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四爷尴尬了
胤禛听着卓然的汇报,心里冷冷一哼,这几天他没有心情理会这些烦心事,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不安分,非要蹦出来闹腾点事情出来,让他不得不对付他们。
不过,也好,正好自己心情不好,拿他们撒气正好!
卓然感受到主人的怒气,低下头,飞快地禀奏道:“还有一点,少爷把紫薇姑娘安排到帽儿胡同了。”
“少爷”是卓然这些已经知道实情的心腹对乾隆的称呼。
胤禛一顿,也是,弘历现在只是个女流,丈夫又没什么本事,也难怪他没法好好安顿紫薇。只是,他已经和弘昼相认过了,竟然还不相信弘昼,不把这件事交给弘昼来做吗?哼,也不想想,到了这种时候,弘昼有什么好害他的!要是想害他的话早就派人把他暗中除掉了,哪用得着等到现在!
看来,与弘历相认的事情还要再等等!胤禛心里下了决定。
只是胤禛并不知道,自从那日乾隆与弘昼接上头、让弘昼帮他调查皇宫的事情以来,弘昼还没找过他,以乾隆多疑的性子也难免会怀疑。
想了想,胤禛吩咐道:“吴书来,传旨下去,朕明日要在御花园考校八旗子弟,所有成年未婚的年轻子弟都要出席!”
“嗻!”吴书来领命而去。
迟疑了一下,卓然又禀奏道:“主子,和硕恒恪亲王有恙了。”他当然知道主人不喜欢手下人自作主张,但为了如菊,他豁出去了。
和硕恒恪亲王?
胤禛蹙眉思索,疑惑地看向卓然,这是谁?
卓然低下头,回到:“是五爷的嫡子,弘晊。”
五弟的儿子?胤禛沉默地盯着卓然,看得他心里直发毛,但胤禛终究没有说什么,而是看着台灯沉思起来。
胤禛皱眉想了想还是没能想起来弘晊到底长的事什么样,只是他虽然不关心这个侄子,却不得不考虑其五弟的想法,毕竟这些奴才不到最后的关头是不会为了一个不受皇帝待见的亲王出头的,想来,弘晊应该是不行了,不然的话卓然不会特地禀报。这样的话不让五弟见儿子最后一面似乎不太好。
但是,五弟……
老天果然从来不会让朕好过!胤禛在心里抱怨。
其实和世人所猜测的不一样,胤禛并不是只有十三一个好兄弟,他和五阿哥胤祺的关系一直不错。
胤祺为人随和,一辈子礼佛,对谁都是一个老好人,所以其实所有的兄弟都和他的感情不错,再加上胤祺从小恩养在太后那里,汉语不好,只通熟满语蒙古语,所以天然地失去了竞争大位的条件,对谁都没有威胁,所以也没人找他麻烦。
而胤禛从小便勤学刻苦,单论文采虽然比不过胤祉,明面上也不敢超过太子,但比起其他人却是强多了,他与胤祺的年纪相当,所以康熙便让胤禛私下帮胤祺学习汉语,胤祺便跟胤禛熟悉起来。
后来胤禛忙着办差,再后来又忙着夺嫡,但他和胤祺的关系却一直没有断过,每年也总有几天聚聚,话虽寥寥,但感情却一直真挚。
至少胤禛自己是这样想的。
只可惜,即使是再真挚的感情也比不过血肉亲情。
刚登基的时候,胤禛左右为难,前有朝堂的改革举步维艰,后有他的兄弟们掣肘为难,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好在有十三弟帮忙,他终于稳定了情况,掌握了大权,可还没等他松一口气歇一歇,畿内饥荒,三哥、五弟、老九贸米积置,囤积居奇,致使京城米价至银八两,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逼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允许散卖霉变之米,这才勉强维持。
那一次他是动了真火。
他们都以为这皇位是他的,这天下便是他一个人的了吗?
不,这天下是他们爱新觉罗的!他们这是动了国本!动了江山社稷的根基!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哪一次的皇朝更迭不是由民不聊生激起民愤而始?
老三、老九恨他,恨不得吃他的肉饮他的血,这他都知道,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五弟也会这样做。
想到刚登基那时他知道了五弟所作所为时的心情,胤禛苦笑起来,自己的缺点其实他一直都知道,过于重感情是一方面,眼里揉不进沙子是另一方面,而更重要的却是有些事他明明非常清楚,从理智上更是想得明明白白,但就是无法释怀。
胤祺的背叛就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但其实他早就明白的,他和胤祺的感情又怎么能比得过胤祺和胤禟的感情呢?
罢了,就以这次的事情作为契机,与五弟相认吧。
胤禛在心里叹了口气,吩咐道:“摆驾大雅斋。”
吩咐侍从不要声张,胤禛轻轻地走进房间,胤祺正背对着他认真地抄写经书,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给他优雅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色,仿佛慈悲的菩萨。
“五弟!”胤禛淡淡唤道。
胤祺转过头,呆呆地看着倚在门边的胤禛,手里的毛笔掉了下来,弄污了他精心誊写的经书,他也完全不知道。
“怎么那么不小心!”胤禛走过来,小心捡起毛笔放在搁架上以防引起不小心碰到,弄脏自己的手。
胤祺直勾勾地看着胤禛,似乎怎么也看不够,他呆呆地唤道:“四哥!四哥!四哥!”
胤禛哭笑不得,一段时间不见,五弟似乎更呆了。
胤祺见胤禛没有回应他,以为这又是自己的幻觉,伤心道:“四哥,你还是不能原谅我吗?九弟来求我的时候,我不知道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我只是借给九弟三百万银子而已!我不知道九弟会那么做!”
胤禛皱眉,难道这里面还有他不知道的隐秘?这样一想,他轻柔地问道:“你不知道?”
胤祺点头:“九弟说他做生意赔了,我、我就借给他了,我真的不知道!”
胤禛沉思,这确实是有可能的,胤祺一向对胤禟百求百应,何况只是一些银子?但……
“你为什么从不解释?”
胤祺讷讷道:“不是我的本意又怎么样?九弟是拿我的银子做的,和我做的一样……我、我害死了那么多人……”似乎是想到了那时那些灾民的惨状,胤祺抽噎起来,“是我害死了他们!还他们死的那么惨!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所以四哥从来也不肯原谅我!这都是我应受的惩罚!”
胤禛心里低叹,他从来没有想过事情会是这么一回事,五弟竟然把一切都扛到自己身上,埋怨自己,还以为朕也是因此才不理他,真是一个笨蛋。
胤祺抬起头偷偷地瞄了胤禛一眼,见他看向自己这里又飞快地低下了头,心里想到,他的幻觉越来越像了,和四哥一样严厉威严,害他不敢像以前那样蹭过去。
胤禛见他的眼睛通红,像兔子一样,而更像兔子地方是,受到惊吓的时候,闻风撒腿就跑,心里好气又好笑,咳了一声,说道:“五弟,不认识四哥了?”
“四哥?”胤祺呆呆地唤道。
看着胤祺的样子,胤禛心里一软,说道:“五弟,朕从未因此生你的气。”
我生气的原因从来只是以为你背叛了我,以为你背叛了你的信仰……囤积居奇这种事老九做的不是一次两次了,他这样做我可以理解,但你这么做,对我来说却是背叛。
原来没有,如此,甚好。
“四哥?”胤祺伸出手,试探性地摸了摸胤禛的脸庞,感到手指温热的触感,他似乎才终于确定眼前的人不是自己的幻觉,真的是自己的四哥,他猛然扑到胤禛怀里,大哭起来:“四哥!四哥……”
胤禛心里低叹,拍着胤祺的背脊安慰道:“四哥在,四哥在……”
过了一会儿,胤祺像是想起什么,抬起头解释道:“四哥,你相信我!我怎么可能罔顾那么多人的性命,囤积居奇,我——”
胤禛伸出手,捂住胤祺的嘴,说道:“朕知道,朕相信你,五弟,你不用多说。”
胤祺眨着眼睛,呆呆地看着胤禛,重复道:“四哥你相信我?”
温热的呼吸喷洒在胤禛的手上,让他心里痒痒的,他有些尴尬,松开手,维持着平稳的口气说道:“是,朕信你。”
胤祺幸福地笑起来,眼角弯成甜美的弧度,抱住胤禛,在他怀里蹭了蹭。
胤禛却僵硬起来。
胤祺似乎忘记自己变成女子了,这样一蹭,软玉温香,触感柔柔的,让胤禛心怀意乱,起了反应,他僵着身子,不敢动弹,既怕让五弟发现,又怕若自己推开五弟他又会多想。
胤禛还在那里不知所措自欺欺人,殊不知胤祺已经发现了胤禛的反应,他羞红了脸,偷偷动了动身子更加贴了上去,心里想到,四哥会不会那样、那样、再那样呢?我要怎么迎合呢?
不过,也好,正好自己心情不好,拿他们撒气正好!
卓然感受到主人的怒气,低下头,飞快地禀奏道:“还有一点,少爷把紫薇姑娘安排到帽儿胡同了。”
“少爷”是卓然这些已经知道实情的心腹对乾隆的称呼。
胤禛一顿,也是,弘历现在只是个女流,丈夫又没什么本事,也难怪他没法好好安顿紫薇。只是,他已经和弘昼相认过了,竟然还不相信弘昼,不把这件事交给弘昼来做吗?哼,也不想想,到了这种时候,弘昼有什么好害他的!要是想害他的话早就派人把他暗中除掉了,哪用得着等到现在!
看来,与弘历相认的事情还要再等等!胤禛心里下了决定。
只是胤禛并不知道,自从那日乾隆与弘昼接上头、让弘昼帮他调查皇宫的事情以来,弘昼还没找过他,以乾隆多疑的性子也难免会怀疑。
想了想,胤禛吩咐道:“吴书来,传旨下去,朕明日要在御花园考校八旗子弟,所有成年未婚的年轻子弟都要出席!”
“嗻!”吴书来领命而去。
迟疑了一下,卓然又禀奏道:“主子,和硕恒恪亲王有恙了。”他当然知道主人不喜欢手下人自作主张,但为了如菊,他豁出去了。
和硕恒恪亲王?
胤禛蹙眉思索,疑惑地看向卓然,这是谁?
卓然低下头,回到:“是五爷的嫡子,弘晊。”
五弟的儿子?胤禛沉默地盯着卓然,看得他心里直发毛,但胤禛终究没有说什么,而是看着台灯沉思起来。
胤禛皱眉想了想还是没能想起来弘晊到底长的事什么样,只是他虽然不关心这个侄子,却不得不考虑其五弟的想法,毕竟这些奴才不到最后的关头是不会为了一个不受皇帝待见的亲王出头的,想来,弘晊应该是不行了,不然的话卓然不会特地禀报。这样的话不让五弟见儿子最后一面似乎不太好。
但是,五弟……
老天果然从来不会让朕好过!胤禛在心里抱怨。
其实和世人所猜测的不一样,胤禛并不是只有十三一个好兄弟,他和五阿哥胤祺的关系一直不错。
胤祺为人随和,一辈子礼佛,对谁都是一个老好人,所以其实所有的兄弟都和他的感情不错,再加上胤祺从小恩养在太后那里,汉语不好,只通熟满语蒙古语,所以天然地失去了竞争大位的条件,对谁都没有威胁,所以也没人找他麻烦。
而胤禛从小便勤学刻苦,单论文采虽然比不过胤祉,明面上也不敢超过太子,但比起其他人却是强多了,他与胤祺的年纪相当,所以康熙便让胤禛私下帮胤祺学习汉语,胤祺便跟胤禛熟悉起来。
后来胤禛忙着办差,再后来又忙着夺嫡,但他和胤祺的关系却一直没有断过,每年也总有几天聚聚,话虽寥寥,但感情却一直真挚。
至少胤禛自己是这样想的。
只可惜,即使是再真挚的感情也比不过血肉亲情。
刚登基的时候,胤禛左右为难,前有朝堂的改革举步维艰,后有他的兄弟们掣肘为难,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好在有十三弟帮忙,他终于稳定了情况,掌握了大权,可还没等他松一口气歇一歇,畿内饥荒,三哥、五弟、老九贸米积置,囤积居奇,致使京城米价至银八两,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逼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允许散卖霉变之米,这才勉强维持。
那一次他是动了真火。
他们都以为这皇位是他的,这天下便是他一个人的了吗?
不,这天下是他们爱新觉罗的!他们这是动了国本!动了江山社稷的根基!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哪一次的皇朝更迭不是由民不聊生激起民愤而始?
老三、老九恨他,恨不得吃他的肉饮他的血,这他都知道,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五弟也会这样做。
想到刚登基那时他知道了五弟所作所为时的心情,胤禛苦笑起来,自己的缺点其实他一直都知道,过于重感情是一方面,眼里揉不进沙子是另一方面,而更重要的却是有些事他明明非常清楚,从理智上更是想得明明白白,但就是无法释怀。
胤祺的背叛就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但其实他早就明白的,他和胤祺的感情又怎么能比得过胤祺和胤禟的感情呢?
罢了,就以这次的事情作为契机,与五弟相认吧。
胤禛在心里叹了口气,吩咐道:“摆驾大雅斋。”
吩咐侍从不要声张,胤禛轻轻地走进房间,胤祺正背对着他认真地抄写经书,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给他优雅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色,仿佛慈悲的菩萨。
“五弟!”胤禛淡淡唤道。
胤祺转过头,呆呆地看着倚在门边的胤禛,手里的毛笔掉了下来,弄污了他精心誊写的经书,他也完全不知道。
“怎么那么不小心!”胤禛走过来,小心捡起毛笔放在搁架上以防引起不小心碰到,弄脏自己的手。
胤祺直勾勾地看着胤禛,似乎怎么也看不够,他呆呆地唤道:“四哥!四哥!四哥!”
胤禛哭笑不得,一段时间不见,五弟似乎更呆了。
胤祺见胤禛没有回应他,以为这又是自己的幻觉,伤心道:“四哥,你还是不能原谅我吗?九弟来求我的时候,我不知道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我只是借给九弟三百万银子而已!我不知道九弟会那么做!”
胤禛皱眉,难道这里面还有他不知道的隐秘?这样一想,他轻柔地问道:“你不知道?”
胤祺点头:“九弟说他做生意赔了,我、我就借给他了,我真的不知道!”
胤禛沉思,这确实是有可能的,胤祺一向对胤禟百求百应,何况只是一些银子?但……
“你为什么从不解释?”
胤祺讷讷道:“不是我的本意又怎么样?九弟是拿我的银子做的,和我做的一样……我、我害死了那么多人……”似乎是想到了那时那些灾民的惨状,胤祺抽噎起来,“是我害死了他们!还他们死的那么惨!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所以四哥从来也不肯原谅我!这都是我应受的惩罚!”
胤禛心里低叹,他从来没有想过事情会是这么一回事,五弟竟然把一切都扛到自己身上,埋怨自己,还以为朕也是因此才不理他,真是一个笨蛋。
胤祺抬起头偷偷地瞄了胤禛一眼,见他看向自己这里又飞快地低下了头,心里想到,他的幻觉越来越像了,和四哥一样严厉威严,害他不敢像以前那样蹭过去。
胤禛见他的眼睛通红,像兔子一样,而更像兔子地方是,受到惊吓的时候,闻风撒腿就跑,心里好气又好笑,咳了一声,说道:“五弟,不认识四哥了?”
“四哥?”胤祺呆呆地唤道。
看着胤祺的样子,胤禛心里一软,说道:“五弟,朕从未因此生你的气。”
我生气的原因从来只是以为你背叛了我,以为你背叛了你的信仰……囤积居奇这种事老九做的不是一次两次了,他这样做我可以理解,但你这么做,对我来说却是背叛。
原来没有,如此,甚好。
“四哥?”胤祺伸出手,试探性地摸了摸胤禛的脸庞,感到手指温热的触感,他似乎才终于确定眼前的人不是自己的幻觉,真的是自己的四哥,他猛然扑到胤禛怀里,大哭起来:“四哥!四哥……”
胤禛心里低叹,拍着胤祺的背脊安慰道:“四哥在,四哥在……”
过了一会儿,胤祺像是想起什么,抬起头解释道:“四哥,你相信我!我怎么可能罔顾那么多人的性命,囤积居奇,我——”
胤禛伸出手,捂住胤祺的嘴,说道:“朕知道,朕相信你,五弟,你不用多说。”
胤祺眨着眼睛,呆呆地看着胤禛,重复道:“四哥你相信我?”
温热的呼吸喷洒在胤禛的手上,让他心里痒痒的,他有些尴尬,松开手,维持着平稳的口气说道:“是,朕信你。”
胤祺幸福地笑起来,眼角弯成甜美的弧度,抱住胤禛,在他怀里蹭了蹭。
胤禛却僵硬起来。
胤祺似乎忘记自己变成女子了,这样一蹭,软玉温香,触感柔柔的,让胤禛心怀意乱,起了反应,他僵着身子,不敢动弹,既怕让五弟发现,又怕若自己推开五弟他又会多想。
胤禛还在那里不知所措自欺欺人,殊不知胤祺已经发现了胤禛的反应,他羞红了脸,偷偷动了动身子更加贴了上去,心里想到,四哥会不会那样、那样、再那样呢?我要怎么迎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