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 三二五章寒冬,暖冬1

    小六子和大个子二人是连夜赶到的,晚上九点多钟,李青林召集所有中队级别的干部们开了一个会议。

    会议一开始,李青林要求张二苟和董昭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救助安抚好桑榆镇的百姓,接着,李青林开始总结这次反偷袭作战的成败得失。

    李青林首先肯定了张二苟、董昭部队应变迅速、作战坚决、救火及时,已经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防区内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李青林还特别表扬了二人不打盲目的拼死仗,在部队遭受重大伤亡的情况之下既打走了敌人,又有效保存了部队。

    接着,李青林总结了此次作战的不足之处。

    李青林首先做了自我批评,坦承自己在情报和军事部署方面的失误。第一,前期没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情报,这是大队情报组没能做好工作,也是李青林自己安插在敌战区的情报组没做好工作;第二,前期由于过于注重摩天岭、牛王寨和峡山沟的建设,对于敌人近期来袭没有做出正确预判,因此敌人来袭时基本上没做好准备;第三,信息传递过慢,加上各部队距离又较远,从桑榆镇得到敌人偷袭的消息,到摩天岭的步兵集结兵力就已经花去了几个小时;第四,三个驻扎地点过于分散,影响了各部队及时增援。峡山沟和牛王寨距离较近,可是道路崎岖,想及时支援也来不及;摩天岭驻扎了两个中队的兵力,可基本都是步兵,他们赶到桑榆镇也是好几个小时以后,这时候一场战斗已经结束。

    自我批评完以后,李青林对张二苟和董昭的战场指挥提出了严厉批评。

    日军向来以消灭抗日的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的,他们此次偷袭战一开始就是准备消灭八中队。日伪有两个小队,伪军有一个加强连,无能是在火力上还是在人数上已经超过了八中队和董昭的骑兵中队,但张二苟和董昭的主力和敌人接触以后,不是以游击战拖延迟滞敌人,也不是以运动战牵制消耗敌人,以达到等待主力增援的机会,张二苟反而是和敌人打起了阵地战,这正好达到了敌人的目的。要不是日军分兵袭击桑榆镇,并且鬼子未实施坚决打击,否则张二苟的八中队将遭受灭顶之灾。

    最后,李青林提出了几个几个补救的办法,其一,桑榆镇还将作为八中队的驻地,今后必然还会受到敌人的进攻,此地必然会再次成为战场,因此一些大商户必须要迁移,以避免再次受损;其二,研究出高效迅速的通讯办法,各种情报必须及时沟通;其三,进一步加强民团等地方力量的建设,民团战斗力不强,但是可以维护治安,放奸防谍,及时提供情报,战时还能提供必要的支援;最后,敌人这次能够长驱直入,并且绕过了三大队的暗哨,从部队最薄弱处打了过来,那说明敌人做了详细的侦察,因此部队和民团今后要加强防范,特别是要弄清敌人这次是如何侦察到情报,而又没有惊动我方民团和部队的。

    对于李青林指出的错误和不足,张二苟和董昭自然是心服口服,二人在会上都做了检讨。

    会议结束之前,李青林特别强调,今后各部队要加强练兵,部队的射击水平和刺杀水平必须要大幅提高,士兵要珍惜每一颗子弹,要做好长期没有弹药补给的准备。另外,各部队要多想办法,只要是能杀伤敌人的办法都是好办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就算是刺刀见红、近身搏斗也要战胜敌人。

    会议在深夜才结束,第二天一大早,小六子和大个子回去了,张二苟董昭忙着带人安抚救济受难的人家,救治伤员。韩济中也提出了一个建立新镇子的地点,那就是处于商道上,距离桑榆镇十二里,距离摩天岭二十多里的一处山坳。

    其实摩天岭和陈家寨都不在商道上,而是都有一处道路和商道相连,韩济中选择的这处地点离陈家寨只有六里路,一旦桑榆镇有战事,如果从此处出兵,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达桑榆镇,而一旦敌人打到了此地,陈家寨的民团一个小时就能支援。

    李青林看了看地图,立刻就拍了板,十中队就驻扎此地,未来的新镇子也将建在这里。

    李青林一声令下,冯正立刻就领着人下了摩天岭,到了韩济中选定的地点开始建军营。韩济中选定的这个地点处在两山之中的一个山坳里,一条商道从中穿过,边上还有一条浅浅的小溪。两边的山岭很高,只要在两边山顶设立瞭望哨,并且在大路上设立关卡,鬼子再想偷袭而不被发现,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前因为附近就有土匪,这里一直是荒无人烟,因此这个山坳里有一大块土地一直荒废着。李青林查看了地形以后,决定部队沿山建房,中间的荒地开垦出来以后将种粮种菜,为部队提供一些给养。

    北方的冬天很冷,气温已经在零度以下,此时已经不适合夯土筑墙,要想建房必须等到开春化冻以后。冯正带领部队到达以后立刻在山上砍树平地,很快就搭起了一长溜大窝棚,这些窝棚都用粗大的原木做架,上边盖了厚厚的茅草,窝棚里再生上一盆炭火,在这寒冷的冬季里,里边倒也是非常温暖。

    桑榆镇的受灾居民也跟随而来,一些商户为了保险起见,也将货物搬到此地,另一大排大窝棚很快搭起来了。随着商户的到来,过往的很多商人也在此地落脚,一些简易饭店旅社也建了起来,这里竟然很快就热闹了起来,竟然隐隐有了新集市的景象。

    有了新地点就要有新名字,十中队的官兵们有的叫这里抗日镇,有的叫胜利镇,还有的叫必胜镇,有的叫小开封,有的叫小天津,总之五花八门,什么叫法都有。

    冯正将这个问题提到了李青林的面前,李青林想了想,道:“就叫新河吧,反正你那边上就有一个小溪,这样叫也算名副其实。”

    李青林开了口,那这个地名就再也无争议,新河这个名字就算是定下来了。

    三大队在桑榆镇打了一个不尴不尬的仗,这竟然在本地引起了轰动。

    此时在中国,只要你扛起枪上前线去抗日打鬼子,你就是好汉,如果你能打死一个鬼子,那你绝对就是一个英雄。八中队和董昭的骑兵中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他们打死打伤二十多个鬼子,六十多个伪军,并且将日伪军赶出了桑榆镇,这在老百姓的眼中,这就是了不起的战绩。

    在百姓们的传说当中,八中队的战绩被无限扩大,很多人都说八中队打死了一百多鬼子,好几百伪军,老百姓们竟然掀起了劳军的热潮。

    今年秋收是个大丰收,地主老财们杀猪宰羊,挑着米面来劳军,条件较好的老百姓还将伤病员接到家里养伤,这让张二苟又感动又羞愧。

    三大队打了胜仗的传言流传很广,这也给三大队带来了兵员,那就是前段时间被打散了的陈震东的第九支队一、二大队的散兵游勇们。

    八月初,陈震东带领的一、二大队在来豫北的路上被鬼子伏击,他自己战死,部队被击溃,一部分部队回到了后方整编,还有一部分流落到豫西北地区的山野乡村。这些人有的投靠在财主们家里看家护院,有的成群结队上山打游击,八中队打了胜仗的传言给了他们无限的希望,又似乎在暗夜里给他们点亮了一盏指路灯,这些人想方设法历经艰难找到了桑榆镇,来到了张二苟这里。

    对于这些人,李青林指示不管是有病还是有伤,只要能证明没投降过敌人、没当过汉奸,所有回归的官兵全部编入八中队。

    对于回归的老兵,张二苟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对于一些有病有伤的,张二苟却有些不愿意收下。他认为这些人治病治伤要花钱,还要派人照料,而且病好伤好之后还不一定能再扛枪打仗,将这些人留下纯粹是浪费。

    李青林批评道:“你也是个当兵的,都是提着脑袋和鬼子在干,谁没个三病两灾的?谁能保证以后不受伤?你要当兵的给你卖命,你又不珍惜他们的生命,今后还有谁给你拼命?你要是不要他们,我要。我就不信了,这些当过兵的人比那些老百姓还差,他们站个岗放个哨总比老百姓强吧?最不济我就给他一点地,就在我大队部旁边当个农民,最起码他种的粮还能养活几个兵吧?”

    见李青林有些恼怒,张二苟连忙陪笑道:“老大,别发火,我要,我要还不行么?”

    带队退回到水治的松井最近日子很不好过,他作为讨伐行动的指挥官,因为伤亡过大被驻在万安的警备中队队长以指挥失当狠狠训斥了几顿,这几天正灰头灰脑躲在警备队的司令部里闭门思过。而井上的部队伤亡很小,回去的时候又因为“征用”了大量皇军需要的物资,特别是那整整一大车的砂糖,更是让步兵大队的大队长喜笑颜开,因此大队长不仅没有批评井上,而且暗地里还表扬过他几回。

    对于八中队的表现,佐佐木倒是很是惊讶。他原以为这就是一支杂牌军,没想到这支杂牌军竟然能抵抗住精锐皇军的攻击,这让他提高了警惕,他决定再派人去将这支部队彻底摸清楚。。.。

    更多到,地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