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富婆人生(空间+种田)

正文 47过冬实录

    之后伍洪霖一家果然没有再来找麻烦,就像伍飞预料的那样,尽管不甘心,他们却不能像对待伍飞一样用长辈和宗族给木锦绣施压,从而达成目的,因为从某些方面来讲,木锦绣才是真正当家作主的那个,而伍飞就和入赘的没地位的女婿一样。

    外面都在传,这夫妻俩,一个是母夜叉,不贤悍妇,一个是软脚虾,夫纲不振。

    木锦绣根本不和外人打交道,这些流言对她没有任何的影响,而伍飞更是一点也不在意,该干嘛干嘛,养父母去世后他为了讨生活,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白眼没吃过,早就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你也可以称之为厚脸皮,面对洪水猛兽般流言蜚语也能面不改色淡然处之。

    宋氏还是一贯的糊糊涂涂过日子,倒是有两个人对这大咧咧的夫妻俩没心没肺的表现颇为恨铁不成钢。

    一人不可以的嘲讽伍飞:短见!

    一人不解又无奈的叹气:糊涂。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把名声看的很重,而在名节比生死更重要的古代,名誉和名声对人们的重要性自然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

    当然,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架不住别有用心的人一再诋毁抹黑,现在小夫妻两个一心经营农庄,火锅店和各种小生意也是在幕后遥控指挥,较少和外人打交道,但现在不跟人交往不代表以后不跟人交往,放任留言不管等风波过去仍然会残留下来对他们不利的影响。

    再退一步,他们自个儿不在意,那也得为他们的孩子考虑一下是不?

    伍飞一点就透,木锦绣也不笨,她就是气闷,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怎么会有人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缺德事,以后再见到更加无耻更加极品的人她觉得自己也不会惊讶了。

    侯文轩只给了伍飞一个小小的提醒,其它的甩手不理,一到闲暇时间就带着邹兴石宏俩孩子不怕冷的满山野跑,回来之后又把自个儿关在书房,谁也不准打扰,据说是有了灵感正在拼命作画……

    至于仇玉凤,医术是必修课,琴棋书画女红是消遣,有时候还会教来找小豆子玩的小豆丁们两招花拳绣腿,直接导致了附近村子之间的童子战争爆发次数直线上升,仇玉凤忙着管教“弟子”而且她也不爱掺和农庄上的事情,因而夫妻俩还得完全靠自己。

    正好快到腊八了,还真叫俩人给商量出来一个办法。

    腊八这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到了这一天,无论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一直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能熬好了。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下的腊八粥如果送给穷苦的人吃还能为自己积德,博得一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声。

    流言是给人抹黑,坏人名声,夫妻两个应对的方法就是在腊八那天通过施粥,让众人对他们有个好印象,虚假的流言自然不攻自破,况且施粥也是善事一件,落得一个好声明正好方便了木锦绣接下来的计划。

    有了计划两人便开始提前准备。

    煮粥用的米,有黄米、白米、糯米、小米,共有百来余斤。

    各类干果中,木锦绣空间里池塘的莲花常开不败,取之不尽的莲子自然不成问题,各种豆类也容易找的很,再然后是红枣去核,栗子、杏仁、花生,以及玫瑰。

    和施粥的腊八粥区分开来的是给自家人食用的腊八粥,比上面的还多了核桃、桂圆、榛子、葡萄、白果和肉丁几样。

    因为施粥的地点是在镇子上,为了方便行事木锦绣让人直接在镇子上租借了一户人家的院子,在外面搭好了粥棚,为了减少有人浑水摸鱼占便宜的情况,一开始没有把这件事给声张开来,厨子以及充当厨娘的大婶们从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着。

    等到第二天清晨的时候,各家各户中都传出来气味不同的粥香,而一个消息也随着天光放亮在大街小巷城隍破庙中传开了:

    珍珠村附近农庄的东家开棚施粥啦!

    你道是哪个农庄的东家?不正是最近传言中有“母夜叉”和“软脚虾”的庄子嘛!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施粥?

    一来是东家本来就是良善淳厚之人,二则东家本来也是穷苦出身,对穷苦百姓自然比旁人更加同情,所以才趁着腊八施粥,让穷苦人也能吃上一顿饱饭,过一个好的腊八节。

    开始人们半信半疑,毕竟之前这位农庄的“庄主”惧内吃软饭的流言到处都是,说的还有鼻子有眼的,他家里那位居然也能这样大方叫他施粥?

    开棚施粥不是他伍飞一个人做过,在此之前也有别的富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给穷苦百姓施粥发馒头,比如在镇子上和南阳城里都有酒楼产业的伍家,不过一次要给上百个之多的百姓施粥,煮粥的米是不干净的糙米,碗里光亮的能照出人影来,馒头是掺着一些黑面的窝窝头。

    有人免费施粥那些成天饿肚子的穷人乞丐已经感激不尽了,怎么还会嫌弃粥稀饭糙,但旁观的百姓说什么的都有,大肆夸赞或者讲风凉话的,有人说好有人说对方小气,这次自然也一样,质疑的众人不在少数。

    但当闻风前来围观的劳动群众看到一勺子一勺子舀到各式各样碗里的腊八粥,哑口无言了。

    真正的腊八粥啊,不掺和一点假的,做的比自家还要好啊,飘荡在空气中的一阵阵混合着各种果子香米香还有一丝丝清甜的花香……寒冬腊月天的冷风也吹不散冒着腾腾热气的粥香,本来打算围观一下就走掉的群众们,忽然有些挪不动步子。

    谁能知道这么多勾的人们馋虫都出来的内容丰富的腊八粥,其实根本没花小夫妻多少银子,提升了整个腊八粥的层次的“功臣”,非空间莲子和空间玫瑰莫属啦。

    伍飞亲自掌勺施粥,木锦绣隐于幕后,时不时的出来给自家男人送件斗篷系上,送只半截手套戴上,送一条围巾围着,耳朵也没忘记,灰色绒毛的耳罩套上去,也不用问这位严肃的东家了,别人光看着就觉得暖和的不得了,一个个好奇着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怎么没有见过?

    不过东家和他夫人到真是伉俪情深恩恩爱爱,你看人家夫人明明温婉体贴又良善,东家堂堂七尺男儿,顶天立地一脸正气,谁母夜叉了?谁软脚虾了?哪个缺德的乱嚼舌根子?

    木锦绣安排到人群里的托儿趁机发话:

    还能是哪个,不就是东家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嘛!

    从前见死不救,如今谋夺人家产不成,怀恨在心,有意诋毁……如此这般,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虚虚实实语焉不详,总之大家伙儿的脑补能力从古至今都是强悍无比的,根本就不用说的太明白。

    更何况镇子上的伍家这些年越发的不行了,伍老爷子那一辈还知道为善积德,等老头子老了,人也糊涂了,管不住自家几个小的,一家子一个个心比天高,自以为是十里八乡第一富霸,没把谁看在眼里,欺负相邻、狗眼看人低,仗势欺人的家奴……大家伙早有意见了,所以这会儿舆论向着小夫妻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腊八粥准备的很充足,木锦绣估计错误,如今天下太平,南阳又是第二都城,附近百姓虽然不至于家家富庶年年有余,但没有天灾人祸的时候勉强吃饱穿暖却不是难事,这时候镇子上的住户数目可是没办法和现代社会的镇子比,这还是南阳比较大的镇子了,即使乞丐比别处多一些,再加上实在难以度日的穷人,一共也不超过百人。

    腊八粥要剩下了。

    木锦绣缩在屋子里头想了想,她在伍飞出门的时候直接把围巾手套耳罩都戴上,就是为了让大家注意到这些新奇的东西进而产生好奇心,暖阁成本太高,不是人人都用的了的,火炕建造方法简单,不过这里可没有申请专利一说,她是在宋氏和仇玉凤做好了这些保暖防寒的东西的时候起了心思,材料都是现成的,人手可以从农庄和珍珠村就近选择,廉价方便成本低,先在镇子上试水,不一定要太精致,图个便宜实用,然后再雇佣女红优秀的绣娘进一步改进装饰后,再拿到南阳城中提高了价钱卖。

    当即叫来了小雅,吩咐:“小雅,给开了门的铺子每家送碗腊八粥,问一问能不能借他们的地方用一用。”木锦绣眼睛里闪过一道亮光,笑道,“就说大家伙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热闹,一定又冷又饿了,咱家煮的腊八粥多,谁饿了就给谁分上一碗,在他们的铺子里就着桌子吃。”

    周围的铺子都是啥铺子?各类小吃铺子。

    腊八这天大家伙都在家里自己煮腊八粥,街上的生意自然就冷清了,正好有人开棚施粥,粥香飘散,闻到的都被刺激的口中分泌唾液,不过人家的腊八粥是给穷人乞丐的,看热闹的各位谁也没好意思上前说:哎,你家的粥可真香呀,能不能给俺尝一尝?

    但主人家亲口发话了那就不一样了,而且还不是叫你跟来领粥的穷人乞丐一般随便找地方蹲着吃,而是叫周围的铺子帮忙接纳,坐下来慢慢的吃,暖烘烘,香喷喷,俩字,舒坦。

    人少粥多,人多粥少,给有需要的人主人家是实实在在的盛放满满的一碗,凑热闹的不好意思了,尝尝味道暖暖身子就可以了,馋虫被勾起来?觉得不满足?正好,各家店铺里的小吃随您挑,当然,要付银子的。

    舒坦了的各位就有心思谈八卦了,话题自然围绕着小夫妻和农庄,以及和这家主人有那么一点关系的伍家。

    作者有话要说:发晚了。。。就码这么多了,明天停更一天,要写论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