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康熙重生赫舍里

正文 8第八章

    康熙皱着眉头思索,原因是一个女人,一个他上辈子的女人。

    原来的乾清宫的宫/女,现在的乌雅常在怀孕了。

    重生后康熙也想过像处置卫氏一样将乌雅氏也打发出宫,但他出月子的时候乌雅氏已经是乾清宫宫/女。而乾清宫的人员却是以皇后的权限也不能处置的唯二地方之一。康熙很清楚乾清宫的防备程度和玄烨的底线,往乾清宫安排内线等于找死。

    因此虽然很不甘心将会从乌雅氏肚子里爬出的老四,康熙不得不怏怏的罢手。

    因康熙十六年三藩吃紧,皇帝每天上朝会被大臣们哀怨的眼神和各地打败仗的奏折骚扰,忙得不能像以前一样常常临幸后宫。乌雅氏这个在乾清宫当值的俊俏宫/女在十七年初趁虚而入爬上了龙床,而且一矢中的,怀上了龙种。

    上辈子的康熙防备过太子,防备过老大,老八,老三都没有防备过这个老四。

    包衣奴才所出,虽然让佟皇后养过一段日子,但也没有改玉牒当上嫡子不是?玉牒上面写的清清楚楚--胤禛乃乌雅氏所出。

    对一个娘家没势力,本人又低调,办差能力也过得去的儿子当时的康熙是相当放心的。在畅春园时他可是在剩下的儿子里头反复筛选,终于选了胤禛当下一任皇帝。

    但是重活一次,对前世的事情翻来覆去仔细捉摸过无数次的康熙来看这个儿子实在是太工于心计了。始终如一的躲在太子身后躲其锋芒,一废太子之时痛哭忏悔自己没能好好辅佐太子,让当时为太子之事心神俱疲的康熙窝心至极。

    太子二废之后更是一心一意投身于讨债这一项没前途的行业,就差举掌宣誓自己一颗红心向着皇父,做的任何事情只为皇父和大清的天下着想。瞧瞧,多可心的儿子啊。

    不像太子年纪大了惦记皇父屁股底下的位子,不像老大广招喇嘛以企图咒死太子,不像老三一大把年纪还玩你好讨厌我要告诉我爹爹让爹爹圈了你这种幼稚游戏,更不像老八招揽半个朝堂的大臣来吓唬年迈的老父。

    这些个逆子啊,那一阵子的康熙焦头烂额,打压儿子打得手都软了。临老才发现这个四儿子原来是最孝顺的,于是康熙毫不犹豫将皇位赏给了他。

    但是传位诏书写好了之后康熙心寒了。前脚让隆科多捧走遗诏传四儿子过来,这胤禛后脚就进来给他磕头顺便看他死了没?康熙自认临死都没有糊涂,虽然已经死了一半,进气没有出气多,那双眼还是雪亮雪亮的,还是从胤禛和隆科多的眉来眼去中看出二人的奸/情,哦不,二人的猫腻。

    自己一直以为是纯臣,委以重任的人原来是老四的心腹。以为最孝顺的儿子原来早已私自进入畅春园只等自己翘辫子,说不定早准备好另一份遗诏等他一死就拿出来登基,自己临终让张廷玉拟的遗诏原来成了个笑话。

    ········

    乌雅氏肚子里的应该就是老四,依照乌雅氏的身份是要抱给别的妃嫔养的。上辈子的这时候钮祜禄皇后奄奄一息的就在那里等死,自己就将怀孕的乌雅氏安排进佟贵妃所住的承乾宫偏殿,出生后顺便让佟佳氏抱养。

    但是这辈子钮祜禄氏不用拖着病体抓住凤印不放,反而让康熙一天一诊脉给治的虽然依旧病弱,但比前世多活四五年应该没问题。因此现在宫里有两个贵妃,七个嫔,抱给谁养就成了问题。

    因为大老婆康熙健在,玄烨也没有为一个宫/女怀孕而烦恼,直接丢给康熙处理。

    于是康熙爷烦恼了。这个深藏不漏的儿子啊,抱给淑贵妃养吧,以后他若跟钮祜禄家勾搭,跟老九老十捻成一条绳这太麻烦了,更何况偏心自己表妹的玄烨也应该不会同意。但是抱给佟贵妃养吧,胤禛隆科多这对可是气的他提前咽气的元凶,这辈子无论如何也不想再见到的。

    那么除了这两人便是今年八月册封的七位嫔。

    前世这个时候被康熙收进后宫的平妃赫舍里氏(即康妹妹),这一次因皇后曾不着痕迹的向玄烨进‘谗言’希望妹妹嫁一个不用担心会被公婆刁难的人家,被玄烨指给了安亲王岳乐的嫡长子马尔珲为嫡福晋。

    马尔珲的生母是索尼之女赫舍里氏,亲姑姑作了婆婆应该会好好疼你妹妹了吧。于是康熙被‘感激涕零’下不得不对玄烨又以身相报了一场,心里咬牙切齿的发誓定要好好教导这前世的小老婆,今世的亲妹妹好好抓住马尔珲,让安亲王一脉坚定的支持太子。

    被封的七嫔之中惠嫔,荣嫔有子。宜嫔以后会有三个儿子也不能抱给她,另外端嫔董氏曾诞下一女,但已夭折,现在也是膝下无嗣。剩下的安嫔李氏,敬嫔王佳氏,僖嫔赫舍里氏也不曾诞下皇嗣。这三个人从封嫔到康熙驾崩几十年中都不曾诞下过子嗣,那时候还是个嫔。康熙虽有心将老四抱给其中一人,但是老四生母好歹是个满人,总不能将他儿子抱给安嫔这个汉军旗出身的女人吧,说出去了会有人说是皇后没有容人之度量。

    要不在端嫔,敬嫔,僖嫔之中选一个?只是那玄烨心里应该想抱给佟贵妃,真是头疼。

    罢了,与其这时候做出不合他心意的事情,不如在这里卖他一个人情。贵妃养子就贵妃养子,难道朕还怕了他不成?虽然麻烦了一点朕正嫌待在这后宫一亩三分地里闲得荒,正好给朕解解闷。

    于是康熙在佟贵妃的名字前面画了一个圈,在后面写上承乾宫偏殿五个字找了一个太监带两个宫/女送到乾清宫。当然两个宫/女带的是点心和水果。

    这会儿下朝了,某人该饿了。

    康熙对玄烨的喜好和忌讳知道的门儿清,玄烨知道的他知道,玄烨自己都没注意的他也注意到了。总之玄烨在康熙这里是被伺候的通身舒畅,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听到他最想听的话,看到最想看到的情景,总会有让他食欲大开的吃食在等着他。这一切玄烨都归功于他和皇后少年夫妻同甘共苦十几年而培养出来的夫妻默契,实际上康熙也是有意无意的影响玄烨的想法,让他如此认为的。

    这边乌雅氏去承乾宫给佟贵妃见礼,佟贵妃淡淡的对乌雅氏敲打几句,吩咐宫人将乌雅常在带到偏殿。

    哼,趁自己在乾清宫服侍主子,爬上主子床的不安分奴才,哪儿偏僻扔哪儿去。总之别在本宫面前晃荡就是了。请安?免了!让她好好养胎,可千万别到处说本宫欺负她,故意让她立规矩。

    到了房间的乌雅氏整理好行李,又给被派来服侍自己的两名宫/女各塞一个荷包,直到房间里只剩一个人的时候才缓了一口气。被皇上宠幸,被分到储秀宫与一堆小主同住,又被诊出喜脉封了常在搬到承乾宫偏殿,一系列的事情像做梦似的,没有真实感觉。

    明明不久前自己还穿着宫/女服饰干伺候人的活计,今天却有别的宫/女来服侍自己。乌雅氏明白自己的底牌是在乾清宫服侍皇上的这几年间用心记下的皇上的喜好,乌雅氏很清楚皇上对子嗣的重视程度。只要一举诞下阿哥,她的将来就有保证了。

    乌雅氏用两只手护住还不显怀的下/腹部,孩子,你一定要平安出世啊。额娘的将来全靠你了。

    承乾宫正殿与偏殿陷入了什么样一个格局,此刻的康熙爷是无暇理会的。

    因为他的宝贝太子胤礽来给他请安了。

    康熙十六年初,马佳氏生下她的第五个儿子之后玄烨如前世的康熙一样突然迷上了胤字,给刚出生的儿子起名叫胤祉,顺便将保成和此时仍在宫外的保清的名字也改成了胤礽,胤褆。为此保成很是生气,凭什么弟弟胤了他也跟着胤?他很喜欢保成这个名字呢。于是对玄烨甩了一阵子脸色,玄烨许下了无数好处才勉强答应接受新名字。

    康熙对此只有感慨,这有亲娘疼的孩子就是有底气啊。上辈子的保成可是乖乖的接受新名字的,哪里曾对自己使过小性子。

    虽然这一世的保成仍然是聪明早慧,该有的规矩一点不差,但是总会耍耍一些无伤大雅的脾气什么的,而且玄烨也对这种父子互动乐此不疲,从不拿自己的身份压制儿子。康熙也明白玄烨心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对儿子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告诫有外人在的地方绝不可做出这种事。

    在这里不得不说这一世的太子册封。

    上辈子的康熙册立太子是出于政治目的。当时清廷连吃败仗,不仅三藩军队步步紧逼,孙延龄,吴之茂,罗森等也起兵造反。

    更何况撤藩是康熙一意孤行而为,面对大臣们责难的眼神时康熙虽然强作镇定,心里却是反复的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自家祖宗马上征战近百年千辛万苦而得到的天下是不是要在他的手里失去?

    当时太皇太后也是反对撤藩一派,去慈宁宫请安时会一点不留脸面的责难于他。为了挽回战局康熙欲亲征,议政大臣竟然瞒着他密议,替他做下决定阻止了他。

    当时的康熙是孤立的,无助的。八岁登基被鳌拜欺压六年,他能忍辱负重,一举拿下鳌拜而亲政。之前的他从来都是自信的,但这一次康熙却失去了自信,开始怀疑自己。

    那时候的康熙在前朝受压力,在后宫也不能放松。只有在坤宁宫时才能喘上一口气。因为赫舍里从来都不会对他的决定提出怀疑,是无条件支持他的。

    尽管康熙砍掉吴应雄和他儿子碰到包括他的祖母的多方的阻挠,下嫁吴应雄的姑姑建宁公主更是多次向皇后哭诉,弄得身怀六甲的皇后疲惫不堪,皇后依然坚强的为康熙作最后一枚后盾,从来都不会让他为这些事烦心。

    嫡子的诞生更是让他觉得上天在眷顾着他,但是两个时辰后皇后的逝世一下子压垮了他多日的强撑,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辈子皇后去世时康熙悲痛欲绝,那一系列隆重的丧仪,追悼的是他的妻子,他的知己。那时康熙被朝堂上的事弄得撑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去赫舍里的陵寝,一待就是一整天,在那里怀念他的妻子,哀伤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家庭从此不再完整。

    康熙十四年战况一度陷入绝望的状况。台湾郑经进军福建。漳州,泉州,潮州相继沦陷。都督王辅臣起兵反清,陕西经略莫洛战死。一时人心惶惶,人们都以为从满洲来的新朝廷支持不住了,要滚回关外了。

    当时的康熙急需要一个稳定大局的契机,于是大清有了一岁半的娃娃太子。

    这辈子的玄烨却比康熙幸福多了。被接连的败仗弄得心烦气躁时玄烨会对着康熙痛骂那些向吴三桂投降的官员,在慈宁宫碰到一鼻子灰时玄烨会抱着康熙埋怨祖母的不理解,对此康熙总能挠到玄烨的痒处。

    比如索额图自乱阵脚,提议处死主张撤藩的大臣时,上辈子的康熙看在死去的皇后面子上只斥责一番没有多做处置。但是此时的康熙能放过挤兑索额图的绝佳机会才怪,即一副义正严词,大义灭亲的姿态摆出来,对玄烨表示不必为皇后的面子着想,赶紧灭了这个扰乱军心的孬种。

    八旗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你这个混蛋在后方妖言惑众,太可恶了你!更何况索额图的族叔帅颜保这时候还坐镇南昌,你居然不顾他的死活,简直禽兽不如。不尊圣意乃是不忠,陷族叔于死地乃是不孝。这种不忠不孝的混蛋不好好整治怎能稳住军心。

    玄烨本来还想把索额图处置狠了会不会让皇后面上难看,但是皇后如此善解人意那他也就没了后顾之忧,当即当着朝臣的面将索额图训了一顿,削了索额图的大学士。不出康熙所料,不久之后索额图夫人递牌子向皇后请安。

    康熙婉转的告诫她,皇上对撤藩势在必得,叫索额图千万不可再嘴贱出口干扰。官位少了一个,还剩几个呢,爵位也没有被降不是?只要在剩下的战事中好好为皇上出谋划策将功赎罪,不怕将来升不回去,更何况皇后还好好的待在坤宁宫,皇上不会亏待皇后娘家的。

    两个人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索额图夫妻被两个康熙忽悠的晕乎乎的,却也安下了一颗心。从此索额图不再退缩,而变得积极参与战事,以求挽回脸面更是不在话下。

    在玄烨强势迎战,康熙力稳后宫的日子中时间慢慢流逝,迎来了康熙十五年五月。

    以一度反叛的都督王辅臣又向清军投降为机,战局开始好转,向对清廷有利的方向发展。耿精忠,尚之信相继投降,只剩下吴三桂祖孙的兵力还与清军反复争夺要地。玄烨心情大好之下向天下宣布,要册封太子,十五年年末开始礼部选择吉日,最后被玄烨拍板定为十六年五月三日,胤礽的三岁生日。

    这一项喜事无疑很好的鼓励了前方将士和朝廷诸臣。本就为形势好转而面带喜色的众将士士气大涨,吴军渐渐被逼入困境。

    这些与前世不同之处被康熙看在眼里酸在心里。上辈子的他被打得狼狈不堪下册立太子以求鼓舞士气,稳定朝局。这辈子玄烨却是战事开始好转之后册立太子,为的是喜上加喜,乘胜追击。朕和他是同样的生辰八字没错吧。这小子的日子怎么就过的这么舒服呢?

    在太和殿举行隆重的册封大典之后玄烨心情极好的搂着康熙滚上了床。于是因嫉妒和恼怒丧失理智的康熙狠狠地将玄烨压在床上,做‘夫妻’三年以来第一次积极主动地受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