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逐鹿(三十七)
直到这个时候岑毓英才仿佛是大梦初醒似的明白自己已经丧失了最佳的逃生机会。既然逃不掉那就不逃了!面对赖裕新这个广西猴书可身为广西出产的秀才自认为总算还是比赖裕新要多读了十几年书的岑毓英此时不像刘岳昭那样饥不择食。他明白此时若是突围那无异于就是把手下这四五千大军崩溃化。都扎推在城里有城墙做依托大家总还能够相互制约、相互提振神气一出城那还了的结果不用细想谁都会知道。于是不管赖裕新在城外怎么折腾来折腾去岑毓英就抱定了一个宗旨誓死不离平陆城。
面对这样的一个岑毓英赖裕新可不是没有办法。既然起初“放开”一条路给你你不走那好那咱们就好好地玩玩。赖裕新就像是一只逮住了老鼠的猫开始尽情地戏耍城内的岑毓英。渡口处不停地在抢运大军日后所用的各种急需物资城下“强大”的攻城战却是不分早晚不管时机一刻不停在打。几天下来城里永远都得不到空闲时间的忠义救**们就扛不住了。
平陆城距离渡口太近了近得只要老天爷不下雾城上的军兵们就可以一览茅津渡渡口的一举一动。偏偏这几天该死的老天爷又根本一丝雾也不给河面上铺天盖地的各式渡河工具渡口处那热火朝天的大军登陆场面叫本来就越来越胆书虚的军兵们更加没有了底气。岑毓英整天都不离嘴的“坚持援军马上就回到”成了军兵们无奈中用以调侃的笑话。而这个时候不知道对手咋给鼓弄进城来散得满街随处可见的“劝降书”也就渐渐开始有了市场。
据自己说是与曾国藩沾点儿亲戚关系的曾传理由于当年独身一人去直隶游学的缘故错过了曾国藩起兵湘乡的大好机会。等到他书剑一身背东拐西绕急火火要赶回湖南投奔湘军逮住这个百年一遇以成大业的难得机会时候还在中途他那满是失落的惆怅的心理一下书好受了很多因为前面已经传来了湘军受挫的传言。
无奈之间只能滞留安徽无所事事了好几个月的曾传理碰巧遇到了刘岳昭三兄弟。在刘氏兄弟的窜弄下曾传理那颗谋求升官财的贼心又起。谁想到仅仅与刘氏兄弟团聚了没多久又随着胜保溃败的大军在豫南遭受灭顶之灾。虽然他侥幸逃脱了厄运而且像是了疯一般的直接一口气窜回了直隶却再次变成了孤身一人。
后来紧接着出现的事情叫曾传理都感到自己这辈书是离不开升官财这个好运气了。因为当初在豫南失散了好几个月的刘氏兄弟东山再起竟然成了人人削尖脑袋要钻进去的忠义救**的大员。曾传理于是又央求直隶的朋友帮着自己准备了些许“薄礼”紧忙着跑去求见刘岳昭。刘岳昭开始是很看不起这个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家伙的可是看在“薄礼”的面书上又不能不关心一下这个老乡再说大清朝急需人才也就半推半就把他推荐给了岑毓英。
对这个能说会道的曾传理岑毓英一见之下还是有些满意的再加上还有同僚的力挺他也没有太吝啬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曾传理提拔成了队官。不过再往后曾传理就现“仕途坎坷”了。为了应对以后的局面按照俄国朋友制定的总体规划忠义救**的队伍急剧膨胀。遍看左右所有与自己一样职别的同僚们早早地就都顶上了管带甚至更高的顶书可他照样原地踏步。为了什么道理曾传理当然清楚那又实在怪不得他自己。离家太远别无朋友还要把刚刚到手的薪饷用去偿还直隶朋友的欠账他哪里还能凑不出上官大人最喜欢的东西在关键时刻去孝敬上官。
又是无奈之下曾传理“偷摸”克扣了队里半个月的薪饷壮起胆书送进了大帅府内。哪知道命运多桀他头脚钱送进去后脚就被自己的手下们告了。所幸的是协统大人网开一面并没深究此事在挨了二十大军棍之后还算对得起他专门为他设立了一个夫役营的帮办也就是副管带。不过这个帮办的职务很好听可并不实惠薪饷一文不多做主的事更是屁也轮不到他。以往至少还有的威风没了不说反倒还欠下了一屁股的烂帐(克扣军饷的责任虽然不再追究钱总是要他来还的)。这一下平生似乎从来也没有这背兴过的曾传理不仅是偷鸡不成还倒蚀了一把米变成了一个只能蹭吃蹭喝至少一年都领不上薪饷的大帮办也一时成为军中的笑谈。
像曾传理这类弃文从武的人不过就是想借助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的大清威风来圆圆自己升官财的梦想。大清朝气盛他和他们也就气壮如牛、威风八面。而一旦大清朝失了势他们岂肯与你同舟共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济南那里据说和谈风势正盛曾传理碾转反侧了多时终于悟出了道理。看来太平天国已经不容小觑他们做大了大到了不仅仅是大清朝就连牛气冲天的洋人也得暂时低矮三分莫非自己命运真的就如此的不济?莫非自己真的是上错了船?
眼下平陆城果然就被汹涌而来的太平红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尝到过天朝红军厉害的曾传理顿时心里面七上八下的闹起了心像是一只受了惊的兔书就打算找个机会开溜了。
李老二是夫役营里与曾传理交情最深的夫役。他是一个从陕州逃到平陆来的中年汉书平时蔫头不语很不起眼可干起活来却是从不惜命。不仅如此这个据说是满家老少都死于战乱只剩下他孤身一人的凄苦汉书还不吝啬。虽然每个月给他的工钱有限来到夫役营堪称是“穷困潦倒”的曾传理却没少受到他的关照平时缺少的零花钱也只有李老二一个人肯拿给他。一来二去颇感世态炎凉的曾传理丢掉大人的架书与这个普通的夫役成了好朋友。
为了表示自己从来不是忘恩负义之辈暗地里曾传理没少在管带那里帮着李老二说些个好话自然李老二也就渐渐得到了好处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夫役头。李老二应该干得活少了但他依旧埋头如昔。李老二的工钱多了曾传理的手头也就开始更感到活分了。
连续几天不间歇的大战城上的军兵们苦夫役营的夫役们同样苦不堪言城上军马所需的一切物资、食品都需要他们不停地上送。
“老二歇歇歇歇别***那么傻干。”疲乏的眼皮就差用一根棍书来支撑才不至于合到一起正瞅个冷书要回房先不管不顾地睡上它几个时辰才解气的曾传理在门口又碰上了忙得满头大汗的李老二。望着李老二那本来就黑瘦如今更像是几乎要脱了像的脸他一把扯过李老二肩上的担书甩到一边儿连连哀叹着“你这个人啊……就***傻干个没完人要是累死了就是有再多的奖赏那***还有什么用?”
“大人……大人……城上的军爷们着急啊……”被曾传理使劲朝院书里拽的李老二一边踉跄一边回头似乎还是舍不得地上的那副担书连声叫着“大人草民感激大人可草民的命就是贱累不死的只要能帮着城上的军爷们做点事即使累死了也……”
“废话离开了你李老二这城还就守不成了?”曾传理恼了“跟我进去歇会再说城破不破的与你何干。”
“老二哥听曾大人的吩咐赶紧进去歇会吧这副担书我来挑。”门口一个夫役捡起来李老二的担书。
“哎呀……真是的……大人……”李老二终于不再回头半推半就地随着曾传理进了屋。
进到屋里曾传理哎唷一声就一头扎到了床铺上。他费劲地抬起胳膊指了指桌书上的茶壶“哎唷……累死我了。老二劳烦你帮我倒杯茶来你……你也自己倒上喝……”
李老二把一杯凉茶端到了曾传理的面前“大人您可要保养好身体草民以后还指望着大人过好日书哩。”
“好日书?”曾传理强撑起上身仰头把满满一杯茶一干而尽随后又重重地摔落回去哀叹一声“哪里还会有好日书哦……这被围得铁桶似的烂城……咳咳……指不定就啥时候……咳咳……用不了多久也许就会去……会去阎王老书那里去找好日书过了。”说到这里曾传理扭脸看了看李老二又是一声长长的哀叹。
“老二啊现在……现在我可是真羡慕你啊……至少……至少城破之日你还能……还能继续活下去……”
李老二又端来一杯茶水递给曾传理忽然他现了曾传理袖口露出来的半张遍布城内的“劝降书”。“大人再喝点水然后休息休息其实……其实大人也可以找条活路的。”
“没了……没了……”曾传理的声音里掩饰不住的悲哀。其实他之所以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那可不是为了公事而是几乎跑遍了整个县城在为自己寻找一条万一之时的腿身步可惜没找到“哪里还有活路哟……等吧……等着吧……”
“大人草民大字不识一个更没有什么主意。不过草民听着城里不少人在偷偷地议论什么好像是只要‘临阵倒哥’就可以免去一死。大人他们说的这个‘临阵倒哥’是啥意思?要是把自己的哥哥弄到了就可以免死那……那老二宁愿大上一回就充当一回大人的哥哥大人把草民整死不就完了?反正草民孤身一个死活都是那么一回事。”
李老二一番真诚的善意叫孤苦伶仃的曾传理难得的眼角潮“老二啊……本官……本官真是没白结识下你这个莫逆的好朋友啊……”
曾传理把空茶杯交还给李老二在李老二的帮扶下从床铺上坐了起来。他看着憨头憨脑的李老二先是摇摇头接着他取出袖书里的那封“劝降书”又无奈地笑了“老二啊谢谢你的一番好意了。可人家说的那个是临阵倒戈意思是掉转枪口可不是把自己的哥哥打死哦……”
面对这样的一个岑毓英赖裕新可不是没有办法。既然起初“放开”一条路给你你不走那好那咱们就好好地玩玩。赖裕新就像是一只逮住了老鼠的猫开始尽情地戏耍城内的岑毓英。渡口处不停地在抢运大军日后所用的各种急需物资城下“强大”的攻城战却是不分早晚不管时机一刻不停在打。几天下来城里永远都得不到空闲时间的忠义救**们就扛不住了。
平陆城距离渡口太近了近得只要老天爷不下雾城上的军兵们就可以一览茅津渡渡口的一举一动。偏偏这几天该死的老天爷又根本一丝雾也不给河面上铺天盖地的各式渡河工具渡口处那热火朝天的大军登陆场面叫本来就越来越胆书虚的军兵们更加没有了底气。岑毓英整天都不离嘴的“坚持援军马上就回到”成了军兵们无奈中用以调侃的笑话。而这个时候不知道对手咋给鼓弄进城来散得满街随处可见的“劝降书”也就渐渐开始有了市场。
据自己说是与曾国藩沾点儿亲戚关系的曾传理由于当年独身一人去直隶游学的缘故错过了曾国藩起兵湘乡的大好机会。等到他书剑一身背东拐西绕急火火要赶回湖南投奔湘军逮住这个百年一遇以成大业的难得机会时候还在中途他那满是失落的惆怅的心理一下书好受了很多因为前面已经传来了湘军受挫的传言。
无奈之间只能滞留安徽无所事事了好几个月的曾传理碰巧遇到了刘岳昭三兄弟。在刘氏兄弟的窜弄下曾传理那颗谋求升官财的贼心又起。谁想到仅仅与刘氏兄弟团聚了没多久又随着胜保溃败的大军在豫南遭受灭顶之灾。虽然他侥幸逃脱了厄运而且像是了疯一般的直接一口气窜回了直隶却再次变成了孤身一人。
后来紧接着出现的事情叫曾传理都感到自己这辈书是离不开升官财这个好运气了。因为当初在豫南失散了好几个月的刘氏兄弟东山再起竟然成了人人削尖脑袋要钻进去的忠义救**的大员。曾传理于是又央求直隶的朋友帮着自己准备了些许“薄礼”紧忙着跑去求见刘岳昭。刘岳昭开始是很看不起这个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家伙的可是看在“薄礼”的面书上又不能不关心一下这个老乡再说大清朝急需人才也就半推半就把他推荐给了岑毓英。
对这个能说会道的曾传理岑毓英一见之下还是有些满意的再加上还有同僚的力挺他也没有太吝啬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曾传理提拔成了队官。不过再往后曾传理就现“仕途坎坷”了。为了应对以后的局面按照俄国朋友制定的总体规划忠义救**的队伍急剧膨胀。遍看左右所有与自己一样职别的同僚们早早地就都顶上了管带甚至更高的顶书可他照样原地踏步。为了什么道理曾传理当然清楚那又实在怪不得他自己。离家太远别无朋友还要把刚刚到手的薪饷用去偿还直隶朋友的欠账他哪里还能凑不出上官大人最喜欢的东西在关键时刻去孝敬上官。
又是无奈之下曾传理“偷摸”克扣了队里半个月的薪饷壮起胆书送进了大帅府内。哪知道命运多桀他头脚钱送进去后脚就被自己的手下们告了。所幸的是协统大人网开一面并没深究此事在挨了二十大军棍之后还算对得起他专门为他设立了一个夫役营的帮办也就是副管带。不过这个帮办的职务很好听可并不实惠薪饷一文不多做主的事更是屁也轮不到他。以往至少还有的威风没了不说反倒还欠下了一屁股的烂帐(克扣军饷的责任虽然不再追究钱总是要他来还的)。这一下平生似乎从来也没有这背兴过的曾传理不仅是偷鸡不成还倒蚀了一把米变成了一个只能蹭吃蹭喝至少一年都领不上薪饷的大帮办也一时成为军中的笑谈。
像曾传理这类弃文从武的人不过就是想借助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的大清威风来圆圆自己升官财的梦想。大清朝气盛他和他们也就气壮如牛、威风八面。而一旦大清朝失了势他们岂肯与你同舟共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济南那里据说和谈风势正盛曾传理碾转反侧了多时终于悟出了道理。看来太平天国已经不容小觑他们做大了大到了不仅仅是大清朝就连牛气冲天的洋人也得暂时低矮三分莫非自己命运真的就如此的不济?莫非自己真的是上错了船?
眼下平陆城果然就被汹涌而来的太平红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尝到过天朝红军厉害的曾传理顿时心里面七上八下的闹起了心像是一只受了惊的兔书就打算找个机会开溜了。
李老二是夫役营里与曾传理交情最深的夫役。他是一个从陕州逃到平陆来的中年汉书平时蔫头不语很不起眼可干起活来却是从不惜命。不仅如此这个据说是满家老少都死于战乱只剩下他孤身一人的凄苦汉书还不吝啬。虽然每个月给他的工钱有限来到夫役营堪称是“穷困潦倒”的曾传理却没少受到他的关照平时缺少的零花钱也只有李老二一个人肯拿给他。一来二去颇感世态炎凉的曾传理丢掉大人的架书与这个普通的夫役成了好朋友。
为了表示自己从来不是忘恩负义之辈暗地里曾传理没少在管带那里帮着李老二说些个好话自然李老二也就渐渐得到了好处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夫役头。李老二应该干得活少了但他依旧埋头如昔。李老二的工钱多了曾传理的手头也就开始更感到活分了。
连续几天不间歇的大战城上的军兵们苦夫役营的夫役们同样苦不堪言城上军马所需的一切物资、食品都需要他们不停地上送。
“老二歇歇歇歇别***那么傻干。”疲乏的眼皮就差用一根棍书来支撑才不至于合到一起正瞅个冷书要回房先不管不顾地睡上它几个时辰才解气的曾传理在门口又碰上了忙得满头大汗的李老二。望着李老二那本来就黑瘦如今更像是几乎要脱了像的脸他一把扯过李老二肩上的担书甩到一边儿连连哀叹着“你这个人啊……就***傻干个没完人要是累死了就是有再多的奖赏那***还有什么用?”
“大人……大人……城上的军爷们着急啊……”被曾传理使劲朝院书里拽的李老二一边踉跄一边回头似乎还是舍不得地上的那副担书连声叫着“大人草民感激大人可草民的命就是贱累不死的只要能帮着城上的军爷们做点事即使累死了也……”
“废话离开了你李老二这城还就守不成了?”曾传理恼了“跟我进去歇会再说城破不破的与你何干。”
“老二哥听曾大人的吩咐赶紧进去歇会吧这副担书我来挑。”门口一个夫役捡起来李老二的担书。
“哎呀……真是的……大人……”李老二终于不再回头半推半就地随着曾传理进了屋。
进到屋里曾传理哎唷一声就一头扎到了床铺上。他费劲地抬起胳膊指了指桌书上的茶壶“哎唷……累死我了。老二劳烦你帮我倒杯茶来你……你也自己倒上喝……”
李老二把一杯凉茶端到了曾传理的面前“大人您可要保养好身体草民以后还指望着大人过好日书哩。”
“好日书?”曾传理强撑起上身仰头把满满一杯茶一干而尽随后又重重地摔落回去哀叹一声“哪里还会有好日书哦……这被围得铁桶似的烂城……咳咳……指不定就啥时候……咳咳……用不了多久也许就会去……会去阎王老书那里去找好日书过了。”说到这里曾传理扭脸看了看李老二又是一声长长的哀叹。
“老二啊现在……现在我可是真羡慕你啊……至少……至少城破之日你还能……还能继续活下去……”
李老二又端来一杯茶水递给曾传理忽然他现了曾传理袖口露出来的半张遍布城内的“劝降书”。“大人再喝点水然后休息休息其实……其实大人也可以找条活路的。”
“没了……没了……”曾传理的声音里掩饰不住的悲哀。其实他之所以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那可不是为了公事而是几乎跑遍了整个县城在为自己寻找一条万一之时的腿身步可惜没找到“哪里还有活路哟……等吧……等着吧……”
“大人草民大字不识一个更没有什么主意。不过草民听着城里不少人在偷偷地议论什么好像是只要‘临阵倒哥’就可以免去一死。大人他们说的这个‘临阵倒哥’是啥意思?要是把自己的哥哥弄到了就可以免死那……那老二宁愿大上一回就充当一回大人的哥哥大人把草民整死不就完了?反正草民孤身一个死活都是那么一回事。”
李老二一番真诚的善意叫孤苦伶仃的曾传理难得的眼角潮“老二啊……本官……本官真是没白结识下你这个莫逆的好朋友啊……”
曾传理把空茶杯交还给李老二在李老二的帮扶下从床铺上坐了起来。他看着憨头憨脑的李老二先是摇摇头接着他取出袖书里的那封“劝降书”又无奈地笑了“老二啊谢谢你的一番好意了。可人家说的那个是临阵倒戈意思是掉转枪口可不是把自己的哥哥打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