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离家参考
岁月如梭,转眼又五年过去了。
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天空飘着几团的白云,好像留恋这大好时光,懒散的不愿意动弹,但轻风过处,怎容它悠闲停留。鸟儿从云层掠过,如同目标永远在前方,不知疲惫的飞行,却不知一番奔波,前方是否依旧艳阳。缕缕炊烟从村子里袅袅升起,缭绕缠绵,又慢慢的消散于天地。
李天禄已经年近四十,三年前再次考举不中后就不再外出,在村里开了家私塾,教育乡亲的孩子的同时专心培养儿子的学业,儿子功课十分优秀,书卷到手都是过目不忘,甚至对有些书卷的理解已超过自己,让李天禄惊奇而又欣慰。李天禄已经不能教导儿子,只好让他在家自己学习,每隔一段时间就从外面买来大量书籍供李辰研读。妻子在家养些鸡鸭做些女红补贴些家用,夫妻过的还算安逸。
李辰年满八岁,头扎冲天发髻,眼睛炯炯有神,透着灵气。五年来偷偷的吐纳修养虽说没有像仙人般脱胎换骨,却也让他身体灵活,步如清风。这些年来李辰额头青痕好像彻底消失,唯有生气时凝视对方,让人有种头脑眩晕的感觉,这让村里孩子一般不敢招惹他。李辰平时翩翩有礼,性格温和可爱,村里大人常夸李辰是天生神童,俨然成了全村孩子学习的榜样。
黑狗大默,活了八年年而不老,并且越发的生龙活虎,目露精光,让村里所有的牲畜不敢接近,一个眼神就能让别的动物害怕的浑身颤抖。在这封闭的小村里被人称作是件怪事,并对黑狗很是敬畏。
挡不住的春光,关不住的童窗。虽说父亲为了让李辰安心读书很少让李辰出门,怎奈童心难耐,又如何管的住这对活宝。
村外树林,李辰和黑狗浑身热汗的在烤着抓来的野兔。
“大默,昨晚你又偷跑出去了吧,为何不带我?咱们不是说好的吗?”李辰生气的问道。
“这次我是去和一条赤练蛇干上了,那家伙毒性厉害,一口毒气喷出,十米内不留活物!你想变骨架啊?”黑狗看着吱吱流油的烤兔,满嘴流着口水的说道。
“说的那么吓人,你还不是没事!你不守信诺,说好的要带我出去,每次都反悔!你独自乐得逍遥,可怜我长这么大,连村子都没出去过。”李辰拿起烤兔转身生气道。
“下次一定带你去,让那只傻虎给你当马骑。”黑狗眼睛盯着烤兔忙说道。
“真的?”李辰回头满脸兴奋。
“真的!”黑狗瞥眼说道,“你小子不用装可怜,你瞒着你爹偷偷翻墙跑出来多少次了!上次从那么高的树上摔下来,要不是我给你治好,你这辈子都别想出门了。”
“我掏的鸟蛋还不是大都烤给你吃了!你说自己不杀生,不肯用法力,害的我累的半死爬那么高又摔下来,吃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了?”李辰说道。
“不为我死,得其可食!再说我灵力可不能随便浪费!好了,好了。兔子都烤好了,咱们赶紧吃完回家,要不就回去就被你父亲发现了。”黑狗说完一把抢过李辰手中的兔子,大口的啃咬起来。
“你给我留点!”李辰恼怒的伸手抢去……
一人一狗直到把兔子分吃个干净,才恋恋不舍的返回家去。
李天禄满脸喜悦的从外回到家中,直奔李辰房内而去。推门进去,李辰正盘膝坐在桌前读书,黑狗在在桌下眯着眼睛,好似在回味着什么美妙的事情。
“辰儿,停下来歇歇吧,父亲有事和你商量。”父亲看到李辰用心读书很是欣慰。
李辰放下书卷,看到父亲满面春风的样子问道:“父亲可是有什么喜事?”
“辰儿,近来学习的如何了?”父亲关心的问道。
“父亲新买的书卷我已经全部熟读了。”李辰认真说道。
“那就好。”父亲点头说道,“三天后就是县里选拔童生的会考,你可愿去一试?”
“真的吗?爹,我愿意去!”李辰拍手惊喜。
“不过,我才八岁,县衙能让报考吗?”李辰又担心的问道。
“无妨,我国会考取才本不设年龄限制,只不过一般人大都年满十五才去参加。这次为父专门去了一趟县城,以我秀才身份可以推举你参加会考。”父亲娓娓说道。
“太好了!爹,我一定会得中童生!”李辰很是兴奋。
“好,我儿虽年幼,却不输常人!童生会考虽是县府的低级考试,一旦通过便可参加三年后的州府会试。以后才可考取秀才得中举人,甚至高中状元探花。此为国家取才纳贤之途。父亲此生已不做此打算,你要尽力而为。”父亲看着李辰颔首说道。
“爹,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李辰坚定的说道。
“两天后我找车送你前去,你先在家温读功课。此去会考需要三天,我与你母亲商量一下给你预备些东西。”父亲说完转身向母亲房间走去。
“哈哈,大默,你听到了吗?我可以出村了,而且是到县城!”李辰探身对黑狗说道。
“不就是去考个童生嘛,看把你激动的。你这些年弄到脑子里的书,考个童生还不易如反掌,有啥好惊喜的!”黑狗毫无兴趣的说道,好像这种事情还没有吃顿烤兔来的兴奋。
“你懂什么,父亲一直对我期望很高,我不能让他失望!再就是我听说县城有很多好吃好玩的,这次可以去见识了。”李辰满目期待。
“那我也陪你一起去!也好保护你的安全!”黑狗爬起来满脸的坚决。
“我看你是奔吃的去了吧?”李辰笑道。
“顺便,顺便可以尝尝。”黑狗很是认真的说道。
父母房中,父亲把消息告诉了母亲。
“孩子年龄还小,过几年再去也不迟。”母亲埋怨父亲。
“我儿非同常人,怎能因心中不忍耽误他的前途。这次就当让他出去锻炼一次,就算考取不中,也算长长经验。”父亲劝慰道。
“那我收拾一些衣物,隔日你送他前去。孩子如此年幼,你要照顾好他。”母亲仍是放心不下。
“这次我不过去,村里老李头驾车送他前去。让这孩子学会独立行事,日后才能面对更多波浪。”父亲低声说道。
“你!你也太狠心了,孩子才八岁!万一遇到坏人该如何是好?”母亲生气说道。
“这孩子机灵过人,定能独自处理。”父亲转身似不忍面对母亲。
“可是……”母亲话未说完,已开始低声哭泣……
两日后,晨阳初起,阳光洒满大地。李辰家门口停着一辆带蓬马车,来送李辰前去会考。
“李辰这孩子是咱们村里最聪明的孩子,这次一定能考中!”赶车的老李头笑呵呵说道。“借李大哥吉言了,路上还有劳李大哥多多照顾,这孩子年龄太小……”母亲说完回头看着李辰,泪水慢慢湿润了眼睛。
“娘,你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李辰看着母亲难过的样子,一阵心酸。
“放心,到地方我会把孩子安顿好的。”老李头憨声笑道。
“来,这些钱装上,到县城想吃什么就买点,别不舍得。”母亲说完从袖里掏出一些银两。
“娘,不用了,爹已经给我了,这些你留着吧。”李辰说道。
“多带点!穷家富路,万一有什么事别委屈了自己。”母亲执拗的把钱塞到李辰手里。
“父亲还出来吗?”李辰问道。
“你爹不出来了,他还有事……出去给你爹争口气!”母亲说完泪水就流了下来。
“娘,你别担心,我过些日子就回来了。”李辰看着母亲流泪,鼻子一阵发酸。
母亲仔细的检查儿子的行囊,一遍又一遍,只怕是漏掉了什么……
“李大叔,我们走吧。”李辰转头对赶着车老李头说道,随身坐上马车,向母亲挥手告别。黑狗也一个箭步蹿了进去。
“好咧!”老李头一声吆喝,马车缓缓前行而去。
看着母亲慢慢远去的身影,李辰缓缓放下马车上的帘布,低头不语。黑狗也老实的卧在马车里不动。
马车走到村口拐弯处,李辰掀开布帘向后看去。远远的,母亲的身影还在那里,遥望着马车不动,李辰泪水终于滑落……
慈母送子,脚步顿挫,挥手泪涟涟。心头肉,腹中肝,寸寸离别,刀割魂牵。
子别母,不忍看,急行脚步掩思乱,唯恐显弱于人前。路转顾影,那人仍原地孤站。
------------------------------------------- ---------------------------------- -------------------------------
写到此章,突然想到老家的父母,不由得拿起电话拨通……四火常年在外,一年难得回家两次,每次回家母亲都问长问短,生怕在外受了委屈,父亲拿酒与我对饮,与我探讨人生得失。临走离别,母亲都会把我一直送到村口车站,再追着公车送出很远……每次在车上回头看见母亲模糊的身影渐渐远去,都是心酸泪流……愿天下的父母永远都健康快乐!在外的孩子多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实在不行,多打个电话。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天空飘着几团的白云,好像留恋这大好时光,懒散的不愿意动弹,但轻风过处,怎容它悠闲停留。鸟儿从云层掠过,如同目标永远在前方,不知疲惫的飞行,却不知一番奔波,前方是否依旧艳阳。缕缕炊烟从村子里袅袅升起,缭绕缠绵,又慢慢的消散于天地。
李天禄已经年近四十,三年前再次考举不中后就不再外出,在村里开了家私塾,教育乡亲的孩子的同时专心培养儿子的学业,儿子功课十分优秀,书卷到手都是过目不忘,甚至对有些书卷的理解已超过自己,让李天禄惊奇而又欣慰。李天禄已经不能教导儿子,只好让他在家自己学习,每隔一段时间就从外面买来大量书籍供李辰研读。妻子在家养些鸡鸭做些女红补贴些家用,夫妻过的还算安逸。
李辰年满八岁,头扎冲天发髻,眼睛炯炯有神,透着灵气。五年来偷偷的吐纳修养虽说没有像仙人般脱胎换骨,却也让他身体灵活,步如清风。这些年来李辰额头青痕好像彻底消失,唯有生气时凝视对方,让人有种头脑眩晕的感觉,这让村里孩子一般不敢招惹他。李辰平时翩翩有礼,性格温和可爱,村里大人常夸李辰是天生神童,俨然成了全村孩子学习的榜样。
黑狗大默,活了八年年而不老,并且越发的生龙活虎,目露精光,让村里所有的牲畜不敢接近,一个眼神就能让别的动物害怕的浑身颤抖。在这封闭的小村里被人称作是件怪事,并对黑狗很是敬畏。
挡不住的春光,关不住的童窗。虽说父亲为了让李辰安心读书很少让李辰出门,怎奈童心难耐,又如何管的住这对活宝。
村外树林,李辰和黑狗浑身热汗的在烤着抓来的野兔。
“大默,昨晚你又偷跑出去了吧,为何不带我?咱们不是说好的吗?”李辰生气的问道。
“这次我是去和一条赤练蛇干上了,那家伙毒性厉害,一口毒气喷出,十米内不留活物!你想变骨架啊?”黑狗看着吱吱流油的烤兔,满嘴流着口水的说道。
“说的那么吓人,你还不是没事!你不守信诺,说好的要带我出去,每次都反悔!你独自乐得逍遥,可怜我长这么大,连村子都没出去过。”李辰拿起烤兔转身生气道。
“下次一定带你去,让那只傻虎给你当马骑。”黑狗眼睛盯着烤兔忙说道。
“真的?”李辰回头满脸兴奋。
“真的!”黑狗瞥眼说道,“你小子不用装可怜,你瞒着你爹偷偷翻墙跑出来多少次了!上次从那么高的树上摔下来,要不是我给你治好,你这辈子都别想出门了。”
“我掏的鸟蛋还不是大都烤给你吃了!你说自己不杀生,不肯用法力,害的我累的半死爬那么高又摔下来,吃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了?”李辰说道。
“不为我死,得其可食!再说我灵力可不能随便浪费!好了,好了。兔子都烤好了,咱们赶紧吃完回家,要不就回去就被你父亲发现了。”黑狗说完一把抢过李辰手中的兔子,大口的啃咬起来。
“你给我留点!”李辰恼怒的伸手抢去……
一人一狗直到把兔子分吃个干净,才恋恋不舍的返回家去。
李天禄满脸喜悦的从外回到家中,直奔李辰房内而去。推门进去,李辰正盘膝坐在桌前读书,黑狗在在桌下眯着眼睛,好似在回味着什么美妙的事情。
“辰儿,停下来歇歇吧,父亲有事和你商量。”父亲看到李辰用心读书很是欣慰。
李辰放下书卷,看到父亲满面春风的样子问道:“父亲可是有什么喜事?”
“辰儿,近来学习的如何了?”父亲关心的问道。
“父亲新买的书卷我已经全部熟读了。”李辰认真说道。
“那就好。”父亲点头说道,“三天后就是县里选拔童生的会考,你可愿去一试?”
“真的吗?爹,我愿意去!”李辰拍手惊喜。
“不过,我才八岁,县衙能让报考吗?”李辰又担心的问道。
“无妨,我国会考取才本不设年龄限制,只不过一般人大都年满十五才去参加。这次为父专门去了一趟县城,以我秀才身份可以推举你参加会考。”父亲娓娓说道。
“太好了!爹,我一定会得中童生!”李辰很是兴奋。
“好,我儿虽年幼,却不输常人!童生会考虽是县府的低级考试,一旦通过便可参加三年后的州府会试。以后才可考取秀才得中举人,甚至高中状元探花。此为国家取才纳贤之途。父亲此生已不做此打算,你要尽力而为。”父亲看着李辰颔首说道。
“爹,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李辰坚定的说道。
“两天后我找车送你前去,你先在家温读功课。此去会考需要三天,我与你母亲商量一下给你预备些东西。”父亲说完转身向母亲房间走去。
“哈哈,大默,你听到了吗?我可以出村了,而且是到县城!”李辰探身对黑狗说道。
“不就是去考个童生嘛,看把你激动的。你这些年弄到脑子里的书,考个童生还不易如反掌,有啥好惊喜的!”黑狗毫无兴趣的说道,好像这种事情还没有吃顿烤兔来的兴奋。
“你懂什么,父亲一直对我期望很高,我不能让他失望!再就是我听说县城有很多好吃好玩的,这次可以去见识了。”李辰满目期待。
“那我也陪你一起去!也好保护你的安全!”黑狗爬起来满脸的坚决。
“我看你是奔吃的去了吧?”李辰笑道。
“顺便,顺便可以尝尝。”黑狗很是认真的说道。
父母房中,父亲把消息告诉了母亲。
“孩子年龄还小,过几年再去也不迟。”母亲埋怨父亲。
“我儿非同常人,怎能因心中不忍耽误他的前途。这次就当让他出去锻炼一次,就算考取不中,也算长长经验。”父亲劝慰道。
“那我收拾一些衣物,隔日你送他前去。孩子如此年幼,你要照顾好他。”母亲仍是放心不下。
“这次我不过去,村里老李头驾车送他前去。让这孩子学会独立行事,日后才能面对更多波浪。”父亲低声说道。
“你!你也太狠心了,孩子才八岁!万一遇到坏人该如何是好?”母亲生气说道。
“这孩子机灵过人,定能独自处理。”父亲转身似不忍面对母亲。
“可是……”母亲话未说完,已开始低声哭泣……
两日后,晨阳初起,阳光洒满大地。李辰家门口停着一辆带蓬马车,来送李辰前去会考。
“李辰这孩子是咱们村里最聪明的孩子,这次一定能考中!”赶车的老李头笑呵呵说道。“借李大哥吉言了,路上还有劳李大哥多多照顾,这孩子年龄太小……”母亲说完回头看着李辰,泪水慢慢湿润了眼睛。
“娘,你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李辰看着母亲难过的样子,一阵心酸。
“放心,到地方我会把孩子安顿好的。”老李头憨声笑道。
“来,这些钱装上,到县城想吃什么就买点,别不舍得。”母亲说完从袖里掏出一些银两。
“娘,不用了,爹已经给我了,这些你留着吧。”李辰说道。
“多带点!穷家富路,万一有什么事别委屈了自己。”母亲执拗的把钱塞到李辰手里。
“父亲还出来吗?”李辰问道。
“你爹不出来了,他还有事……出去给你爹争口气!”母亲说完泪水就流了下来。
“娘,你别担心,我过些日子就回来了。”李辰看着母亲流泪,鼻子一阵发酸。
母亲仔细的检查儿子的行囊,一遍又一遍,只怕是漏掉了什么……
“李大叔,我们走吧。”李辰转头对赶着车老李头说道,随身坐上马车,向母亲挥手告别。黑狗也一个箭步蹿了进去。
“好咧!”老李头一声吆喝,马车缓缓前行而去。
看着母亲慢慢远去的身影,李辰缓缓放下马车上的帘布,低头不语。黑狗也老实的卧在马车里不动。
马车走到村口拐弯处,李辰掀开布帘向后看去。远远的,母亲的身影还在那里,遥望着马车不动,李辰泪水终于滑落……
慈母送子,脚步顿挫,挥手泪涟涟。心头肉,腹中肝,寸寸离别,刀割魂牵。
子别母,不忍看,急行脚步掩思乱,唯恐显弱于人前。路转顾影,那人仍原地孤站。
------------------------------------------- ---------------------------------- -------------------------------
写到此章,突然想到老家的父母,不由得拿起电话拨通……四火常年在外,一年难得回家两次,每次回家母亲都问长问短,生怕在外受了委屈,父亲拿酒与我对饮,与我探讨人生得失。临走离别,母亲都会把我一直送到村口车站,再追着公车送出很远……每次在车上回头看见母亲模糊的身影渐渐远去,都是心酸泪流……愿天下的父母永远都健康快乐!在外的孩子多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实在不行,多打个电话。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