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侠者江湖之北望关山

正文 第十二章

    不多时,宋元已经来到了先前探得的巷子。黑夜中,一身黑衣,矫健的身手,宋元悄无声息的潜到那房子墙根。深吸一口气,提身一纵便上了墙头。

    哎呀,宋元低头向墙里面看去,这院落还不是一般的大。仔细一想,也是在情理之中,那十二个汉子,单单睡觉的地方也要不少。这可是一件头痛的事情,这么大的房子如何找到藏驻颜珠和假传国玉玺的地方?

    这时候也管不得那么多了,先下去再说。

    宋元看清楚了依然掌着灯的屋子,不再犹豫,纵身跃下墙头,一丝声响都没有。宋元猫着腰,贴着墙根,摸到了后院。依然亮着灯的屋子便在后院厢房的尽头。先去探听一下,说不定就可以听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宋元万分小心,简直就是一寸一挪地靠近那发出灯光的房子。这院落中个个都是高手,稍有不慎便会被发觉,到时想要脱身就难了。

    屋子中不是别人,正是卓不凡。透过戳破的窗户纸,见到卓不凡正跟白日的那李广义谈论着什么。声音太小,宋元就是贴在窗户外面也绝难听到。

    这院子太静了,静的有些让人发毛。宋元刚刚进来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些异样,只是没有在意,现在才发现,晚上居然没有哨兵守夜。原本小心谨慎的军人为什么在晚上却是这样托大?是空城计还是那两件宝物根本就不在这里?看来今天晚上有些急躁了,居然没有弄清楚情况就这样冒冒失失地进来了。万一中了奸计,那当真是马失前蹄了。

    不想则已,一想宋元便感觉身上一阵冷汗。这时候夜风赶来,被那封一吹,身子不禁一缩。宋元转头看了一眼静谧的院落,一时间也没有了主意。

    最后,宋元也是无法,这么大一个院落,搜寻两件还不知道有没有的东西,当真不异于海里捞针。虽然宋元也是知晓,这两件事物多半就在这卓不凡的屋子里。只是自己也不能硬闯。李面的二人哪一个自己也不敢说可以制服,更何况还有其他屋子里的御林军。

    今晚算是无功而反了,宋元也不愿再耽搁,当下便要朝那院墙根走去。说来也是赶巧,正当宋元起身的时候,房间里卓不凡跟李广义吵嚷了起来。宋元不禁又缩回身,打算听个清楚。不听不打紧,这一听之下,当真是骇然。

    “这赵人的江山本就是夺我们柴家的。我祖父隐姓埋名,苟且到今日……现在,柴家记得国仇家恨的就剩我一个了。我没想着要复国,但是仇要报,耻要雪。我得不到的,也不能让那姓赵的窝囊废独占着天下!”

    “不凡,那些所谓的国仇家恨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你不能让那些已经成了云烟的事情禁锢你。”

    “他甚至连我最深爱的女人都抢走了!”

    “不凡……”

    “广义兄,你家世代为我柴家尽职尽忠。直至今日,我们欠你们李家的实在太多。现在,你我就如兄弟,我以一个弟弟的身份恳求你,帮我完成这最后的心愿,我便纵死无憾了!”

    “不凡,你听我说,我希望你理智的想一想。或许……”

    “我怎么不够理智!我不需要理智,我生来就是为了报仇的。你见过我爹是怎么死的,我们柴家被她们凌辱得我们一点尊严都没有,然后他们还不放心,还要赶尽杀绝!!”

    “先帝对我李家有人主之义,我李家世代终于先帝,我作为李家后人……唯少主马首是瞻便是。”

    “李兄,此等恩情,不凡永世不忘……”

    啊,卓不凡原来是后梁遗主的后人?那他不就应该叫柴不凡了?这可真是太讽刺了,这样的消息又太过于突兀,一时间宋元都感到无法接受。

    那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卓不凡会带着驻颜珠跟传国玉玺到这里了。只是童贯又怎么会找到卓不凡呢?或者是卓不凡找到了童贯……难道真的是卓不凡为了复仇,甘愿将汉人的土地交给野蛮的女真人?可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引狼入室之举当真是有些丧心病狂了。宋元实在不愿相信,自己印象里的卓不凡会变成这个样子。

    宋元一时就呆在那里,脑子里也不知道转了几次,也不知道该如何如何。这时候,房门响了起来。咯吱声在寂静的夜里穿得很远。宋元一个激灵,忙将身子隐在暗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门口。原来卓不凡跟李广义都出了房间,向前院走去。屋子里的蜡烛已经熄灭了,后院变得一片漆黑。

    待前后院都没有任何响动,宋元才闪身出来。轻手轻脚地将房门再一次打开,这一次他用手提着房门,幸而没有发出什么声响。在身后将房门再如法合上,宋元在房间里扫视了一圈。可惜眼睛实在无法适应里面的黑暗,目极之处不过数尺,自己行动都是不便,更不用说寻找那隐藏极好的宝物。

    宋元从怀里拿出一个火折子,小心点着,一股油绿的火光随着宋元的呼吸上下窜动。看起来就像鬼火一样,也不知道那折子里填充了什么燃料,居然让火焰发出如磷火一样绿光。这绿光在远处看起来极为模糊,不容易被察觉,而且这光源穿透力极好,将屋子里半丈的地方照得清晰起来。

    宋元便借着这“鬼火”在屋子里搜寻起来。屋子里的摆设很简单,当中一张圆桌,已经很老旧,上面就放了一个铜质的烛台。乍闻一下,还有一丝蜡烛燃烧的气味。宋元小心用身体护着烛光,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屋子里空荡荡的,除了那张圆桌和三把圆椅子,还有一张床,便什么也没有了。床上没有任何东西,也不是一个藏物的好地方。宋元试着在床上摸索了一下,抬手发现手上居然是一层灰烬。

    好多年没有人住过了?还是这屋子根本就没有人来打扫……他们进来这地方只是为了坐下来说几句话,商讨些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在正屋不就可以么,在这里显然也不见得便可以达到隐秘的效果。

    不对,那个烛台有问题,宋元将火折子凑近圆桌上的烛台。那烛台就立在圆桌的中央,灰暗的台身在绿光的照映下,显得颇具神秘。宋元又一次伸手抚摸了一下那烛台,确实没有灰尘。很干净。刚刚找那烛台的时候宋元忍不住轻轻摸了一下那青铜的台身,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手上并没有沾染什么灰尘。

    宋元小心地握住烛台,想把它拿起来,一扯之下居然没有扯动。那烛台居然是跟桌子连在一起的。当下,宋元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握住烛台,试着转了一下,可以转动。接着一用力,将烛台转了半圈,只听咯咯几声轻响,便见那空床旁边的墙壁上伸出一个暗格。

    好巧的机关。宋元在心里暗赞一声,他们如何得知这房子里有如此机关?难不成这是他们的一个秘密据点?走到近前,便发现暗格之中放着一个锦盒,宋元小心拿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一颗明珠,足有龙眼大小。应该就是叶玲珑所说的驻颜珠了,也不知道这样一颗珠子如何就可以驻颜。旁边是用黄色绸缎包裹的一方印信,打开包裹,拿出那传国玉玺一看之下也瞧不出什么子丑寅卯。

    宋元摇摇头,将锦盒合上,这件事情就这样搞定了。只是不知道到时卓不凡发现这两件宝物不翼而飞,心里会作何感想。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事不宜迟,还是走为上策。

    宋元打定主意便要抽身撤出着宅子。便在这时,突然从院子里传来一声低喝,“什么人?”宋元一听之下心中大骇,难道是自己被发现了?当下把手里火折子吹灭,顺手把那烛台转回原位。再将身子隐在窗户下面,抬头静听,待机而动。

    “贼人出来,还不束手就擒。”又是一声断喝,声音依然低沉。宋元依然听出这是那里广义的声音。似乎它并不像牵扯进更多的人,所以声音压得很低,但是他的喊声中气十足,虽然声音不高,但却是听得清清楚楚。宋元心中一讨,何不趁着他没有找来帮手冲将出去?他自信,在没有围攻的情况下全身而退还是有把握的。

    打定主意,宋元便不迟疑,一纵身边从窗户中跳了出来。

    “不好……”宋元暗叫一声。原来那李广义正背对着自己,这时候听到屋子里的响动转过身来,脸上也是骇然的神色。宋元心中叫苦不迭,真是大意了,原来李广义发现的夜贼并不是自己,而另有他人。自己本来感觉宝物已经到手,急于脱身,没想到在这阴沟里却是翻了船了。

    那李广义听到破窗之声从自己身后传来,心中一骇,忙转头,正发现宋元从窗户中跃将出来。还有同伙!李广义见宋元已经现身,还有一名贼人却在暗处,当下便知自己处境不妙,也顾不得什么,当下喊道“贼人,如此嚣张。”这一声已经不再是压低了嗓音,明地里是在招呼帮手。喊话的同时,一把雁翎刀已然在手,兜头超宋元砍来。

    宋元不敢大意,就地一滚,躲过了劈头的一刀,顺势将身后的“乌刺”拔了出来。那李广义果然勇猛,挥刀扑向宋元,全然是不要命的招式。这李广义早年曾经在边关服役,做过偏将,逢过战事,练就了一身野蛮打法。后来也不知如何,一路提拔,回到京城做了带刀护卫。一时间宋元跟李广义斗在了一处。宋元无心纠缠,只是躲闪,俟机脱身。但是对手逼得急了,一时间也是脱身不得。只是片刻的功夫,卓不凡便带着数名手下赶来,将场中缠斗的二人围在当中。

    “李兄小心!”卓不凡在外面喊了一声。这时候,两名御林军已经举着火把将整个后院照亮。虽然宋元蒙着面,但是他那“乌刺”卓不凡是认得的,当下卓不凡惊疑了一声,但是也没有道破,只是让李广义小心。

    那李广义虽然勇猛过人,但是毕竟武技略显粗糙。时间不长已经破绽百出,宋元趁着这个机会也是在他身上连拍了几下。他并没有痛下杀手,毕竟自己也不是喜欢杀人,所以那“乌刺”只是拍打,却不用直刺。

    突然,李广义在宋元的一拍之下,脚下一个趔趄,眼看就要跌倒。这时候,卓不凡便也是忍不住,一提手中的长枪,雪白的缨子随着枪身转一个枪花,直取宋元的面门。宋元也是不敢大意,抬手用“乌刺”将长枪架开,揉身向卓不凡扑去。所谓兵器,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宋元知道卓不凡仗着枪长,占尽了优势。当下顺着枪身,欺到卓不凡的身前,与他近斗。

    好个卓不凡,将那长枪收将回来,手握长枪中部,长器短用。卓不凡自幼便习得杨家枪法,而那杨家枪法源自实战,并且深谙长器短用的打法,将长枪适合远攻,不宜近战的缺点给弥补了。见场中二人来来往往,打得甚是惊险,特别是那卓不凡,一根长枪更是耍的出神入化。外围的军士个个都是不断叫好。只是场中二人仿佛有了默契一般,你来我往,却是不见个高下。这时候李广义见卓不凡久攻不下,又收拾雁翎刀,重新加入战团。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宋元见两人逼上,手下也是有些忙乱,再者他们二人就是车轮战的法子,宋元也是感觉手上有些沉重,脚步渐渐慢了下来。就在这时,李广义瞅了个破绽,一刀割在了宋元的手臂上。宋元吃痛,顺势倒了下去,这一下正好躲过了卓不凡刺来的一枪。但那卓不凡也是不弱,枪头在半空一转,直直向宋元刺去。

    宋元似乎等的便是这一刺,他右手握着“乌刺”在地上一撑,躲过那致命的一刺,堪堪半站起来,正赶上卓不凡枪身上挑。宋元用脚在枪尖上一点,借着那股力道跳出了战团,抽身到了圈子的外边。等那帮御林军回转身来,宋元已经站定,手里举着刚刚偷到的锦盒,眼光酌定的看着身前的众人。

    “好个贼人,居然来偷驻颜珠!”李广义见那锦盒当下便怒喊出来,但是立马明白过来自己言语有失。当下恼羞成怒,当下举刀就要杀过去,“快快将盒子留下,不然再吃我一刀。”

    “站下,”宋元不顾自己手臂上的伤口正流着鲜血,大喝一声,将李广义定在那里,“你也知道这是“驻颜珠”,想必你也知道此物的重要。你要是再敢上前一步,我便毁了这锦盒。”说完便晃了晃手中的火折子。这时众人也看到那锦盒上正放着一管黑火药。

    火器炸药直到北宋末年才被用于军事,其实早在三国时期便有失用火药的记载,只是不够规模而已。特别是民间,在唐朝时期火药的运用就已经很频繁了。特别是那些混迹江湖的人,好多销器,暗器都运用上了火药。

    众人这时,也是不敢大意,都全神戒备,全都盯着宋元一人,生怕他将那伙要给点着了。就在众人僵持的时候,从旁边突然卷出一根长鞭,直卷向宋元手中的锦盒。

    “还我驻颜珠!”随鞭而来的便是一声骄喝!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