冲你们这份孝心,奶奶听你的,好好活着,看我的孙子们长大娶媳妇,奶奶急着报重孙子嘞,看孙女风光的出嫁!”奶奶感概的说道。 “放心吧,奶奶,您会等到那一天的,我们永远孝顺您和爷爷,大娃要赶紧长大,好让奶奶抱重孙子!”司南看着奶奶熟练的规整、淘洗这些食材,然后放到锅里,动情的说着。 “奶奶,您一会记得到巷口去喝药,我去吃饭了,晚上回来在陪您说话。” “好,乖孩子,去吧。” 到了巷口,跟爷爷一说那个炉子就是那天晚上图上画的东西,今年卖不了了,所以就要来给奶奶做饭使,爷爷这才有了好脸色。 张炳玉家吃完了饭,司南检查孩子们的功课,写的都不错,除了有些歪歪扭扭外,没别的毛病,看来都很认真。 下午的课内容比较多,带着孩子们连着读了三十个生字,主要是百家姓。又讲了一到一百的写法。 然后翻开博物课本,给孩子们指着上面的各式动物,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什么动物。 一双双眼睛盯着大象、老虎、狮子和猴子等稀奇古怪的动物,亮闪闪的都不知道挪开了。 于是司南鼓励他们学认字、好好读书,有学问了就能出洋,到时候世界各地的动物想看就看,那时候就不在是对着课本羡慕的看这些图画,而是活生生的动物了。 孩子们大受鼓舞,一个个识字、识数的兴致更高,司南趁机宣布上午的功课完成的很好,每人奖励一颗红豆。 反正对于司南来说,红豆吗!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