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调教明朝

. 第二百一十章 脆弱

    泣鬼神惊艳的一刀也是最朴实无华的一刀,骑兵最普通的劈砍让叶三施展出来,在场的所有众将都大吃一惊妖刀的轻灵,劈砍的却是沉重无比的链子锤,薛禄的长柄砍山大斧已经有了前车之鉴,被朱高煦的链子锤震飞了,到现在还没找到,那叶三的妖刀又如何呢?众将眼前出现了妖刀飞到空中的幻觉,可事实上如何,只有叶三和朱高煦能体会的到

    叶三的妖刀并没有弹射出去,反而粘在了链子锤的铁链上,一股似曾相识的巨力向叶三涌来,使他浑身舒泰,而朱高煦却感到自己的力量在迅的消失,链子锤的重量像一座山似的压在了他的双臂,坐骑在向后踏步,激起碎石泥土朱高煦感觉支撑不住了,双手互换,用铁链缠住了妖刀,双臂发力,链子锤向空中抛出,那光景就像叶三的妖刀挑飞了朱高煦的链子锤结果是让人无法相信的,也是无法想象的,众将都愣在了疆场之上朱高煦趁众将发愣的时机,调转马头,加向乐安城门奔去

    没有一个人追击,也没有一个人呐喊,战场上寂静的只能听见战马的蹄声

    “好样的真乃猛将也”宣德帝首先开声称赞,接着就是一片欢呼声

    朱高煦回到城里,四门紧闭,龟守不出,他确实让叶三的一刀吓破了胆,以他的神力就这样败给了叶三,是谁也说不清楚的,就连叶三也莫名其妙远在城墙上的任雪峰没看出什么名堂来,只看见汉王勇猛无敌,最后因明军人多势众才返回城池看到这样的结果,城里的将士都以为汉王得胜回城,一时间群情踊跃,纷纷向汉王祝贺到底战况如何,只有朱高煦一人心里明白在叶三面前他显示出如此的脆弱,脆弱到不是叶三一合之将,让他能不心惊吗?

    脆弱使朱高煦不停地反思,自己一人没有众志成城,还能支撑多久?叶三的一刀使战局逆转,不光是朱高煦心惊胆战,朱瞻基是龙颜大悦,现在是展开心理战的最佳时机,随命大军佯攻,只用火铳和弓箭攻击城上的守军,在气势上做到了空前绝后城中的守军本来就没什么斗志,加上面临如此巨大的压力,都纷纷弃甲逃亡

    朱高煦前思后想,最后派人出城送出降书,表示愿意投降当他就要打开城门的时候,任雪峰站了出来,代表守城的将士发话,宁可于乐安城共存亡,死也不投降士气高昂的气势让朱高煦也纳闷,怎么一夜之间,这些军士都像换了一个人,难道非要我死了,他们才甘心?这可好,将士愿意死战到底,他却要投降了,将帅不是一条心,这仗还怎么打?

    任雪峰确实有他的私心,如果投降了,他将一文不值今天看到朱高煦如此勇猛无敌,可有一拼,死战到底,也不为是一条出路朱高煦被手下的将士弄得云天黑地,目瞪口呆,看到手下如此有骨气,也为自己的脆弱惭愧于是乎,抖起精神,挺起胸膛,又屹立在乐安城头,决心与乐安共存亡

    汉王慷慨激昂的一幕表演完后,回到王府却换上便衣,从西城门小路,偷偷出城投降了,扔下了数千忠心耿耿的部下,结束了造反世家的历史当第二天早上,朱高煦在乐安城下劝降部下的时候,任雪峰怒发冲冠,手握阔剑,指点着朱高煦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手下已经没有主心骨,纷纷偃旗息鼓,收刀放抢,军心已成涣散之势任雪峰无奈,横剑自刎在乐安城头,以生命抗击朱高煦的脆弱

    在这场造反的闹剧里,朱高煦彻底扮演了一个多变的人物来谋求生存朱高煦投降后,在军前大帐内,宣德帝不好在众臣面前历数他叔叔的罪状,可必要的程序过场还是要走的文武百官都是官场滑头,谁也不愿意得罪位高权重的汉王,于是,宣德帝就指派了一位刚升迁上来的御史来历数汉王的罪状让宣德帝想不到的是,这位御史面对汉王和朝中大臣,毫无惧色,神情伟岸,洪亮的声线震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宣德帝这位御史没打草稿就把汉王骂了个狗血喷头,引经据典,精彩纷呈,在众臣内心深处得到了满堂喝彩

    叶三也站在帐内,越看这位御史越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又一时想不起来,于是向杨秋迟打听,这才知道这位御史是中榜的进士,叫于谦

    啊是于谦就是在自己做门丁时,救了他一回的那个秀才,记得他还让小李送给他一本《城防攻略》,怪不得言辞如此锋利,让在场的众人无颜色,一身浩然正气感染了一切跪在于谦面前的朱高煦,脆弱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比叶三的那一刀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于谦口舌凌厉的攻击下,历来勇猛无敌的朱高煦只有浑身颤抖的份儿宣德帝见目的达到,于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这位御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加以历练,必是国家栋梁事后证明,宣德帝是很有眼光的,在国家危难之时,于谦不但力挽狂澜,还造就了他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朱高煦虽然投降了,但大明朝老朱家有一个惯例,就是窝里斗的你死我活,但是一旦有一方胜出,那么老朱家绝对不杀老朱家的人宣德帝也是如此,尽管很多大臣都劝说他要杀掉朱高煦,永绝后患,但宣德帝并没有那样做,只是把朱高煦关在了西安门的大狱里,并且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不时地到狱中看望他的叔叔朱瞻基作为一个皇帝做的可说是仁至义尽,可朱高煦却不思悔改,好了伤疤忘了痛,竟然戏耍起他的侄儿,根本不把朱瞻基放在眼里

    有一次,宣德帝带着叶三又到狱中看望朱高煦,朱高煦趁宣德帝不备,一个扫堂腿把宣德帝扫到了空中,在落地的时候,如果不是叶三眼疾手快接住了宣德帝,宣德帝有可能就伤在了朱高煦的腿下虽然宣德帝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却扫了皇帝的面子,就是一个泥捏的人也会怒火冲天,何况是皇帝?

    宣德帝终于发怒了,下旨铸造了一个沉重的铜缸把朱高煦罩住,在铜缸上挖了一个孔,能看见朱高煦的脑袋,想彻底限制朱高煦的活动范围没成想,以朱高煦的神力竟然用两膀之力,把如此沉重的铜缸顶了起来,还大摇大摆,一溜歪斜地到处溜达不知死活的朱高煦又一次扫了宣德帝的面子,这不是在向皇权示威吗?

    宣德帝只有派叶三去镇压住朱高煦,他认为在朝中只有叶三能够镇住朱高煦叶三从头到尾见证了朱高煦的悲哀,在面对顽固不化的朱高煦,叶三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手拿一柄大锤,大力地敲击铜缸,这下,朱高煦受不了了,震耳欲聋的音波震的朱高煦头晕眼花,差点精神错乱,只有向叶三求饶宣德帝得知叶三如此手段,差点喷饭,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一物降一物啊

    可叶三一离开,朱高煦就继续我行我素,其他的人也想效仿叶三来敲击铜缸,可是都近不了铜缸的范围,还被朱高煦用铜缸压死了两名狱卒这下,宣德帝忍无可忍了,于是派人把铜缸压住,浇上火油,烧死了朱高煦这样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的造反名家,最后竟被烤成了叫花鸡,让后人多了一份茶前饭后的笑谈

    宣德帝摆脱了最后一个累赘,扫清了最后一片阴云,帝位越来越稳固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皇帝,给他出过力的臣子都得到了封赏大太监王振已经成为后宫最有权力的太监,并且年幼的太子朱祁镇对他是言听计从于是,王振把实现远大的宏伟目标都寄托在了太子身上叶三作战勇猛,可以说又一次救了朱瞻基的命,保住了他的皇位,多少也抚平了他对叶三的猜忌,升为京城九门都指挥使,在军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算是风光了还有一位就是推荐王振出马捉拿盛寅的李时勉,被升为一时举足轻重的言官宣德帝一时的错误决定,导致他在痛苦中死去作为皇帝为什么会死于一个小小的言官,让朱瞻基也莫名其妙

    明朝的科举制度造就了很多文人登上历史舞台,李时勉就是一位凭借科举考试跃上龙门的升为言官后,是变本加厉,广结同乡、同事,成立了权倾朝野的实力派,别看他官不大,可他是唯一可以弹劾皇帝的官员这些文人善于帮派斗争,并且以指出皇帝过错为荣,如果挨了皇帝的打,是家门荣耀宣德帝可说是一位明君,任劳任怨处理国家大事,可是也经不起李时勉吹着浮土找裂缝的行径宣德帝不好色,也不娱乐,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斗蛐蛐,谁知竟被李时勉扣上了玩物丧志的蛐蛐皇帝帽子为此,李时勉挨了一顿暴揍,没想到竟成全了李时勉,不但没有丝毫悔改,还洋洋自得到处宣传他的丰功伟绩,可说是全家为此荣耀

    此时的宣德帝由于心情压抑,处理国事有点力不从心了,下一道旨意都要经过这些德高望重的文人翻过来掉过去的审阅,让他感到他的权力被彻底地架空于是,宣德帝开始反感文人而重用太监,错误的决定,导致了太监参政的恶果在当时,绝对没有一人能够理解宣德帝的这一决策,也没有人能理解他下这一决策的痛苦皇帝并不想做孤家寡人,他也想有人能够维护他的权力,可选来选去,就认为太监最听他的话,对他言听计从,每一句话都不打折扣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喜欢听他话的太监呢?还是喜欢对他指指点点,整天批评他的不是,干涉他的私生活的大臣?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太监

    宣德帝是一位精明厚道的皇帝,并不愚蠢,难道他不知道太监参政的恶果?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明白,为了朱家的江山社稷,为了朱家的皇位,他是不得已而为之朝中文官的势力越来越庞大,作为一个皇帝,他已经无法*纵这些人,天长日久就会威胁到他的帝位,只有启用太监来牵扯制约文官,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太监参政,永远威胁不到他的皇位,他动动手指就可以要了太监的命,太监只是他手中的一粒棋子而已对于对他指指点点的文官用这种方法就无能为力了,别说要他们的命了,就是杀一两个人也动摇不了文官的根基,这些人都是饱读诗书,文采精湛,口舌凌厉,皇帝和这些人讲理,那才是自取其辱,坏事还是让太监去干

    太监和文官的权力之争,如火如荼,叶三作为武将倒是乐得清闲,几天不上朝也没他的事,真的没事吗?叶三也有他的不为人知的烦恼和痛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