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8Volume.33
Volume.33
穿西装,打领结,衣着笔挺,漆黑的面料在光下突显其优秀的纹路与质感。包裹在西服衣袖下的手指节修长干净,在书架上流连挑拣一番,于正中央小方格中的白色书脊处停顿。手的主人似有犹疑,但仅有片刻。他将那册书从书架抽出,白色干净的封面上,极简笔触的油彩构成图像,用色也较为清淡,并不是油彩普遍的厚重风格。这是一本画册。
青年垂下眼帘,视线落在画册封面上。手指轻轻摩挲着侧边纸页,却迟迟没有将之翻开的意思。
G远远就看见了青年侧身站在书架前,垂着眸,似是而非地在欣赏手中书物。走近过去,嘴上调侃道,“都这个时候还有闲情逸致啊……Giotto。”
Giotto如梦初醒般抬头,眼神中残留的一瞬迷茫逃不开G的双眼,他的视线偶然又滞留回手中之物,令G不得不对此在意。
视线随Giotto瞟过去,“这是,画册?”
Giotto对此肯定,“嗯。马上就要归还的一本画册。”
G虽然想笑笑说这么舍不得的模样一定是很棒的作品吧,可一想到他刚才……明明没什么表情,却微妙地令人感到不对劲的神色和态度,还是将话原封不动地咽下,改了口风道:“舍不得?既然杰罗说过安排好的地点在一家画廊,你不如等等留久一些。”
“……”轻叹口气,Giotto将画册重新放回书架,“并不是那样。”可具体又是怎样,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手指离开白色的书脊,触感仍存留在指尖。
“不提这个,G,时间是不是差不多了?”金发青年正了正喉下黑色的领结。
“亏你还想得到问。”G从衣服内掏出一枚铜制怀表,表盖在他掌心弹开,现出表盘,与准确跳动的针脚。
“距离结盟仪式的开启……还有,半个小时。”
报时开始的时候,金发青年恰时从红发青年的身侧款步跨离。
“正好——出发吧。”
夜八点,威尼斯大运河河道。
贡多拉摇晃着靠岸,河中央一轮白辉圆月被细碎的、闪光的纹路分割,来时路隐匿在蒙蒙的夜与水雾中。
褐发青年首先上岸,然后令女孩子搭着自己手安全着岸。
之后穿着漆黑斗篷的魔女笑道,“先生好绅士。”褐发青年收下赞美,在将雇佣费交给船夫后转身。
在他们的一点钟方向,是与繁华、安宁水城相隔的工业区,标志性的烟囱由近及远。即使已然入夜,那些废气仍孜孜不倦地涌入上空,在这里,厂间硿隆硿隆循环驶过的火车所满载的那些各种材质的材料,就占据了水城朝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命脉。
涉足这里的大多是工人阶级,其他人根本不会想到亲自来这里查看一番,就算是项目的负责人,乃至这一切的拥有者,他们并不愿意多往这里走动。黑气长期浸染肺部,卫生条件极差,人□叉感染,和庶民一同呼吸毒气。在欧洲多个城市爆发过黑死病,大规模的人因感染死去,这样的例子足够惜命的他们警醒,毕竟吸金吸得还远远不能满足。
这是远处,而离他们稍近的地方,则建有几幢古典样式的小木屋。然而这些并非是供人休憩的场所,如果是白天来到这里,那么隔着河流便能看见有工人在屋外替新造的贡多拉打磨柏油。是的,木屋的背后就是威尼斯的贡多拉造船厂。穿梭于城市河流上的各色船只,也一并由此处生产。
只是此时此刻,空气里除了从遥远之地飘来的染料气味,就是残余的柏油味道,与静谧的夜混合在一道,说不清的渗人。
安娜看了看四周,扭头对英诺森道:“先生,那么我们就从这家造船厂开始?”
英诺森细细思忖一番,点头。
“也好,想必其他工厂里负责的人来没离开。”
圣特罗瓦索造船厂历史悠久,在这里工作的匠人大多手艺经过长久的淬炼,绝非那些接受短期训练,很快将机械运作上手的工人可比。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劳动更为艰辛,且酬劳低廉,长年累月下来手上茧子结得厚重无比,磨破了流血,结痂了继续磨破,一直都布满了丑陋的溃烂,却没有金钱去换来药物涂抹医治。其他造船厂大多在这几年间相继沦为废弃,只有少数坚持着走了过来,这家便是其一。
比起其他工厂,造船厂的盈利太过微薄政府的补贴稍稍能起到些作用,然而影响也并不明显。但威尼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就是坐船,这是必不可少的。圣特罗瓦索因此更添繁重任务,与此相比,匠人的数量愈显出缺口的庞大,工作量自然也愈发沉重。
安娜不是第一次来这里,熟门熟路的她成了领路人,带着英诺森和莫名前来加入的魔女狄蒙娜,从一处不起眼的侧门摸进工厂内部。脚步范围内到处是堆砌的材料,木头,螺丝钉,长钉,柏油桶,刨刀,等等,再往里头深入,空旷的地界里泛开脚步的回声,灌入的风声,细弱、克制的呼吸声。以及锯木块的声音,参差不齐,显然不止一人,但判断下来,也绝不会多。
作为威尼斯的名产,贡多拉身上从构架到零件,无一不是出自精细的手工活。技艺娴熟精巧的匠人再如何利害,也必须长时间呆在空旷而又逼仄的工厂里,日复一日,像架机器般重复地劳作下去。这是他们的生活,他们所选择的,也是他们唯一能找着的体现自我价值的生活。
负责人不在这里,生产量却是死死钉在那里,根本无法偷得片刻浮生。
因此尽管几名连夜赶工的匠人注意到了英诺森一行三人的到来,也着实对他们的身份和来意好奇,始终就是不曾抽空搭理算是陌生人的他们。
英诺森低咳两声,冲几名埋头工作的匠人道:“那个……你们好,我们是代表圣伊登街来访的……”
“圣伊登街”这几个字眼一经出口,立刻引来齐刷刷的视线投注。
先是明显的喜悦,随后又是迟疑后的不定,直到从英诺森的身后走出来黑发的少女。
“噢噢,是安娜啊!”
“小姑娘越变越漂亮了!”
“最近也过得很不错的样子啊!”
……
而安娜面对众人的溢美和招呼不好意思地拽了拽头发,她将与她同行的二人介绍给诸位,“这位是英诺森先生,受细凤大人之邀和我一同以前来,至于另一位,则是英诺森先生的朋友。”
她身后衣着绅士低调的青年微微颔首,有礼貌地冲诸位示意。
在一旁的狄蒙娜见了,忙不迭跟着他做了一遍动作,虽然颇显古怪,倒也挑不出什么大错。漂亮精致的脸蛋上露出自得的笑意,至于自己装扮的奇特,她本身并没有任何自觉。
英诺森:“……”
英诺森从安娜那里接过钥匙,将手中的提箱放置在地上,打开。里头整齐叠放着兑换好的流通纸币。
圣伊登街人流往来,来自各国的旅客都会在游览水城的夜晚莅临,领略一番水城倒影的妖娆风韵,圣伊登街能从这些来源广阔的游客手中赚得大手笔来自各国的纸币钞票。除了必须交纳的税收,恺撒手下之人再未收过圣伊登街一分钱币。而她本身也乐于将多出来的钱花费到它该去的去处,比如说现在这种情况。
恺撒毕竟是在奥地利人的眼皮子底下坐着那个位子,很多事他没有立场去做,那么就由受着他荫蔽的她来替他做。所有她能办得到的。
将钱分去工厂,瞒过那些钟爱吸血的资本家,将钱亲手交至遭受残酷剥削的工人手上。没有比这更直接的,能在自身难立的条件下直接给予他们帮助的方式。
如果可以的话,细凤甚至考虑过直接拿吃穿物资搬来,但目标太大,很容易惹来资本家的仇视和贪欲,这一点也得到了恺撒的赞同,因此否决。
英诺森在听过细凤的叙述和剖析后细想过,种种因素的制约摆在面前,这样做也不失为最妥善的方法。
所以他答应了,至于Giotto那边,那样的场合并不适合他参与。
无关历史走向,可以的话,他希望他能独自拾起属于彭格列初代的荣光,那条寂寞又漫长,但是从尽头散射过来耀眼光芒的道路,终究不是他能陪他走完的。
趁着安娜和狄蒙娜分发着钱币的时候,英诺森和几位匠人浅谈一阵,言语间受益匪浅。
应该说生不逢时,还是正赶上了文明的变革时代?幸运,亦或不幸,个人有个人的路途,每个人还是得认真地走下去。譬如这些匠人、工人,譬如细凤,譬如恺撒。
又譬如英诺森·苏沃洛夫。
夜风偶尔炸响,离开圣特罗瓦索造船厂时一出门便受到了洗礼,衣摆头发凌乱飘飞,褐发青年将遮住视线的发丝拨至耳后,转头看去,远处的袅袅黑烟依然如故。
穿西装,打领结,衣着笔挺,漆黑的面料在光下突显其优秀的纹路与质感。包裹在西服衣袖下的手指节修长干净,在书架上流连挑拣一番,于正中央小方格中的白色书脊处停顿。手的主人似有犹疑,但仅有片刻。他将那册书从书架抽出,白色干净的封面上,极简笔触的油彩构成图像,用色也较为清淡,并不是油彩普遍的厚重风格。这是一本画册。
青年垂下眼帘,视线落在画册封面上。手指轻轻摩挲着侧边纸页,却迟迟没有将之翻开的意思。
G远远就看见了青年侧身站在书架前,垂着眸,似是而非地在欣赏手中书物。走近过去,嘴上调侃道,“都这个时候还有闲情逸致啊……Giotto。”
Giotto如梦初醒般抬头,眼神中残留的一瞬迷茫逃不开G的双眼,他的视线偶然又滞留回手中之物,令G不得不对此在意。
视线随Giotto瞟过去,“这是,画册?”
Giotto对此肯定,“嗯。马上就要归还的一本画册。”
G虽然想笑笑说这么舍不得的模样一定是很棒的作品吧,可一想到他刚才……明明没什么表情,却微妙地令人感到不对劲的神色和态度,还是将话原封不动地咽下,改了口风道:“舍不得?既然杰罗说过安排好的地点在一家画廊,你不如等等留久一些。”
“……”轻叹口气,Giotto将画册重新放回书架,“并不是那样。”可具体又是怎样,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手指离开白色的书脊,触感仍存留在指尖。
“不提这个,G,时间是不是差不多了?”金发青年正了正喉下黑色的领结。
“亏你还想得到问。”G从衣服内掏出一枚铜制怀表,表盖在他掌心弹开,现出表盘,与准确跳动的针脚。
“距离结盟仪式的开启……还有,半个小时。”
报时开始的时候,金发青年恰时从红发青年的身侧款步跨离。
“正好——出发吧。”
夜八点,威尼斯大运河河道。
贡多拉摇晃着靠岸,河中央一轮白辉圆月被细碎的、闪光的纹路分割,来时路隐匿在蒙蒙的夜与水雾中。
褐发青年首先上岸,然后令女孩子搭着自己手安全着岸。
之后穿着漆黑斗篷的魔女笑道,“先生好绅士。”褐发青年收下赞美,在将雇佣费交给船夫后转身。
在他们的一点钟方向,是与繁华、安宁水城相隔的工业区,标志性的烟囱由近及远。即使已然入夜,那些废气仍孜孜不倦地涌入上空,在这里,厂间硿隆硿隆循环驶过的火车所满载的那些各种材质的材料,就占据了水城朝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命脉。
涉足这里的大多是工人阶级,其他人根本不会想到亲自来这里查看一番,就算是项目的负责人,乃至这一切的拥有者,他们并不愿意多往这里走动。黑气长期浸染肺部,卫生条件极差,人□叉感染,和庶民一同呼吸毒气。在欧洲多个城市爆发过黑死病,大规模的人因感染死去,这样的例子足够惜命的他们警醒,毕竟吸金吸得还远远不能满足。
这是远处,而离他们稍近的地方,则建有几幢古典样式的小木屋。然而这些并非是供人休憩的场所,如果是白天来到这里,那么隔着河流便能看见有工人在屋外替新造的贡多拉打磨柏油。是的,木屋的背后就是威尼斯的贡多拉造船厂。穿梭于城市河流上的各色船只,也一并由此处生产。
只是此时此刻,空气里除了从遥远之地飘来的染料气味,就是残余的柏油味道,与静谧的夜混合在一道,说不清的渗人。
安娜看了看四周,扭头对英诺森道:“先生,那么我们就从这家造船厂开始?”
英诺森细细思忖一番,点头。
“也好,想必其他工厂里负责的人来没离开。”
圣特罗瓦索造船厂历史悠久,在这里工作的匠人大多手艺经过长久的淬炼,绝非那些接受短期训练,很快将机械运作上手的工人可比。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劳动更为艰辛,且酬劳低廉,长年累月下来手上茧子结得厚重无比,磨破了流血,结痂了继续磨破,一直都布满了丑陋的溃烂,却没有金钱去换来药物涂抹医治。其他造船厂大多在这几年间相继沦为废弃,只有少数坚持着走了过来,这家便是其一。
比起其他工厂,造船厂的盈利太过微薄政府的补贴稍稍能起到些作用,然而影响也并不明显。但威尼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就是坐船,这是必不可少的。圣特罗瓦索因此更添繁重任务,与此相比,匠人的数量愈显出缺口的庞大,工作量自然也愈发沉重。
安娜不是第一次来这里,熟门熟路的她成了领路人,带着英诺森和莫名前来加入的魔女狄蒙娜,从一处不起眼的侧门摸进工厂内部。脚步范围内到处是堆砌的材料,木头,螺丝钉,长钉,柏油桶,刨刀,等等,再往里头深入,空旷的地界里泛开脚步的回声,灌入的风声,细弱、克制的呼吸声。以及锯木块的声音,参差不齐,显然不止一人,但判断下来,也绝不会多。
作为威尼斯的名产,贡多拉身上从构架到零件,无一不是出自精细的手工活。技艺娴熟精巧的匠人再如何利害,也必须长时间呆在空旷而又逼仄的工厂里,日复一日,像架机器般重复地劳作下去。这是他们的生活,他们所选择的,也是他们唯一能找着的体现自我价值的生活。
负责人不在这里,生产量却是死死钉在那里,根本无法偷得片刻浮生。
因此尽管几名连夜赶工的匠人注意到了英诺森一行三人的到来,也着实对他们的身份和来意好奇,始终就是不曾抽空搭理算是陌生人的他们。
英诺森低咳两声,冲几名埋头工作的匠人道:“那个……你们好,我们是代表圣伊登街来访的……”
“圣伊登街”这几个字眼一经出口,立刻引来齐刷刷的视线投注。
先是明显的喜悦,随后又是迟疑后的不定,直到从英诺森的身后走出来黑发的少女。
“噢噢,是安娜啊!”
“小姑娘越变越漂亮了!”
“最近也过得很不错的样子啊!”
……
而安娜面对众人的溢美和招呼不好意思地拽了拽头发,她将与她同行的二人介绍给诸位,“这位是英诺森先生,受细凤大人之邀和我一同以前来,至于另一位,则是英诺森先生的朋友。”
她身后衣着绅士低调的青年微微颔首,有礼貌地冲诸位示意。
在一旁的狄蒙娜见了,忙不迭跟着他做了一遍动作,虽然颇显古怪,倒也挑不出什么大错。漂亮精致的脸蛋上露出自得的笑意,至于自己装扮的奇特,她本身并没有任何自觉。
英诺森:“……”
英诺森从安娜那里接过钥匙,将手中的提箱放置在地上,打开。里头整齐叠放着兑换好的流通纸币。
圣伊登街人流往来,来自各国的旅客都会在游览水城的夜晚莅临,领略一番水城倒影的妖娆风韵,圣伊登街能从这些来源广阔的游客手中赚得大手笔来自各国的纸币钞票。除了必须交纳的税收,恺撒手下之人再未收过圣伊登街一分钱币。而她本身也乐于将多出来的钱花费到它该去的去处,比如说现在这种情况。
恺撒毕竟是在奥地利人的眼皮子底下坐着那个位子,很多事他没有立场去做,那么就由受着他荫蔽的她来替他做。所有她能办得到的。
将钱分去工厂,瞒过那些钟爱吸血的资本家,将钱亲手交至遭受残酷剥削的工人手上。没有比这更直接的,能在自身难立的条件下直接给予他们帮助的方式。
如果可以的话,细凤甚至考虑过直接拿吃穿物资搬来,但目标太大,很容易惹来资本家的仇视和贪欲,这一点也得到了恺撒的赞同,因此否决。
英诺森在听过细凤的叙述和剖析后细想过,种种因素的制约摆在面前,这样做也不失为最妥善的方法。
所以他答应了,至于Giotto那边,那样的场合并不适合他参与。
无关历史走向,可以的话,他希望他能独自拾起属于彭格列初代的荣光,那条寂寞又漫长,但是从尽头散射过来耀眼光芒的道路,终究不是他能陪他走完的。
趁着安娜和狄蒙娜分发着钱币的时候,英诺森和几位匠人浅谈一阵,言语间受益匪浅。
应该说生不逢时,还是正赶上了文明的变革时代?幸运,亦或不幸,个人有个人的路途,每个人还是得认真地走下去。譬如这些匠人、工人,譬如细凤,譬如恺撒。
又譬如英诺森·苏沃洛夫。
夜风偶尔炸响,离开圣特罗瓦索造船厂时一出门便受到了洗礼,衣摆头发凌乱飘飞,褐发青年将遮住视线的发丝拨至耳后,转头看去,远处的袅袅黑烟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