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0番外-嬴政[下]1
在邯郸看到嫣然时,朕觉得原本那空空的心总算是归位了。只是这个时候嫣然身边居然还团团围着两个不知死活的男子,让朕觉得很碍眼。
只是令朕万万没想到的是,坐在房里,祈儿居然突然带了一个女娃到朕的面前对朕说:“呐,宝儿,你看哥没骗你吧!你亲爹地真的来了,你还不快叫。”
祈儿说这朕是这孩子的亲爹爹,这是……看着那与朕有几分相似的眉眼,朕竟然觉得有些恍惚。
“呃,正如陛下您听到的一样,这是宝儿,陛下的小女儿。我来邯郸后才发现自己当时已经有了身孕了。”嫣然一脸无辜的对我说完后,我只觉得晴空下一声霹雳。
这是朕的女儿,朕与嫣然的女儿。我仿佛能看到当嫣然独身一人来邯郸,大着肚子在草堂里没人陪伴。她居然瞒着朕为朕生了个女儿,而卫队那边居然也没有上报给朕知道。她是故意的,故意瞒着朕的。
想到这里,朕火气上涌,不由得一声咆哮:“季,嫣,然!”
接着,那个宝儿突然伸出那嫩嫩的小手握住了朕的手,咯咯的笑道:“爹地,总算是见到你了,我是宝儿。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那一刻,朕的心就像是被什么狠狠的撞击了一下。我细细的打量着眼前的女娃,她的眼睛像极了朕,而笑起来却是嫣然的模样。这就是朕与嫣然的女儿,亲生的女儿。
有了这样的认知,朕猛的伸手将她们母女俩搂入了怀中。“是朕的宝儿,我大秦的第一公主!”朕终于有了自己想要的孩子,嫣然给孩子起的名字让朕非常满意。她们母女俩这就是朕的珍宝,朕珍视一生的宝。
离开卧房,朕单独与那个传说中的萧何与宝儿的夫子符言见了一面。现在的朕可不再是多年前那个嬴政了,朕不会再像当初同井川泷那次一样手足无措,没有信心。
当初,当朕知道祈儿与语儿的存在时,是朕最痛苦的时候。那时朕甚至想过,放嫣然自由,让她去找寻她心中最想要的。是井川泷么,她最想要的还是那个无论什么时候都温文尔雅的人么。
可是一想到嫣然一定是为了那人,才会被那李园陷害,朕就痛心疾首。嫣然始终在为他付出,不论那人身在何方。
朕曾经答应了嫣然不会让她哭了,可是于期的事朕却仍让她如此悲伤。在她最需要时,朕也不在她身边保护她。
那时她全身是伤的回到咸阳,还是为了燕人的行刺为了朕。她就不怕朕知道了祈儿与语儿的存在,会暴怒下杀了她们么。
嫣然会回来,为了保护朕回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相信。她是相信朕,所以才会带着孩子回来的。清夫人曾说过,要守护嫣然就应该相信她。所以那时朕便下了决心遵守承诺相信她的一切,并接受那两个孩子。
朕在下了决心后,就发过誓,绝对不会再让嫣然离开朕的身边的。所以不管是井川泷、萧何还是这符言,朕都不会将嫣然再让给任何人。
如今朕敢对任何人放言,整个大秦天下只有朕才能给嫣然最大的幸福。
萧何给朕的感觉就像当初的井川泷,看见朕后并没有手足无措,从他身上所散发出的淡定与自信令朕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不愧是嫣然结识的人,个个都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气势。
至于符言,他或许更适合在山中修道吧,所以总让朕感觉不像是世俗中人。
不过朕是真命天子,自然不会输给他们任何一个。所以,当朕说出那句:“这辈子,唯有嫣然,朕绝不放手。”时,朕看到两人的脸上出现了震惊的表情。接着,他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那一刻,朕清楚的知道,没有人有这能力与朕争了。
带着嫣然回了咸阳后,朕一直为着大秦的天下尽心劳力。谁知道这天下刚定,朝中那帮子顽固的大臣便开始上奏有关立后的事。人选提了千万,却始终没有提过嫣然。
朕当初带嫣然去陵寝时,便已经算昭告了天下,能入主未央的只她一人。可是这心意,却没人能替朕完成。到底是这些大臣们都不明白,抑或是有人从中作梗,阻止其它人上折子。
看着这帮大臣在殿上为立后的事吵得不可开交,朕就觉得厌烦。“够了,此事朕自有主张。”
我斥退了众臣,正好见嫣然从殿外进来。显然她在外已经听到了众臣的话,所以才会对朕说出“其实我并没想过要入这后宫,更不想做什么皇后,你不必如此为难的。”这样的话。
可是朕要纳的不是大秦的皇后,而是嬴政的妻子。这一点,朕是绝对不可能让步的。另外,嫣然不准朕再服食徐真人他们所炼制的丹药,虽然朕真的不太明白嫣然话中的含义。只是嫣然说得对,朕应该相信她是一心为朕才是。既然她不喜欢,而且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朕自依她便是。
新年到,今年是朕四十三岁寿辰,虽然一切皆不顺心,朝中仍举行了新年大典。只是嫣然实在不喜与朝中大臣相处,所以来了一小会便走了。
谁知道晚膳时,季楚将嫣然的口信带给了朕。虽然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是我还是避开了赵高与章邯独自到草堂。刚到草堂,居然看到了井川泷。那个男人一直都在么,朕怎么会不知道。
“陛下,这边请!”他走上前朝我行了个礼,然后指引着朕往客房去了。朕本想拒绝,可看到嫣然眼中的期待也就此作罢。
随着井川泷来到了客房,他从榻上拿起了三件奇怪的东西。一是用白色蜀锦做的,另外两个是用黑色蜀锦制的。这是衣服么?
“这是何物?”朕翻来覆去看了一阵却也没看个明白。
“陛下,这是草民家乡男子成亲时所穿的,我们称之为西服。”井川泷笑得很让人生气,可是他口中所说的让朕更疑惑。
“这……”
“莫非陛下不愿娶嫣然为妻?”井川泷将那所谓的西服拿了回去。
什么,娶嫣然为妻?“嫣然她……”
“嫣然她为了准备这个婚礼,可是煞费心思。这西服可是她亲自画出,然后与韩一起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哟。看来陛下是不喜欢这样的东西,那就算了吧。”
“朕穿!”一把将衣服拖了过来,放在面前看了又看却不知道从何着手。
“如陛下不弃,容草民替陛下换上。”就这样,朕穿上了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古怪衣服。
接着季楚将朕的头发放了下来,然后听井川泷的话将头发直接梳理完绑在了身后。
“陛下,等会儿婚礼会有这样几个步骤……”接着井川泷对朕耳提面命的,说了一个全。
“什么,当着你等与嫣然……”听到这里,朕只觉得背上全是汗水。不管他,到时朕直接将此步跳过便是。
“是的,想来所有的步骤陛下都清楚了。请陛下稍等,草民去外面看看大厅是否准备就绪。”井川泷留下了季楚,直接走了出去。
朕越想越不对,所以跟着走到了门边,却正好听到他与鹿淳的谈话。
“这边好了,鹿兄你那边如何?”
“嗯,我去知会嫣然吧。确定是由我扶嫣然到大厅么?”鹿淳的声音有些不确定。
“正是,嫣然一直当你是自家人。我们在这里原也没有其它亲人,所以此事还劳烦鹿兄了。”
“泷少哪里话,此等小事淳自当尽力。”
“若是等到婚礼进行时,陛下不肯行吻新娘之礼,那届时就别怪在下婚礼上抢亲咯。”
抢亲?这个放肆的家伙说的是什么意思?听到此话,朕只觉怒火中烧。
“泷少?这是为何?”鹿卿果然深知朕意,问得好。
“在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如若亲郎不肯行吻新娘礼,则表示了他内心并无诚意要娶此女。所以参加婚礼中的人,如谁人对新娘也有意便可趁机代吻新娘,新娘则只能嫁代吻之人咯。”
这个井川泷……放肆的东西。如若不是看在嫣然的面子上,朕绝不会放过他的!
“陛下?您这是……”季楚的声音拉回了朕的理智,朕此时才发现自己似乎起了杀心。嫣然家乡有如此习俗,朕就入乡随俗。等新婚后,今日在场有哪些人,朕一定挖了他们的双眼。
想到这里,朕又觉得极解恨。不过这样的话,嫣然铁定会将朕赶出门去。唉!“朕没事!”
这时,门外已经没了声音。井川泷跟着推门进来:“万事俱备,陛下请。”
当朕看到嫣然时突然有些恍惚,嫣然这一身白色的嫁衣竟让朕有看到仙人的感觉。这是朕的嫣然,今日嫁与朕为妻?
整个晚上,朕都觉得有些恍惚。直到回了房后,嫣然问朕关于那个吻新娘的事,朕才惊觉嫣然如今是朕的妻了。
从此以后,朕要与嫣然共享这大秦江山。
许是年初一便有这称心如意的事,所以这一年国事虽重却没有大的风波。为了掌握这天下土地的分配,以便计算税收。所以下令让全国所有人上报各自所拥有的土地面积,然后交给了两个丞相。有了这些事做,也免得他们一天到晚拿立后的事来烦朕。
谁料好日子并不长久,只一年时间,朕便看到了一个令朕非常生气的东西。
原是让人去海外寻仙,虽然嫣然说这世上没这么多仙。可朕乃真命天子,理当拜会仙人,以求其佑我大秦江山。怎料想,卢生出海后居然带回了一本手抄的《录图书》,书上有一言:亡秦者胡也。
胡?朕百思不得其解。这胡是指胡姓之人,抑或是其它。为此朕召来众臣群议,却没有人能说出其含义来。此时,朕便非常之挂念左缭。
左卿不但精通兵法,同时也对占卜像术极为精通。这个左缭,简直是可恶之极,有负朕之重望。在朕最需要他之时,居然弃官而逃,实属可恨!
可这世间能如他这般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而甘愿放弃到手的荣华而归隐之人却又是罕有。如此可贵,非李斯之辈所能及也。
“陛下!”此时,徐市突然站了出来。“老朽倒是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真人有话直说。”看他胸有成竹,想来是知道了什么。
他摸了摸胡须,细细的掐指算来:“据卢生所言,发现此录图书乃在仙山南端而面朝北方。老朽在想,此谶言上所言之胡,莫非来自北方。”
北方?莫非是……匈奴!谁知就在这时,殿外送上八百里加急。来人正是李信:“陛下,边关告急。一股匈奴骑兵突袭边关,已经占领了九原云中两郡以南的地区,这样下去,就快到达雁门关了。”
“什么?”这个消息来得有些突然,让朕有些措手不及。难道真是来自胡人的威胁。当年在邯郸城,赵王因为胡人的威胁不得不派了大将李牧到边关进行了防卫,李牧也因此在边关一呆就是二十年。
朕是不是也该效仿此举,派遣一大将前往边关进行长期的防御呢。如果真是如此,谁才是最佳的人选。这个人务必要精通兵法,有作战的经验。同时还必须能保证自己的忠心,绝对不会勾结外敌倒戈相向。
“陛下,如此不可耽搁。臣提议,召王将军北上至边关抵御敌。”冯去疾已经站了出来。
王贲,此时王贲正在东面,暂时不宜调动北撤。军中杨端和与李信尚无如此能力,蒙毅在西,也不宜随便调动。难道只有他么……可是王姐那边……
“陛下,臣提议不如让急召蒙恬为大将军,不日挥军北伐。不知陛下以为然否?”李斯也站了出来。
这个李斯,倒是越来越会揣摩朕意了。“你们先退下,朕再想想。”此事关系着大秦天下安危,绝对不宜轻率决定。
旨令一下,李斯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即退离出殿门。看着空荡荡的大殿,朕竟然平静了许多。此事虽然不宜轻率作决定,可是也不能再拖。如若被胡人打入雁门关,太原便危矣。
“赵高,如若让蒙恬去北方,你认为他可否担此重任。”
“陛下,恕奴才直言。如今调蒙大人去边关,已是最好的选择。如若陛下担心宜夫人那里,奴才也认为大可不必。这些年陛下对蒙大人的照顾,宜非人应该明白的。如今国家有难,作臣子的当为国尽忠。”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了一下:“只是,若陛下仍因为那个图录书而担心,不如几年后让太子殿下……”
“放肆!”我低喝了一声,这个赵高未免也太过放肆了,居然敢当面暗示朕他担心蒙恬会反。当初不让他上战场,虽说是为了平衡军方势力,但同时也是为了王姐,对于蒙恬朕很清楚。
“奴才该死,请陛下恕罪。”赵高立即跪了下来。
“滚出去。”不再理会其它,朕决定了下令。朕是很少亲自拟旨的,可是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自要亲自提笔来写圣旨。
“封蒙恬为大秦北伐大将军,五日后校场点将,挥军三十万北伐。”蒙恬,望你不负朕之重望为我大秦镇守好这绵延千里的边关。
作者有话要说:圣诞快乐,在圣诞之日送上小政的番外一篇.
前两章中,有亲说扬是小政的亲妈.这话可一点都没错,扬对小政可是爱在心里口里骨子里.所以为了小政,不惜把偶家小然给送给他了.小政,乃可要对偶家小然好一点,再好一点哟.
只是令朕万万没想到的是,坐在房里,祈儿居然突然带了一个女娃到朕的面前对朕说:“呐,宝儿,你看哥没骗你吧!你亲爹地真的来了,你还不快叫。”
祈儿说这朕是这孩子的亲爹爹,这是……看着那与朕有几分相似的眉眼,朕竟然觉得有些恍惚。
“呃,正如陛下您听到的一样,这是宝儿,陛下的小女儿。我来邯郸后才发现自己当时已经有了身孕了。”嫣然一脸无辜的对我说完后,我只觉得晴空下一声霹雳。
这是朕的女儿,朕与嫣然的女儿。我仿佛能看到当嫣然独身一人来邯郸,大着肚子在草堂里没人陪伴。她居然瞒着朕为朕生了个女儿,而卫队那边居然也没有上报给朕知道。她是故意的,故意瞒着朕的。
想到这里,朕火气上涌,不由得一声咆哮:“季,嫣,然!”
接着,那个宝儿突然伸出那嫩嫩的小手握住了朕的手,咯咯的笑道:“爹地,总算是见到你了,我是宝儿。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那一刻,朕的心就像是被什么狠狠的撞击了一下。我细细的打量着眼前的女娃,她的眼睛像极了朕,而笑起来却是嫣然的模样。这就是朕与嫣然的女儿,亲生的女儿。
有了这样的认知,朕猛的伸手将她们母女俩搂入了怀中。“是朕的宝儿,我大秦的第一公主!”朕终于有了自己想要的孩子,嫣然给孩子起的名字让朕非常满意。她们母女俩这就是朕的珍宝,朕珍视一生的宝。
离开卧房,朕单独与那个传说中的萧何与宝儿的夫子符言见了一面。现在的朕可不再是多年前那个嬴政了,朕不会再像当初同井川泷那次一样手足无措,没有信心。
当初,当朕知道祈儿与语儿的存在时,是朕最痛苦的时候。那时朕甚至想过,放嫣然自由,让她去找寻她心中最想要的。是井川泷么,她最想要的还是那个无论什么时候都温文尔雅的人么。
可是一想到嫣然一定是为了那人,才会被那李园陷害,朕就痛心疾首。嫣然始终在为他付出,不论那人身在何方。
朕曾经答应了嫣然不会让她哭了,可是于期的事朕却仍让她如此悲伤。在她最需要时,朕也不在她身边保护她。
那时她全身是伤的回到咸阳,还是为了燕人的行刺为了朕。她就不怕朕知道了祈儿与语儿的存在,会暴怒下杀了她们么。
嫣然会回来,为了保护朕回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相信。她是相信朕,所以才会带着孩子回来的。清夫人曾说过,要守护嫣然就应该相信她。所以那时朕便下了决心遵守承诺相信她的一切,并接受那两个孩子。
朕在下了决心后,就发过誓,绝对不会再让嫣然离开朕的身边的。所以不管是井川泷、萧何还是这符言,朕都不会将嫣然再让给任何人。
如今朕敢对任何人放言,整个大秦天下只有朕才能给嫣然最大的幸福。
萧何给朕的感觉就像当初的井川泷,看见朕后并没有手足无措,从他身上所散发出的淡定与自信令朕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不愧是嫣然结识的人,个个都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气势。
至于符言,他或许更适合在山中修道吧,所以总让朕感觉不像是世俗中人。
不过朕是真命天子,自然不会输给他们任何一个。所以,当朕说出那句:“这辈子,唯有嫣然,朕绝不放手。”时,朕看到两人的脸上出现了震惊的表情。接着,他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那一刻,朕清楚的知道,没有人有这能力与朕争了。
带着嫣然回了咸阳后,朕一直为着大秦的天下尽心劳力。谁知道这天下刚定,朝中那帮子顽固的大臣便开始上奏有关立后的事。人选提了千万,却始终没有提过嫣然。
朕当初带嫣然去陵寝时,便已经算昭告了天下,能入主未央的只她一人。可是这心意,却没人能替朕完成。到底是这些大臣们都不明白,抑或是有人从中作梗,阻止其它人上折子。
看着这帮大臣在殿上为立后的事吵得不可开交,朕就觉得厌烦。“够了,此事朕自有主张。”
我斥退了众臣,正好见嫣然从殿外进来。显然她在外已经听到了众臣的话,所以才会对朕说出“其实我并没想过要入这后宫,更不想做什么皇后,你不必如此为难的。”这样的话。
可是朕要纳的不是大秦的皇后,而是嬴政的妻子。这一点,朕是绝对不可能让步的。另外,嫣然不准朕再服食徐真人他们所炼制的丹药,虽然朕真的不太明白嫣然话中的含义。只是嫣然说得对,朕应该相信她是一心为朕才是。既然她不喜欢,而且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朕自依她便是。
新年到,今年是朕四十三岁寿辰,虽然一切皆不顺心,朝中仍举行了新年大典。只是嫣然实在不喜与朝中大臣相处,所以来了一小会便走了。
谁知道晚膳时,季楚将嫣然的口信带给了朕。虽然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是我还是避开了赵高与章邯独自到草堂。刚到草堂,居然看到了井川泷。那个男人一直都在么,朕怎么会不知道。
“陛下,这边请!”他走上前朝我行了个礼,然后指引着朕往客房去了。朕本想拒绝,可看到嫣然眼中的期待也就此作罢。
随着井川泷来到了客房,他从榻上拿起了三件奇怪的东西。一是用白色蜀锦做的,另外两个是用黑色蜀锦制的。这是衣服么?
“这是何物?”朕翻来覆去看了一阵却也没看个明白。
“陛下,这是草民家乡男子成亲时所穿的,我们称之为西服。”井川泷笑得很让人生气,可是他口中所说的让朕更疑惑。
“这……”
“莫非陛下不愿娶嫣然为妻?”井川泷将那所谓的西服拿了回去。
什么,娶嫣然为妻?“嫣然她……”
“嫣然她为了准备这个婚礼,可是煞费心思。这西服可是她亲自画出,然后与韩一起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哟。看来陛下是不喜欢这样的东西,那就算了吧。”
“朕穿!”一把将衣服拖了过来,放在面前看了又看却不知道从何着手。
“如陛下不弃,容草民替陛下换上。”就这样,朕穿上了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古怪衣服。
接着季楚将朕的头发放了下来,然后听井川泷的话将头发直接梳理完绑在了身后。
“陛下,等会儿婚礼会有这样几个步骤……”接着井川泷对朕耳提面命的,说了一个全。
“什么,当着你等与嫣然……”听到这里,朕只觉得背上全是汗水。不管他,到时朕直接将此步跳过便是。
“是的,想来所有的步骤陛下都清楚了。请陛下稍等,草民去外面看看大厅是否准备就绪。”井川泷留下了季楚,直接走了出去。
朕越想越不对,所以跟着走到了门边,却正好听到他与鹿淳的谈话。
“这边好了,鹿兄你那边如何?”
“嗯,我去知会嫣然吧。确定是由我扶嫣然到大厅么?”鹿淳的声音有些不确定。
“正是,嫣然一直当你是自家人。我们在这里原也没有其它亲人,所以此事还劳烦鹿兄了。”
“泷少哪里话,此等小事淳自当尽力。”
“若是等到婚礼进行时,陛下不肯行吻新娘之礼,那届时就别怪在下婚礼上抢亲咯。”
抢亲?这个放肆的家伙说的是什么意思?听到此话,朕只觉怒火中烧。
“泷少?这是为何?”鹿卿果然深知朕意,问得好。
“在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如若亲郎不肯行吻新娘礼,则表示了他内心并无诚意要娶此女。所以参加婚礼中的人,如谁人对新娘也有意便可趁机代吻新娘,新娘则只能嫁代吻之人咯。”
这个井川泷……放肆的东西。如若不是看在嫣然的面子上,朕绝不会放过他的!
“陛下?您这是……”季楚的声音拉回了朕的理智,朕此时才发现自己似乎起了杀心。嫣然家乡有如此习俗,朕就入乡随俗。等新婚后,今日在场有哪些人,朕一定挖了他们的双眼。
想到这里,朕又觉得极解恨。不过这样的话,嫣然铁定会将朕赶出门去。唉!“朕没事!”
这时,门外已经没了声音。井川泷跟着推门进来:“万事俱备,陛下请。”
当朕看到嫣然时突然有些恍惚,嫣然这一身白色的嫁衣竟让朕有看到仙人的感觉。这是朕的嫣然,今日嫁与朕为妻?
整个晚上,朕都觉得有些恍惚。直到回了房后,嫣然问朕关于那个吻新娘的事,朕才惊觉嫣然如今是朕的妻了。
从此以后,朕要与嫣然共享这大秦江山。
许是年初一便有这称心如意的事,所以这一年国事虽重却没有大的风波。为了掌握这天下土地的分配,以便计算税收。所以下令让全国所有人上报各自所拥有的土地面积,然后交给了两个丞相。有了这些事做,也免得他们一天到晚拿立后的事来烦朕。
谁料好日子并不长久,只一年时间,朕便看到了一个令朕非常生气的东西。
原是让人去海外寻仙,虽然嫣然说这世上没这么多仙。可朕乃真命天子,理当拜会仙人,以求其佑我大秦江山。怎料想,卢生出海后居然带回了一本手抄的《录图书》,书上有一言:亡秦者胡也。
胡?朕百思不得其解。这胡是指胡姓之人,抑或是其它。为此朕召来众臣群议,却没有人能说出其含义来。此时,朕便非常之挂念左缭。
左卿不但精通兵法,同时也对占卜像术极为精通。这个左缭,简直是可恶之极,有负朕之重望。在朕最需要他之时,居然弃官而逃,实属可恨!
可这世间能如他这般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而甘愿放弃到手的荣华而归隐之人却又是罕有。如此可贵,非李斯之辈所能及也。
“陛下!”此时,徐市突然站了出来。“老朽倒是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真人有话直说。”看他胸有成竹,想来是知道了什么。
他摸了摸胡须,细细的掐指算来:“据卢生所言,发现此录图书乃在仙山南端而面朝北方。老朽在想,此谶言上所言之胡,莫非来自北方。”
北方?莫非是……匈奴!谁知就在这时,殿外送上八百里加急。来人正是李信:“陛下,边关告急。一股匈奴骑兵突袭边关,已经占领了九原云中两郡以南的地区,这样下去,就快到达雁门关了。”
“什么?”这个消息来得有些突然,让朕有些措手不及。难道真是来自胡人的威胁。当年在邯郸城,赵王因为胡人的威胁不得不派了大将李牧到边关进行了防卫,李牧也因此在边关一呆就是二十年。
朕是不是也该效仿此举,派遣一大将前往边关进行长期的防御呢。如果真是如此,谁才是最佳的人选。这个人务必要精通兵法,有作战的经验。同时还必须能保证自己的忠心,绝对不会勾结外敌倒戈相向。
“陛下,如此不可耽搁。臣提议,召王将军北上至边关抵御敌。”冯去疾已经站了出来。
王贲,此时王贲正在东面,暂时不宜调动北撤。军中杨端和与李信尚无如此能力,蒙毅在西,也不宜随便调动。难道只有他么……可是王姐那边……
“陛下,臣提议不如让急召蒙恬为大将军,不日挥军北伐。不知陛下以为然否?”李斯也站了出来。
这个李斯,倒是越来越会揣摩朕意了。“你们先退下,朕再想想。”此事关系着大秦天下安危,绝对不宜轻率决定。
旨令一下,李斯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即退离出殿门。看着空荡荡的大殿,朕竟然平静了许多。此事虽然不宜轻率作决定,可是也不能再拖。如若被胡人打入雁门关,太原便危矣。
“赵高,如若让蒙恬去北方,你认为他可否担此重任。”
“陛下,恕奴才直言。如今调蒙大人去边关,已是最好的选择。如若陛下担心宜夫人那里,奴才也认为大可不必。这些年陛下对蒙大人的照顾,宜非人应该明白的。如今国家有难,作臣子的当为国尽忠。”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了一下:“只是,若陛下仍因为那个图录书而担心,不如几年后让太子殿下……”
“放肆!”我低喝了一声,这个赵高未免也太过放肆了,居然敢当面暗示朕他担心蒙恬会反。当初不让他上战场,虽说是为了平衡军方势力,但同时也是为了王姐,对于蒙恬朕很清楚。
“奴才该死,请陛下恕罪。”赵高立即跪了下来。
“滚出去。”不再理会其它,朕决定了下令。朕是很少亲自拟旨的,可是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自要亲自提笔来写圣旨。
“封蒙恬为大秦北伐大将军,五日后校场点将,挥军三十万北伐。”蒙恬,望你不负朕之重望为我大秦镇守好这绵延千里的边关。
作者有话要说:圣诞快乐,在圣诞之日送上小政的番外一篇.
前两章中,有亲说扬是小政的亲妈.这话可一点都没错,扬对小政可是爱在心里口里骨子里.所以为了小政,不惜把偶家小然给送给他了.小政,乃可要对偶家小然好一点,再好一点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