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3劳改
带着宝儿准备回去,谁想在路上竟然遇到了久未进宫的赵佗。看他一脸的为难,我有些不解。
“怎么了,久没见你,居然一看到就是这样一副为难的表情。”我见他没注意到我的靠近,于是悄悄走到他身旁在他肩上一拍。
“夫人?”赵佗赶紧向我行礼。
我阻止了他的动作,然后一副哥俩好的样子问:“到底什么事,今日你居然进宫来。”
“夫人还不知道么,南越犯境!”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小声的靠在我耳边道。
南越犯境了,这事我怎么没听说!
“今天飞鸽至咸阳的,李丞相与冯丞相刚才去见陛下正是为了此事。”说到这里他眉头锁得更深了。
难怪刚才李斯与冯去疾会突然进宫来,原来是为了这件事。“那你为何如此为难,发生了什么事么?”
“陛下震怒,决定发兵平乱。”他叹了口气:“所以才召我进宫让我带兵去南越。”
让赵佗去打仗?也对,最快能建功立业的办法就是打仗,嬴政是有心提拔赵佗。况且在营地里,除了学习特工技能,当然也要学习兵法。虽然说理论与实践毕竟相差太远,可能有机会学以致用也算是好事呀。“赵佗难道没有信心?”
“夫人,这事的确不好办。”赵佗叹道:“如今大秦天下刚刚安定,王贲将军与蒙毅将军手上的军队尚未回来,而蒙大将军又带了三十万人出征匈奴,况且刚收到消息,说陛下想让蒙大将军在北边将原来几国的长城连通,以便日后对抗匈奴,所以还将拨人往北上。属下还哪儿有人可用。”
也对,现在算来大秦这几十万大军都已经派往了各地,而且中央这二十万禁军可是要以防意外不能随便乱动,这远征南越的人从哪儿来呢。
“能为陛下分担是属下的荣幸,可此事的确不太容易,属下如今也没了注意。”他显得很沮丧。
这样说来,政儿应该也会很为难才是。“赵佗,你能帮我将宝儿送回草堂么。”我顺手将宝儿交给他。
“夫人这是……”他不解。
“我去陛下那边瞧瞧,看是不是有办法帮到陛下,也能帮到你。另外,此事是否群臣皆知了?”
“不曾,此事只有两位丞相、鲁二大校、属下和夫人知道。陛下严令不要声张。”
看他带着一脸感激的样子和宝儿一起离开,我则转身往议事殿那边走去,沿路上居然还有碰到刚从议事厅出来的李斯与冯去疾。
站到一旁待他们离开后,我这才踏入了殿中。刚进门口,就见嬴政已经怒发冲冠的将原本几案上的玉镇纸狠狠的摔到地上。
“怎么了?”看着地上摔得粉碎的镇纸,我关切的走到他面前。
“想来嫣然听说了,关于南越造反一事。”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坐在龙椅上。“嫣然以为如何?”
“我怎么想,似乎不重要吧。陛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走到他身后,慢慢的替他做起了颈部按摩。
“如今北边战况激烈,朕以为要抵御匈奴人的偷袭,唯有将当年各国修筑的长城连结起来,组成一道最坚固的城墙。这样,匈奴要想进关可谓是难过登天。”说到这里,他又拉起我走到这殿内的大地图前。
“只是,如今南越趁北边形势严竣而起兵作乱,如果不能及时将其平定,只怕会祸沿大秦江山。”他指着岭南地区,“可是这南越皆为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弥漫,地形复杂。如若想一鼓作气将其平定,怕是不易。可是如今大秦天下刚定,人丁较之前有所减少,如若战线在长,朝中又为修长城继续征人,这天下恐怕会大乱。”
历史上不是说嬴政为了修长城累死多少百姓,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么。如今看来,他不是没有想到这些。
“那政儿如今担心的是什么?”我看着地图上那些尚未有标成为大秦领土的地方,小心问道。
说到这里,他突然将我搂在怀中:“还好嫣然有先见之明,否则朕还真是伤脑筋。”
先见之明,什么意思?
他的手上下轻抚我的背,然后解释道:“嫣然不是说过一句话,要想致富先修路么。正因为这句话,朕如今将驰道由咸阳通往各地。之前郑国所修之大渠如今已经初见成效,关东地区的粮草足以供给北方以及东方军,而那些驰道便能让这些粮草顺利运往各郡。另外,连通湘漓两江之渠也快完工,这样要运送粮草与军队倒也极方便。”
原来如此,这也是秦军之所以厉害的地方,都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看来嬴政对此是早有准备了。也难怪,打了这么多年仗多少会对这些有所重视的。
“那政儿还担心什么?”
“朕担心后备的兵力,以及对于南方的粮草供应。如果大军行致蜀中,那自然没问题。蜀郡乃我大秦的一大粮仓,自然能完全将大军的粮草供应。只是中途行军太远,我担心关中粮草不能及时运往那边。而同时,军队想要好快的过天险致南越,也是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兵贵神速,如果行军太慢被人知道,到时埋伏在途中空袭我们不是自寻死路么?”他说到此处,将地图上一些险要地势指了出来。
“刚才朕与两位丞相商量过此事,一时间尚无良策。”看他如此苦恼我也觉得难过。“当初南下攻楚后,朕原就打算一并将南越纳入我大秦管制。却皆因南越地易守难攻而作罢,但如今南越的这些贼子够胆犯我大秦,朕此次定必要一举攻克南越地区,将其纳入我大秦管辖。”
“刚才我进来时,在园子里撞到赵佗,他已经说了一些给我知道。政儿想让他带兵去南越?”
“嗯,赵佗是卫队的精兵,对朕忠心耿耿。以前清夫人在时,朕就听闻说嫣然在训这帮卫队士兵时用了很特殊的方法,同时也会传授一些医理,以便他们在出行时有备无患。赵佗擅长识别草药以及毒物,所以是最合适的人选。另外,那次在武阳如若不是他,朕早就命丧反贼之手。他既然德才兼备,朕为何不用?”
嬴政对于有功之人的赏罚分明,而且为人是用的确让我觉得他是个好的君王。
“如今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能避人耳目最快行军至巴蜀。”他显得极为烦恼。
最快,掩人耳目?“既然湘江与漓江之间的大渠要完工,以便能通过船将粮草与士兵运至南越。那这个掩人耳目用劳改的方法如何?”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劳改?”
“没错,我家乡人犯了法,没有死罪的人在牢里都会劳改。有时还能通过劳改减刑。不如就对外称,将犯人送至巴蜀开垦良田以及加快大渠修做为借口,这样就能光明正大的将一大帮子人送至蜀郡。按八百里加急来看,要收到南越的消息应该还有很长时间,况且你不是也不让他们声张,所以南越人是不知道咱们已经收到消息了。借口劳改的这些人便从各地驻军中抽调,不同时间从不同地方分批去。咸阳这边待过些日子,再对天下宣称要攻打南越。届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劳改的大队才是去打仗的主力。”
指着图上的几个地方:“分别从九江、会嵇调派水军;陕西、北地以及上郡调配骑兵加上颍川以及巴蜀本身的步兵差不多准备二十万人应该是可行的。”
“没错。”嬴政的眼睛开始发亮:“这个计策非常好。之前就有将刑犯送至修渠开路,只是没有像这一次如此大的规模。朕这就下令大赦天下有罪之人,凡死罪者皆充军,凑足五十万人,三十万至南越。打仗不靠他们,可修路建渠之事用这些罪人倒未偿不可。另外二十万人,北上交与蒙恬。朕要将长城筑起,以保我大秦江山!”
“政儿?”我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他已经着手开始拟旨。这么大的事,不用再考虑清楚么。如此仓促行事,会不会有弊端。静下心来,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嬴政之前似乎没有想过要发三十万这么多的人去北边,可是这个劳改却让他动了这样的念头。难道说,真的是我在书写这历史了么?
这轰轰烈烈的征兵令一下,整个大秦都开始忙作一团了。短短一个月,竟然凑足了整五十万人。分成四批出发,第一批二十万首发致北边到九原致蒙恬处。另外二十万,太原郡出发八万人、广阳郡发六万人、恒山郡发六万人一齐往南至蜀郡汇合。
之前,嬴政派了赵佗为副将率先往蜀郡接洽各驻军派出的精兵二十万。随后派北地骑兵统领任嚣为主帅,前往蜀地统管这浩浩荡荡的五十万人。这些人开始只是开地修渠,待渠完全通航后,便立即脱下布衣换上军装,直接攻打南越。
这一来,南越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短短几个月,就被秦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不久,赵佗传回消息南越的陆梁等地已经纳入了秦军管辖。接着,桂林、南海和象等地被设置了郡。嬴政颁布下了令来,任嚣与赵佗原地留守,那五十万军民也留在当地与南越人共居。
这时,已经差不多到国师那地位的徐市向嬴政请愿,说自己于日前被神仙托梦,要立即东巡至海上仙岛。嬴政听到此消息,异常兴奋。立即传令为东巡仙岛做准备,不但赐钱粮,还着令几百男女同行。
徐市将此事告诉我之后,我则通知了左缭与郭启。原本是想让会稽的那艘船先行,行如今看来可以让几艘大船同时东行了。
于是,泷所造之船暂留原地,而我托郭启造的那几艘船会同嬴政赐予的船只一起在这一年的十月从琅琊出发,东行去了日本。一路上由左缭负责,同去的还有阕箜和她那两个宝贝。
清煦与妩瑶两个一走,让蒙笑、蒙彧还有季恒他们几个小辈难过了好一阵子。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而来,没多久蒙恬也派人回了咸阳。说在月前已经将匈奴人击退,成功的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同时重新设置了四十四个县。接下来,按嬴政的要求带着几十万人开始修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万里长城。
嬴政随即下令,让蒙恬留守边城。一是主持长城的修筑工作,二是作为秦国的李牧来守护大秦北疆。只是我万万没想到,就这样嬴政看到了关于劳改的好处,后来的这几年他开始偏好这样的形式用以更多的政令中。
作者有话要说:1,关于灵渠:灵渠,全长36.4公里。公元前218年,秦将监禄率秦军和数万劳工在兴安开凿灵渠。几经寒暑,终于将灵渠开凿成功。从湘江用船运来的粮饷,通过灵渠进入漓江,运至前线。到公元前214年,秦军终于全部攻下岭南,并设置了桂林、南海、象三郡。灵渠为完成这一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新年来到,扬因为去了乡下,这两日居然一章未更,实在对不起各位亲呀。明天又要下班了,扬今天回来,明天开始恢复更新速度。尽量保持两日一更。
“怎么了,久没见你,居然一看到就是这样一副为难的表情。”我见他没注意到我的靠近,于是悄悄走到他身旁在他肩上一拍。
“夫人?”赵佗赶紧向我行礼。
我阻止了他的动作,然后一副哥俩好的样子问:“到底什么事,今日你居然进宫来。”
“夫人还不知道么,南越犯境!”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小声的靠在我耳边道。
南越犯境了,这事我怎么没听说!
“今天飞鸽至咸阳的,李丞相与冯丞相刚才去见陛下正是为了此事。”说到这里他眉头锁得更深了。
难怪刚才李斯与冯去疾会突然进宫来,原来是为了这件事。“那你为何如此为难,发生了什么事么?”
“陛下震怒,决定发兵平乱。”他叹了口气:“所以才召我进宫让我带兵去南越。”
让赵佗去打仗?也对,最快能建功立业的办法就是打仗,嬴政是有心提拔赵佗。况且在营地里,除了学习特工技能,当然也要学习兵法。虽然说理论与实践毕竟相差太远,可能有机会学以致用也算是好事呀。“赵佗难道没有信心?”
“夫人,这事的确不好办。”赵佗叹道:“如今大秦天下刚刚安定,王贲将军与蒙毅将军手上的军队尚未回来,而蒙大将军又带了三十万人出征匈奴,况且刚收到消息,说陛下想让蒙大将军在北边将原来几国的长城连通,以便日后对抗匈奴,所以还将拨人往北上。属下还哪儿有人可用。”
也对,现在算来大秦这几十万大军都已经派往了各地,而且中央这二十万禁军可是要以防意外不能随便乱动,这远征南越的人从哪儿来呢。
“能为陛下分担是属下的荣幸,可此事的确不太容易,属下如今也没了注意。”他显得很沮丧。
这样说来,政儿应该也会很为难才是。“赵佗,你能帮我将宝儿送回草堂么。”我顺手将宝儿交给他。
“夫人这是……”他不解。
“我去陛下那边瞧瞧,看是不是有办法帮到陛下,也能帮到你。另外,此事是否群臣皆知了?”
“不曾,此事只有两位丞相、鲁二大校、属下和夫人知道。陛下严令不要声张。”
看他带着一脸感激的样子和宝儿一起离开,我则转身往议事殿那边走去,沿路上居然还有碰到刚从议事厅出来的李斯与冯去疾。
站到一旁待他们离开后,我这才踏入了殿中。刚进门口,就见嬴政已经怒发冲冠的将原本几案上的玉镇纸狠狠的摔到地上。
“怎么了?”看着地上摔得粉碎的镇纸,我关切的走到他面前。
“想来嫣然听说了,关于南越造反一事。”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坐在龙椅上。“嫣然以为如何?”
“我怎么想,似乎不重要吧。陛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走到他身后,慢慢的替他做起了颈部按摩。
“如今北边战况激烈,朕以为要抵御匈奴人的偷袭,唯有将当年各国修筑的长城连结起来,组成一道最坚固的城墙。这样,匈奴要想进关可谓是难过登天。”说到这里,他又拉起我走到这殿内的大地图前。
“只是,如今南越趁北边形势严竣而起兵作乱,如果不能及时将其平定,只怕会祸沿大秦江山。”他指着岭南地区,“可是这南越皆为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弥漫,地形复杂。如若想一鼓作气将其平定,怕是不易。可是如今大秦天下刚定,人丁较之前有所减少,如若战线在长,朝中又为修长城继续征人,这天下恐怕会大乱。”
历史上不是说嬴政为了修长城累死多少百姓,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么。如今看来,他不是没有想到这些。
“那政儿如今担心的是什么?”我看着地图上那些尚未有标成为大秦领土的地方,小心问道。
说到这里,他突然将我搂在怀中:“还好嫣然有先见之明,否则朕还真是伤脑筋。”
先见之明,什么意思?
他的手上下轻抚我的背,然后解释道:“嫣然不是说过一句话,要想致富先修路么。正因为这句话,朕如今将驰道由咸阳通往各地。之前郑国所修之大渠如今已经初见成效,关东地区的粮草足以供给北方以及东方军,而那些驰道便能让这些粮草顺利运往各郡。另外,连通湘漓两江之渠也快完工,这样要运送粮草与军队倒也极方便。”
原来如此,这也是秦军之所以厉害的地方,都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看来嬴政对此是早有准备了。也难怪,打了这么多年仗多少会对这些有所重视的。
“那政儿还担心什么?”
“朕担心后备的兵力,以及对于南方的粮草供应。如果大军行致蜀中,那自然没问题。蜀郡乃我大秦的一大粮仓,自然能完全将大军的粮草供应。只是中途行军太远,我担心关中粮草不能及时运往那边。而同时,军队想要好快的过天险致南越,也是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兵贵神速,如果行军太慢被人知道,到时埋伏在途中空袭我们不是自寻死路么?”他说到此处,将地图上一些险要地势指了出来。
“刚才朕与两位丞相商量过此事,一时间尚无良策。”看他如此苦恼我也觉得难过。“当初南下攻楚后,朕原就打算一并将南越纳入我大秦管制。却皆因南越地易守难攻而作罢,但如今南越的这些贼子够胆犯我大秦,朕此次定必要一举攻克南越地区,将其纳入我大秦管辖。”
“刚才我进来时,在园子里撞到赵佗,他已经说了一些给我知道。政儿想让他带兵去南越?”
“嗯,赵佗是卫队的精兵,对朕忠心耿耿。以前清夫人在时,朕就听闻说嫣然在训这帮卫队士兵时用了很特殊的方法,同时也会传授一些医理,以便他们在出行时有备无患。赵佗擅长识别草药以及毒物,所以是最合适的人选。另外,那次在武阳如若不是他,朕早就命丧反贼之手。他既然德才兼备,朕为何不用?”
嬴政对于有功之人的赏罚分明,而且为人是用的确让我觉得他是个好的君王。
“如今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能避人耳目最快行军至巴蜀。”他显得极为烦恼。
最快,掩人耳目?“既然湘江与漓江之间的大渠要完工,以便能通过船将粮草与士兵运至南越。那这个掩人耳目用劳改的方法如何?”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劳改?”
“没错,我家乡人犯了法,没有死罪的人在牢里都会劳改。有时还能通过劳改减刑。不如就对外称,将犯人送至巴蜀开垦良田以及加快大渠修做为借口,这样就能光明正大的将一大帮子人送至蜀郡。按八百里加急来看,要收到南越的消息应该还有很长时间,况且你不是也不让他们声张,所以南越人是不知道咱们已经收到消息了。借口劳改的这些人便从各地驻军中抽调,不同时间从不同地方分批去。咸阳这边待过些日子,再对天下宣称要攻打南越。届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劳改的大队才是去打仗的主力。”
指着图上的几个地方:“分别从九江、会嵇调派水军;陕西、北地以及上郡调配骑兵加上颍川以及巴蜀本身的步兵差不多准备二十万人应该是可行的。”
“没错。”嬴政的眼睛开始发亮:“这个计策非常好。之前就有将刑犯送至修渠开路,只是没有像这一次如此大的规模。朕这就下令大赦天下有罪之人,凡死罪者皆充军,凑足五十万人,三十万至南越。打仗不靠他们,可修路建渠之事用这些罪人倒未偿不可。另外二十万人,北上交与蒙恬。朕要将长城筑起,以保我大秦江山!”
“政儿?”我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他已经着手开始拟旨。这么大的事,不用再考虑清楚么。如此仓促行事,会不会有弊端。静下心来,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嬴政之前似乎没有想过要发三十万这么多的人去北边,可是这个劳改却让他动了这样的念头。难道说,真的是我在书写这历史了么?
这轰轰烈烈的征兵令一下,整个大秦都开始忙作一团了。短短一个月,竟然凑足了整五十万人。分成四批出发,第一批二十万首发致北边到九原致蒙恬处。另外二十万,太原郡出发八万人、广阳郡发六万人、恒山郡发六万人一齐往南至蜀郡汇合。
之前,嬴政派了赵佗为副将率先往蜀郡接洽各驻军派出的精兵二十万。随后派北地骑兵统领任嚣为主帅,前往蜀地统管这浩浩荡荡的五十万人。这些人开始只是开地修渠,待渠完全通航后,便立即脱下布衣换上军装,直接攻打南越。
这一来,南越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短短几个月,就被秦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不久,赵佗传回消息南越的陆梁等地已经纳入了秦军管辖。接着,桂林、南海和象等地被设置了郡。嬴政颁布下了令来,任嚣与赵佗原地留守,那五十万军民也留在当地与南越人共居。
这时,已经差不多到国师那地位的徐市向嬴政请愿,说自己于日前被神仙托梦,要立即东巡至海上仙岛。嬴政听到此消息,异常兴奋。立即传令为东巡仙岛做准备,不但赐钱粮,还着令几百男女同行。
徐市将此事告诉我之后,我则通知了左缭与郭启。原本是想让会稽的那艘船先行,行如今看来可以让几艘大船同时东行了。
于是,泷所造之船暂留原地,而我托郭启造的那几艘船会同嬴政赐予的船只一起在这一年的十月从琅琊出发,东行去了日本。一路上由左缭负责,同去的还有阕箜和她那两个宝贝。
清煦与妩瑶两个一走,让蒙笑、蒙彧还有季恒他们几个小辈难过了好一阵子。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而来,没多久蒙恬也派人回了咸阳。说在月前已经将匈奴人击退,成功的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同时重新设置了四十四个县。接下来,按嬴政的要求带着几十万人开始修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万里长城。
嬴政随即下令,让蒙恬留守边城。一是主持长城的修筑工作,二是作为秦国的李牧来守护大秦北疆。只是我万万没想到,就这样嬴政看到了关于劳改的好处,后来的这几年他开始偏好这样的形式用以更多的政令中。
作者有话要说:1,关于灵渠:灵渠,全长36.4公里。公元前218年,秦将监禄率秦军和数万劳工在兴安开凿灵渠。几经寒暑,终于将灵渠开凿成功。从湘江用船运来的粮饷,通过灵渠进入漓江,运至前线。到公元前214年,秦军终于全部攻下岭南,并设置了桂林、南海、象三郡。灵渠为完成这一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新年来到,扬因为去了乡下,这两日居然一章未更,实在对不起各位亲呀。明天又要下班了,扬今天回来,明天开始恢复更新速度。尽量保持两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