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节日
木兰渺留在上海过春节。幺叔会不会真的要来上海找他,并搞臭他,他认为不会。如果说利音城里有亲戚怕他的叫嚣,有牌友为他撑腰,有邻居给他扇风点火,他可以如鱼得水,那么上海就没有这样的水,他蹦不了几天。幺叔去年到成都找他,他怕,那是他山穷水尽的时候;幺叔倘若现在来上海,他正是东山再起的时候,没有丝毫害怕的理由。
木兰渺喜欢一个人的春节,少有人打扰,又不必参加亲戚之间的应酬,他可以整天整天地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这样的时间很少很珍贵。他本是恋家的人,但现在不了,乡下的老家、父母的新家都留给他难言的伤害,都不是他安心的港湾。
木兰渺拥有了比法定假期还长的假期,却失去了当初忙里偷闲的聊天激情。他和苗喜越在网上礼节性地相互道了声“新年快乐”之后就沉默了,她不再好奇地追问他什么,他也就不再主动讲述什么。当问的她已问了,想说的他已经说了,他们似乎就这样说到了尽头,网聊的最终结局往往就是无事可聊。
时光似乎回到了一年前,一年前他一个人过春节,现在又是一个人过,而且趁节日做着与股票有关的事。不同的是一年前他在成都的别墅里过,想着梁之婕。现在是在上海的出租屋里过,想起了苗喜越。不知怎么的,没有了苗喜越在网络那头的等候,这间小屋失去了当初的吸引力,他心里空落落的,有时还不愿回到屋里,独咽那份寂寞。
无聊间,木兰渺打开繁城美文网,看网站是否像苗喜越说的那样要升级改版。网站的确改变了些,多了一些个性化设置功能,各类排行榜依然在;风格仍保持从前那般清新简约,各类作品配图的色调也属雅致风格,不知哪些是苗喜越亲自配的图;网站没有商业广告,没有让人肉麻的标题,很多唯美的标题如同唯美的摄影充满欲说还休的诗意。上善若水,大爱无言,极精则简,网站也是如此,弱化网页的炫,突出作品的美,真正的好作品不需要繁杂的外在装饰,就像大牌歌星因为有足够的底气,再大的场面就能一人压台,不需要任何人伴舞,不需要光怪陆离的舞台甚至华丽的服饰,观众闭上眼听就足以陶醉。
不过,网站论坛上很多会员发帖表示不满意,声称不习惯现在的后台管理,有的还称日志丢失。帖子发布了三四天,没有管理员予以解释,大概都过节去了。
木兰渺登录自己的博客,看看自己的日志是否丢失,还好,它们都在。
看着那些日志,想起渐行渐远的过往,他心生惆怅:离梁之婕那场婚礼整整三年了,她现在在哪里,是否过得幸福,是否有了孩子,是否想过他……有人说,忘记深爱的人至少要三年,他认为这话是对的,三年了,苗喜越不是在他心里若隐若现吗?多年之后,他能真正地忘掉婕吗?谁会真正地代替婕,让他不再想她?如果真的把婕忘记,他该欢笑,还是哭泣?茫茫人海,美人如织,行走在狭窄的生活圈子里,那个能再次让他动心的人又在哪里?苗喜越吗,说动心似乎牵强,说不动心似乎又在乎着她。而她,并不在乎他,他用情太深,经历太多,她那么单纯,那么优越,那么有主见,怎么会在乎一个深爱另一个女人的男人……
木兰渺杂七杂八地想着,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标题上:《两年之碎片》。他点开标题,看起这篇往日的日志:
两年 有多长 有多短
蓦然回首 往事如昨
时间这只候鸟 在四季中往返
恍惚间谁都不是从前
一个人 坚守什么 改变什么
岁月变迁 笑颜何在
命运这叶小舟 沉浮那么多年
风浪之上 谁在指引航向
一段文 何为真 何为假
犀利的眼 能否洞穿
文字这套盛装吸引从多目光
美饰之下 感动过谁
一句话 在风中 在心底
飘渺之声 隔世离空
言语这把锁链 沉默将它斩断
千里之外 谁将它挂念
一首歌 被淡忘 被珍藏
当它回响 时光倒流
音乐这串露珠 从那头滴落这头
浸润之中 谁和着节拍叹息
一个梦 是否圆 是否缺
花开花落 伤感依然
理想这扇天窗 里外都是风景
夕阳之后 谁为我打开天窗
这首诗写于去年除夕夜,为他思念的婕而写。那时的他是别墅里的家庭教师,深受别墅女主人江采墨、其子欧帝的信任,过着优越的生活,他从不与人谈及自己的感情像个清心寡欲的人,一旦写起文字来就离不了感情,像个多情的女人。那时的他刚偷偷学会炒股,一心想着哪天炒股炒发了,让一叠钞票变成铺天盖地的钞票,就开着自己的宝马车去迎接梁之婕,用火热的心和强悍的实力把她争取回来,让她完全离开那个男人的怀抱,无忧无虑地跟着自己,来到自己为她搭建的漂亮城堡,过着幸福的生活,养育他们的一大堆孩子……
但是,读到这首诗的依然不是婕,而是苗喜越。这首诗本来首发在门户网站上,苗喜越则在诗后留言,邀请他把博客从门户网搬到繁城美文网。出于对她关注自己日志的感谢,他同意了,过后还成了苗喜越网站的义务编辑。这篇日志之后,他就很少再为婕写,弹指之间一年就过去了。这一年来又那么漫长,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让他应接不暇,他先后经历了股市大跌、爷爷住院、股票割肉、欧帝小升初选拔,被江采墨误会辞退、幺叔追到成都、到上海找林问胜、初当操盘手、认识苗喜越、遇到董琳丽等等事情,接二连三地折腾之后他成为了现在的样子,有了现在的处境。
他仍然想着婕,希望有奇迹眷顾自己,让她能出现,哪怕是她QQ头像能够亮起来,告诉他安好,他也会心安,他不会再像从前不顾一切地去找她、逼她。他们成不了恋人和夫妻,但他希望还能成为朋友,不求安慰谈心,不求相伴终老,但求在这样的节日里有机会相互道声平安。他试图再为她写上一篇日志,祭奠一般地纪念那份消逝的爱恋,但他不知从何写起,似乎灵感已经枯萎,激情已经飘散。三年前为她写的日志至今收不到回音,三年没有共同的经历和话语来点燃爱的柴禾,三年的等待让他失去了再写的自信。三年了,婕没有再与他共舞、共抗争、共甘苦,他的文字如气球般地瘪了下去。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把博客里的日志完全删除,不想被苗喜越以及其它管理员在后台看见,但他又犹豫了:曾经的爱,曾经的泪,曾经的思绪因为这些文字历历在目,就是老去的那一天也能回味,就是失去了记忆也有它们记载,这些是他最有质感的生命和青春,如果删除了,那段青春真的会随他老去,最终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存在。他把光标停在“删除”的位置下不了手:让这些有生命的文字藏在这里也好,至少它们还活着,只要它们活着,那段青春就永远那么年轻。
木兰渺一声叹息,为抓不住的爱情,为心无所依的自己。他关闭了网站,把一首又一首忧伤的网络情歌放得震耳欲聋,让歌词代替自己倾吐心声,让音乐把自己淹没,把孤独埋葬。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木兰渺喜欢一个人的春节,少有人打扰,又不必参加亲戚之间的应酬,他可以整天整天地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这样的时间很少很珍贵。他本是恋家的人,但现在不了,乡下的老家、父母的新家都留给他难言的伤害,都不是他安心的港湾。
木兰渺拥有了比法定假期还长的假期,却失去了当初忙里偷闲的聊天激情。他和苗喜越在网上礼节性地相互道了声“新年快乐”之后就沉默了,她不再好奇地追问他什么,他也就不再主动讲述什么。当问的她已问了,想说的他已经说了,他们似乎就这样说到了尽头,网聊的最终结局往往就是无事可聊。
时光似乎回到了一年前,一年前他一个人过春节,现在又是一个人过,而且趁节日做着与股票有关的事。不同的是一年前他在成都的别墅里过,想着梁之婕。现在是在上海的出租屋里过,想起了苗喜越。不知怎么的,没有了苗喜越在网络那头的等候,这间小屋失去了当初的吸引力,他心里空落落的,有时还不愿回到屋里,独咽那份寂寞。
无聊间,木兰渺打开繁城美文网,看网站是否像苗喜越说的那样要升级改版。网站的确改变了些,多了一些个性化设置功能,各类排行榜依然在;风格仍保持从前那般清新简约,各类作品配图的色调也属雅致风格,不知哪些是苗喜越亲自配的图;网站没有商业广告,没有让人肉麻的标题,很多唯美的标题如同唯美的摄影充满欲说还休的诗意。上善若水,大爱无言,极精则简,网站也是如此,弱化网页的炫,突出作品的美,真正的好作品不需要繁杂的外在装饰,就像大牌歌星因为有足够的底气,再大的场面就能一人压台,不需要任何人伴舞,不需要光怪陆离的舞台甚至华丽的服饰,观众闭上眼听就足以陶醉。
不过,网站论坛上很多会员发帖表示不满意,声称不习惯现在的后台管理,有的还称日志丢失。帖子发布了三四天,没有管理员予以解释,大概都过节去了。
木兰渺登录自己的博客,看看自己的日志是否丢失,还好,它们都在。
看着那些日志,想起渐行渐远的过往,他心生惆怅:离梁之婕那场婚礼整整三年了,她现在在哪里,是否过得幸福,是否有了孩子,是否想过他……有人说,忘记深爱的人至少要三年,他认为这话是对的,三年了,苗喜越不是在他心里若隐若现吗?多年之后,他能真正地忘掉婕吗?谁会真正地代替婕,让他不再想她?如果真的把婕忘记,他该欢笑,还是哭泣?茫茫人海,美人如织,行走在狭窄的生活圈子里,那个能再次让他动心的人又在哪里?苗喜越吗,说动心似乎牵强,说不动心似乎又在乎着她。而她,并不在乎他,他用情太深,经历太多,她那么单纯,那么优越,那么有主见,怎么会在乎一个深爱另一个女人的男人……
木兰渺杂七杂八地想着,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标题上:《两年之碎片》。他点开标题,看起这篇往日的日志:
两年 有多长 有多短
蓦然回首 往事如昨
时间这只候鸟 在四季中往返
恍惚间谁都不是从前
一个人 坚守什么 改变什么
岁月变迁 笑颜何在
命运这叶小舟 沉浮那么多年
风浪之上 谁在指引航向
一段文 何为真 何为假
犀利的眼 能否洞穿
文字这套盛装吸引从多目光
美饰之下 感动过谁
一句话 在风中 在心底
飘渺之声 隔世离空
言语这把锁链 沉默将它斩断
千里之外 谁将它挂念
一首歌 被淡忘 被珍藏
当它回响 时光倒流
音乐这串露珠 从那头滴落这头
浸润之中 谁和着节拍叹息
一个梦 是否圆 是否缺
花开花落 伤感依然
理想这扇天窗 里外都是风景
夕阳之后 谁为我打开天窗
这首诗写于去年除夕夜,为他思念的婕而写。那时的他是别墅里的家庭教师,深受别墅女主人江采墨、其子欧帝的信任,过着优越的生活,他从不与人谈及自己的感情像个清心寡欲的人,一旦写起文字来就离不了感情,像个多情的女人。那时的他刚偷偷学会炒股,一心想着哪天炒股炒发了,让一叠钞票变成铺天盖地的钞票,就开着自己的宝马车去迎接梁之婕,用火热的心和强悍的实力把她争取回来,让她完全离开那个男人的怀抱,无忧无虑地跟着自己,来到自己为她搭建的漂亮城堡,过着幸福的生活,养育他们的一大堆孩子……
但是,读到这首诗的依然不是婕,而是苗喜越。这首诗本来首发在门户网站上,苗喜越则在诗后留言,邀请他把博客从门户网搬到繁城美文网。出于对她关注自己日志的感谢,他同意了,过后还成了苗喜越网站的义务编辑。这篇日志之后,他就很少再为婕写,弹指之间一年就过去了。这一年来又那么漫长,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让他应接不暇,他先后经历了股市大跌、爷爷住院、股票割肉、欧帝小升初选拔,被江采墨误会辞退、幺叔追到成都、到上海找林问胜、初当操盘手、认识苗喜越、遇到董琳丽等等事情,接二连三地折腾之后他成为了现在的样子,有了现在的处境。
他仍然想着婕,希望有奇迹眷顾自己,让她能出现,哪怕是她QQ头像能够亮起来,告诉他安好,他也会心安,他不会再像从前不顾一切地去找她、逼她。他们成不了恋人和夫妻,但他希望还能成为朋友,不求安慰谈心,不求相伴终老,但求在这样的节日里有机会相互道声平安。他试图再为她写上一篇日志,祭奠一般地纪念那份消逝的爱恋,但他不知从何写起,似乎灵感已经枯萎,激情已经飘散。三年前为她写的日志至今收不到回音,三年没有共同的经历和话语来点燃爱的柴禾,三年的等待让他失去了再写的自信。三年了,婕没有再与他共舞、共抗争、共甘苦,他的文字如气球般地瘪了下去。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把博客里的日志完全删除,不想被苗喜越以及其它管理员在后台看见,但他又犹豫了:曾经的爱,曾经的泪,曾经的思绪因为这些文字历历在目,就是老去的那一天也能回味,就是失去了记忆也有它们记载,这些是他最有质感的生命和青春,如果删除了,那段青春真的会随他老去,最终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存在。他把光标停在“删除”的位置下不了手:让这些有生命的文字藏在这里也好,至少它们还活着,只要它们活着,那段青春就永远那么年轻。
木兰渺一声叹息,为抓不住的爱情,为心无所依的自己。他关闭了网站,把一首又一首忧伤的网络情歌放得震耳欲聋,让歌词代替自己倾吐心声,让音乐把自己淹没,把孤独埋葬。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