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迈出了第一步
王夫人看宝钗的神色如普通的闺阁女儿没有什么不同,心里那一丝不安倒是也消了差不多。只是她还是着急等着元春的消息,希望女儿和自己想法一样。目前这种形势,只能逼得她们尽快做出抉择。
无论如何,认了宝钗,若是真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也是很上算的事情。
薛姨妈母女又说了会话,也起身要去拜见老太太。倒是王夫人着急宫里来消息,以要处理府中事宜为由,留在了自己的院子里。
薛姨妈让同喜和莺儿把礼品捧回送到院子里,只带着同贵和望月两个丫头来到贾母处。门口几个小丫头也伶俐,进去通告的通告,打帘子的打帘子。
贾母处很是热闹,一边坐着黛玉、宝玉,俩人跟贾母撒娇说话,探春几个姊妹也都围着贾母凑趣,看样子是已经摆过早饭了。
看到薛姨妈母女进来,几个姊妹赶紧起来让座,又热情地招呼宝钗说话。宝钗自然也不敢怠慢,也是满面笑容。
黛玉看宝钗的目光也柔和了几分,倒是让宝钗纳闷,难道真是王夫人早上和老太太提了认亲之事不成?但是想来不是,王夫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人。
心里虽然有困惑,但是宝钗面上却还是如沐春风。
薛姨妈也笑着问贾母昨晚歇的如何。
贾母今天心情看样子也是很好,“我这把老骨头了,平日无聊,睡觉也不安稳。这不,大早上就被这帮孙子、孙女给闹腾起来了。”
薛姨妈陪着笑,“这是老太太的福气,有这么多孝顺的孩子。”
贾母也很受用,“是,这帮孩子一个比一个可人疼。姨太太家的宝丫头也是个好孩子,我看着就高兴。”
不知道是不是宝钗多心,她总觉得贾母知道认亲的事情似的,不过此时她也不敢分心多想,只是脸上维持着谦逊的笑容。
贾母看着宝钗笑着说,“你这几个弟弟妹妹正商量着年前怎么热闹的,你跟着她们一起出出主意,也能帮你姨娘省省心。”
宝钗笑着点头称是,走到探春旁,开始说着京城哪家的戏班好,哪家茶楼的点心可以尝尝,不过也多是宝玉在说,几个姊妹在听。大门大户的女儿家,很少有机会出门知道这些的。所以大家也都羡慕地听宝玉讲着,盼望过年的心情更盛。
这里贾母和薛姨妈笑眯眯地望着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闹,冷不丁听到回报,“二位夫人到了。”
宝玉等人也站起身来,规规矩矩要给二位夫人行礼,也被邢、王二位夫人笑着免了他们的礼。
贾母看到邢夫人进来,倒是有一点诧异,却也还是和往常一样淡淡的问,“你俩倒是来得巧。孩子们正商量过年节呢。”
邢夫人没等王夫人说话,就上前赔笑,“媳妇是来给老太太道喜的。”
贾母有一瞬间的失神,看了看王夫人的神色,却也没有看出什么缘故。
王夫人知意上前一步,“是元丫头带消息回来,给老太太求个旨意,想把宝丫头给她做嫡亲的妹妹。”
贾母明白过来,目光中多了一丝不明的神色,却也面露笑容,“这个元丫头,还求我什么旨意。姨妹妹成了嫡亲妹妹当然再好不过了。宝丫头还不赶紧给你姨娘磕头?”说着话,若有所思的看着宝钗。
宝钗忙羞红了脸,要走到王夫人跟前,正要行礼,却被王夫人一把拉住,“免礼免礼,晚间才正式认亲呢。”
说着又走向老太太几步,脸上挂着笑,“说来,媳妇来还有一事要讨老太太的主意。年节要到了,府里也是大事小事,凤丫头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媳妇想着,这认亲的规矩还是能简单些就简单些。”
贾母看了看薛姨妈,看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只是她又补了一句,“本来就是亲上加亲了,倒是也不在乎这些虚礼。只是毕竟也是大事,认亲之前还是得好好计较计较。宝丫头也回去准备一下吧。”
在大门大户里生活的人都是成精的,自然知道贾母这是要单留下王夫人说话呢,也都纷纷找了借口先告辞离去了。
宝钗把薛姨妈送回了院子,也和望月一起回了自己的屋子里。看莺儿几个丫头还在忙着整理屋子,倒是让她们先停了下来。
“在这儿也不会住多久,诸事还是不要这么麻烦。”
莺儿和双儿有些不解,不过双儿自从家里变故之后,性子内敛了很多,所以即使是心有困惑,却也没有和往日一样直接就问。王嬷嬷也叮嘱过她,京城规矩大,还是少说多做的好。
望月和云楼联想起自己姑娘此次进京的目的,心里倒是明白了七八分,想来姑娘是做好了准备。那么自己姐妹两个日后也是要陪着姑娘的。想来姑娘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只会比贾府的规矩更多,自然是更不肯多说话。
宝钗看几个丫头都低着头,沉稳了不少,倒是心里也略略放心。
若说之前的生活因为前世的缘故,没走一步她还能做到心里有数的话,那么今后的日子可就真的只能凭借自己了,因为一切都成了未知的了。
只是她想,最差的结果自己已经算是躲过去了。不管怎样,日子也只会比既定的好才对。
想到这里放下心后,又开始思忖贾母为何要留下王夫人单独说话。按照道理说,只是自己认亲也没有什么话是需要背着人说的。
那么联想起前世读的东西,她眼睛一亮,那么也就只是以此为借口。恐怕贾母和王夫人的得是宁府秘辛,事关元春的命运和贾府整个家族的命运。
那么贾母早不留晚不留,现在要跟王夫人说这个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个秘密守不住了。那么和秘密有关的人,要么封口,要么就永远闭嘴,让上面的人查无可查。
这样的话,宝钗知道,接下来就是两件大事的到来了。
求收藏……求动力……。
无论如何,认了宝钗,若是真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也是很上算的事情。
薛姨妈母女又说了会话,也起身要去拜见老太太。倒是王夫人着急宫里来消息,以要处理府中事宜为由,留在了自己的院子里。
薛姨妈让同喜和莺儿把礼品捧回送到院子里,只带着同贵和望月两个丫头来到贾母处。门口几个小丫头也伶俐,进去通告的通告,打帘子的打帘子。
贾母处很是热闹,一边坐着黛玉、宝玉,俩人跟贾母撒娇说话,探春几个姊妹也都围着贾母凑趣,看样子是已经摆过早饭了。
看到薛姨妈母女进来,几个姊妹赶紧起来让座,又热情地招呼宝钗说话。宝钗自然也不敢怠慢,也是满面笑容。
黛玉看宝钗的目光也柔和了几分,倒是让宝钗纳闷,难道真是王夫人早上和老太太提了认亲之事不成?但是想来不是,王夫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人。
心里虽然有困惑,但是宝钗面上却还是如沐春风。
薛姨妈也笑着问贾母昨晚歇的如何。
贾母今天心情看样子也是很好,“我这把老骨头了,平日无聊,睡觉也不安稳。这不,大早上就被这帮孙子、孙女给闹腾起来了。”
薛姨妈陪着笑,“这是老太太的福气,有这么多孝顺的孩子。”
贾母也很受用,“是,这帮孩子一个比一个可人疼。姨太太家的宝丫头也是个好孩子,我看着就高兴。”
不知道是不是宝钗多心,她总觉得贾母知道认亲的事情似的,不过此时她也不敢分心多想,只是脸上维持着谦逊的笑容。
贾母看着宝钗笑着说,“你这几个弟弟妹妹正商量着年前怎么热闹的,你跟着她们一起出出主意,也能帮你姨娘省省心。”
宝钗笑着点头称是,走到探春旁,开始说着京城哪家的戏班好,哪家茶楼的点心可以尝尝,不过也多是宝玉在说,几个姊妹在听。大门大户的女儿家,很少有机会出门知道这些的。所以大家也都羡慕地听宝玉讲着,盼望过年的心情更盛。
这里贾母和薛姨妈笑眯眯地望着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闹,冷不丁听到回报,“二位夫人到了。”
宝玉等人也站起身来,规规矩矩要给二位夫人行礼,也被邢、王二位夫人笑着免了他们的礼。
贾母看到邢夫人进来,倒是有一点诧异,却也还是和往常一样淡淡的问,“你俩倒是来得巧。孩子们正商量过年节呢。”
邢夫人没等王夫人说话,就上前赔笑,“媳妇是来给老太太道喜的。”
贾母有一瞬间的失神,看了看王夫人的神色,却也没有看出什么缘故。
王夫人知意上前一步,“是元丫头带消息回来,给老太太求个旨意,想把宝丫头给她做嫡亲的妹妹。”
贾母明白过来,目光中多了一丝不明的神色,却也面露笑容,“这个元丫头,还求我什么旨意。姨妹妹成了嫡亲妹妹当然再好不过了。宝丫头还不赶紧给你姨娘磕头?”说着话,若有所思的看着宝钗。
宝钗忙羞红了脸,要走到王夫人跟前,正要行礼,却被王夫人一把拉住,“免礼免礼,晚间才正式认亲呢。”
说着又走向老太太几步,脸上挂着笑,“说来,媳妇来还有一事要讨老太太的主意。年节要到了,府里也是大事小事,凤丫头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媳妇想着,这认亲的规矩还是能简单些就简单些。”
贾母看了看薛姨妈,看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只是她又补了一句,“本来就是亲上加亲了,倒是也不在乎这些虚礼。只是毕竟也是大事,认亲之前还是得好好计较计较。宝丫头也回去准备一下吧。”
在大门大户里生活的人都是成精的,自然知道贾母这是要单留下王夫人说话呢,也都纷纷找了借口先告辞离去了。
宝钗把薛姨妈送回了院子,也和望月一起回了自己的屋子里。看莺儿几个丫头还在忙着整理屋子,倒是让她们先停了下来。
“在这儿也不会住多久,诸事还是不要这么麻烦。”
莺儿和双儿有些不解,不过双儿自从家里变故之后,性子内敛了很多,所以即使是心有困惑,却也没有和往日一样直接就问。王嬷嬷也叮嘱过她,京城规矩大,还是少说多做的好。
望月和云楼联想起自己姑娘此次进京的目的,心里倒是明白了七八分,想来姑娘是做好了准备。那么自己姐妹两个日后也是要陪着姑娘的。想来姑娘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只会比贾府的规矩更多,自然是更不肯多说话。
宝钗看几个丫头都低着头,沉稳了不少,倒是心里也略略放心。
若说之前的生活因为前世的缘故,没走一步她还能做到心里有数的话,那么今后的日子可就真的只能凭借自己了,因为一切都成了未知的了。
只是她想,最差的结果自己已经算是躲过去了。不管怎样,日子也只会比既定的好才对。
想到这里放下心后,又开始思忖贾母为何要留下王夫人单独说话。按照道理说,只是自己认亲也没有什么话是需要背着人说的。
那么联想起前世读的东西,她眼睛一亮,那么也就只是以此为借口。恐怕贾母和王夫人的得是宁府秘辛,事关元春的命运和贾府整个家族的命运。
那么贾母早不留晚不留,现在要跟王夫人说这个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个秘密守不住了。那么和秘密有关的人,要么封口,要么就永远闭嘴,让上面的人查无可查。
这样的话,宝钗知道,接下来就是两件大事的到来了。
求收藏……求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