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廉亲王
你没看人家九贝子都不陪你们玩了吗?
现在人家在各地交通要塞建立城堡,玩转得不亦乐乎。别看在大清只是一个小小的贝子,在自己的基地那可是响当当的王。而且事事不操心,只要凭自己的兴趣赚钱就好了。
当然,你也可以当个昏君,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他们早就举家迁离大清,哼,谁还会陪你玩?
景娴竟然会想要嫁给这个比她大30岁的“老男人”,真是……哼!
怎么的,这世上没男人还是怎么滴。
妹妹啊,你的眼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烂了?兄弟几个不停吐槽,还是拗不过疼爱的妹妹。父亲还有五格公爵早就勾搭上了,定下了乌喇纳喇景娴入宫事宜。还有两家暗地联合,分割利益。他们两兄弟则利用侍卫之利,交好各地位比较低的侍卫,以借他们家族的势力发展人脉。当然,这是偷偷进行的,可不能让上面的大佬知道。老三,老四则借游学之便,辗转各地生意,个个都是混得风声水起。
最终让景娴得偿所愿。
别看景娴入宫成了嫔,那还是妾啊妾?他们的家的宝贝怎么就成了别人家的妾,就算是皇家也是没资格的。
于是兄弟几人别看身份低,但对于雍正帝那私底下真的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要不是不想给家族惹祸,给妹妹添麻烦。他们都想找家族暗卫帮忙把破布袋套到雍正帝的头上,好好教训一下一顿这个“老妹婿”。
*************************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又是十天一次一成不变的五更大朝。
虽然每天雍正帝都处理了不少的政事,但十日一次的大朝里,仍旧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事情等到他来决断。
雍正帝虽然上位两年,但不满他上位的人大有人在。
最大的政敌就是亲兄弟,同是九龙夺嫡的风云人物,廉亲王与十四贝勒。其他兄弟不是圈禁就是已放下心思。
廉亲王做人一向赞誉,在夺嫡时期就拢络了将近一半的朝臣。那时可是做人成功得让他们的皇阿玛康熙大帝深深忌惮着。
雍正帝性子一向多疑,虽有不少信任死忠的大臣名士帮忙镇守,然杯水车薪,事必躬亲,每天都是累得不行。
就怕惯会做人的,仍旧对帝位不死心的八爷党及十四爷党等人拿捏住。
“启禀皇上,江南丝绸商与知府勾结贪没下辖蚕民……”
“启奏皇上,长江以南大旱,户部已经出具了处理方案,请皇上定夺……”
“启奏皇上,兵部侍郎郞佳大人上书……”
“启禀皇上,内务府明年的能缩减的款项均列出,请皇上……”
……
……
每天大大小小的杂事,雍正帝都会一一过问,生怕治下有不妥之处。
雍正帝面无表情的脸很有威势,这些大臣能在雍正帝的手下做事,自然是明白雍正帝是不喜费话的人。你有什么事说完,交上折子,该往哪站就回哪去。
都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四大爷昨夜才跟景娴春风一渡,但国事家事他分得清。丝毫没让人看得到他脸上未退的春意,严恳得就如一头老牛。
廉亲王冷眼看着雍正的帝王之威。廉亲王每次上朝都是做那打酱油的角色。
他不甘心。
这个位置他差点就得到了,这些大臣应该是他的。他的额娘才是应该压在德妃的头上成为太后的人,他的福晋才是应该母仪天下的人……
皇阿玛,我也是您的儿子,可是为什么您的心这么偏?先头是太子,后头是老四。我呢,我呢?您将我置于何地?
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老四,你给我等着。
只是老九、老十……
老四,你不要以为封了我为亲王就能收买我,让我及身后的一系为你卖命。我可不是十三那死心眼,不再争一次,我怎么会甘心?
老十四也不会认输。你等着!捏着掐入掌心的手指,廉亲王的脸上还是带着那如日春风,一点都没有心理活动的姿态。
雍正帝下朝本想和军机大臣回军机处处理政事。后来想到景娴今日应该会去皇后处请安。怎么说都是排得上名号的新妃,去永寿宫看看怎么样吧。
***************************
眼见一天时辰已经快过半,没有小厨房的贵人们都等着要吃今日的第一餐,没有吃早点的妃子们都快撑不住娇弱的胃。反正皇后已经给新来的小妮子一个下马威,这日子啊,还长着呢,都等着瞧好戏吧。
带头的年贵妃、齐妃都已经有些坐立不安,想各回各宫。早些做个美美的打扮,晚点说不定还能去御花园“偶遇”下出来散步的皇上呢。
皇后给景娴使了个眼色让她留下,让人送走各宫妃。
景娴会意,站起身,好像恭敬的排在后妃们的后面走,实际悄悄的慢下步伐,等后妃们都离开了永寿宫的大门,景娴才离开座位不到两步。
感谢盆底鞋,感谢妃子们的肚子饿,哦,还要感谢她们对她的无视……
转身回到皇后身边,皇后一大好笑:“这都是皇上的人了,怎么还这么调皮?”
她可没漏看景娴刚刚的动作。
“姑姑……”景娴舍去端庄,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隔阂的拉着皇后的胳膊摇晃。
“嗯……?”皇后翻了个不雅的白眼,哼了一声。
这丫头,怎么这么没心没肺的,没看这宫里有这么多眼睛看着吗?
景娴嘟囔着:“是是是,皇后娘娘!这又没外人……”
皇后摸摸她的头,还是把她当孩子,虽然知道她已经被她亲手送给她的夫君当女人了。可是景娴这几年来跟她的情份,让她很难将她放在年氏,齐氏等人的位置上看待。
其实说白了,也是因为皇后觉得她掌握了景娴的所有,所以信任她。
“好啦!你还有理了这是。”皇后放开她。“坐好,我有话问你。”
景娴笑嘻嘻的坐在皇后的身边。刚要说话……
“皇上驾到……”是雍正帝身边一成不变的太监君。
皇上过来了?
皇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看向景娴,看到景娴木木的,皇后又觉得是自己多想。反正皇上无事时最常来的就是她永寿宫看望弘曠,看来是她想太多了。
景娴到是没感觉。你来就来喽,反正也不是我的地方。
跟在皇后的身边,来到宫门口接驾。还未走完的宫妃们嫉妒的看着她。才一个晚上,皇上就对小乌喇纳喇氏上心了,知道今日是小乌喇纳喇氏正式请安的日子,皇上竟会在百忙中过来……
一些老人忘记了,在府邸时,几位侧福晋、格格在第一天给皇后请安,四大爷也会陪一会的……
唉,真是君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啊!
拧帕子的拧帕子,隐晦的、大胆的朝雍正帝抛媚眼的抛媚眼,还有难得见一次雍正帝的贵人还兴奋的屈膝请安忘记起来,垂着雪白的脖颈,煞是诱人。
白日采花可不是雍正帝会做的事情。他打发众妃离开,无视她们想跟进永寿宫的脚步,龙行虎步进入恭迎他入内的皇后处。余下的妃下兴奋,失望,紧张不一等的情绪在宫外远处伫立。
摆手叫起皇后和景娴,雍正帝看着景娴那明艳的容颜虽带着微微的累迹,但总的说来还好。看来没什么事,果然有皇后在,错不了!
“皇上,上了一天的大朝了,您饿不饿,要不要用点东西?”皇后贤惠的拿宫女端上来的温水为雍正帝拭面洗手,一边为他搽净,一边问道。
“也好,流质的吧。朕还真有些饿了。”
“好好好,皇上稍等。”
皇后吩咐人将小厨房炖着的清火老鸭粥拿上来。再帮着皇上换下外袍。
景娴没有插手的地方,站到一边,看着夫妻俩这有爱的一幕,心中点头。
皇后姑姑私底下跟皇上相处得真好。他们当中的那种脉脉温情,好像阿玛额娘他们一样那么温馨。
一个温柔贤惠,在丈夫面前事事只为他着想,能为他放下皇后的骄傲为他做一个平凡妻子做的事;离开他又能与他并肩为他打理后宫的女人,才是每一个男人心目中最好的妻子。
而皇上这种信任就不打折扣的性格也是令人欣赏。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皇后相濡以沫,真不愧皇家三十年模范夫妻。
皇上看向景娴处,看她在那里发呆,有些好笑。小女孩就是小女孩,没事儿就不管不顾的沉入自己的世界里。
真是个可爱的女孩子。
联想到昨夜那火热的一幕,雍正帝嘲笑自己的不淡定,一把年纪了还为色所迷。看来,往后选秀决计是少让秀女进宫了。这年轻是好颜色,可是这不服老不行啊。朝堂这么多政事,后宫少几个人也没什么的。
皇后也看到景娴的傻样,又是有些高兴又是有些纠结。这孩子看到机会怎么不懂得把握呢。这不是太愁人了吗?不行,一会一定要好好问问她是怎么侍候皇上的。
太不让人省心了。
现在人家在各地交通要塞建立城堡,玩转得不亦乐乎。别看在大清只是一个小小的贝子,在自己的基地那可是响当当的王。而且事事不操心,只要凭自己的兴趣赚钱就好了。
当然,你也可以当个昏君,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他们早就举家迁离大清,哼,谁还会陪你玩?
景娴竟然会想要嫁给这个比她大30岁的“老男人”,真是……哼!
怎么的,这世上没男人还是怎么滴。
妹妹啊,你的眼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烂了?兄弟几个不停吐槽,还是拗不过疼爱的妹妹。父亲还有五格公爵早就勾搭上了,定下了乌喇纳喇景娴入宫事宜。还有两家暗地联合,分割利益。他们两兄弟则利用侍卫之利,交好各地位比较低的侍卫,以借他们家族的势力发展人脉。当然,这是偷偷进行的,可不能让上面的大佬知道。老三,老四则借游学之便,辗转各地生意,个个都是混得风声水起。
最终让景娴得偿所愿。
别看景娴入宫成了嫔,那还是妾啊妾?他们的家的宝贝怎么就成了别人家的妾,就算是皇家也是没资格的。
于是兄弟几人别看身份低,但对于雍正帝那私底下真的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要不是不想给家族惹祸,给妹妹添麻烦。他们都想找家族暗卫帮忙把破布袋套到雍正帝的头上,好好教训一下一顿这个“老妹婿”。
*************************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又是十天一次一成不变的五更大朝。
虽然每天雍正帝都处理了不少的政事,但十日一次的大朝里,仍旧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事情等到他来决断。
雍正帝虽然上位两年,但不满他上位的人大有人在。
最大的政敌就是亲兄弟,同是九龙夺嫡的风云人物,廉亲王与十四贝勒。其他兄弟不是圈禁就是已放下心思。
廉亲王做人一向赞誉,在夺嫡时期就拢络了将近一半的朝臣。那时可是做人成功得让他们的皇阿玛康熙大帝深深忌惮着。
雍正帝性子一向多疑,虽有不少信任死忠的大臣名士帮忙镇守,然杯水车薪,事必躬亲,每天都是累得不行。
就怕惯会做人的,仍旧对帝位不死心的八爷党及十四爷党等人拿捏住。
“启禀皇上,江南丝绸商与知府勾结贪没下辖蚕民……”
“启奏皇上,长江以南大旱,户部已经出具了处理方案,请皇上定夺……”
“启奏皇上,兵部侍郎郞佳大人上书……”
“启禀皇上,内务府明年的能缩减的款项均列出,请皇上……”
……
……
每天大大小小的杂事,雍正帝都会一一过问,生怕治下有不妥之处。
雍正帝面无表情的脸很有威势,这些大臣能在雍正帝的手下做事,自然是明白雍正帝是不喜费话的人。你有什么事说完,交上折子,该往哪站就回哪去。
都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四大爷昨夜才跟景娴春风一渡,但国事家事他分得清。丝毫没让人看得到他脸上未退的春意,严恳得就如一头老牛。
廉亲王冷眼看着雍正的帝王之威。廉亲王每次上朝都是做那打酱油的角色。
他不甘心。
这个位置他差点就得到了,这些大臣应该是他的。他的额娘才是应该压在德妃的头上成为太后的人,他的福晋才是应该母仪天下的人……
皇阿玛,我也是您的儿子,可是为什么您的心这么偏?先头是太子,后头是老四。我呢,我呢?您将我置于何地?
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老四,你给我等着。
只是老九、老十……
老四,你不要以为封了我为亲王就能收买我,让我及身后的一系为你卖命。我可不是十三那死心眼,不再争一次,我怎么会甘心?
老十四也不会认输。你等着!捏着掐入掌心的手指,廉亲王的脸上还是带着那如日春风,一点都没有心理活动的姿态。
雍正帝下朝本想和军机大臣回军机处处理政事。后来想到景娴今日应该会去皇后处请安。怎么说都是排得上名号的新妃,去永寿宫看看怎么样吧。
***************************
眼见一天时辰已经快过半,没有小厨房的贵人们都等着要吃今日的第一餐,没有吃早点的妃子们都快撑不住娇弱的胃。反正皇后已经给新来的小妮子一个下马威,这日子啊,还长着呢,都等着瞧好戏吧。
带头的年贵妃、齐妃都已经有些坐立不安,想各回各宫。早些做个美美的打扮,晚点说不定还能去御花园“偶遇”下出来散步的皇上呢。
皇后给景娴使了个眼色让她留下,让人送走各宫妃。
景娴会意,站起身,好像恭敬的排在后妃们的后面走,实际悄悄的慢下步伐,等后妃们都离开了永寿宫的大门,景娴才离开座位不到两步。
感谢盆底鞋,感谢妃子们的肚子饿,哦,还要感谢她们对她的无视……
转身回到皇后身边,皇后一大好笑:“这都是皇上的人了,怎么还这么调皮?”
她可没漏看景娴刚刚的动作。
“姑姑……”景娴舍去端庄,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隔阂的拉着皇后的胳膊摇晃。
“嗯……?”皇后翻了个不雅的白眼,哼了一声。
这丫头,怎么这么没心没肺的,没看这宫里有这么多眼睛看着吗?
景娴嘟囔着:“是是是,皇后娘娘!这又没外人……”
皇后摸摸她的头,还是把她当孩子,虽然知道她已经被她亲手送给她的夫君当女人了。可是景娴这几年来跟她的情份,让她很难将她放在年氏,齐氏等人的位置上看待。
其实说白了,也是因为皇后觉得她掌握了景娴的所有,所以信任她。
“好啦!你还有理了这是。”皇后放开她。“坐好,我有话问你。”
景娴笑嘻嘻的坐在皇后的身边。刚要说话……
“皇上驾到……”是雍正帝身边一成不变的太监君。
皇上过来了?
皇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看向景娴,看到景娴木木的,皇后又觉得是自己多想。反正皇上无事时最常来的就是她永寿宫看望弘曠,看来是她想太多了。
景娴到是没感觉。你来就来喽,反正也不是我的地方。
跟在皇后的身边,来到宫门口接驾。还未走完的宫妃们嫉妒的看着她。才一个晚上,皇上就对小乌喇纳喇氏上心了,知道今日是小乌喇纳喇氏正式请安的日子,皇上竟会在百忙中过来……
一些老人忘记了,在府邸时,几位侧福晋、格格在第一天给皇后请安,四大爷也会陪一会的……
唉,真是君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啊!
拧帕子的拧帕子,隐晦的、大胆的朝雍正帝抛媚眼的抛媚眼,还有难得见一次雍正帝的贵人还兴奋的屈膝请安忘记起来,垂着雪白的脖颈,煞是诱人。
白日采花可不是雍正帝会做的事情。他打发众妃离开,无视她们想跟进永寿宫的脚步,龙行虎步进入恭迎他入内的皇后处。余下的妃下兴奋,失望,紧张不一等的情绪在宫外远处伫立。
摆手叫起皇后和景娴,雍正帝看着景娴那明艳的容颜虽带着微微的累迹,但总的说来还好。看来没什么事,果然有皇后在,错不了!
“皇上,上了一天的大朝了,您饿不饿,要不要用点东西?”皇后贤惠的拿宫女端上来的温水为雍正帝拭面洗手,一边为他搽净,一边问道。
“也好,流质的吧。朕还真有些饿了。”
“好好好,皇上稍等。”
皇后吩咐人将小厨房炖着的清火老鸭粥拿上来。再帮着皇上换下外袍。
景娴没有插手的地方,站到一边,看着夫妻俩这有爱的一幕,心中点头。
皇后姑姑私底下跟皇上相处得真好。他们当中的那种脉脉温情,好像阿玛额娘他们一样那么温馨。
一个温柔贤惠,在丈夫面前事事只为他着想,能为他放下皇后的骄傲为他做一个平凡妻子做的事;离开他又能与他并肩为他打理后宫的女人,才是每一个男人心目中最好的妻子。
而皇上这种信任就不打折扣的性格也是令人欣赏。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皇后相濡以沫,真不愧皇家三十年模范夫妻。
皇上看向景娴处,看她在那里发呆,有些好笑。小女孩就是小女孩,没事儿就不管不顾的沉入自己的世界里。
真是个可爱的女孩子。
联想到昨夜那火热的一幕,雍正帝嘲笑自己的不淡定,一把年纪了还为色所迷。看来,往后选秀决计是少让秀女进宫了。这年轻是好颜色,可是这不服老不行啊。朝堂这么多政事,后宫少几个人也没什么的。
皇后也看到景娴的傻样,又是有些高兴又是有些纠结。这孩子看到机会怎么不懂得把握呢。这不是太愁人了吗?不行,一会一定要好好问问她是怎么侍候皇上的。
太不让人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