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天启印月(明穿)

正文 第七十六章 天启帝选后

    封赏的旨意下达侯府那天,侯国兴还没回府,乔婉亲自让人备好香案,准备跪下接旨,朱由校自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她屈膝的时候就将她扶起。

    乔婉对于封号之事并不在意,可是她在意朱由校的心意,是以她的表情虽是没怎么变,但眼神里充满了喜悦的光彩,待到乔婉听到封号的时侯,很是诧异的抬头望着身边的朱由校,她记得客印月的封号是奉圣夫人,怎么会突然变了?

    不过,在对上朱由校笑意盈盈的眼神时,她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一向坚强的她也不禁微红了眼眶。

    旨意并不长,很快就结束了。

    侯府之人虽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此时也免不了兴高采烈,嚷着要庆贺一番,汪文言答应的很是爽快,打赏全府,并且在侯府中设宴加餐。

    朱由校自是不会参与此事,陪着乔婉回了后院,乔婉的院子里有个小花园,被她种的大都是些不开花的植物,还有不少是中草药,虽只有零星的花朵,但这些植物一向被她打理的很好,看上去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两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前说话,他们说话一向不喜人打扰,所以其他人并没有近前,只安静的在远处候着。

    乔婉望着她的花圃,有些责怪的说道:“都是你多次一举,害得我又得多花费银子。”

    朱由校笑了笑,知道她这不是真的怪罪自己,只是心里感动又不愿见外的向自己说谢谢,所以就有了这么别扭的表达方式,对于她偶尔的口是心非,朱由校还是很乐意见到的,他觉得这是他独有的待遇,心里享受着这种满足。

    “很好笑吗?”乔婉转头看着他问道。

    “哪有,我没觉得好笑,只是在想着怎么补偿你!”

    “你打算给我多少银子?”

    “银子算什么,我把我的私库交给你保管,你说好不好?”朱由校有些试探的问道。

    “你什么意思?”

    “迎禧宫一直为你留着,现在没有任何人可以欺负你,在宫里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想出宫也随时可以,你还愿意进宫吗?”

    自从上次他故意冷落乔婉导致她生病以后,朱由校再不想拿难以见面为理由来为难她。

    乔婉摇了摇头。

    她不想进宫,已经在那里呆够了。

    而且,自己住在宫里对他的名声很不好,纵使他能力再强也堵不住万民之口,即将大婚的皇帝还要奶娘住在宫里,这像什么样子!难道皇帝会是个没断奶的奶娃娃吗?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她最担心的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他们会利用此事,对付袁崇焕的反间计她可是一直都没有忘记过。

    于是,在乔婉态度十分坚定地情况下,朱由校这次劝说她进宫以失败告终。

    朱由校为着乔婉进宫一事愁着,却不知其他人也在为他愁着。

    新皇登基之后,各项事宜处里的都很好,宫廷内外是一片安宁祥和并透露着欣欣向荣的景象,因着太祖定下来的规矩,这些一时闲下来的大臣们就开始想着皇帝大婚之事。这不仅仅是皇帝个人的婚事那么简单,这也是整个大明的国事,大婚之后意味着大明有了母仪天下的典范,意味着宫廷秩序有了更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大婚后的皇上就是真正的长大成人了,而且有人悉心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可以让皇上能无后顾之忧的处理国事。

    然而,先皇刚刚去世,这些大臣们纵使心急也知道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选后,只能一天天的等着,就在大家的极度期盼中,终于迎来了天启元年,迎来了大明盛事的开端。

    新年一过,御史周宗建和马鸣起立刻就向皇上奏请封后之事,大臣们自是全朝一心情绪高涨的附和,朱由校对这事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既然大家都执意要选那就选吧,反正这也是避免不掉,且祖制和子嗣之事还是忽视不得的。

    天启帝就这么轻轻的点了一下头,整个大明可就为之抖几抖,大多有着适龄女儿的人家都行动了起来,这可是一飞冲天的好机会,全国就这么沸腾起来了,不管是官员的热心关切,还是百姓的谈论热点,统统都换成了此事。

    毕竟是皇帝大婚,是挑选母仪天下之人,当然要慎重对待,如今又是在整个大明的范围内进行挑选,不严格怎么能行,他们总不能选个歪瓜裂枣给皇上当皇后吧!

    担任皇上大婚总管的司礼监秉笔刘克敬更是不敢有一丝马虎,他现在深刻的明白,皇上可不是一个他能随意糊弄的人,且皇上身边的许多人都比他强,他这个职位要想安稳的做下去,就必须得老老实实尽忠职守的做事,即使这样,他还担心哪天他被皇上的亲信之人给挤掉了。

    自新皇登基以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感叹着,不是我刘克敬太无能,而是他们太优秀啊!初时他被选入司礼监内书堂读书,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为此还很是洋洋自得一番,可是现在跟没进过内书堂读书的李安吕顺他们一比,自己简直就是上不了台面。

    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就这么被残酷现实打压着的刘克敬当真是极度的尽忠职守,把所有事情做的一丝不苟,立志要选一个让皇上满意的人选,皇上拨下来的银子他都小心谨慎的安排着,这些银子都是要发给那些参选女子做盘缠的,好让她们的家人陪着上京来参选,皇上不想让选后一事闹得劳民伤财,所以特意让人叮嘱他务必把银子落到实处,深谙此道的他监管起来更是尽责有效。

    在这种情况下,刘克敬有了一句口头禅,谁要是敢贪一两银子,那就是跟我的整颗脑袋都过不去,刘爷爷我也不是好惹的!

    这句话不知怎么的就流传了出去,当朱由校把这事说给乔婉听的时候,乔婉想象着刘克敬的样子,出声笑了起来。

    刘克敬这人她倒是见过两次,因为跟其他太监比着他书读的不错,就觉得自己很不一般,整日拿着个拂尘,仿佛这样他就不是凡人了,就有着仙风道骨了,不知爱故作清高的刘克敬到底是摆出怎样的一副神情说出那番话的。

    这分明就是难为人,虽然他有些小缺点,但就目前的表现来说,也算是对的起他的职位了,乔婉不满的看了朱由校一眼,说道:“我看你是做皇帝做的太闲了,明明不打算换掉他,为什么还让吕顺在他面前刺激他?难道你把耍人当乐趣?”

    “我哪有这闲工夫,还不是吕顺要逗着他玩,我只是看戏罢了。”

    乔婉也没再追问,若是他不小心得罪了吕顺,吕顺倒是真有可能会做这事来整整他。

    想到她听说的数字,乔婉有些不相信的问道:“真的有五千人吗?”

    “什么?”朱由校装傻,他可不想损坏自己在奶娘心里的地位。

    此时他们正在桌前吃着零嘴聊天,乔婉随手拿起几粒果子砸到他胸前,就是他不回答,自己也知道,兴儿早告诉自己了,五千人呐!这是什么概念!虽知道他的身份注定会有不少女人,可这也太多了吧,小心坏了身子!

    “别惊讶了,现在哪有这么多,就剩两千了。”

    “咦?这么快?”乔婉惊讶,这才过去两天,就有这么多人落选了?

    正好这时侯国兴走进来,坐在乔婉身边,端起娘亲为他倒的茶水喝了一口,有些幸灾乐祸的看了朱由校一眼,他知道娘亲最讨厌左拥右抱的男人了,等这家伙大婚以后,看他还怎么死皮赖脸的往侯府跑,更不能想办法让娘亲进宫,那时娘亲就是他一个人的了。

    俩人争宠多年,眼见胜利在望,看着娘亲对选后一事感兴趣,一向沉稳的侯国兴乐的绘声绘色的描述道:“呵呵,娘你是不知道,那选后简直是跟菜市场挑萝卜白菜一样,快是一定的了,刘克敬拿着个拂尘坐在一边,让那些女子百名一组的站在他面前,这么打眼一瞄,高矮胖瘦稍有不合适的就全都落选了,光这样就除去了一千人,昨天是细看一下五官和身材,又去了两千……”

    兴儿正说着带劲,被进来的阿大打断,说是徐光启和王德完求见,这俩人一起来,定是为了和他探讨春耕之事。

    因着洛阳的良好示范作用,洛阳的周边地区甚至是更远一些的地方都愿意模仿洛阳的种作模式,然而这样不知变通的照搬定是不成的,不是每一片土地都适合耕种任何作物,且一些可以开荒种植的作物若是种在良田里,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外也从全国各地选派些代表到洛阳去观光学习,希望把洛阳的种作经验,以及徐光启多年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国,这样的话,粮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产,当然,路途中所用的盘缠都是朝廷所出,朱由校先前把这件事交给了他们三人处理,当然,此刻还没有功名的侯国兴只是在暗中行事。

    知道皇上不愿意现身,侯国兴只得独自出去,在书房招待他们。

    先前兴儿说话的时候,朱由校一直留意着乔婉的表情,可她一直神色淡淡的,朱由校什么也没看出来,他不知道奶娘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打发在屋里伺候的人出去,朱由校打算和乔婉好好地谈一谈,以前他们是无话不说的,可不知为什么对于这个话题却一直没能交流过。

    他们之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朱由校这样想着,就直接问道:“你对这次的选后之事是怎么看的?”

    乔婉轻轻饮着茶水,也不说话,从刚刚朱由校把人赶出去时,她就猜到他要说什么了。

    随后抬头扫了他一眼,说道:“问我做什么,你安心办你的事就是了。”

    “我不是想让你进宫嘛,不管怎么说,我一直把皇宫当做我们的家,当然希望你能给些主意,你若是不想我有太多女人我也能办到,我已经交代下去了,这次就让他们选出三个,若是有了子嗣的话,以后后宫不添人也行,这样宫里就不会乌烟瘴气了。”

    朱由校说完眼神期待的望着乔婉,他知道她不喜欢再看到勾心斗角,他已经在想办法避免了。

    “我是不会进宫的!”乔婉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个话题终是谈得不了了之,当然,天启帝朱由校是不会放弃自己的打算的。

    选后一事进展的很是顺利,刘克敬一直是认真慎重的挑选,不过当他看到那位张姓女子时,一时间愣住了,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出了那张有些模糊的面孔,他有些期待这位张氏女子的表现,而这名叫张焉的女子也没令他失望,各项挑选指标均符合,若让他用几句话来形容,他只能说是厥体颀秀而丰整,面如观音,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鬓如春云,眼如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齿细洁,上下三十有八,丰颐广,倩辅宜人;领白而长,肩圆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青云之出远岫,吐音如流水之滴幽泉;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诸病。(摘自纪晓岚所著《明懿安皇后外传》)

    一直担心地位不保的他,决定大赌一把,所谓富贵险中求,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他天天这么担惊受怕也不是个事,于是,不想在沉默中被人挤下职位的刘克敬,就这么的在沉默中爆发了,他做出了一件影响重大的事情。

    刘可敬带着最终选出的五十名佼佼者进宫,以进行最后一关的挑选,当听说先皇的后妃会来进行最后一次裸检时,刘克敬心里很是担心,不过看到来的人居然是康妃,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着自己的好命,多亏了康妃先前不得宠爱且性情懦弱可欺,几乎足不出户才让他有机会险险躲过了这次劫难。

    朱由楫的母妃康妃十分感念皇上的恩德,一向低调的她这次自告奋勇的来请旨,要帮着皇上选后,朱由校对于她的人品和眼光都比较放心,也就点头同意了此事。

    康妃对这五十人逐一进行详细询问,最后选出了三名最优秀的女子,让有经验的女官将她们待到密室,这三人皆是经过刘克敬认真的挑选,最后毫无意外的通过了最后的裸检,被人带到皇上面前。

    其实朱由校见多了万历和泰昌他们的妃子行事,对这后宫的女人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他又不奢望能从中找到爱情,所以他也没过多要求,只要选出的女人附和标准能给他生孩子就行,他一直很淡定的面对此事。

    可当朱由校看到其中一人的面容时,镇定如他,也不免露出惊讶的表情,不过此时没人敢正视龙颜,也就没有人发现高高在上的皇帝有一瞬间怔住了神情。

    众人建议说张氏女子最是端庄有福,贞洁不佻,是为皇后最佳人选,听到这话时,朱由校鬼使神差般地点了点头,然后机械式的封了王氏为良妃,段氏为纯妃。

    从点头之后,朱由校就有些不在状态,心脏不受控制的快速跳动,他觉得自己的耳根都是发热的。

    待事后冷静下来,他又陷入了极度的懊悔之中,这般的结果,他到底要怎么跟奶娘交代!

    可是圣旨已下,他就是想反悔也没有了任何余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