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这时雯倩走到了宛晴身边,宛晴早就忘记了抱怨让她等了那么久,相反还得感谢她。一见雯倩又有一种救星来临的感觉,因为这使得马上就要结束的对话重新有了转机。
“来,大明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好姐妹雯倩。”
“钱璟,你好。”
钱璟先是一愣这个女孩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又一想既然是一起的,而且很像那天一起看球赛坐在看台上的那个,也就不觉得奇怪了。他甚至还有一点儿小窃喜:嘿嘿,我知名度还是挺高的嘛。
“哦,同学你好。哦,对了,那天谢谢你们捡到了我的钱包。”
宛晴极其不满钱璟把“你们”的“们”字采用了轻声爆破,更为不满的是刚才这么长时间他也没想起来钱包的事儿,更恨自己也没想起来。
“不用谢,即使我们不捡到,你们队友回去的时候也会看见的,举手之劳。”雯倩把“我们”的“们”字……说得也不是很清楚!
“是我先发现的,你怎么不谢我啊?”宛晴的小孩子脾气上来了。
钱璟看看雯倩,两人都笑了。
这个时候钱璟不禁细细地打量了眼前的这个女孩儿,长得真是清新淡雅。中等身材,言谈举止看得出很高的素养。五官更是匀称得无可挑剔。妆很淡,比起那些“浓抹”的不知要好多少倍。笑起来明澈灿烂,那种感觉就像山涧的溪水潺潺流在石缝的隙罅,然后这时阳光从云层里滑翔出来将光辉洒满了一大片。
雯倩在笑容收敛之前的一瞬也特意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位“大明星”,果然和那天想象的一样,长相很好,个子不是很高。今天显得成熟高大了许多,也许是因为那天穿队服的原因吧。头发应该是简单地弄过一下吧,增添了几分帅气,年轻的脸庞上写着阳光和温暖,叫人不失望、不悲观。后来雯倩才明白,那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一种所谓的“舒坦”,更是一种责任感。
女人的第六感总是来得很果敢,那种果敢来源于敏锐的判断和反复实践的检验,一旦事情稍显端倪,便会像蚊子见血一般迅速出击,那速度与其说是火箭还不如说的导弹,准确地说是一颗反导弹。宛晴觉得这种眼神交流虽不频繁但是太浪费时间!她不想承认自己的判断,更不想让这种别人看着浪漫、自己看着凄惨的画面持续蔓延,所以她必须说,“雯倩,我们走吧。”
仲春时节,还是有几丝凉意,但是到了中午太阳高照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温暖。足球场上付小磊和王子乔专心地和队友们练着球。
这种训练不同于以往只是颠几个球、跑跑步而已,教练在原有的训练方法上增加了强度和时间。带球跑多加1000米,又多加了一个小时的加速急停训练,重要的还有一对一的对抗环节,两人一球,训练进攻、防守以及动作的灵活性。间歇时间每人一球,训练自抛自停下落球,以提高控球能力。这种几近疯狂的魔鬼式训练使得一些本来抱着试试看态度的队员打了退堂鼓,最终留下了15个坚持到了最后。专业上的课很少,所以十几个人把时间统一到了中午的两个小时和晚上的四个小时。到了晚上,体育场里灯火通明,橙红色的塑胶跑道与青翠的绿荫场交相辉映,身穿白色的队服的十几名队员在场上加紧训练,可是体育场上还有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色,一个女生,披肩的头发,高挑的身材,双臂交叉着放在胸前,认真地观察者训练中的每一个队员,像是个球探,同时也更像一个外聘的教练员。
她是教练的女儿,耳濡目染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别的球迷喜爱那种激情的不一样,这个女孩更关注的是专业。她没有错过任何一场欧冠、西甲和世界杯这一级别的比赛,她熟知任何一个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发展变迁,她了解每个球队主帅的套路战术,她可以分析出每一名球员的优势和劣势。看比赛的时候,她会让电视或电脑静音,因为她不想听到比她不专业的解说。每场比赛之后她都会将全程的视频重放,对一些重点球员在电脑上做数据分析,这些包括了起脚时身体与水平间的夹角,加速时的腿部受力分析,两臂在运球控球时的姿势以观察其平衡协调能力,还有角球、任意球等弧线球的技法比较……
(我不太懂球,所以再难以描述她懂得究竟有多少了)按理说她应该是球队教练或是和体育有关的相关工作,不,其实。
她是学音乐的。
她叫安静,名如其人,沉着冷静。高中毕业以后考到了CC音乐学院,专修扬琴,辅修钢琴和小提琴。现在读研究生,学校的实践活动安排了调研,她选择回到家乡做民族音乐方面的调研,顺便来陪陪自己的妈妈。听说最近在准备大学生足球联赛,她也顺便过来看看,也是替球队把把关。
比这些队员只大了三届的安静倒有一种少有的成熟感。学扬琴,抑扬顿挫,张弛有度,这个过程培养她一种自信、一种涵养;学钢琴,在黑白键之间使她对事情的矛盾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判断:琴键即生活,生活就是是与非的交织。缺了白键,五音完美却带有缺憾。缺了黑键,少了半音,留下的又只有空白;再加上小提琴的典雅、忧愁、细腻与高贵,安静的成熟与其说是积淀还不如说是内修。
原来,艺术是一种塑造。
间修时间到了,队员们练习着自抛自停下落球。教练看女儿来了便走了过去,安静也走了过去一起探讨球员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个时候王子乔跑了过来跟教练说,“教练,矿泉水不够了,我俩去服务中心取上一些。”付小磊也跑了过来补上了一句,“顺便再拿上几个球过来。”教练点头示意他们去吧。
就在这个短暂的对话中,安静留意了一下这两个队员。先前的一个很有明星范儿,很招女孩子喜欢,球技也不错,只是心理素质不够好,容易急,也容易躁。后面跑来的倒显得沉稳了许多,说话的时候带着一种可爱的认真,对于足球来讲身高可能偏高了点儿,但是平衡能力很好,控球率也很高。单纯从队员与教练的关系上来讲,前者可以打造成梅西,而后者可以打造成C罗,当然这只是个比赛而已,球赛过后又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那样专业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在安静的心中,对这两个头发有些湿漉男孩子,如果换做是在之前的某个年纪,她一定会眉毛上扬,心跳加速,拳头攥紧,目不转睛,然后再两个男孩跑开之后对着他们阳光而运动的背影假装不经意地问一句:“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啊?”而如今的她早已心如止水,不知是知性了还是理性了,只是从审美的角度上肯定了一下两个男孩子的帅气,可心中却未起波澜。剩下的就是从数据库中调出两人的相关数据,然后和教练探讨解决方案。
教练觉得这样的比赛还是追求一种稳定性比较好,付小磊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派做首发,而王子乔在盘带过程中球离身体太远,尤其是加速的时候,虽然仍能控球,但是加大了很多风险。
这个时候对于王子乔来讲可真是心潮澎湃了。短暂的瞄了两眼使得这个女孩的形象深入内心。第一眼,哇塞,美女啊。第二眼哇塞,真是美女啊。第三眼,好吧,他只看了两眼。他从没见过这么美这么有气质的女孩,微低着头。头发半遮着脸,但却无法掩盖她貌美的容颜。骄傲中略带的倔强,文雅中蕴藏的非凡,可真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啊。那惊鸿的一瞥,就那么一瞬,极大地促进了雄性荷尔蒙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血液像是沸腾了一样,扑通扑通的心跳带来的是瞳孔放大,更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心慌。
相比之下,付小磊的想法就显得太过简单:那个就是教练的女儿吧。
王子乔毫不犹豫地甩过来一句:你性冷淡吗?!
一顿拳打脚踢之后付小磊也想了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冷淡啊,好像除了雯倩,再不会有别的女孩子可以让他有感觉。想当年,黎小样爱他爱得轰轰烈烈,可他依然岿然不动。后来和雯倩在一起之后才渐渐打消了黎小样狂追的念头。
记得那是刚上高二的那个秋天,也就是付小磊和雯倩在一起的那个秋天,学校为刚升高二的同学组织了一次秋令营,不夏不冬,偏偏弄了个秋令营。活动是去离学校30公里以外的森林公园。先是去山下的盘龙柱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分组上山寻宝,最后到山顶集合,坐班车下山回学校。所谓的寻宝就是找到被事先藏在树根地下或石缝间的小纸条,然后颁发个证书什么的,但是同学们的热情其实并不在于那个“宝藏”,而是在于游山玩水,尽情地拥抱好久没有拥抱过的大自然。分组大致按照男女生分成几个大组和若干小组。这个时候学校不再抓谈恋爱的,而更多的是考虑到安全问题。这使得那些深藏已久的爱得到了充分表达,那感觉像是古代大家闺秀一年盼来一次的元宵节,早就进行地下恋情的男生像是脱了缰的野马,而他的另一半则牵着马的缰绳踉踉跄跄。
黎小样也想牵着付小磊的“缰绳”,可惜的是他还不是她的白马。黎小样这个时候使尽了浑身解数搞定了班长,将她分到和付小磊一组。成功的喜悦让她忘乎所以,好像有了这次经历便什么都不重要了,哪怕当一辈子弼马温。而到了不知情况的付小磊面前,却有一脸无辜地慨叹一切都是天意,自己也没有办法。
雯倩分到和后桌赵阔一组,赵阔也是喜出望外,一方面是来自于崇拜,一方面是来自于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示爱。
大部队出发,像是挺进大别山。一些“孤家寡人”把这种组合当作了同学聚会,三五成群地跟着大部队一起爬山。而那些“小两口”和有望成为“小两口”的则是尽量避开“障碍物”另辟蹊径,创造属于两个人的小天地。
黎小样要付小磊和他走小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宝贝肯定藏在偏僻的小路旁。其实她才不在乎什么宝贝呢,她现在最大的宝贝就是眼前的这位朝思暮想与她谈爱的付小磊。付小磊也没多想什么就和她走小路。一路上曲曲折折,高岗下坡,不一会儿黎小样就上气不接下气了,可是她并不感觉累,因为还有动力啊,那么强大的动力。她让付小磊给她背着书包,一会儿又从包里取这取那。因为她满足于这种随叫随到的任听差遣,某几个瞬间的不尴不尬,在黎小样眼里却仿佛彼此真的爱过。
雯倩这边则是赵阔主动帮着背包帮着提水。雯倩感激这个平时寡言少语的男孩对她嘘寒问暖,那种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多年来除了记忆里的父亲,再没有别的男人给予过的。她期待着有那样的一个人,在这样纯美的年华里给她一个肩旁,让她在失望无助的时候可以理所当然地靠一靠,那样,青春,也不枉来过这一遭。
但是眼前的这位并非她想要。有道是爱由心生,好感只是停留在感激之情,而爱则是更遥远更深邃的事情。
黎小样像是个雀跃的小鸟,平时逛街一圈儿就累得腿肚子抽筋儿的她,今天却丝毫没有感觉。付小磊只是沿途随便拍拍照,但是多数都被突然挡在前面的黎小样挡住了风景,有时候是个鬼脸,有时候是个小辫儿,有时候是手指做出的各种手势,几十张照片下来,黎小样有点儿太“抢戏”了。
走着走着,黎小样终于有了休息一会儿的念头,她看路旁有个大石头,就让付小磊和她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付小磊也有点儿累了,却坐在了旁边的小石头上。黎小样也没强求,边坐在石头上喝水,边揪着石头边的花。忽然,她发现石头侧面的一个缝隙里有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黎小样出于好奇捡起了那张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精美日记本两个,下面附有S大附中的盖章。
“我们找到宝贝了!”
付小磊拿过来一看,果然是传说中的宝贝,“还真让我们给找到了!”
“看吧,我就说选这条路没错!来来来,咱俩拍个照,还有这个宝贝!”黎小样赶紧抓住机会。
付小磊把相机转过来,对准了黎小样和他自己,还有她手里拿着的那张纸条,按下了快门。
相机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流动的画面,辗转的流年,只要“咔”的一声,时间便定格成永远,成为了怀念。
黎小样多年以后看着那张合影,自己顽皮的搞怪,付小磊灿烂而淡淡的笑,还有那张盖章上红色的字迹“S大附中”,不由得感慨匆匆那年。青春时代,还有那样的一个男孩让自己去爱,尽管他从未爱过自己。后来有过泪水,有过伤害,但回想起来那年那天,她很知足,虽然没有去等那个答案,也最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却很欣慰,因为说了出来,就再无遗憾。
我写这点儿东西,说实话,就是为了给自己的青春留个念想,谈不上什么故事性和文学水平。尽管如此,还是希望各位能够不吝赐教,小生不才,愿从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来,大明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好姐妹雯倩。”
“钱璟,你好。”
钱璟先是一愣这个女孩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又一想既然是一起的,而且很像那天一起看球赛坐在看台上的那个,也就不觉得奇怪了。他甚至还有一点儿小窃喜:嘿嘿,我知名度还是挺高的嘛。
“哦,同学你好。哦,对了,那天谢谢你们捡到了我的钱包。”
宛晴极其不满钱璟把“你们”的“们”字采用了轻声爆破,更为不满的是刚才这么长时间他也没想起来钱包的事儿,更恨自己也没想起来。
“不用谢,即使我们不捡到,你们队友回去的时候也会看见的,举手之劳。”雯倩把“我们”的“们”字……说得也不是很清楚!
“是我先发现的,你怎么不谢我啊?”宛晴的小孩子脾气上来了。
钱璟看看雯倩,两人都笑了。
这个时候钱璟不禁细细地打量了眼前的这个女孩儿,长得真是清新淡雅。中等身材,言谈举止看得出很高的素养。五官更是匀称得无可挑剔。妆很淡,比起那些“浓抹”的不知要好多少倍。笑起来明澈灿烂,那种感觉就像山涧的溪水潺潺流在石缝的隙罅,然后这时阳光从云层里滑翔出来将光辉洒满了一大片。
雯倩在笑容收敛之前的一瞬也特意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位“大明星”,果然和那天想象的一样,长相很好,个子不是很高。今天显得成熟高大了许多,也许是因为那天穿队服的原因吧。头发应该是简单地弄过一下吧,增添了几分帅气,年轻的脸庞上写着阳光和温暖,叫人不失望、不悲观。后来雯倩才明白,那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一种所谓的“舒坦”,更是一种责任感。
女人的第六感总是来得很果敢,那种果敢来源于敏锐的判断和反复实践的检验,一旦事情稍显端倪,便会像蚊子见血一般迅速出击,那速度与其说是火箭还不如说的导弹,准确地说是一颗反导弹。宛晴觉得这种眼神交流虽不频繁但是太浪费时间!她不想承认自己的判断,更不想让这种别人看着浪漫、自己看着凄惨的画面持续蔓延,所以她必须说,“雯倩,我们走吧。”
仲春时节,还是有几丝凉意,但是到了中午太阳高照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温暖。足球场上付小磊和王子乔专心地和队友们练着球。
这种训练不同于以往只是颠几个球、跑跑步而已,教练在原有的训练方法上增加了强度和时间。带球跑多加1000米,又多加了一个小时的加速急停训练,重要的还有一对一的对抗环节,两人一球,训练进攻、防守以及动作的灵活性。间歇时间每人一球,训练自抛自停下落球,以提高控球能力。这种几近疯狂的魔鬼式训练使得一些本来抱着试试看态度的队员打了退堂鼓,最终留下了15个坚持到了最后。专业上的课很少,所以十几个人把时间统一到了中午的两个小时和晚上的四个小时。到了晚上,体育场里灯火通明,橙红色的塑胶跑道与青翠的绿荫场交相辉映,身穿白色的队服的十几名队员在场上加紧训练,可是体育场上还有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色,一个女生,披肩的头发,高挑的身材,双臂交叉着放在胸前,认真地观察者训练中的每一个队员,像是个球探,同时也更像一个外聘的教练员。
她是教练的女儿,耳濡目染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别的球迷喜爱那种激情的不一样,这个女孩更关注的是专业。她没有错过任何一场欧冠、西甲和世界杯这一级别的比赛,她熟知任何一个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发展变迁,她了解每个球队主帅的套路战术,她可以分析出每一名球员的优势和劣势。看比赛的时候,她会让电视或电脑静音,因为她不想听到比她不专业的解说。每场比赛之后她都会将全程的视频重放,对一些重点球员在电脑上做数据分析,这些包括了起脚时身体与水平间的夹角,加速时的腿部受力分析,两臂在运球控球时的姿势以观察其平衡协调能力,还有角球、任意球等弧线球的技法比较……
(我不太懂球,所以再难以描述她懂得究竟有多少了)按理说她应该是球队教练或是和体育有关的相关工作,不,其实。
她是学音乐的。
她叫安静,名如其人,沉着冷静。高中毕业以后考到了CC音乐学院,专修扬琴,辅修钢琴和小提琴。现在读研究生,学校的实践活动安排了调研,她选择回到家乡做民族音乐方面的调研,顺便来陪陪自己的妈妈。听说最近在准备大学生足球联赛,她也顺便过来看看,也是替球队把把关。
比这些队员只大了三届的安静倒有一种少有的成熟感。学扬琴,抑扬顿挫,张弛有度,这个过程培养她一种自信、一种涵养;学钢琴,在黑白键之间使她对事情的矛盾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判断:琴键即生活,生活就是是与非的交织。缺了白键,五音完美却带有缺憾。缺了黑键,少了半音,留下的又只有空白;再加上小提琴的典雅、忧愁、细腻与高贵,安静的成熟与其说是积淀还不如说是内修。
原来,艺术是一种塑造。
间修时间到了,队员们练习着自抛自停下落球。教练看女儿来了便走了过去,安静也走了过去一起探讨球员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个时候王子乔跑了过来跟教练说,“教练,矿泉水不够了,我俩去服务中心取上一些。”付小磊也跑了过来补上了一句,“顺便再拿上几个球过来。”教练点头示意他们去吧。
就在这个短暂的对话中,安静留意了一下这两个队员。先前的一个很有明星范儿,很招女孩子喜欢,球技也不错,只是心理素质不够好,容易急,也容易躁。后面跑来的倒显得沉稳了许多,说话的时候带着一种可爱的认真,对于足球来讲身高可能偏高了点儿,但是平衡能力很好,控球率也很高。单纯从队员与教练的关系上来讲,前者可以打造成梅西,而后者可以打造成C罗,当然这只是个比赛而已,球赛过后又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那样专业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在安静的心中,对这两个头发有些湿漉男孩子,如果换做是在之前的某个年纪,她一定会眉毛上扬,心跳加速,拳头攥紧,目不转睛,然后再两个男孩跑开之后对着他们阳光而运动的背影假装不经意地问一句:“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啊?”而如今的她早已心如止水,不知是知性了还是理性了,只是从审美的角度上肯定了一下两个男孩子的帅气,可心中却未起波澜。剩下的就是从数据库中调出两人的相关数据,然后和教练探讨解决方案。
教练觉得这样的比赛还是追求一种稳定性比较好,付小磊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派做首发,而王子乔在盘带过程中球离身体太远,尤其是加速的时候,虽然仍能控球,但是加大了很多风险。
这个时候对于王子乔来讲可真是心潮澎湃了。短暂的瞄了两眼使得这个女孩的形象深入内心。第一眼,哇塞,美女啊。第二眼哇塞,真是美女啊。第三眼,好吧,他只看了两眼。他从没见过这么美这么有气质的女孩,微低着头。头发半遮着脸,但却无法掩盖她貌美的容颜。骄傲中略带的倔强,文雅中蕴藏的非凡,可真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啊。那惊鸿的一瞥,就那么一瞬,极大地促进了雄性荷尔蒙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血液像是沸腾了一样,扑通扑通的心跳带来的是瞳孔放大,更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心慌。
相比之下,付小磊的想法就显得太过简单:那个就是教练的女儿吧。
王子乔毫不犹豫地甩过来一句:你性冷淡吗?!
一顿拳打脚踢之后付小磊也想了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冷淡啊,好像除了雯倩,再不会有别的女孩子可以让他有感觉。想当年,黎小样爱他爱得轰轰烈烈,可他依然岿然不动。后来和雯倩在一起之后才渐渐打消了黎小样狂追的念头。
记得那是刚上高二的那个秋天,也就是付小磊和雯倩在一起的那个秋天,学校为刚升高二的同学组织了一次秋令营,不夏不冬,偏偏弄了个秋令营。活动是去离学校30公里以外的森林公园。先是去山下的盘龙柱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分组上山寻宝,最后到山顶集合,坐班车下山回学校。所谓的寻宝就是找到被事先藏在树根地下或石缝间的小纸条,然后颁发个证书什么的,但是同学们的热情其实并不在于那个“宝藏”,而是在于游山玩水,尽情地拥抱好久没有拥抱过的大自然。分组大致按照男女生分成几个大组和若干小组。这个时候学校不再抓谈恋爱的,而更多的是考虑到安全问题。这使得那些深藏已久的爱得到了充分表达,那感觉像是古代大家闺秀一年盼来一次的元宵节,早就进行地下恋情的男生像是脱了缰的野马,而他的另一半则牵着马的缰绳踉踉跄跄。
黎小样也想牵着付小磊的“缰绳”,可惜的是他还不是她的白马。黎小样这个时候使尽了浑身解数搞定了班长,将她分到和付小磊一组。成功的喜悦让她忘乎所以,好像有了这次经历便什么都不重要了,哪怕当一辈子弼马温。而到了不知情况的付小磊面前,却有一脸无辜地慨叹一切都是天意,自己也没有办法。
雯倩分到和后桌赵阔一组,赵阔也是喜出望外,一方面是来自于崇拜,一方面是来自于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示爱。
大部队出发,像是挺进大别山。一些“孤家寡人”把这种组合当作了同学聚会,三五成群地跟着大部队一起爬山。而那些“小两口”和有望成为“小两口”的则是尽量避开“障碍物”另辟蹊径,创造属于两个人的小天地。
黎小样要付小磊和他走小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宝贝肯定藏在偏僻的小路旁。其实她才不在乎什么宝贝呢,她现在最大的宝贝就是眼前的这位朝思暮想与她谈爱的付小磊。付小磊也没多想什么就和她走小路。一路上曲曲折折,高岗下坡,不一会儿黎小样就上气不接下气了,可是她并不感觉累,因为还有动力啊,那么强大的动力。她让付小磊给她背着书包,一会儿又从包里取这取那。因为她满足于这种随叫随到的任听差遣,某几个瞬间的不尴不尬,在黎小样眼里却仿佛彼此真的爱过。
雯倩这边则是赵阔主动帮着背包帮着提水。雯倩感激这个平时寡言少语的男孩对她嘘寒问暖,那种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多年来除了记忆里的父亲,再没有别的男人给予过的。她期待着有那样的一个人,在这样纯美的年华里给她一个肩旁,让她在失望无助的时候可以理所当然地靠一靠,那样,青春,也不枉来过这一遭。
但是眼前的这位并非她想要。有道是爱由心生,好感只是停留在感激之情,而爱则是更遥远更深邃的事情。
黎小样像是个雀跃的小鸟,平时逛街一圈儿就累得腿肚子抽筋儿的她,今天却丝毫没有感觉。付小磊只是沿途随便拍拍照,但是多数都被突然挡在前面的黎小样挡住了风景,有时候是个鬼脸,有时候是个小辫儿,有时候是手指做出的各种手势,几十张照片下来,黎小样有点儿太“抢戏”了。
走着走着,黎小样终于有了休息一会儿的念头,她看路旁有个大石头,就让付小磊和她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付小磊也有点儿累了,却坐在了旁边的小石头上。黎小样也没强求,边坐在石头上喝水,边揪着石头边的花。忽然,她发现石头侧面的一个缝隙里有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黎小样出于好奇捡起了那张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精美日记本两个,下面附有S大附中的盖章。
“我们找到宝贝了!”
付小磊拿过来一看,果然是传说中的宝贝,“还真让我们给找到了!”
“看吧,我就说选这条路没错!来来来,咱俩拍个照,还有这个宝贝!”黎小样赶紧抓住机会。
付小磊把相机转过来,对准了黎小样和他自己,还有她手里拿着的那张纸条,按下了快门。
相机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流动的画面,辗转的流年,只要“咔”的一声,时间便定格成永远,成为了怀念。
黎小样多年以后看着那张合影,自己顽皮的搞怪,付小磊灿烂而淡淡的笑,还有那张盖章上红色的字迹“S大附中”,不由得感慨匆匆那年。青春时代,还有那样的一个男孩让自己去爱,尽管他从未爱过自己。后来有过泪水,有过伤害,但回想起来那年那天,她很知足,虽然没有去等那个答案,也最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却很欣慰,因为说了出来,就再无遗憾。
我写这点儿东西,说实话,就是为了给自己的青春留个念想,谈不上什么故事性和文学水平。尽管如此,还是希望各位能够不吝赐教,小生不才,愿从中获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