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大学的殿堂
接下来,香兰请了几天假,先回家里安顿好,又返回学校办理了手续。临别前,她送给恩宁一个日记本,说道:“知道你爱写作,留着做个纪念吧。等我到了那边就给你写信。”恩宁答应着,二人依依惜别。最后,香兰嘱咐她道:“你一定要考上大学,不单单是为了你自己,还有我和姐姐的梦想。”
香兰走后,恩宁又落了单。那之后,班上的同学也渐渐减少,大都是自知考不上大学而另求出路。班里的气氛一时变得很压抑。备考那段时间,恩宁很沉默,一心扑在学习上。她知道,如今考大学已不仅是她自己的事,还承载着香家姐妹以及其他提前退出同学的梦想。
被考生称作“黑暗”的六月份,下了一整月的雨,确实暗无天日。高考结束后,面临再次选择与各奔东西,恩宁心里一片茫然。寝室楼里,大家都纷纷收拾东西,几乎随时都能听到拖动行李的声响。恩宁却没有收拾书本,就让它们同从前一样随意堆放在书桌上。好像生怕将它们装箱之后,面对空荡荡的台面时,心里也是空荡荡的。虽然在文理分科时,她就选定了学医,可是于未来,有太多的变数和不可预知。她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也不知是否能如她所愿。
又是个雨夜。寝室里只剩下恩宁一人,听着雨点敲打在屋顶上、窗外、地上的声音,像一首古典曲子。恩宁听得出了神,竟不忍睡去,索性披衣而起,伫立在窗前。透过连绵的雨帘,仿佛看见了一把撑开的伞,那梦中熟悉的身影依稀在灯火阑珊处。雨越发密了,渐渐模糊了视线。恩宁用手指随着雨点的轨迹在玻璃上轻轻的划着,划来划去,却划出了思念中的名字……
选择学费高昂的本科还是价钱低廉的专科,这对恩宁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她早已选定了自己的目标。收拾好了行李,帮香兰领了毕业证,去香家拜别香妈妈与香雪,恩宁便带着末末离开了南屏县。
回到福利院,恩宁刚安顿下来,就立刻找了份临时工作。这几年的寒暑假她一直没有放松过,因为那是她大半学费及全部生活费的来源。
期间,恩宁给婷婷打过电话,得知她考取了外地一所大学。不巧的是,当时婷婷同家人正在外旅行,二人便错过了见面的机会。
九月,夏日的暑气还未散去。大学的校园里人来人往,此时正是新生报道的日子。公交车停在校门口,下去了好多人,然后又关了门,继续向前驶去。恩宁透过车窗,恋恋不舍的望着校门口“兴州医学院”的牌子。这里是总校区,恩宁虽然也报了兴州医学院,但因分数不够,只能退而求其次念三本。不仅学费贵了一倍,而且还要去几条街以外的分校区。这一直是恩宁心里的遗憾。
到了目的地,恩宁四处打量着。学校是在一个小巷子里,要走过一条尘土飞扬的小路,校门也小了许多,没有总校区的气派。这就是自己将要生活四年的地方么,恩宁极不情愿的拎着行李走进去,唉,都怪自己不争气,差了十几分。有类似志愿者的服务人员迎上来,带着她穿梭于各种人群中,从登记到交费、办手续到领取物品,最后终于拿到了寝室的钥匙。谢过了高年级的学姐,恩宁走近寝室,放下沉重的行李,才略舒口气,打量起她的新“家”来。
四人的房间,上下铺,中间摆放着一张桌子。屋子不大,陈设也有些旧了,但恩宁对于住宿一向没有过多要求,有片瓦栖身就好。于是她打了盆水,动手打扫起来。这时,门开了,进来一位姑娘和一位妇人。后来的姑娘首先同恩宁打招呼:“嗨,你也是住这个寝室吗,那我们以后就是室友了。”恩宁答应着,同她寒暄几句。彼此交换了姓名,恩宁得知她叫苏雅卉。初次见面,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两个姑娘尚有些拘谨。说话间,门又被推开了,这次进来了一大群人。核对了房间号和床号后,他们便七手八脚打开行李铺起床来。其中,站着一个身材娇小的姑娘,料想这位就是新室友了,恩宁同雅卉便和她打招呼。她是从南方来的,普通话还不大标准,说自己名叫叶歆瑶。她的亲友团可谓阵容强大,不仅来了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叔叔、姑姑、弟弟、表哥等等,除了送她上学,还可以顺便旅游。屋子里一下变得热闹起来。但他们一行人都说着家乡话,恩宁听不懂,也插不上话。
各自整理好床铺,叶歆瑶说她认识一位同乡学姐,可以带她们出去逛逛,顺便熟悉下环境。恩宁与雅卉表示赞同,几人便结伴出去了。一路上,学姐给她们一样样的介绍,诸如哪里是食堂、哪里是浴池、在哪里打开水等等。又随口讲了些学校的事,考试制度啦、学院管理、以及老师们的个性。刚踏入大学校门,她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要问。学姐笑着道:“你们不要急,先熟悉下环境,其他的以后慢慢就知道了。”恩宁打量着校园,她看到及听到的一切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心里模模糊糊感觉到,自己再次和从前的日子告别了,生命似乎又翻过了新的一页。从此就是身边的这些人陪伴她度过大学时光,至于那个在心底呼唤了千百次的名字,仿佛离她越来越远了。
宝玉的一篇《芙蓉女儿诔》能如此感人至深、洒泪泣血,皆因他心中想的是“我又不稀罕那功名,又不为世人观阅称赞”。这也是我推崇的写作信条,不追求会如何火,目的只有一个“我为的是我的心”。如果此小文能给读者带来一点点的快乐和感动,我已知足了……
香兰走后,恩宁又落了单。那之后,班上的同学也渐渐减少,大都是自知考不上大学而另求出路。班里的气氛一时变得很压抑。备考那段时间,恩宁很沉默,一心扑在学习上。她知道,如今考大学已不仅是她自己的事,还承载着香家姐妹以及其他提前退出同学的梦想。
被考生称作“黑暗”的六月份,下了一整月的雨,确实暗无天日。高考结束后,面临再次选择与各奔东西,恩宁心里一片茫然。寝室楼里,大家都纷纷收拾东西,几乎随时都能听到拖动行李的声响。恩宁却没有收拾书本,就让它们同从前一样随意堆放在书桌上。好像生怕将它们装箱之后,面对空荡荡的台面时,心里也是空荡荡的。虽然在文理分科时,她就选定了学医,可是于未来,有太多的变数和不可预知。她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也不知是否能如她所愿。
又是个雨夜。寝室里只剩下恩宁一人,听着雨点敲打在屋顶上、窗外、地上的声音,像一首古典曲子。恩宁听得出了神,竟不忍睡去,索性披衣而起,伫立在窗前。透过连绵的雨帘,仿佛看见了一把撑开的伞,那梦中熟悉的身影依稀在灯火阑珊处。雨越发密了,渐渐模糊了视线。恩宁用手指随着雨点的轨迹在玻璃上轻轻的划着,划来划去,却划出了思念中的名字……
选择学费高昂的本科还是价钱低廉的专科,这对恩宁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她早已选定了自己的目标。收拾好了行李,帮香兰领了毕业证,去香家拜别香妈妈与香雪,恩宁便带着末末离开了南屏县。
回到福利院,恩宁刚安顿下来,就立刻找了份临时工作。这几年的寒暑假她一直没有放松过,因为那是她大半学费及全部生活费的来源。
期间,恩宁给婷婷打过电话,得知她考取了外地一所大学。不巧的是,当时婷婷同家人正在外旅行,二人便错过了见面的机会。
九月,夏日的暑气还未散去。大学的校园里人来人往,此时正是新生报道的日子。公交车停在校门口,下去了好多人,然后又关了门,继续向前驶去。恩宁透过车窗,恋恋不舍的望着校门口“兴州医学院”的牌子。这里是总校区,恩宁虽然也报了兴州医学院,但因分数不够,只能退而求其次念三本。不仅学费贵了一倍,而且还要去几条街以外的分校区。这一直是恩宁心里的遗憾。
到了目的地,恩宁四处打量着。学校是在一个小巷子里,要走过一条尘土飞扬的小路,校门也小了许多,没有总校区的气派。这就是自己将要生活四年的地方么,恩宁极不情愿的拎着行李走进去,唉,都怪自己不争气,差了十几分。有类似志愿者的服务人员迎上来,带着她穿梭于各种人群中,从登记到交费、办手续到领取物品,最后终于拿到了寝室的钥匙。谢过了高年级的学姐,恩宁走近寝室,放下沉重的行李,才略舒口气,打量起她的新“家”来。
四人的房间,上下铺,中间摆放着一张桌子。屋子不大,陈设也有些旧了,但恩宁对于住宿一向没有过多要求,有片瓦栖身就好。于是她打了盆水,动手打扫起来。这时,门开了,进来一位姑娘和一位妇人。后来的姑娘首先同恩宁打招呼:“嗨,你也是住这个寝室吗,那我们以后就是室友了。”恩宁答应着,同她寒暄几句。彼此交换了姓名,恩宁得知她叫苏雅卉。初次见面,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两个姑娘尚有些拘谨。说话间,门又被推开了,这次进来了一大群人。核对了房间号和床号后,他们便七手八脚打开行李铺起床来。其中,站着一个身材娇小的姑娘,料想这位就是新室友了,恩宁同雅卉便和她打招呼。她是从南方来的,普通话还不大标准,说自己名叫叶歆瑶。她的亲友团可谓阵容强大,不仅来了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叔叔、姑姑、弟弟、表哥等等,除了送她上学,还可以顺便旅游。屋子里一下变得热闹起来。但他们一行人都说着家乡话,恩宁听不懂,也插不上话。
各自整理好床铺,叶歆瑶说她认识一位同乡学姐,可以带她们出去逛逛,顺便熟悉下环境。恩宁与雅卉表示赞同,几人便结伴出去了。一路上,学姐给她们一样样的介绍,诸如哪里是食堂、哪里是浴池、在哪里打开水等等。又随口讲了些学校的事,考试制度啦、学院管理、以及老师们的个性。刚踏入大学校门,她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要问。学姐笑着道:“你们不要急,先熟悉下环境,其他的以后慢慢就知道了。”恩宁打量着校园,她看到及听到的一切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心里模模糊糊感觉到,自己再次和从前的日子告别了,生命似乎又翻过了新的一页。从此就是身边的这些人陪伴她度过大学时光,至于那个在心底呼唤了千百次的名字,仿佛离她越来越远了。
宝玉的一篇《芙蓉女儿诔》能如此感人至深、洒泪泣血,皆因他心中想的是“我又不稀罕那功名,又不为世人观阅称赞”。这也是我推崇的写作信条,不追求会如何火,目的只有一个“我为的是我的心”。如果此小文能给读者带来一点点的快乐和感动,我已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