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盛世挽歌

正文 三 孩童救美

    又是几年过去,高阳九岁了,这天她正在花园里和几个小宫女玩游戏,跑的头上尽是汗水,一旁的小太监玉福着急地喊着:“小公主,慢点儿!您别在跑了,奴才跟不上了!”

    小高阳哪里听得进去?一时间跑得离她的寝宫越来越远,腾然,她发现自己撞在一个人身上,愣了一下:“大哥!”被撞的人是太子李承乾,李承乾一向不怎么喜欢这个张牙舞爪的被父皇宠坏的小妹妹,可是当他看到高阳身后的小太监玉福时,顿觉得眼前一亮,脚步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那双眼睛在玉福身上盯着看了一会儿:“你叫什么?”

    玉福早吓得跪在地上:“回禀太子殿下,小的叫玉福。”

    “要是我让你从今以后去东宫伺候我,愿意吗?”

    “回禀太子爷,小的哪里有不愿之理,只是小的一向侍奉公主。”玉福谨慎地回答着。

    “这个你不必担心。”李承乾说着把脸转向高阳,俯下身说道:“妹妹,让玉福跟着哥哥,哥哥再吩咐其他太监伺候你好吗?”

    一向难以驯服的小高阳昂着头看了看太子,突然间她猛地拉起玉福就跑,一边跑一边说:“不给!就是不给!”小高阳这个动作突如其来,气坏了李承乾。这位太子正要发火,就见远处走来一人,高阳向着来人跑过去,一边跑还一边喊着:“恪哥哥!恪哥哥!”三皇子李恪急忙俯下身搂住她:“怎么了,高阳!”高阳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说:“恪哥哥,我不给!就是不给!”李恪一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看见李承乾站在那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高阳,不给什么?”

    “恪哥哥,上回我在东宫看见那串风铃,大哥都不给我,今天他要我的人,我当然不给!”

    李恪看着天真、活泼又可爱的小高阳,不由得笑了:“高阳,你可以和大哥交换呀。”高阳眨了眨大眼睛:“大哥会同意吗?”李恪笑着点点头:“你不去试试,怎知道他会不会同意?”机灵的高阳跳起来,搂住三哥的脖子:“我这就去!”她忽地转身跑向太子:“大哥,我们交换好不好?”李承乾看着远处走过来的李恪顿时明白,这个桀骜不逊的小丫头向来只是听李恪的,于是他眨了眨眼睛问:“要我拿什么交换?”

    “你的那串风铃!”李承乾以为是什么,原来只是要那串风铃,这也太便宜了,于是毫不犹豫的答应:“行!一会儿我让人把风铃给妹妹送过去,同时把人带走。”

    “一言为定!不许反悔!”

    “当然!”李承乾高兴的冲着李恪走了过去:“今天的事情,还要谢谢三弟。”

    “太子不必客气,妹妹还小。”

    九皇子李治虽然年纪还小,加上老师的要求很严,所以他的时间几乎都用来读书。这天他读书有些累了,于是墙头上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小脑袋,那张圆圆脸上长着一对大眼睛,小时侯的李治长得像一个胖娃娃,很是可爱。他好久没有出去了,外面好精彩。这时小李治看见大哥李承乾被小妹妹高阳拉着,就听高阳说:“太子哥哥答应带我出去,我就把玉福给你,不然,想都别想!”李承乾被高阳气得甩开她抓着自己的那双小手,喊着:“刚才说好的,你怎么又反悔!还叫我亲自来,来了你却耍赖,才不带你出宫!”

    小高阳又一把抓住李承乾的衣袖反唇相讥:“那就是不给你人,有本事你去找父皇要!”万般无奈之下,李承乾只得答应带着小高阳出去玩,小李治将这一切看得清楚,顿时眼前一亮,自己在深宫里快憋死了,这是个出去玩的机会,于是快步从院子里面向外跑,追上李承乾:“太子哥哥,带上我一起去吧。”

    “可真是够烦的,又跑来一个,”说着他又看了看小李治,心想:这个小子平日里是个听话的主儿,多带一个到也没什么,可是一想得不到玉福还让高阳耍弄便又烦躁起来,于是甩了甩手说:“不带你,你回去!”

    一旁的小高阳说话了:“如果大哥不带九哥去,那我也不去了,人也不给你了!”李承乾此时的心里恨透了小高阳,又看看小李治只得甩了甩手:“一起去!”一旁的小李治欢天喜地。

    唐帝国盛世里的长安城一片繁华,闪现着灿烂王朝的影子,大商号、古董店、以及酒楼——气势宏伟,醒人眼目。人群掩杂,商家林立,叫卖声和吆喝声比比皆是。

    小高阳坐在马车里嘴里不停地和李治说着,兄妹俩兴高采烈,一旁的李承乾心里烦透了,想想自己这个一国的储君,竟然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佣人,嗨,都是因为那个玉福嘛!想到玉福,他忽然心情好了起来,对着兴高采烈的两兄妹说:“你们走得动吗?外面更热闹。”

    “走的动!走的动!”小高阳欢跳着,小李治几乎从坐位上想跳起来:“我们一点儿都不累!”两个小家伙下了马车,外面简直不够他们看的,高阳看什么都新鲜,李治看什么都好奇。突然,高阳看见了一只小小的白兔,那小兔雪白的皮毛,很小,可爱极了,在一个小笼子里,她俯下身说:“我要这个小白兔!”

    “好吧,小姑娘,看你这么喜欢,给五两银子就拿走吧。”高阳伸手拿小兔却发现自己没有银子,于是从手上摘下玉镯递了过去,那商人一看这只镯子是上好的玉,买一千只兔子也够了,于是伸手去接镯子,这时小李治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拦住了妹妹:“如果镯子没了母后会怪罪你的,用我的这个吧。”说着,从身上拿出一个小挂件,给了那个卖兔子的商人,那商人看着可爱的小高阳,身穿红色罗裙,腰系玉丝柳带,一双清澈的眸子美丽无双,而小李治那圆圆的脸很可爱,两个孩子像是瑶池仙童,绝非寻常人家的孩子,两个孩子只顾买兔子,挤在人群里,李承乾不见了这两个弟弟妹妹,顿时慌了神。

    刚刚买了兔子,这时候听到远处一阵吵闹声,兄妹俩好奇的挤进人群,却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被众人包围着,那女子很生气却又无计可施的样子,旁边的小丫鬟奋力的在为主子解围:“你们知道我家小姐是谁吗?还赶拦在这里,还不快走开!”可是不管她怎么说,那群男人就是不离开,为首的是一个穿蓝杉的人,身材高大强壮,眼神含笑,那炙热的目光——太过霸道,其余的几个人像是随从。

    “恐怕这位小姐还不知道爷我是谁吧。”那随从急忙说:“这位小姐,我家公子是郧公的侄孙,看上你那是你福分。”人们都知道郧公殷开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虽然郧公已经去世但是家族世袭,其势力依然不小。男人伸手去拉那女子,女子躲避不急,被那男人拉进怀里,女子奋力抗争着,喊着,已经挤进人群的小高阳和李治看得清楚也听得清楚,李治说:“妹妹,郧公有这样的后人,真丢人!”高阳挥着小拳头:“九哥,我们不能不管。”李治点点头:“对!”两个孩子做事情哪里会考虑太多,于是在这众多的看热闹的人群中间,打抱不平的却只有两个孩子,高阳小手一指着那个高大的男人喊:“把你的手放开!殷家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后人,真丢人!”小李治也跟着喊:“快把你的手放开!”众人全都愣住了,谁也想不到这打抱不平的居然是两个如仙童般的孩子。那位殷公子到是愣了,这两个孩子怎么会对殷家知道的这样清楚?他看了看小李治:“小娃娃,你知道的不少!你没爹是吧?怎么没人管教你!”

    “就凭你这句话,就是死罪!你才没有爹!”小高阳哪里容忍别人随便骂她爹,何况她爹还是皇上。

    “不许你骂我…爹。”她刚想开口说“父皇”被李治拍了一下,她恍然大悟,这是在大街上不能随便暴露身份的,那殷公子哪里会把两个孩子放在眼里,于是一甩手将高阳推倒,李治急忙去扶她:“妹妹,你没事吧。”生性倔强,又自幼被皇上宠坏的高阳哪里被人这样对待过,于是她猛地起来抓住那殷公子的手使劲一咬,对方没任何防备,更想不到这个小女孩儿如此厉害,顿时被咬得大叫:“啊——”小高阳得意极了:“活该!谁叫你欺负人!”众人也起哄,那殷公子脸面尽失恼羞成怒,举起手照着高阳的脸上打过来,紧急关头人群中一只手攥住了殷公子那只要打人的手:“怎么欺负小孩子!”

    众人看着这位衣着华贵的公子以及他那与生俱来的绰约高贵的气韵和浑身散发出的让人不敢逼视的光芒,心底都在想:这恐怕是长安最英俊的少年了。殷公子被这个人震慑住了,仿佛从此人的身上看到一种说不出的威慑力。小高阳高兴的叫了起来:“恪哥哥!恪哥哥!”这些兄弟姐妹当中小高阳最崇拜她的三哥。李恪甩开殷公子的手将小高阳搂在怀里,又看了看李治:“你们两个是偷着出来的?侍卫呢?”李治急忙解释:“三哥,是大哥带我们出来的。”

    李恪愣住了:“大哥人呢?”

    “不知道,我们走散了。”小高阳摆手说着。李恪领着他们刚想走,一旁的殷公子开口了:“怎么?咬了人还想走?”高阳刚想要说什么,李恪拉着她的手按了她一下,示意她不要说话,就听李恪说:“这位公子,小妹咬人不对,怎奈她还小,公子不要和孩子计较。”

    “这么说,是我不对了?”

    小李治忍不住插言:“你抢人家姑娘就是不对!”小高阳则一脸怒气:“恪哥哥,这个家伙还骂我们没有爹!”

    李恪心想:看来不教训这家伙是不行了。

    “你抢民女就是不对,再骂人更是不对,看来是该教训教训你了。”

    那殷公子又猖狂起来:“告诉你,我是郧公的后人,你要是伤了我,吃罪不起!”

    李恪听见顿时生了气:“郧公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后代,脸面都丢尽了。”

    “看来,你这个妹妹长大也一定是个美人儿,就是倔强点,哈哈!”那殷公子说着竟然想用手摸高阳的脸,这样以来彻底惹恼了李恪,他抬手照着那殷公子脸上就是一拳,这一拳将那殷公子打的倒退好几步,然后摔在地上,自幼在温室长大的殷公子从来没受过气,接下来他恼羞成怒,让家人一起上,以李恪的功夫,这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李恪想教训他们又怕伤到弟弟和妹妹,这个时候,九江公主的驸马都尉、左骁卫大将军、安国公执失思力带领人马赶到:“吴王殿下,陛下招殿下进宫!”这句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那一刹居然那么安静,大唐的臣民们是第一次见到他们的绰约而出众的吴王殿下,而此时的李恪也只有十七岁。

    李承乾丢了高阳和李治心惊肉跳不敢回宫,侍卫们分头去找,大约一个时辰左右,一个侍卫汇报说小公主和小王爷刚才看热闹与人打了起来,吴王殿下经过这里,将他们带了回去。听了这话,这位太子爷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将心放回原处,他知道这两兄妹如果出了事情,皇上一定会大怒,到那个时候自己还想什么玉福。想到这里他决定亲自去看高阳,当然顺便要玉福过来。

    小高阳被李恪送上马车,小李治此时也因为害怕回宫后让父皇责备而没了声音,他在想该怎样才不会让父皇知道。一时间两个人都不出声,过了一会儿小李治推了推高阳,高阳带着已经困倦的声音:“推什么?”

    “高阳,只怕回宫后父皇会狠狠的训斥我们。”

    “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治看了看高阳又眨了眨那对大眼睛:“大哥丢了我们肯定不敢说,只要三哥和执失思力将军不说,父皇就不会知道。”

    李恪正在和安国公谈论皇上找他的事情:“将军,父皇说召见我是为了什么事情吗?”执失思力摇摇头:“皇上没说,不过听太监们议论好象是为了……”

    正说着,小高阳掀开马车的窗帘叫着:“恪哥哥,恪哥哥!”李恪停了下来:“高阳,什么事?”

    “恪哥哥,我不要坐在车里,我也要骑马!”

    “那怎么行!会摔着你。”

    小高阳撅起了小嘴:“我不!我要骑马!”一旁的执失思力也无奈的摇了摇头,大家都知道这个小公主是被皇上宠坏了。李恪无奈只好将小高阳抱到自己的马上,搂着她别摔了,小高阳笑了:“恪哥哥,我就知道恪哥哥会依着我,恪哥哥最好了。”

    李恪哭笑不得:“高阳,你一定又想起了什么事情要对我说,是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李恪此时大脑中正在想皇上召见他进宫的原因,于是应付道:“猜得。”

    小高阳却一时间手舞足蹈:“恪哥哥真了不起,一猜就猜对了。今天的事情父皇会惩罚我的,不过只要…”

    李恪把下面的话接过来:“只要我不说,是吧?”小高阳点点头随即将眼光看向执失思力,这位安国公急忙说:“小公主,微臣什么都没有看见。”他明白,高阳从小几乎整天在杨妃的宫里,和李恪一起长大,李恪是太宗的皇子当中最出众的,文有治国之才,武有安帮之本,集中了两代帝王的血统,如果他是长孙皇后的嫡子,那太子之位非他莫属,可是就是因为他的身上有隋炀帝的血统,这太子的位子与他擦间而过。高阳在她的众兄与弟当中最崇拜李恪,而李恪又是众兄弟姐妹当中最宠高阳的,即使高阳不说,李恪也绝对不会让皇上知道。果然李恪说:“高阳,只要你自己的嘴里不说,就好。”小高阳欢天喜地:“恪哥哥真好!”车里的小李治听见这话也高兴及了。过了一会儿,李恪发现高阳安静下来了,低头一看才发现她在自己怀里睡着了,他将高阳送回到杨妃的宫里,又让执失思力将李治送回去,自己急忙去见父皇。

    李承乾来到高阳的寝宫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李恪见过父皇之后又从杨妃的宫里刚刚将高阳送回她的公主府,高阳看见李承乾身后的小太监手中拿着一个盒子:“大哥是来找我的吗?”

    “当然,将你丢了,父皇要是知道了,会惩罚我。”

    “父皇不会知道。”她看了看李恪又对李承乾摆了摆小手:“你放心,恪哥哥不会说的。”李承乾笑了,明白事情是高阳引起的,李恪肯定不会说出去。于是他让小太监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风铃,比高阳一开始要得那个风铃还要漂亮:“高阳,这个风铃还漂亮吗?”

    高阳拍着一双小手:“漂亮!漂亮!比大哥送给我的第一个风铃还漂亮。”李承乾又让人将风铃挂起来。

    “大哥舍得将它送给我吗?”

    “当然,当然舍得,小妹妹想要的东西父皇都舍得,当哥哥的哪里还会舍不得?”

    小高阳听这话眉头皱了一下:“那我第一次在东宫看见风铃和你要,你为什么不给?”

    此时的李恪不想让太子下不了台,急忙说:“高阳,大哥每天要有许多事情要做,还要忙国事,这会儿亲自给你送风铃,你不谢恩还要乱说,那可就不对了。”

    “那他还要玉福呢!”高阳不依不饶的说着,李恪走近李承乾:“大哥,小妹已经答应你将玉福送给你。”

    高阳还想说什么,被李恪打断:“高阳听话,答应了的事情是不能反悔的。”说着他拉着高阳看那串风铃,看着小高阳已经完全被风铃以及风铃发出的好听的声音吸引了,忙让李承乾将玉福带走。李承乾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因为得到了玉福,对于玉福他有着一种表达不出的悸动,犹如空中飘忽而过的气息,让他心跳、让他心中出现了牵挂,这究竟是怎样的感情?这位太子殿下一时间还无法弄懂。此时的他开心的笑着:“谢谢三弟!”

    高阳将两串风铃中的一串拿到吴王府,只要她来这里的时候就会听到风铃的声音。从此这风铃成为了他们兄妹青梅竹马的见证。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