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鹊桥迢迢
皇帝回京,伴驾的襄亲王却被半圈着不让露面,太后察觉到了中间可能的缘由,却不能对贵太妃直言,还要帮着遮掩一二,免不了一肚子怨气。
董鄂氏风头太劲,太后是明白人,知道对这个儿子今非昔比行事越发跳脱,不得不考虑暂避锋芒,只在口头上提点皇帝再去承乾宫之前,该按理先去坤宁宫探视怀孕将近八个月的皇后。
胤禛脑子转得飞快,他认为太后这番作态要么是真不知道老八跟着自己跑了,要么就是心知肚明打算来阴的。无论如何,不在明面儿上闹开朕不吃亏。
太医院和承乾宫都在朕手里握着,太后要做手脚不容易。
当然,慈宁宫的人脉也该清一清,这个还是让老八来办,收买人心他在行。
皇帝和亲弟弟腻歪了整整一路,如今倒也不急着在人前丢人现眼,因此从慈宁宫出来直接去了坤宁宫探望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八个月的肚子颇为壮观,胤禛想着这好歹也是自己这辈子第一个孩子,当然也可能是唯一一个不是老八生的孩子,耐着性子应付应付也属应当应分。
无论胤禛如何给自己打气,对着一口蒙古话的孝惠皇后还是频频冷场。
孝惠皇后平日看书写字也都是蒙古书籍,与情趣高雅喜欢书法吟诗的雍正皇帝完全谈不到一处去。
皇帝上辈子喜欢年氏这样的女人,温顺聪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闭嘴;这辈子他脑海里所有的女人形象都被老八给拧成同一张脸,乖巧温顺口蜜腹剑暗里藏奸欲迎还拒,总之带劲得很。
随口说几句蒙古会盟时的琐事,提一提皇后老家科尔沁来的人,胤禛一双眼睛都在皇后斗大如箩的肚子上转悠。
……老八大起肚子来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
大约是皇后自己也不自在得很,没几句话便故意露出疲态。她小时候被养在宫中一直当皇帝是姑父,一朝共枕成夫君,也太挑战了些。更何况有静妃的前车之鉴,她活腻了才会去争宠。
胤禛很欣赏皇后的知情识趣,怪不得老爷子无怨无悔奉养孝惠太后多年。
皇帝在坤宁宫用过消暑果品,溜溜达达转回承乾宫。
一进门胤禛就看见老八换了宽松稠制月白常服懒洋洋依在贵妃榻上看本子,一旁矮几上一盏冰糖甜梨西瓜翡翠盅,已经用了一半。
胤禛莫名就觉得在外头晒了半日有些渴,上前去一把抢过胤禩嘴里还叼着的银勺,自己就这西瓜盅挖来吃,一边道:“这东西凉,你吃两口过瘾就得了,仔细吃多了又肚子疼得半宿睡不着。”
这句话好死不死正好踩中胤禩痛脚,一再提醒他重生女人的悲惨往事。连冰都不能多吃这苦夏还要不要过了!老四这厮怕热,老在他面前狂吃大啖各种冰品凉食勾引他。
胤禛这次没看清老八的脸色,倒是一下子想起了孝惠皇后的肚子,于是凑过去继续道:“听说女人病生娃能治,要不你咬牙生一个,说不定就不疼了。”
胤禩直接掀桌。
宫女太监面色如常地入内打扫地面,感叹皇贵妃平素娇娇弱弱的样子,掀起桌子来一样气势万钧英姿飒爽。
胤禛暗道一声西瓜盅才吃两口可惜了,面色正经地开口问话:“太后没找你麻烦?”
胤禩根本懒得谈论后宫无聊琐事,直接在贵妃榻上摸出折子摊开在前:“皇上,臣弟觉得洪承畴外放的事情可以做文章。”
一提正事皇帝也来劲儿了,当即接过折子一面扫过一面说:“朕还没想好要不要他外放,他当年在湖广广西贵州总理军务从未主动出击,致使坐镇数载,虚靡兵饷,还不如朕把他放在京城里好好养到死,反倒花不了多少银子。”
胤禩又扔过一纸草拟出来条陈:“皇上不是说盛京屯兵练兵的法子可以参详,只是怕老王爷势力太大吗?臣弟觉得洪承畴去的地方够远够偏,不怕有人谋乱。”
胤禛狐疑接过条陈展开:“不怕有人作乱?只怕那些南明余孽贼心不死吧?盛京异姓王爷不过是想在紫禁城的龙椅再改换一次宗姓,那些汉人手握兵权之后保不准就是另一个吴三桂了吧?”
胤禩却不以为然:“洪承畴不是祖大寿也不是王辅臣,他识时务的,他要反早反了。你以为他前一世坐守自困真是没有胆子?他不敢背叛朝廷,却也不敢再向汉人下死手罢了。”
“所以你想把八旗轮流送去湖广让洪承畴操练?这也不过守城数载,于大清百年基业如弹指一挥,再说千里驱策往来奔波也不易。”
胤禩看白痴一样看皇帝:“臣弟说操练的事了吗?四哥好歹看看条陈上臣弟说什么?”
皇帝讪讪,低头逐字研究条陈一会儿,呼啦起身身道:“你说让洪承畴的兵自行操练自行辟田耕种?励兵秣马之余自给自足?”
胤禩颔首解释道:“臣弟读《资治通鉴》年久,这几日老琢磨北周府兵制,这个制度虽在安史之乱后被消减殆尽,但闲时耕种战事征召的兵农合一自有可圈可点处。洪承畴领的本是汉军旗,熟悉耕种,由他推演此屯兵法顺理成章,横竖他都喜欢守城,只有他能把每年粮饷都守出来,想来御史也不会吃撑了攻讦他。”
胤禛想想亦觉此法有些门道,转回身在胤禩贵妃榻边坐了,跟他逐条辩驳折子所呈,只是仍有疑虑:“农兵发荒废自有因由,万一整年有事,不就全年都没有空闲,无法耕作了?就算能兼顾,要花时间耕田,就没有时休养或训练──是以农收不好,当兵不佳,说不定两头不讨好。”
胤禩当然也知这一点,道:“所以让洪承畴先试试,若光守城也无法自给自足,就得另寻他褶。不过总该一试。”
胤禛想了又想,也觉着这是目前最好的法子。
胤禩说得口干舌燥,招手让人又送了一个雪梨冰上花并一碗雨前茶。
胤禛忙拦着:“你又要吃冰,不要冰花盅,换井水浸过的红豆燕窝汤给皇贵妃用。”
胤禩斜眼小声说:“冰是给皇上备下的,臣弟自用的是雨前茶。”
胤禛完全不觉害臊,立马改口吩咐道:“把茶换成红豆燕窝,冰盅照上。大中午赶了两场,没累死也热死。”
洪承畴的事情总算解决了,皇帝本在烦恼如果不派洪承畴又该遣谁去南边镇守,这下一箭双雕不必麻烦了。
有军师有幕僚有弟弟真好。
皇帝兴致勃勃将条陈逐条与安亲王详细商讨了屯兵自耕的养息法,安亲王诧异非常,隐晦提醒道,皇上贸然下这样的旨意,莫不是早已预知洪承畴只守不战?
皇帝噎住,他真忘了此时言之过早。
胤禛毫无压力的将思虑不周的罪名推给老八,只说皇贵妃素来小心谨慎事事周全,以为洪承畴镇守湖广虽然必会忠心耿耿,但他身份尴尬,血洗汉人的事情他亦不愿做,以守为战最有可能。
于是皇贵妃又被皇帝扣上半仙的帽子。
安亲王只好再度表示接受皇帝的忽悠,并且努力帮皇帝完善当庭陈词。
太后这一次对抗皇贵妃干政的法子是旧事重提孔公主入侍为妃一事。
后宫不得干政的说辞太后说了几次,每次都被皇帝无视或者驳回,太后发过一次大火,最终以皇帝三天没来请安告结。
皇帝附上的说辞是朝政大事都是出自朕之亲口,自从朕从蒙古回来之后皇贵妃除了请安就没出过承乾宫,何来干政一说?皇额娘莫不是以为朕不通政令到要靠一个女人在背后捉刀的地步?
太后脸色前所未有的难堪,这就是她生的儿子,不容许她说那个女人一句,却放任嫔妃干政。
寻常祖宗家法已经不起作用,太后已经开始担心朝廷会被这两个人搅成什么局面。非到必要关头,她不愿废掉自己儿子另立新帝。更何况皇后肚子里的龙裔不落地不知是男是女,她必须再忍忍。
太后只好在第四天皇帝若无其事来慈宁宫请安时,提起孔四贞的婚事该有着落了,她与孙延龄虽有婚约,但孙延龄喝花酒去八大胡同的事被捅出来闹得不轻,皇家不该薄待功臣忠臣之女,顺便以此暗示整个察哈尔可都还看着贵太妃与襄亲王呢,皇帝这么无缘无故囚禁一个亲王,总是不妥。
胤禛一听,福至心灵。
孔公主恨嫁,襄亲王死盯着老八惹人烦,把这两人凑一处不就得了?
太后听了怔愣半晌无言,继而怒斥:皇帝这是胡闹!把孔四贞好好的一个女孩子这样胡乱指婚,就不怕汉官汉军离心?
胤禛雄辩模式全开,滔滔不绝论述襄亲王迎娶汉人公主为继福晋的各种优点,并且暗示现在满宫满朝皆知皇帝专情于一人,再纳孔公主冷在宫中更惹天怒人怨。
太后气得心口疼,难道这种事情正大光明讲出来很好听?居然还成为堂而皇之的理由了?不过她到底记着不可当面给皇帝难堪教训,暗示说,皇室功勋满蒙贵族,断没有迎娶汉人为正妻福晋的道理,这是太祖太宗皇帝立下的规矩。
胤禛很鄙视太后的说辞,于是道:“便是为子嗣故不能使公主为福晋,不如封一个第一侧福晋?不是还有个侧福晋嘛,只要能生出儿子就立满蒙血统的孩子为嗣。”第一侧福晋的点子还是弘历干出的事儿,他借来用用不算过分。
太后快气得吐血,皇帝一脚踩在博尔济吉特氏又一个痛处上。襄亲王侧福晋失宠已经大半年,连累生下的大格格都不受待见,每回她招这个侄孙女入宫就要看她强颜欢笑一场。
想起自己带出来的子侄一个两个都是这么个命,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
胤禛若知太后所想,必定奉上毒舌一句:科尔沁的女人母仪天下没错,可惜科尔沁来的女人都生不出儿子,太后您没听说过?
董鄂氏风头太劲,太后是明白人,知道对这个儿子今非昔比行事越发跳脱,不得不考虑暂避锋芒,只在口头上提点皇帝再去承乾宫之前,该按理先去坤宁宫探视怀孕将近八个月的皇后。
胤禛脑子转得飞快,他认为太后这番作态要么是真不知道老八跟着自己跑了,要么就是心知肚明打算来阴的。无论如何,不在明面儿上闹开朕不吃亏。
太医院和承乾宫都在朕手里握着,太后要做手脚不容易。
当然,慈宁宫的人脉也该清一清,这个还是让老八来办,收买人心他在行。
皇帝和亲弟弟腻歪了整整一路,如今倒也不急着在人前丢人现眼,因此从慈宁宫出来直接去了坤宁宫探望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八个月的肚子颇为壮观,胤禛想着这好歹也是自己这辈子第一个孩子,当然也可能是唯一一个不是老八生的孩子,耐着性子应付应付也属应当应分。
无论胤禛如何给自己打气,对着一口蒙古话的孝惠皇后还是频频冷场。
孝惠皇后平日看书写字也都是蒙古书籍,与情趣高雅喜欢书法吟诗的雍正皇帝完全谈不到一处去。
皇帝上辈子喜欢年氏这样的女人,温顺聪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闭嘴;这辈子他脑海里所有的女人形象都被老八给拧成同一张脸,乖巧温顺口蜜腹剑暗里藏奸欲迎还拒,总之带劲得很。
随口说几句蒙古会盟时的琐事,提一提皇后老家科尔沁来的人,胤禛一双眼睛都在皇后斗大如箩的肚子上转悠。
……老八大起肚子来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
大约是皇后自己也不自在得很,没几句话便故意露出疲态。她小时候被养在宫中一直当皇帝是姑父,一朝共枕成夫君,也太挑战了些。更何况有静妃的前车之鉴,她活腻了才会去争宠。
胤禛很欣赏皇后的知情识趣,怪不得老爷子无怨无悔奉养孝惠太后多年。
皇帝在坤宁宫用过消暑果品,溜溜达达转回承乾宫。
一进门胤禛就看见老八换了宽松稠制月白常服懒洋洋依在贵妃榻上看本子,一旁矮几上一盏冰糖甜梨西瓜翡翠盅,已经用了一半。
胤禛莫名就觉得在外头晒了半日有些渴,上前去一把抢过胤禩嘴里还叼着的银勺,自己就这西瓜盅挖来吃,一边道:“这东西凉,你吃两口过瘾就得了,仔细吃多了又肚子疼得半宿睡不着。”
这句话好死不死正好踩中胤禩痛脚,一再提醒他重生女人的悲惨往事。连冰都不能多吃这苦夏还要不要过了!老四这厮怕热,老在他面前狂吃大啖各种冰品凉食勾引他。
胤禛这次没看清老八的脸色,倒是一下子想起了孝惠皇后的肚子,于是凑过去继续道:“听说女人病生娃能治,要不你咬牙生一个,说不定就不疼了。”
胤禩直接掀桌。
宫女太监面色如常地入内打扫地面,感叹皇贵妃平素娇娇弱弱的样子,掀起桌子来一样气势万钧英姿飒爽。
胤禛暗道一声西瓜盅才吃两口可惜了,面色正经地开口问话:“太后没找你麻烦?”
胤禩根本懒得谈论后宫无聊琐事,直接在贵妃榻上摸出折子摊开在前:“皇上,臣弟觉得洪承畴外放的事情可以做文章。”
一提正事皇帝也来劲儿了,当即接过折子一面扫过一面说:“朕还没想好要不要他外放,他当年在湖广广西贵州总理军务从未主动出击,致使坐镇数载,虚靡兵饷,还不如朕把他放在京城里好好养到死,反倒花不了多少银子。”
胤禩又扔过一纸草拟出来条陈:“皇上不是说盛京屯兵练兵的法子可以参详,只是怕老王爷势力太大吗?臣弟觉得洪承畴去的地方够远够偏,不怕有人谋乱。”
胤禛狐疑接过条陈展开:“不怕有人作乱?只怕那些南明余孽贼心不死吧?盛京异姓王爷不过是想在紫禁城的龙椅再改换一次宗姓,那些汉人手握兵权之后保不准就是另一个吴三桂了吧?”
胤禩却不以为然:“洪承畴不是祖大寿也不是王辅臣,他识时务的,他要反早反了。你以为他前一世坐守自困真是没有胆子?他不敢背叛朝廷,却也不敢再向汉人下死手罢了。”
“所以你想把八旗轮流送去湖广让洪承畴操练?这也不过守城数载,于大清百年基业如弹指一挥,再说千里驱策往来奔波也不易。”
胤禩看白痴一样看皇帝:“臣弟说操练的事了吗?四哥好歹看看条陈上臣弟说什么?”
皇帝讪讪,低头逐字研究条陈一会儿,呼啦起身身道:“你说让洪承畴的兵自行操练自行辟田耕种?励兵秣马之余自给自足?”
胤禩颔首解释道:“臣弟读《资治通鉴》年久,这几日老琢磨北周府兵制,这个制度虽在安史之乱后被消减殆尽,但闲时耕种战事征召的兵农合一自有可圈可点处。洪承畴领的本是汉军旗,熟悉耕种,由他推演此屯兵法顺理成章,横竖他都喜欢守城,只有他能把每年粮饷都守出来,想来御史也不会吃撑了攻讦他。”
胤禛想想亦觉此法有些门道,转回身在胤禩贵妃榻边坐了,跟他逐条辩驳折子所呈,只是仍有疑虑:“农兵发荒废自有因由,万一整年有事,不就全年都没有空闲,无法耕作了?就算能兼顾,要花时间耕田,就没有时休养或训练──是以农收不好,当兵不佳,说不定两头不讨好。”
胤禩当然也知这一点,道:“所以让洪承畴先试试,若光守城也无法自给自足,就得另寻他褶。不过总该一试。”
胤禛想了又想,也觉着这是目前最好的法子。
胤禩说得口干舌燥,招手让人又送了一个雪梨冰上花并一碗雨前茶。
胤禛忙拦着:“你又要吃冰,不要冰花盅,换井水浸过的红豆燕窝汤给皇贵妃用。”
胤禩斜眼小声说:“冰是给皇上备下的,臣弟自用的是雨前茶。”
胤禛完全不觉害臊,立马改口吩咐道:“把茶换成红豆燕窝,冰盅照上。大中午赶了两场,没累死也热死。”
洪承畴的事情总算解决了,皇帝本在烦恼如果不派洪承畴又该遣谁去南边镇守,这下一箭双雕不必麻烦了。
有军师有幕僚有弟弟真好。
皇帝兴致勃勃将条陈逐条与安亲王详细商讨了屯兵自耕的养息法,安亲王诧异非常,隐晦提醒道,皇上贸然下这样的旨意,莫不是早已预知洪承畴只守不战?
皇帝噎住,他真忘了此时言之过早。
胤禛毫无压力的将思虑不周的罪名推给老八,只说皇贵妃素来小心谨慎事事周全,以为洪承畴镇守湖广虽然必会忠心耿耿,但他身份尴尬,血洗汉人的事情他亦不愿做,以守为战最有可能。
于是皇贵妃又被皇帝扣上半仙的帽子。
安亲王只好再度表示接受皇帝的忽悠,并且努力帮皇帝完善当庭陈词。
太后这一次对抗皇贵妃干政的法子是旧事重提孔公主入侍为妃一事。
后宫不得干政的说辞太后说了几次,每次都被皇帝无视或者驳回,太后发过一次大火,最终以皇帝三天没来请安告结。
皇帝附上的说辞是朝政大事都是出自朕之亲口,自从朕从蒙古回来之后皇贵妃除了请安就没出过承乾宫,何来干政一说?皇额娘莫不是以为朕不通政令到要靠一个女人在背后捉刀的地步?
太后脸色前所未有的难堪,这就是她生的儿子,不容许她说那个女人一句,却放任嫔妃干政。
寻常祖宗家法已经不起作用,太后已经开始担心朝廷会被这两个人搅成什么局面。非到必要关头,她不愿废掉自己儿子另立新帝。更何况皇后肚子里的龙裔不落地不知是男是女,她必须再忍忍。
太后只好在第四天皇帝若无其事来慈宁宫请安时,提起孔四贞的婚事该有着落了,她与孙延龄虽有婚约,但孙延龄喝花酒去八大胡同的事被捅出来闹得不轻,皇家不该薄待功臣忠臣之女,顺便以此暗示整个察哈尔可都还看着贵太妃与襄亲王呢,皇帝这么无缘无故囚禁一个亲王,总是不妥。
胤禛一听,福至心灵。
孔公主恨嫁,襄亲王死盯着老八惹人烦,把这两人凑一处不就得了?
太后听了怔愣半晌无言,继而怒斥:皇帝这是胡闹!把孔四贞好好的一个女孩子这样胡乱指婚,就不怕汉官汉军离心?
胤禛雄辩模式全开,滔滔不绝论述襄亲王迎娶汉人公主为继福晋的各种优点,并且暗示现在满宫满朝皆知皇帝专情于一人,再纳孔公主冷在宫中更惹天怒人怨。
太后气得心口疼,难道这种事情正大光明讲出来很好听?居然还成为堂而皇之的理由了?不过她到底记着不可当面给皇帝难堪教训,暗示说,皇室功勋满蒙贵族,断没有迎娶汉人为正妻福晋的道理,这是太祖太宗皇帝立下的规矩。
胤禛很鄙视太后的说辞,于是道:“便是为子嗣故不能使公主为福晋,不如封一个第一侧福晋?不是还有个侧福晋嘛,只要能生出儿子就立满蒙血统的孩子为嗣。”第一侧福晋的点子还是弘历干出的事儿,他借来用用不算过分。
太后快气得吐血,皇帝一脚踩在博尔济吉特氏又一个痛处上。襄亲王侧福晋失宠已经大半年,连累生下的大格格都不受待见,每回她招这个侄孙女入宫就要看她强颜欢笑一场。
想起自己带出来的子侄一个两个都是这么个命,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
胤禛若知太后所想,必定奉上毒舌一句:科尔沁的女人母仪天下没错,可惜科尔沁来的女人都生不出儿子,太后您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