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凌川东望 第六回 月华山巧逢御史 赏题壁悟漏玄机
且说施翰章领着两小儿并赵正几个一同到这月华山上来。一路上别无他话,登山之时文楚文萱却乐趣无穷;只因那两小儿年幼,老太太百般爱待,唯恐路上众人照顾不周,遂他俩却不曾来过此山,如今大了些,又有多人随从,就放他俩跟了来,如此二人更与别人心境不同。
众人登山途中,便觉气息清爽,来往行人也是不少;前路隐有去人之影,后路偶得来人之声;枫叶绯红,鸟雀啼鸣,好不热闹!昔日有歌曰:
君不见
月华川
洞天府
映南山
峰披翠裳延西岭
冉冉风光绿水还
喜鹊枝头窗前叫
雨燕沙丘抖泥丸
君不见
月华川
风萧萧
水潺潺
炊烟萦萦梢头绕
溪流山北丛林间
醉卧夕阳梦几许
绿荫沙里青松南
那文楚只是跟着父亲走,不时也要搀扶一下,那文萱则跟着赵正家的兰儿,见有奇异之处便独自跑去,累的那茜影不住叫苦道:“小姑奶奶,慢些吧!累了你,需苦了我啊!”众人见此情景就发起笑来。那兰儿道:“我的萱姐儿,你就慢些吧,看影丫头可怜见的,为了你把她累的都直不起腰了!”茜影又道:“来时老太太再三嘱咐了,山上风凉,登山定要出汗,不好被风吹了,这样会着凉的!”小文萱回首叉个腰俯视众人道:“姐姐放心,刚是高兴了,才是忘了累,没事的,我望见前面一个亭子,我先去看看!”茜影也忙跟了上去;施翰章道:“这路途中第一个亭子叫做朝日亭,因在山的东侧!”众人行至山腰,见那景色甚美;回首望穿那火焰般的枫叶层林,附着一层薄雾;正是:
风烟深处,
点点露珠儿晶莹剔透;
偏僻丛中,
对对莺雀儿细语纷飞;
远望处,
渗水镇暗暗重重飘飘渺渺;
近看时,
小龙湾弯弯曲曲迢迢迷迷。
众人向前望去,见一朱红大亭子,文萱倩影两个一再亭中向大家招手!这亭子建在枫树丛中,梁柱上布满了野藤!走近看时,亭柱上有“朝日亭”三个大字,两旁有联子写道:
坐看人间仿有仙翁道骨
月华东望得愿与日同辉
几个走到亭中来,见亭内有整齐木椅,当中有两个石桌并着几个石凳,观其大小可纳十数人休息赏玩!众人都落了座,翰章道:
“这亭子好就好在此联子;往有行人行至此处,总有忘却世间繁杂之感,得以同山月相接,意在陶公之美!”
文萱文楚至亭边扶着柱子只听赏那鸟雀名叫,又拾得奇花异草撮在掌中赏玩!翰章问众人道:
“你们可知这小龙湾的来历吗?”
众人都道不知。那翰章用手指着山顶道:
“穿过那个穴口,南方有个朝阳洞,此洞每每香烟缭绕时会落些晶莹的灰屑,也不知哪个先去应验的,却言能治百病,遂引得各方的苦人前来讨药!”
秋玲道:“这个我知道,先时母亲在时,我曾为她讨过药,很灵验的,吃了病就好了!得需诚心,心诚则灵嘛!”
众人都笑秋玲仙儿道儿的,那秋玲却信得深!赵正问:
“那接下来呢?”
翰章道:
“接下来,就是这朝阳洞很久以前住着一条巨蟒,专以鸟雀走兽为食,却不伤的人畜!每年只下山一次,就是雨季来时,它便下来将这几沟的洪水都用身子截住,饮净了方去,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这蟒死在洞中,尸骨化作尘土!每当有人烧香请愿时,便舍下一点尸骨做药给予穷人!后来有人叫这地方叫蟒挡坝!说的人多了,传得广了就斜了音,又叫毛头坝!”
文萱问道:
“恁地说,定是这蟒蛇灵验了,救济了穷人!却不知为何如今又叫起小龙湾来了?”
翰章笑道:
“这原是有根据的,本朝初年,宁王朱权偶来狩猎至此,见此处风景绝佳,问其名字,便道不雅。常言蛇乃称作小龙,就着此故事,就更了名,以此处湾水得名就唤作小龙湾了!”
休息片刻,众人又起身,不足半个时辰就到了山顶。你道这山顶怎生景象?
面前一个高数丈宽数十丈的通彻洞穴,立其中可见山那边的葱郁景观!向右是一个长廊,廊中的石阶已是郁郁苔痕,又见那点点苍苔之上落叶飞旋,赤黄相间别有乐趣!长廊的尽头在悬崖之下,直探入丛林之中。这悬崖有千尺之高,有如刀削般峭立;又见那丛中隐着个庙宇!又向西,过了那庙宇的方向细细听得潺潺流水之声!众人随着施翰章向那庙宇走去!到庙宇跟前,那水声渐大,望去,乃是从峭壁之上倾泻下的一线泉水,正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文楚文萱见了喜得不得了,央求父亲要过去玩耍。翰章道:
“茜文茜影,你两个陪他们去吧,小心不要近前,那边人多,且路又滑,这下面可是峭壁!铭睿你们也去吧!”
这几个小厮见翰章如此说,有如脱了缰的马儿,直奔那水声处去!
赵正道:“这定是道衔法师的去处了,我们去看看!”说着带着兰儿,引着翰章及从人向着庙宇走来。只见那青黑砖瓦镶在峭壁上一般,大红庙门紧闭。想是佛家规矩,不是佛节不能开的!侧门大开,来往进出的人有说有笑,甚是热闹!再看门楣上有“月华古寺”四个大字!旁边有联子写道:
问世间名利随身哪个相伴到永久
看乾坤仙风道土开口笑谈这凡尘
那联子刻在木板上,时期日久,墨迹已残,只这凸凹之处可辨清楚!众人进门里来,这庙宇倒是不小,中间大堂,左右有厢房,这大堂之上供一尊佛陀铜像!像前一个大香炉。这院中遍植松柏延春,伴有流水潺潺香烟缭绕,恰如仙境!几个放了些碎银两在炉旁的铁瓮之中,捻起几柱香燃了拜了拜后,向西厢房走来,一个小和尚迎了过来双手合十道:
“施主何来?”
赵正道:
“小师傅只说是渗水镇的赵正到此相扰!”
那小和尚去不多时,出来一个青衣和尚,这道衔见是赵正,喜得便拜,又见了兰儿也拜了拜,又和众人道个礼,众人都回了礼,赵正替他引见了施翰章,那道衔感激道:
“承蒙令尊相助,如今这小寺过得也算快活,施老近日身体可好?小僧多日来到此只是贪恋了风光,不曾下山探望!”
翰章道:“烦劳挂念,家父甚是康健,今儿见着秋色正美,扰了大师清幽!”
几个又客气了一番进到屋里来!只见屋里已有三个客人,看那光景不是村下之人,各个打扮不俗,身上穿戴都不是常有的,两旁都是官家模样,当中甚有派头,赵正翰章两个只是心下叫疑!这三个见来了人只是示意了一下,道衔为赵正翰章和兰儿让了座!道衔指着赵正翰章道:
“这二位就是我刚提过的两位公子,这位是渗水镇赵贤秋家的赵正赵公子,这位是下村施府的施翰章公子。这两个都使当世奇才!”说着,又指着当中那位道:
“这位是我的故人,京中御史耿景清耿大人,耿大人是当朝御史文人,如今在燕王大都处事!这位就是燕王的得意门生胡营,这位便是我营州前屯卫的大尹曹允!”赵正两个都一一拜了!这时几人防注意到,原来这房中周围有十几个锦衣卫和兵士!赵正翰章也是见过世面的,同那三位谈起话来自是不同凡人。
原来这耿御史乃真宁人,也是当世奇才,据传他读书一过不忘,乃是洪武中进士,后授编修,又改御史,年轻时曾遇道衔和尚,因惺惺惜惺惺之感,遂有深交。耿御史见此二人如此文采,不觉心生敬意,道:
“二位公子可考取功名了吗?”
翰章道:“回御史大人,我两个都已考了乡试,未曾进京,却都遇着了家中有逝事,所以还不曾进京取试!”
曹允道:“这个也是常理,古讲百善孝为先,不可乱了章法,孝是要守的!”
耿景清道:“见你两个谈吐不凡,如今遇着这事,倒也不妨,现只好用功学习,日后到京城取试,找我便可!”
两个谢了,如此几个谈的又是投机又是欢快,几个在屋里谈论世事谈论朝纲谈论治政!无不畅快,或高声吟诵,或挽手叹息,或喜得大笑,或愤之击案!当下史朝安就收了施翰章同赵正为弟子!喜得二人倒地谢恩,此处谈笑风生不在话下!
单说,秋玲出来向那瀑布方向走去,见那里人团攒动,都是看水赏壁的人,好不容易才挤进身寻着那几个,只见一个个身上都淋湿了,正闹得欢呢!秋玲把他们拉出来道:“小姑奶奶,你们可别生事了,这样的冷秋,你们着了凉可怎好?老太太面前我是过不去的!”说着边打理文楚文萱的衣衫,转过头来对茜影茜文道:“你们几个偏这会子又不醒事了,只顾和他们玩耍!”
茜影道:“姐姐莫急,我们也是劝不过,才把他们拽将出来!姐姐就过来了!大爷和兰姐他们呢?”几个一面说一面在旁边的小亭子坐了。
秋玲道:“说什么京城来的御史大老爷在,是道衔大师的故人,还有咱营州的大尹也在,几个在那庙里正谈得欢呢!”
文楚道:“恁地说,我们也可自在的去玩。看看此处还有甚景可玩?”
茜影道:“我去看看!就回来!”众人都道好,此间,兰儿领着几个小厮从庙里出来道:
“大爷他们在说话呢,说也天下之事,我也不好在跟前,就出来了!咦,文萱的裙子怎恁般湿?”
茜文道:“还不是淘的?几个都拽不住,下次不带你来了!”说着又把如何玩水细说了一遍,那文萱只顾依在兰儿身旁偷笑!众人听了都道文萱是个小仙家!这时茜影入亭里来道:
“我问清楚了,西边有个夕照亭,从瀑布边可过去!南边有个朝阳洞,需穿过这个穴口,还有就是题壁,在东面!”
文萱道:“这些个好地方,先去哪一个呢?依我看,先去朝阳洞吧!看着日头景象,回来也是晌午了!”
兰儿道:“萱子说的是,咱们先去朝阳洞,刚刚我出来时,大师已准备了素食,要我们不可远走,恐贪玩忘了饭时!如今先去朝阳洞,饭后去题壁,待得日头偏西,恰是夕照亭的好风景!”众人都称是!说着便挽起文萱的手指着湿裙子地方问:“不碍事嘛?觉得冷吗?”
文萱道:“一个无事,百个无妨!如今都干了许多了!”兰儿又用手去搓了搓,觉得不甚潮湿,想想过一会就干了,就没再理会!
不一会儿,十几个人望穿这穴口向南出来,说来也怪,这日头蓄处却没甚树木,因俱是悬崖峭壁,遂生的少少的花草而已!前方,出洞穴前行不过十几步便是峭壁,那边上都是铁索栏杆,那峭壁之下也甚无人家!尽是非云非雾般缭绕,偶得两三声鸟雀啼鸣,在脚下飞过,此景如使人临仙境一般!再向远处看,隐隐见是一片水域,那畔上似有斑斑点点的房舍,都是浓荫裹着,细看时已是缕缕炊烟!再远处,仍是青山横黛一片;或云雾,或烟霞,或如城郭,或似陵丘;各个都赞这美景之妙,又向左看时,左面乃渐狭渐隘不可纳人之处;向右是一望远石阶,直通西面陪峰,石阶有两丈宽,一边峭壁一边悬崖,边上都有铁索栏杆!来往游人,有胆大的就凭栏向下看个究竟,胆小的紧靠右壁向前踱步。众人沿石壁前行,那茜文茜影伴着文萱文楚,那铭睿青莲伴着兰儿,几个走过这骇人之处,或惊叹或称赞;惊的是:这陡峭处建的竟如此稳固;叹的是:这美妙处怎也不经风月相蚀;称的是:如此家境引得游人幻海;赞的是:名山大川倒有如此不足!
众人行了一柱香功夫,脱了石阶,奔向林荫小径,前后仍是人来人往。骤然见远处人团拥簇,近看果真是个山洞,洞额题曰:朝阳洞,有小字“月花子虚”,再看此洞口有两人之高阔,内设香炉,求香者者甚众,使烟雾不绝于洞口!众人走进一看时,那些乡里农家的都手持纸绢之类的,小心放在地上,然后后撤两步又是拜又是念,念得是什么却不知道,但从形态看来各个诚恳严肃!文楚欲进去看个究竟,被青莲一把拉住,青莲道:“楚哥儿做什么?”
文楚道:“进去看看!”
青莲笑道:“莫不是也想讨点土药疗伤吗?” 众人都笑了,文楚方解其意!这时文萱道:“我进去看看!”说着就独自进去了,茜影拦她不住,也跟了进去,文萱捡了个空地就跪,在袖里取出一块帕子来,铺在面前,茜影见了偷笑,拉了拉文萱,那文萱一脸正经道:“求神需诚心,这个你是知道的,不好嬉笑!你看看这洞口,可知那蟒蛇的身躯了!”里面那些婆子妈子们正跪着却吓了一跳,道:“哪里有蟒蛇?”茜影忙道:“没有蛇,是说着玩呢!”众人又开始跪拜祈祷,茜影站也不是,跪也不是,只看文萱虔诚祈祷,那文萱本就伶俐,学着婆婆妈妈们跪拜,那一言一行逗得众人在洞口无不大笑!说也奇怪,不一会子,那帕子上就有指头大小一堆晶莹的屑子,茜影一旁叫奇!这些婆子们见了大惊道:“这是谁家的小娘子?竟这样好运,你看这药?竟恁般多!”众人都称奇,文萱包了药出来,众人都想看,那文萱将包装在袖内,道:“这是诚心所在,你们不许看,若看需自己去讨!”兰儿笑道:“那你就好生包好,看何时能用得上呵呵”
正说着,只见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孩子,从洞里出来,那孩子跛着脚,脸上略有麻疮,那妇人流着泪道:“今番得了药,求上天保佑,救得我儿!”众人见那少年年纪同文楚相仿,虽脸面有疮,却看得出是个俊俏脸,可惜得了这麻疮,毁了一个美少年!
文楚见了不觉心伤,问道:“老妈妈,你是哪里人?小哥这病怎不请个郎中,这土药如何能治?”
那妇人道:“这位小官人,你哪里知道,我们本是孤儿寡母,行了好几天放到这里来,今儿得了药,不知甚欢喜呢!”
文萱道:“老妈妈不是本镇上人嘛?”
那妈妈道:“我们从蒿桑来!家中只我俩,并无他人,因穷苦无钱医治,就听人说这里有神仙降药,就来了!如今只得了这么点,也就这么着吧!”
文楚道:“既这样,你不用担心,这二两银子你留着,回去买点药,这土药终究不是法子!”文萱见了,也不觉感伤道:“这药给你吧,我讨得比你得多!”那妇人那里肯受?文楚又拿出一两一并塞到那妇人怀里,茜文道:“老妈妈,你就拿着吧,我们公子是好心的!你好生收下回家看病要紧!”。那妇人领那少年倒地便拜!又问姓氏,文楚道:“这个不必了,见你这样可怜,就帮你一帮,你好生雇个车回家给哥儿看看病!”
众人正说着,一个小和尚跑过来道:“赵奶奶,大师那边传饭了!”兰儿应了一声,众人便去了!那妇人热泪盈眶,却不知这恩人是谁,那少年却铭记了众人的样子,向众人背影又拜了一拜!
且说众人回到庙里,道衔早已准备了素食,各个都先让了一番,就落座进饭,那耿御史见了文楚文萱两个赞不绝口,道:“施公子,我手上有一手抄集子,送与你,倘你诵读,日后进京取试想有所用!”翰章接过来一看,乃是《侯城集》!原来这集子乃是大文豪方孝孺的手笔,得此书可通晓世事,把握文辞,因耿御史见此人不俗,遂以此相赠!
饭毕,众人来到小亭子休息,兰儿问秋玲道:“大爷和正爷呢?”
秋玲道:“姐姐莫管他们了,又在里面看什么字画儿,什么书籍之类的!”
兰儿心下得意,想:如今遇了这个御史大人,也是朝中重臣,听说那方孝孺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首辅,如今相公同大爷都做了他的门下客,日后可是得志了!正思索着,众人要去题壁,兰儿就领众人向着题壁方向走去!
众人顺石板长廊向东走过去,见前面是一个宽阔场地,如今已过正午,游人渐少了,这题壁处却无甚人!众人来到那壁崖底下,下面有棋桌石椅,还有一长亭供人避雨休息,又见那崖上尽是朱红雕刻,有往来人书写之作,有唐宋大家的咏文,有名家诗作,也有看不懂得书法镶刻!
却道:
风云几曾逝
低首吟初盟
淡看人生尽
何处再相逢
落风尘
影孑然
别离弹指
花溅落
弱风寒
水云之间
几个人在下面的石椅上寻了坐,一面休息,一面赏这些诗文!兰儿正一面休息一面赏看,只见右上侧有一行稍小的字迹,刻得又高,不易辨认。就起身到壁前来,仔细看时那篇首写“凌川残记词”五个字,接着又看,是篇七言歌,歌曰:
曾为养娘变正娶,
黄梁一载十月胎。
勘得一身停机德,
谁人解我命安排。
咏絮才华伶俐口,
红颜祸境运不该。
却得旧日阴德处,
哭向寒舍别豪宅。
夫去人亡心不改,
叱咤嚣张人难捱。
添得新愁并旧恨,
小龙湾里命消哉。
年幼只身侍童女,
慈母丧命气苍苔。
辗转九江未曾死,
回首金簪土里埋。
双双奴为他檐下,
幸得文风中秀才。
半生颠沛半生苦,
鸳鸯帐下佳人来。
清明泣泪山中望,
自挂杨枝徒伤哀。
可怜姊妹消命短,
哪得雨公便开怀。
有心吞金气未断,
谁知桃李云边开。
无依无靠无牵挂,
难得心静惹祸胎。
转眼喧嚣悄寂寂,
旧日亭阁满荒苔。
富贵为何偏势力,
好事不由好处来。
天皇错断鸳鸯谱,
殒命之时杏花开。
金闺花柳容颜面,
流离他乡并人才。
两鬓斑白相逢处,
枉作笑谈实不该。
兰儿看时不觉心下不快,这是谁人所作,怎恁样的凄惨,一直看到完,甚觉不适,如何又像心神刺痛一般!回首又看一遍前四句,读道:
曾为养娘变正娶,
黄梁一载十月胎。
勘得一身停机德,
谁人解我命安排。
又细细端详,没看几行忽觉眼前发晕,天似倒了下来,骤然山崩地裂,地陷东南,那缝隙中光芒万丈,兰儿一惊,便觉心头不适,随即眼前一片漆黑,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那铭睿青莲见了,即刻把兰儿搀起来,到座上,众人急的不知所为,秋玲弄来水,那兰儿滴水不进,可吓哭了文萱,文萱不住的喊姑姑,终究不做声。此时早有几个小厮去报知赵正同施翰章,众人听了大惊,怎有读诗读的丧命的?翰章赵正二人即刻别过庙里众人,前往题壁;道衔也别了众人跟赵正过来。见兰儿卧在长亭的木椅上,众人有哭泣的,有搀扶的,近看时脸色苍白,那赵正差点哭将起来,又是掐人中又是拍脸,一会儿,兰儿微微睁开眼睛,众人的心方落了地!赵正将兰儿抱在怀中,心中犹如五味杂食,甚是难受,便问道:
“兰妹子,你这是惊煞我了,如何却晕倒这这里!”
文萱哭道:“方才姑姑读那诗,不知是甚妖术幻词,姑姑就晕厥了!”
翰章向那壁上看时没甚奇特诗词,都是大家所做,也无歪词斜语!便道:“兰儿你是疲惫了!想这山高风冷,一时身体不适也是有的,你看这诗词哪个不是你读过的?”
那兰儿回首定睛一看,那首歌不见了!她大惊道:“不见了,方才就在那里,如今那里却没甚诗词了!”
赵正道:“娘子,你定是身体不适了,你倒说出来,是甚样的诗词?”
兰儿道:“全不记得了,只道那篇首为《凌川残记词》五个字,其他的忘却大半,想来如梦境一般!”
文萱道:“我恍然听得姑姑道:空有一心停机德,谁人解我命安排。这两句!”兰儿大惊,再问时,又只记得这两句!
翰章道:“你平时少看些书吧,莫要看些杂七杂八的书!”
这时道衔赶来,问了经过,又问了问兰儿的安。赵正道:“大师莫惊,不妨的,定是山上冷,走玩的累了,就身体不适起来”
翰章道:“大师,如今晚秋,很快天色即晚,我们也好早些下山,这就去和三位大人做别!”
道衔翰章赵正三个回到庙中,赵正翰章两个与那三个大人道了别不在话下,众人因这兰儿一事也未去夕照亭赏玩,就径直下山去了!
欲知到施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人不善玄幻遐想,内容中都是平常事,也多有史实篡改,掺杂些武侠、儿女情长之类,望多指教!
众人登山途中,便觉气息清爽,来往行人也是不少;前路隐有去人之影,后路偶得来人之声;枫叶绯红,鸟雀啼鸣,好不热闹!昔日有歌曰:
君不见
月华川
洞天府
映南山
峰披翠裳延西岭
冉冉风光绿水还
喜鹊枝头窗前叫
雨燕沙丘抖泥丸
君不见
月华川
风萧萧
水潺潺
炊烟萦萦梢头绕
溪流山北丛林间
醉卧夕阳梦几许
绿荫沙里青松南
那文楚只是跟着父亲走,不时也要搀扶一下,那文萱则跟着赵正家的兰儿,见有奇异之处便独自跑去,累的那茜影不住叫苦道:“小姑奶奶,慢些吧!累了你,需苦了我啊!”众人见此情景就发起笑来。那兰儿道:“我的萱姐儿,你就慢些吧,看影丫头可怜见的,为了你把她累的都直不起腰了!”茜影又道:“来时老太太再三嘱咐了,山上风凉,登山定要出汗,不好被风吹了,这样会着凉的!”小文萱回首叉个腰俯视众人道:“姐姐放心,刚是高兴了,才是忘了累,没事的,我望见前面一个亭子,我先去看看!”茜影也忙跟了上去;施翰章道:“这路途中第一个亭子叫做朝日亭,因在山的东侧!”众人行至山腰,见那景色甚美;回首望穿那火焰般的枫叶层林,附着一层薄雾;正是:
风烟深处,
点点露珠儿晶莹剔透;
偏僻丛中,
对对莺雀儿细语纷飞;
远望处,
渗水镇暗暗重重飘飘渺渺;
近看时,
小龙湾弯弯曲曲迢迢迷迷。
众人向前望去,见一朱红大亭子,文萱倩影两个一再亭中向大家招手!这亭子建在枫树丛中,梁柱上布满了野藤!走近看时,亭柱上有“朝日亭”三个大字,两旁有联子写道:
坐看人间仿有仙翁道骨
月华东望得愿与日同辉
几个走到亭中来,见亭内有整齐木椅,当中有两个石桌并着几个石凳,观其大小可纳十数人休息赏玩!众人都落了座,翰章道:
“这亭子好就好在此联子;往有行人行至此处,总有忘却世间繁杂之感,得以同山月相接,意在陶公之美!”
文萱文楚至亭边扶着柱子只听赏那鸟雀名叫,又拾得奇花异草撮在掌中赏玩!翰章问众人道:
“你们可知这小龙湾的来历吗?”
众人都道不知。那翰章用手指着山顶道:
“穿过那个穴口,南方有个朝阳洞,此洞每每香烟缭绕时会落些晶莹的灰屑,也不知哪个先去应验的,却言能治百病,遂引得各方的苦人前来讨药!”
秋玲道:“这个我知道,先时母亲在时,我曾为她讨过药,很灵验的,吃了病就好了!得需诚心,心诚则灵嘛!”
众人都笑秋玲仙儿道儿的,那秋玲却信得深!赵正问:
“那接下来呢?”
翰章道:
“接下来,就是这朝阳洞很久以前住着一条巨蟒,专以鸟雀走兽为食,却不伤的人畜!每年只下山一次,就是雨季来时,它便下来将这几沟的洪水都用身子截住,饮净了方去,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这蟒死在洞中,尸骨化作尘土!每当有人烧香请愿时,便舍下一点尸骨做药给予穷人!后来有人叫这地方叫蟒挡坝!说的人多了,传得广了就斜了音,又叫毛头坝!”
文萱问道:
“恁地说,定是这蟒蛇灵验了,救济了穷人!却不知为何如今又叫起小龙湾来了?”
翰章笑道:
“这原是有根据的,本朝初年,宁王朱权偶来狩猎至此,见此处风景绝佳,问其名字,便道不雅。常言蛇乃称作小龙,就着此故事,就更了名,以此处湾水得名就唤作小龙湾了!”
休息片刻,众人又起身,不足半个时辰就到了山顶。你道这山顶怎生景象?
面前一个高数丈宽数十丈的通彻洞穴,立其中可见山那边的葱郁景观!向右是一个长廊,廊中的石阶已是郁郁苔痕,又见那点点苍苔之上落叶飞旋,赤黄相间别有乐趣!长廊的尽头在悬崖之下,直探入丛林之中。这悬崖有千尺之高,有如刀削般峭立;又见那丛中隐着个庙宇!又向西,过了那庙宇的方向细细听得潺潺流水之声!众人随着施翰章向那庙宇走去!到庙宇跟前,那水声渐大,望去,乃是从峭壁之上倾泻下的一线泉水,正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文楚文萱见了喜得不得了,央求父亲要过去玩耍。翰章道:
“茜文茜影,你两个陪他们去吧,小心不要近前,那边人多,且路又滑,这下面可是峭壁!铭睿你们也去吧!”
这几个小厮见翰章如此说,有如脱了缰的马儿,直奔那水声处去!
赵正道:“这定是道衔法师的去处了,我们去看看!”说着带着兰儿,引着翰章及从人向着庙宇走来。只见那青黑砖瓦镶在峭壁上一般,大红庙门紧闭。想是佛家规矩,不是佛节不能开的!侧门大开,来往进出的人有说有笑,甚是热闹!再看门楣上有“月华古寺”四个大字!旁边有联子写道:
问世间名利随身哪个相伴到永久
看乾坤仙风道土开口笑谈这凡尘
那联子刻在木板上,时期日久,墨迹已残,只这凸凹之处可辨清楚!众人进门里来,这庙宇倒是不小,中间大堂,左右有厢房,这大堂之上供一尊佛陀铜像!像前一个大香炉。这院中遍植松柏延春,伴有流水潺潺香烟缭绕,恰如仙境!几个放了些碎银两在炉旁的铁瓮之中,捻起几柱香燃了拜了拜后,向西厢房走来,一个小和尚迎了过来双手合十道:
“施主何来?”
赵正道:
“小师傅只说是渗水镇的赵正到此相扰!”
那小和尚去不多时,出来一个青衣和尚,这道衔见是赵正,喜得便拜,又见了兰儿也拜了拜,又和众人道个礼,众人都回了礼,赵正替他引见了施翰章,那道衔感激道:
“承蒙令尊相助,如今这小寺过得也算快活,施老近日身体可好?小僧多日来到此只是贪恋了风光,不曾下山探望!”
翰章道:“烦劳挂念,家父甚是康健,今儿见着秋色正美,扰了大师清幽!”
几个又客气了一番进到屋里来!只见屋里已有三个客人,看那光景不是村下之人,各个打扮不俗,身上穿戴都不是常有的,两旁都是官家模样,当中甚有派头,赵正翰章两个只是心下叫疑!这三个见来了人只是示意了一下,道衔为赵正翰章和兰儿让了座!道衔指着赵正翰章道:
“这二位就是我刚提过的两位公子,这位是渗水镇赵贤秋家的赵正赵公子,这位是下村施府的施翰章公子。这两个都使当世奇才!”说着,又指着当中那位道:
“这位是我的故人,京中御史耿景清耿大人,耿大人是当朝御史文人,如今在燕王大都处事!这位就是燕王的得意门生胡营,这位便是我营州前屯卫的大尹曹允!”赵正两个都一一拜了!这时几人防注意到,原来这房中周围有十几个锦衣卫和兵士!赵正翰章也是见过世面的,同那三位谈起话来自是不同凡人。
原来这耿御史乃真宁人,也是当世奇才,据传他读书一过不忘,乃是洪武中进士,后授编修,又改御史,年轻时曾遇道衔和尚,因惺惺惜惺惺之感,遂有深交。耿御史见此二人如此文采,不觉心生敬意,道:
“二位公子可考取功名了吗?”
翰章道:“回御史大人,我两个都已考了乡试,未曾进京,却都遇着了家中有逝事,所以还不曾进京取试!”
曹允道:“这个也是常理,古讲百善孝为先,不可乱了章法,孝是要守的!”
耿景清道:“见你两个谈吐不凡,如今遇着这事,倒也不妨,现只好用功学习,日后到京城取试,找我便可!”
两个谢了,如此几个谈的又是投机又是欢快,几个在屋里谈论世事谈论朝纲谈论治政!无不畅快,或高声吟诵,或挽手叹息,或喜得大笑,或愤之击案!当下史朝安就收了施翰章同赵正为弟子!喜得二人倒地谢恩,此处谈笑风生不在话下!
单说,秋玲出来向那瀑布方向走去,见那里人团攒动,都是看水赏壁的人,好不容易才挤进身寻着那几个,只见一个个身上都淋湿了,正闹得欢呢!秋玲把他们拉出来道:“小姑奶奶,你们可别生事了,这样的冷秋,你们着了凉可怎好?老太太面前我是过不去的!”说着边打理文楚文萱的衣衫,转过头来对茜影茜文道:“你们几个偏这会子又不醒事了,只顾和他们玩耍!”
茜影道:“姐姐莫急,我们也是劝不过,才把他们拽将出来!姐姐就过来了!大爷和兰姐他们呢?”几个一面说一面在旁边的小亭子坐了。
秋玲道:“说什么京城来的御史大老爷在,是道衔大师的故人,还有咱营州的大尹也在,几个在那庙里正谈得欢呢!”
文楚道:“恁地说,我们也可自在的去玩。看看此处还有甚景可玩?”
茜影道:“我去看看!就回来!”众人都道好,此间,兰儿领着几个小厮从庙里出来道:
“大爷他们在说话呢,说也天下之事,我也不好在跟前,就出来了!咦,文萱的裙子怎恁般湿?”
茜文道:“还不是淘的?几个都拽不住,下次不带你来了!”说着又把如何玩水细说了一遍,那文萱只顾依在兰儿身旁偷笑!众人听了都道文萱是个小仙家!这时茜影入亭里来道:
“我问清楚了,西边有个夕照亭,从瀑布边可过去!南边有个朝阳洞,需穿过这个穴口,还有就是题壁,在东面!”
文萱道:“这些个好地方,先去哪一个呢?依我看,先去朝阳洞吧!看着日头景象,回来也是晌午了!”
兰儿道:“萱子说的是,咱们先去朝阳洞,刚刚我出来时,大师已准备了素食,要我们不可远走,恐贪玩忘了饭时!如今先去朝阳洞,饭后去题壁,待得日头偏西,恰是夕照亭的好风景!”众人都称是!说着便挽起文萱的手指着湿裙子地方问:“不碍事嘛?觉得冷吗?”
文萱道:“一个无事,百个无妨!如今都干了许多了!”兰儿又用手去搓了搓,觉得不甚潮湿,想想过一会就干了,就没再理会!
不一会儿,十几个人望穿这穴口向南出来,说来也怪,这日头蓄处却没甚树木,因俱是悬崖峭壁,遂生的少少的花草而已!前方,出洞穴前行不过十几步便是峭壁,那边上都是铁索栏杆,那峭壁之下也甚无人家!尽是非云非雾般缭绕,偶得两三声鸟雀啼鸣,在脚下飞过,此景如使人临仙境一般!再向远处看,隐隐见是一片水域,那畔上似有斑斑点点的房舍,都是浓荫裹着,细看时已是缕缕炊烟!再远处,仍是青山横黛一片;或云雾,或烟霞,或如城郭,或似陵丘;各个都赞这美景之妙,又向左看时,左面乃渐狭渐隘不可纳人之处;向右是一望远石阶,直通西面陪峰,石阶有两丈宽,一边峭壁一边悬崖,边上都有铁索栏杆!来往游人,有胆大的就凭栏向下看个究竟,胆小的紧靠右壁向前踱步。众人沿石壁前行,那茜文茜影伴着文萱文楚,那铭睿青莲伴着兰儿,几个走过这骇人之处,或惊叹或称赞;惊的是:这陡峭处建的竟如此稳固;叹的是:这美妙处怎也不经风月相蚀;称的是:如此家境引得游人幻海;赞的是:名山大川倒有如此不足!
众人行了一柱香功夫,脱了石阶,奔向林荫小径,前后仍是人来人往。骤然见远处人团拥簇,近看果真是个山洞,洞额题曰:朝阳洞,有小字“月花子虚”,再看此洞口有两人之高阔,内设香炉,求香者者甚众,使烟雾不绝于洞口!众人走进一看时,那些乡里农家的都手持纸绢之类的,小心放在地上,然后后撤两步又是拜又是念,念得是什么却不知道,但从形态看来各个诚恳严肃!文楚欲进去看个究竟,被青莲一把拉住,青莲道:“楚哥儿做什么?”
文楚道:“进去看看!”
青莲笑道:“莫不是也想讨点土药疗伤吗?” 众人都笑了,文楚方解其意!这时文萱道:“我进去看看!”说着就独自进去了,茜影拦她不住,也跟了进去,文萱捡了个空地就跪,在袖里取出一块帕子来,铺在面前,茜影见了偷笑,拉了拉文萱,那文萱一脸正经道:“求神需诚心,这个你是知道的,不好嬉笑!你看看这洞口,可知那蟒蛇的身躯了!”里面那些婆子妈子们正跪着却吓了一跳,道:“哪里有蟒蛇?”茜影忙道:“没有蛇,是说着玩呢!”众人又开始跪拜祈祷,茜影站也不是,跪也不是,只看文萱虔诚祈祷,那文萱本就伶俐,学着婆婆妈妈们跪拜,那一言一行逗得众人在洞口无不大笑!说也奇怪,不一会子,那帕子上就有指头大小一堆晶莹的屑子,茜影一旁叫奇!这些婆子们见了大惊道:“这是谁家的小娘子?竟这样好运,你看这药?竟恁般多!”众人都称奇,文萱包了药出来,众人都想看,那文萱将包装在袖内,道:“这是诚心所在,你们不许看,若看需自己去讨!”兰儿笑道:“那你就好生包好,看何时能用得上呵呵”
正说着,只见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孩子,从洞里出来,那孩子跛着脚,脸上略有麻疮,那妇人流着泪道:“今番得了药,求上天保佑,救得我儿!”众人见那少年年纪同文楚相仿,虽脸面有疮,却看得出是个俊俏脸,可惜得了这麻疮,毁了一个美少年!
文楚见了不觉心伤,问道:“老妈妈,你是哪里人?小哥这病怎不请个郎中,这土药如何能治?”
那妇人道:“这位小官人,你哪里知道,我们本是孤儿寡母,行了好几天放到这里来,今儿得了药,不知甚欢喜呢!”
文萱道:“老妈妈不是本镇上人嘛?”
那妈妈道:“我们从蒿桑来!家中只我俩,并无他人,因穷苦无钱医治,就听人说这里有神仙降药,就来了!如今只得了这么点,也就这么着吧!”
文楚道:“既这样,你不用担心,这二两银子你留着,回去买点药,这土药终究不是法子!”文萱见了,也不觉感伤道:“这药给你吧,我讨得比你得多!”那妇人那里肯受?文楚又拿出一两一并塞到那妇人怀里,茜文道:“老妈妈,你就拿着吧,我们公子是好心的!你好生收下回家看病要紧!”。那妇人领那少年倒地便拜!又问姓氏,文楚道:“这个不必了,见你这样可怜,就帮你一帮,你好生雇个车回家给哥儿看看病!”
众人正说着,一个小和尚跑过来道:“赵奶奶,大师那边传饭了!”兰儿应了一声,众人便去了!那妇人热泪盈眶,却不知这恩人是谁,那少年却铭记了众人的样子,向众人背影又拜了一拜!
且说众人回到庙里,道衔早已准备了素食,各个都先让了一番,就落座进饭,那耿御史见了文楚文萱两个赞不绝口,道:“施公子,我手上有一手抄集子,送与你,倘你诵读,日后进京取试想有所用!”翰章接过来一看,乃是《侯城集》!原来这集子乃是大文豪方孝孺的手笔,得此书可通晓世事,把握文辞,因耿御史见此人不俗,遂以此相赠!
饭毕,众人来到小亭子休息,兰儿问秋玲道:“大爷和正爷呢?”
秋玲道:“姐姐莫管他们了,又在里面看什么字画儿,什么书籍之类的!”
兰儿心下得意,想:如今遇了这个御史大人,也是朝中重臣,听说那方孝孺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首辅,如今相公同大爷都做了他的门下客,日后可是得志了!正思索着,众人要去题壁,兰儿就领众人向着题壁方向走去!
众人顺石板长廊向东走过去,见前面是一个宽阔场地,如今已过正午,游人渐少了,这题壁处却无甚人!众人来到那壁崖底下,下面有棋桌石椅,还有一长亭供人避雨休息,又见那崖上尽是朱红雕刻,有往来人书写之作,有唐宋大家的咏文,有名家诗作,也有看不懂得书法镶刻!
却道:
风云几曾逝
低首吟初盟
淡看人生尽
何处再相逢
落风尘
影孑然
别离弹指
花溅落
弱风寒
水云之间
几个人在下面的石椅上寻了坐,一面休息,一面赏这些诗文!兰儿正一面休息一面赏看,只见右上侧有一行稍小的字迹,刻得又高,不易辨认。就起身到壁前来,仔细看时那篇首写“凌川残记词”五个字,接着又看,是篇七言歌,歌曰:
曾为养娘变正娶,
黄梁一载十月胎。
勘得一身停机德,
谁人解我命安排。
咏絮才华伶俐口,
红颜祸境运不该。
却得旧日阴德处,
哭向寒舍别豪宅。
夫去人亡心不改,
叱咤嚣张人难捱。
添得新愁并旧恨,
小龙湾里命消哉。
年幼只身侍童女,
慈母丧命气苍苔。
辗转九江未曾死,
回首金簪土里埋。
双双奴为他檐下,
幸得文风中秀才。
半生颠沛半生苦,
鸳鸯帐下佳人来。
清明泣泪山中望,
自挂杨枝徒伤哀。
可怜姊妹消命短,
哪得雨公便开怀。
有心吞金气未断,
谁知桃李云边开。
无依无靠无牵挂,
难得心静惹祸胎。
转眼喧嚣悄寂寂,
旧日亭阁满荒苔。
富贵为何偏势力,
好事不由好处来。
天皇错断鸳鸯谱,
殒命之时杏花开。
金闺花柳容颜面,
流离他乡并人才。
两鬓斑白相逢处,
枉作笑谈实不该。
兰儿看时不觉心下不快,这是谁人所作,怎恁样的凄惨,一直看到完,甚觉不适,如何又像心神刺痛一般!回首又看一遍前四句,读道:
曾为养娘变正娶,
黄梁一载十月胎。
勘得一身停机德,
谁人解我命安排。
又细细端详,没看几行忽觉眼前发晕,天似倒了下来,骤然山崩地裂,地陷东南,那缝隙中光芒万丈,兰儿一惊,便觉心头不适,随即眼前一片漆黑,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那铭睿青莲见了,即刻把兰儿搀起来,到座上,众人急的不知所为,秋玲弄来水,那兰儿滴水不进,可吓哭了文萱,文萱不住的喊姑姑,终究不做声。此时早有几个小厮去报知赵正同施翰章,众人听了大惊,怎有读诗读的丧命的?翰章赵正二人即刻别过庙里众人,前往题壁;道衔也别了众人跟赵正过来。见兰儿卧在长亭的木椅上,众人有哭泣的,有搀扶的,近看时脸色苍白,那赵正差点哭将起来,又是掐人中又是拍脸,一会儿,兰儿微微睁开眼睛,众人的心方落了地!赵正将兰儿抱在怀中,心中犹如五味杂食,甚是难受,便问道:
“兰妹子,你这是惊煞我了,如何却晕倒这这里!”
文萱哭道:“方才姑姑读那诗,不知是甚妖术幻词,姑姑就晕厥了!”
翰章向那壁上看时没甚奇特诗词,都是大家所做,也无歪词斜语!便道:“兰儿你是疲惫了!想这山高风冷,一时身体不适也是有的,你看这诗词哪个不是你读过的?”
那兰儿回首定睛一看,那首歌不见了!她大惊道:“不见了,方才就在那里,如今那里却没甚诗词了!”
赵正道:“娘子,你定是身体不适了,你倒说出来,是甚样的诗词?”
兰儿道:“全不记得了,只道那篇首为《凌川残记词》五个字,其他的忘却大半,想来如梦境一般!”
文萱道:“我恍然听得姑姑道:空有一心停机德,谁人解我命安排。这两句!”兰儿大惊,再问时,又只记得这两句!
翰章道:“你平时少看些书吧,莫要看些杂七杂八的书!”
这时道衔赶来,问了经过,又问了问兰儿的安。赵正道:“大师莫惊,不妨的,定是山上冷,走玩的累了,就身体不适起来”
翰章道:“大师,如今晚秋,很快天色即晚,我们也好早些下山,这就去和三位大人做别!”
道衔翰章赵正三个回到庙中,赵正翰章两个与那三个大人道了别不在话下,众人因这兰儿一事也未去夕照亭赏玩,就径直下山去了!
欲知到施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人不善玄幻遐想,内容中都是平常事,也多有史实篡改,掺杂些武侠、儿女情长之类,望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