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贺兰晴雪

正文 第三章 玉斧诏书

    他正在发呆,不知下一步如何去办时,就听万岁殿的西墙侧“咔”得一声巨响,只见闻天不知何时已经拿起玉斧,在西墙第二个窗户下砍开了一个缺口,一伸手从里面取出了一个锦盒,快步上前交到赵光义的手中。

    赵光义打开锦盒一看,里面赫然是半枚虎符。

    闻天见赵光义沉吟不语,知道他此时心乱如麻,不能狠心立下决断。当即语重心长的说道:“陛下此时有金匮盟书及虎符在手,继承皇位已经是板上订钉的事了。当今天下初定,中原没有统一,周边列强环顾,危机四伏。我大宋的天下要靠陛下来撑起,而且观现今皇室众人,也唯有陛下一人有此安邦定国、与诸国抗衡之才能啊。”

    话到此处闻天上前躬身一拜,继续说道:“赵匡胤为了其子顺利继位,不惜以自已的身体为诱饵,让我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引陛下放下戒心共饮毒酒;为了永绝后患,不惜要将秦王与陛下及家人一网打尽;为了不错失时机,在他病重之前尚能控制局势,安排一切,他不惜服下催动‘一月逍遥散’立即发作的毒药,提前赴死。自故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请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早下决断,迟恐生变啊!”

    赵光义上前将闻天一把拉起,说道:“先生快快请起,朕依先生所言,立刻着手即位之事就是了。”

    他携闻天之手坐下,表情十分凝重,十分诚恳的说道:“先生之才,冠绝天下。朕今初继位,身边没有妥贴之人辅佐,能否恳请先生助朕一臂之力啊!”

    闻天听闻此言后,面露微笑道:“承蒙陛下垂青,老夫荣幸之至啊!但一来老夫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已不堪此重任;二来老夫一生不喜入朝为官,这一点陛下十六年前就已经知道了;三来以臣对陛下多年来的了解,陛下雄才大略,有治世之才,即使没有老夫相帮,也一定会江山永固的。”

    “先生不肯出山,朕深以为憾。虽然当今天下初定,但环顾四周,辽国、回鹘、吐蕃、大理、高丽等国如群狼伺机而动,中原又未完全统一,危机四伏。只恐朕有危难之事,先生闲云野鹤,形踪不定,叫朕无从求助啊!”

    “陛下对老夫有救命之恩,既然陛下如此说,那可否与臣做一约定,或给臣一信物,一旦陛下有何危难,臣一定携信物依约前来相助。即使到时老夫已经仙游,但我之传人也一定会依约前来。”

    赵光义听完后大喜过望,说道:“先生今日救朕,不但已经报答了朕当年的一点小小恩情,也保全了朕的家人和大宋江山,更是对全天下的人有大恩啊!”

    说完后,他快步走到窗前的书案旁展开一块黄绫,提笔刷刷写下自己身为皇帝的第一道诏书,盖上了随身携带的晋王宝印,然后顺手拿起了立在窗前的那把玉斧,将诏书和玉斧一起递到闻天手中道:“这是朕的第一道诏书,里面写明,不论是朕还是以后所有的大宋皇帝,凡遇到万分危机之事,均可在全国范围内贴出皇榜,皇榜内没有文字,只画此玉斧图案。先生或传人见此皇榜后,即刻执玉斧及诏书为凭进宫面圣为天子分忧。此诏书中还承诺若先生或传人有事需请大宋天子相帮,也可未经诏唤,执玉斧诏书进宫,大宋天子将会无条件满足先生或传人的三个愿望。”

    听闻此言后闻天心中非常感动,他将诏书及玉斧仔细收入怀中收好,向赵光义深施一礼后说道:“老夫感念陛下深情,必不会辜负陛下所托。现诸事已毕,老夫也可安心离去,临别之时,有一言赠与陛下。”

    赵光义连忙说道:“先生金玉良言,朕必永记心中!”他话音未落就见人影一闪,闻天的身形已然不见,只听见从窗外传来一个渐渐远去的声音:“今日既知继位难,明日早定继位事!需防西北夏与辽,七星玉斧定乾坤!”

    赵光义将这四句话在心中默念了两遍,脑中灵光一闪,已然明白前两句话的含义,但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他沉思片刻却仍不得解。

    风雪中闻天的身影一闪即没,虽然身形没有丝毫停顿,他却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心中默默念到:“陛下,我虽然解去了‘一月逍遥散’的毒性,但此毒已然伤到了你的根本,我只能保你二十载的平安,但愿你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造福我大宋万千百姓吧!”

    天上的风雪越来越大了,不一会,就把所有的痕迹都遮住了,仿佛今晚的这一切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

    公元976年10月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太宗继位后违反常理,废新君继位后沿续先帝年号,翌年后另立新年号的旧制,在差两个月就迈入新年时,将宋太祖的年号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公元979年,宋太祖之次子赵德昭被逼自刎身亡。

    公元981年,宋太祖之四子赵德芳突然暴毙身亡。

    公元984年,宋太祖之四弟秦王赵廷美,在屡遭贬斥后,忧悸而卒。

    德昭、德芳、廷美三人接连离世,以及最终太宗三子赵恒继位,印证了当日闻天所说的:“今日既知继位难,明日早定继位事”。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终年59岁,在位21年。灭五代十国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完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

    太宗晚年“身带旧疮,每年发作,痛苦殊甚”,后因疮发去世。究其死因有人说是因其违背当年与宋太祖所立誓言,身遭天谴所致。也有人说是因为其曾身中“一月逍遥散”之毒未彻底治愈之故。

    公元997年,宋太宗之三子赵恒继位,史称宋真宗。真宗于公元1022年崩,在位二十五年。在位期间与辽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该盟约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四十多年来的敌对状态,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公元1022年,宋真宗的第六子赵祯继位,史称宋仁宗。仁宗于1063年驾崩,享年53岁。在位四十二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国。仁宗在位期间西夏对宋发动战事,双方损失都很大。最终达成和议,西夏对宋称臣,宋“岁赐”西夏以银、绢、茶。

    真宗、仁宗在位期间宋与辽国、西夏之间的战争,印证了当日闻天所说的:“需防西北夏与辽”。闻天向太宗说这句话时,西夏国尚未建国,但因为长年居住在位于西部夏州贺兰山中的缘故,他早就意识到强悍好斗的党项民族,终有一天会和北方勇猛彪悍的契丹民族一样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

    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在位四十二年间,节俭爱民,勇于纳谏。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仁宗盛治”。其执政期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涌现出了包拯、范仲淹、柳永、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曾巩、沈括、毕升、狄青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仁宗执政期间,也就是为了印证当日闻天所说的:“七星玉斧定乾坤”。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