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 预言果应验
朱由学的心事解决了,脸上也有了笑容,虽然有时仍为着见不到母妃而难过,不过这个乖巧的孩子还是安心在迎禧宫住了下来,就在乔婉暗自庆幸这一年终要顺利过去的时候,朱由校却出了事。
年底时皇后身子稍有不适,作为她儿媳妇的太子嫔妃们,定是要前去侍疾的,就算一直吃斋念佛的王才人,在这个时候也不能说不去慰问。
不知二殿下从哪听到的这个消息,缠着朱由校去坤宁宫看望母妃,二殿下一向乖巧懂事,在迎禧宫的这段日子里,小小的他几乎不给别人找麻烦,想念母妃的时候,只一个人躲在屋里偷偷地掉眼泪,就是这次要去坤宁宫看母妃,也担心会惹麻烦,只是说要偷偷看一眼就可以了,看着弟弟十分期待的提出这样简单的请求,朱由校怎么忍心拒绝,只能陪着他走了一趟。
他们到达坤宁宫的时候,王才人还没离开,当着皇后的面她也没给孩子太大难堪,不过依旧是冷这着个脸,说话冰冰冷冷的,当时同在的还有带着四郡主的李选侍,以及其他的太子嫔妃们,李选侍看到朱由校他们兄弟俩被王才人这么对待,很是幸灾乐祸,皇后看在眼里,也没说什么,只是心里对这几个小孩子多些怜爱,想着要过年了大家也该喜庆一下,就允诺让几个孩子在她私库里挑几样物件,算是她这做祖母的给几个孩子的新年礼物。
皇后本是一片好心,没成想她的好心却引发了一场祸事,皇后身子不便,命自己的近侍李永贞领着四个兴致勃勃的孩子去选了礼物,大郡主和三郡主身子还未痊愈,是以就没有到场,三殿下的母妃王选侍倒是没说什么,直接让李永贞领着她儿子走了,不过李选侍倒是无视坤宁宫等着抱四郡主的宫女,吩咐春喜跟上,难道这是怕有人欺负她女儿?还是担心她女儿选的太多拿不完,想添个帮手?
三殿下和四郡主还小,哪懂这些,不过是图个乐子,东西是李永贞和春喜帮忙选的,看到春喜挑的东西,朱由校终于明白李选侍为何非得坚持春喜跟过来了,等他们差不多要挑选好的时候,意识到似乎有些不对劲,这时想出去已经晚了,门不知什么时候被人从外面锁上了,虽不知他们意欲何为,不过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春喜这时倒是蛮机灵的,扯着嗓子高喊救命,紧张的气氛吓得两个小孩子跟着哭了起来,朱由学倒是没哭,不过却是严肃的绷着小脸,紧紧偎着自家大哥。
远远地听着坤宁宫的喊叫声,崔文升阴险的笑了一下,贵妃娘娘本来是想让他们把毒蛇放在皇后的房中,可是他们的人根本没办法近身,正愁着无法向主子复命的时候,来了这几个替罪的小鬼,逮不找大鱼,逮着小虾也不错,说不定这小虾也能把大鱼给引出来。
喊吧!继续喊吧!咱家倒是要看看,是那毒蛇的嘴巴快,还是救你们的人腿快!
坤宁宫继万历三十三年着火之后,又出了这么一件大事,无论如何,皇后这次是逃脱不了责任的,毕竟孩子们是在她的地盘上出的事,皇后这么多年来一直不妒不争,可这并不代表她就是个睁眼瞎子,要真是个脑子不清楚的,她也活不到现在,许多事她心里都明白,这次的事怎么可能会是巧合,上次没烧死自己,还想再换个法子来一次吗?
听到长孙殿下为救弟弟昏迷不醒,四郡主也同样被蛇咬伤时,郑贵妃暗自欣喜,想着自己终于要登上皇后的宝座了,她倒没想过被咬伤的人还能醒过来,毕竟那是她让人精心挑选的毒蛇,不过,她的如意算盘这一次又没有打响,有太后尽力拦着,最终只是让王皇后在坤宁宫禁足,不过对于不受宠的皇后来说,禁不禁足也没什么大差别。
对于这个结局,郑贵妃气得咬牙切齿,暗恼着长孙殿下为什么不陪着四郡主一起死,那样皇后总该被废了吧!不过王皇后的娘家人倒是对太后更加的感激涕零,若不是一直有太后护着,他们的女儿说不定现在连骨头渣也不剩了,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王家一定要对太后肝脑涂地。
二殿下有哥哥护着,并没有受到伤害,倒是朱由校自己被毒蛇咬了,是他一时大意,没料到会有两条蛇,解决了一条之后就放松警惕了,趁着自己还有意识的时候,朱由校迅速把随身带的一颗解毒丹吞了下去,药效发挥的没那么快,朱由校到底还是昏迷了过去,乔婉见他这副样子被魏朝抱回来,吓了一跳,听说被蛇咬伤之后,第一反映就是翻看他身上的解毒丹还在不在,看到小瓷瓶是空的,这才微微把提着的心防下了点。
二殿下觉得是他嚷着要去坤宁宫,才害的大哥出事,要不是为了救自己,大哥也不会受伤,心里很是愧疚,食欲也下降了不少,怕人担心也不敢表现出来,只静静地守在大哥身边,再跑到无人的房间掉眼泪,才三岁的孩子,哪能掩饰住情绪不让人发觉,乔婉一方面要照顾要静养的朱由校,一方面又要安慰着自责的二殿下,一时也就无法顾忌到宫外的兴儿,所以等她接到汪文言让人送过来的信件时,震惊不已。
打开来看,入眼的是她熟悉的字迹,虽有些稚嫩却已略略透露出一丝风骨,只见上面认认真真的写道。
母亲大人膝下
娘亲,请原谅孩儿的不告而别,当你看到这封信得时候,我已经启程去洛阳了,做这个决定不是任性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用担心我,我已经长大了,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
虽然你当初没说,可我知道那位无尘和尚定是位得道高僧,这大半年来你异乎寻常的小心,肯定是他跟你说了什么,依如今的情况看来,他说的话应是应验了,只是不知先前他说我跟殿下是短命之人到底是真是假?不过,没关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一定都会长命百岁的!
我深感自己力量的弱小,纵使有点小聪明,在面对真正的强势对手时,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我知道郑师傅教我们的武功只是他学的皮毛而已,想必他的师父和师祖武功会更好,兴儿会想办法留在皇觉寺拜师学艺。
娘,我会在皇觉寺好好习武,读书也不会落下的,而且,到了洛阳,这边的好多事也方便管理了,只是不能与娘亲常见面了,不过孩儿会经常写信的,有时间我就会回来见娘,娘要好好保重身子,兴儿每天都会想着娘亲,盼着相逢。
敬禀者兴儿
在路途中的兴儿回想着,要不是自己会水的话,说不定已经没命了,再想想以后的局势,看来自己真的需要变强,将汪管家和大小石头等人留在府里,只带着九个侍卫去了洛阳,这九个人也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侯府九卫,从现在开始,追随着他们的小主子,踏上了他们名扬天下的征途。
朱由校也收到了兴儿的信,无外乎就是让他好好照顾着娘亲之语,虽然他不说殿下也会做的,可殿下做的是他的心意,自己的交代的是自己的心意,除了说这些,还另外讲了之前没有对娘亲说出口的遇害事件,兴儿觉得是宫里的人做的,让殿下查清楚。
兴儿走后,乔婉有些心不在焉,毕竟这几年来她们母子从来没有分开这么远过,心里十分担心兴儿,好在朱由校身子也快恢复了,开始想着法子逗乔婉开心。
可是他没想到,他的做法却起了反效果,那天他只是看到奶娘拿着一支木钗发呆,这支木钗一直被奶娘宝贝似的收着,他以为奶娘喜欢这个,就向在宫里做木匠的师父学了雕刻的手艺,花了好几天的功夫,亲自给奶娘刻了一支木钗,可这支木钗不但没令奶娘开心,反而让她生起气来,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不过知道奶娘生气的原因时,朱由校真是有些啼笑皆非,居然是怕他沉浸于木匠活之中,以后会误了大事,虽然他也察觉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挺有天分的,可是若说是沉迷于此,那是绝对不会发生的,这不过是个玩意罢了,自己会妥善处理好的。
其实朱由校不知道的是,乔婉的担心并非如此,无念大师的话让她原本满满的信心被打击的不轻,她担心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更不知道两个孩子是否会如历史上那样早夭,在她心里正矛盾纠结的时候,朱由校又拿木匠天才这件事来刺激她,她不激动才怪。
兴儿不在的日子里,不光乔婉思子心切,盼着心儿的来信,连朱由校都觉得似乎是少了些什么,虽然兴儿早已搬出宫去,即使没走也不会陪在他身边,尽管嘴巴上不承认,朱由校心里是真的想念自己的好兄弟了。
到了来年秋天的时候,乔婉终于见到了想念已久的儿子,分别了近一年,兴儿长高了不少,也长得很壮实了,不过乔婉不满意的是儿子变得有些黑了,觉得定是儿子在那吃了不少的苦,心疼的不得了,眼圈都要红了。
兴儿看到娘亲给他做了一桌子饭菜后,居然还有继续的打算,连忙搂着她的胳膊撒娇道:“娘,我只是做了皇觉寺的俗家弟子,哪会吃什么苦,武功学成之后,很快就会回来的。”
乔婉想想也是,皇觉寺有无念和木九卿那对活宝在,他儿子不会饿着自己的。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朱由校接到宫里的消息,就立即赶了回去,可还是晚了一步,他的祖母,太子的亲生母亲已经不行了!
朱由校赶到的时候,祖母王贵妃正拉着父王的衣袖凄艾地叹道:“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随后就闭目而逝。
起初万历并没有允许皇太子母妃以厚礼葬之,直到大学士叶向高向皇上复请的时候,万历方才应允,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葬于天寿山。
年底时皇后身子稍有不适,作为她儿媳妇的太子嫔妃们,定是要前去侍疾的,就算一直吃斋念佛的王才人,在这个时候也不能说不去慰问。
不知二殿下从哪听到的这个消息,缠着朱由校去坤宁宫看望母妃,二殿下一向乖巧懂事,在迎禧宫的这段日子里,小小的他几乎不给别人找麻烦,想念母妃的时候,只一个人躲在屋里偷偷地掉眼泪,就是这次要去坤宁宫看母妃,也担心会惹麻烦,只是说要偷偷看一眼就可以了,看着弟弟十分期待的提出这样简单的请求,朱由校怎么忍心拒绝,只能陪着他走了一趟。
他们到达坤宁宫的时候,王才人还没离开,当着皇后的面她也没给孩子太大难堪,不过依旧是冷这着个脸,说话冰冰冷冷的,当时同在的还有带着四郡主的李选侍,以及其他的太子嫔妃们,李选侍看到朱由校他们兄弟俩被王才人这么对待,很是幸灾乐祸,皇后看在眼里,也没说什么,只是心里对这几个小孩子多些怜爱,想着要过年了大家也该喜庆一下,就允诺让几个孩子在她私库里挑几样物件,算是她这做祖母的给几个孩子的新年礼物。
皇后本是一片好心,没成想她的好心却引发了一场祸事,皇后身子不便,命自己的近侍李永贞领着四个兴致勃勃的孩子去选了礼物,大郡主和三郡主身子还未痊愈,是以就没有到场,三殿下的母妃王选侍倒是没说什么,直接让李永贞领着她儿子走了,不过李选侍倒是无视坤宁宫等着抱四郡主的宫女,吩咐春喜跟上,难道这是怕有人欺负她女儿?还是担心她女儿选的太多拿不完,想添个帮手?
三殿下和四郡主还小,哪懂这些,不过是图个乐子,东西是李永贞和春喜帮忙选的,看到春喜挑的东西,朱由校终于明白李选侍为何非得坚持春喜跟过来了,等他们差不多要挑选好的时候,意识到似乎有些不对劲,这时想出去已经晚了,门不知什么时候被人从外面锁上了,虽不知他们意欲何为,不过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春喜这时倒是蛮机灵的,扯着嗓子高喊救命,紧张的气氛吓得两个小孩子跟着哭了起来,朱由学倒是没哭,不过却是严肃的绷着小脸,紧紧偎着自家大哥。
远远地听着坤宁宫的喊叫声,崔文升阴险的笑了一下,贵妃娘娘本来是想让他们把毒蛇放在皇后的房中,可是他们的人根本没办法近身,正愁着无法向主子复命的时候,来了这几个替罪的小鬼,逮不找大鱼,逮着小虾也不错,说不定这小虾也能把大鱼给引出来。
喊吧!继续喊吧!咱家倒是要看看,是那毒蛇的嘴巴快,还是救你们的人腿快!
坤宁宫继万历三十三年着火之后,又出了这么一件大事,无论如何,皇后这次是逃脱不了责任的,毕竟孩子们是在她的地盘上出的事,皇后这么多年来一直不妒不争,可这并不代表她就是个睁眼瞎子,要真是个脑子不清楚的,她也活不到现在,许多事她心里都明白,这次的事怎么可能会是巧合,上次没烧死自己,还想再换个法子来一次吗?
听到长孙殿下为救弟弟昏迷不醒,四郡主也同样被蛇咬伤时,郑贵妃暗自欣喜,想着自己终于要登上皇后的宝座了,她倒没想过被咬伤的人还能醒过来,毕竟那是她让人精心挑选的毒蛇,不过,她的如意算盘这一次又没有打响,有太后尽力拦着,最终只是让王皇后在坤宁宫禁足,不过对于不受宠的皇后来说,禁不禁足也没什么大差别。
对于这个结局,郑贵妃气得咬牙切齿,暗恼着长孙殿下为什么不陪着四郡主一起死,那样皇后总该被废了吧!不过王皇后的娘家人倒是对太后更加的感激涕零,若不是一直有太后护着,他们的女儿说不定现在连骨头渣也不剩了,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王家一定要对太后肝脑涂地。
二殿下有哥哥护着,并没有受到伤害,倒是朱由校自己被毒蛇咬了,是他一时大意,没料到会有两条蛇,解决了一条之后就放松警惕了,趁着自己还有意识的时候,朱由校迅速把随身带的一颗解毒丹吞了下去,药效发挥的没那么快,朱由校到底还是昏迷了过去,乔婉见他这副样子被魏朝抱回来,吓了一跳,听说被蛇咬伤之后,第一反映就是翻看他身上的解毒丹还在不在,看到小瓷瓶是空的,这才微微把提着的心防下了点。
二殿下觉得是他嚷着要去坤宁宫,才害的大哥出事,要不是为了救自己,大哥也不会受伤,心里很是愧疚,食欲也下降了不少,怕人担心也不敢表现出来,只静静地守在大哥身边,再跑到无人的房间掉眼泪,才三岁的孩子,哪能掩饰住情绪不让人发觉,乔婉一方面要照顾要静养的朱由校,一方面又要安慰着自责的二殿下,一时也就无法顾忌到宫外的兴儿,所以等她接到汪文言让人送过来的信件时,震惊不已。
打开来看,入眼的是她熟悉的字迹,虽有些稚嫩却已略略透露出一丝风骨,只见上面认认真真的写道。
母亲大人膝下
娘亲,请原谅孩儿的不告而别,当你看到这封信得时候,我已经启程去洛阳了,做这个决定不是任性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用担心我,我已经长大了,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
虽然你当初没说,可我知道那位无尘和尚定是位得道高僧,这大半年来你异乎寻常的小心,肯定是他跟你说了什么,依如今的情况看来,他说的话应是应验了,只是不知先前他说我跟殿下是短命之人到底是真是假?不过,没关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一定都会长命百岁的!
我深感自己力量的弱小,纵使有点小聪明,在面对真正的强势对手时,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我知道郑师傅教我们的武功只是他学的皮毛而已,想必他的师父和师祖武功会更好,兴儿会想办法留在皇觉寺拜师学艺。
娘,我会在皇觉寺好好习武,读书也不会落下的,而且,到了洛阳,这边的好多事也方便管理了,只是不能与娘亲常见面了,不过孩儿会经常写信的,有时间我就会回来见娘,娘要好好保重身子,兴儿每天都会想着娘亲,盼着相逢。
敬禀者兴儿
在路途中的兴儿回想着,要不是自己会水的话,说不定已经没命了,再想想以后的局势,看来自己真的需要变强,将汪管家和大小石头等人留在府里,只带着九个侍卫去了洛阳,这九个人也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侯府九卫,从现在开始,追随着他们的小主子,踏上了他们名扬天下的征途。
朱由校也收到了兴儿的信,无外乎就是让他好好照顾着娘亲之语,虽然他不说殿下也会做的,可殿下做的是他的心意,自己的交代的是自己的心意,除了说这些,还另外讲了之前没有对娘亲说出口的遇害事件,兴儿觉得是宫里的人做的,让殿下查清楚。
兴儿走后,乔婉有些心不在焉,毕竟这几年来她们母子从来没有分开这么远过,心里十分担心兴儿,好在朱由校身子也快恢复了,开始想着法子逗乔婉开心。
可是他没想到,他的做法却起了反效果,那天他只是看到奶娘拿着一支木钗发呆,这支木钗一直被奶娘宝贝似的收着,他以为奶娘喜欢这个,就向在宫里做木匠的师父学了雕刻的手艺,花了好几天的功夫,亲自给奶娘刻了一支木钗,可这支木钗不但没令奶娘开心,反而让她生起气来,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不过知道奶娘生气的原因时,朱由校真是有些啼笑皆非,居然是怕他沉浸于木匠活之中,以后会误了大事,虽然他也察觉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挺有天分的,可是若说是沉迷于此,那是绝对不会发生的,这不过是个玩意罢了,自己会妥善处理好的。
其实朱由校不知道的是,乔婉的担心并非如此,无念大师的话让她原本满满的信心被打击的不轻,她担心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更不知道两个孩子是否会如历史上那样早夭,在她心里正矛盾纠结的时候,朱由校又拿木匠天才这件事来刺激她,她不激动才怪。
兴儿不在的日子里,不光乔婉思子心切,盼着心儿的来信,连朱由校都觉得似乎是少了些什么,虽然兴儿早已搬出宫去,即使没走也不会陪在他身边,尽管嘴巴上不承认,朱由校心里是真的想念自己的好兄弟了。
到了来年秋天的时候,乔婉终于见到了想念已久的儿子,分别了近一年,兴儿长高了不少,也长得很壮实了,不过乔婉不满意的是儿子变得有些黑了,觉得定是儿子在那吃了不少的苦,心疼的不得了,眼圈都要红了。
兴儿看到娘亲给他做了一桌子饭菜后,居然还有继续的打算,连忙搂着她的胳膊撒娇道:“娘,我只是做了皇觉寺的俗家弟子,哪会吃什么苦,武功学成之后,很快就会回来的。”
乔婉想想也是,皇觉寺有无念和木九卿那对活宝在,他儿子不会饿着自己的。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朱由校接到宫里的消息,就立即赶了回去,可还是晚了一步,他的祖母,太子的亲生母亲已经不行了!
朱由校赶到的时候,祖母王贵妃正拉着父王的衣袖凄艾地叹道:“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随后就闭目而逝。
起初万历并没有允许皇太子母妃以厚礼葬之,直到大学士叶向高向皇上复请的时候,万历方才应允,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葬于天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