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被割喉的余浜
“这里就是发现余浜的地方?”大概走了20分钟,我指着一间破旧的房屋问道。
“是的,为了方便你办案,我还专门让余浜的儿子余注将他的尸体抬了过来。”邹洲指着地上的一副担架说道。
担架的旁边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身体比较瘦小,留着两腮胡子,看起来很没有精神,应该是余浜的儿子。安慰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便将尸体上的白布掀开。
“啊!”一个刺耳的尖叫声在我耳边响起。
“死人没什么可怕的,不会害人,仅仅是一个受害者而已。”我并没有回头,这个声音肯定是那个自诩医学院高材生发出来的。
“后脑勺锉裂,但没有出血,伤口周边有伤痕,是被一击而亡,头部和身体分开,正面的皮肉向里嵌,中间的断裂处很宽,应该是被钝器砍伤的,有点像斧头,刃薄柄厚。凶手应该是先从后面将死者用钝器击晕,在从正面将死者的喉咙处割开。看死者的伤口和尸斑的情况,应该和诸洹死亡时间相差不到六个时辰。嗯?他的后背有被木棍摩擦的血痕,像是死后留下的,而且还有节点,应该是竹子。”我本能的分析道。
“我父亲就是在诸叔叔的寿辰那天晚上失踪的。”余注哽咽的说道。
“这间房屋虽然很偏僻,但是你们应该会去寻找的,为什么案发两天后你们才发现尸体。”这显然让我有些奇怪。
“其实这个房屋,当时因为门是开着的,所以我们就进来找了一次。可是没有找到,后来我们就换了一把新锁,将门再次锁上了,钥匙在族长那里。前天早上一个族人从这里经过,听到房间里有响声,就让族长打开房屋,结果就发现我爹的尸体躺在墙边。”余注说道,还时不时的将目光看向邹洲。
“你的意思是,凶手是邹洲先生,对吗?”我很戏剧的问道。
“余注大哥,你不要冤枉我父亲。父亲不可能杀余叔叔的。”邹清清急忙回应道。
“我没这个意思,只是有很多东西想不通罢了。记得,父亲那晚穿的是灰白布衣,发现他尸体的时候,身上却穿着黑色布衣,可是父亲失踪到发现尸体都没有回家换过衣服。”余注疑问道。
“这些都是被害者死后,被凶手加上的。头发上有杂草,死者之前可能绊倒或者被人直接击倒在草丛中,很可能是移尸到房间里。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余注先生,黑色,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比如说象征死亡。”
“没有,象征死亡是纯白。通常族里有人离世,村里人都是穿纯白布衣前去悼念。”
“这间房屋看起来很久没住人了,门是一直是关着的吧。”门锁处有金属摩擦留下的痕迹,痕迹的色泽相对比较光白,应该是不久之前凶手撬锁留下的。
“是的,这间房屋二十年前就没有人住了,门一直是锁着的,钥匙早已丢弃了。”
“这间房屋的朝向很奇怪,正常房屋都是朝南的,这间房屋却朝西,而且竟然没有窗户,不像是人居住的地方?”我问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在我小的时候是有一家人居住的,曾经还跟那家的孩子玩过。但是后来一家人就失踪了,我曾问过父亲,父亲不但没有回答还责骂我。”余注回答道。
“邹先生,相信这间房屋的钥匙您一定带在身上,麻烦你开一下门。”为了方便我办案,我想钥匙他会带在身上。
“恩,自从发现尸体以后,我一直把钥匙带在身上。”说着,邹洲就从腰间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即使是下午,但是光线还不是很好,整个房屋显得昏暗潮湿,只能模糊的看到一米之内的东西。
“你们是什么时候寻找这个地方的?”我问道。
“哦,是当天晚上。记得当时我和父亲分别以后,半个时辰就回到家里,可是等了1个时辰,父亲还没有回来。正巧当时诸洹的画师过来,告诉我父亲一个人到后山去了,后山也就是这个房屋后面的那座山,让我去找一下。然后我就喊上族人来这边寻找,看见这间门是半掩的就进来,找了整个屋子也没有找到,后来又到别处去寻找,可依旧是没有下落。直到两天后的清晨,一个族人在外出打渔经过这里,听到屋中有声响,然后我们便又进屋找了一次才发现了父亲的尸体。”余注回答道。
“恩,好了,谢谢你的配合,你们先回去吧,我要在这里研究一下。对了,邹洲先生,麻烦你给我一盏平时你们走夜路用于照明的油灯,还有梯子!”我说道,没有天衣无缝的谋杀,我现在必须要证实一些东西。
众人离开后,我便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了放大镜、笔记本、尺子还有手电筒,开始了对相关数据的收集与记录。读书的时候就有录笔记的习惯,我一直认为是一个好习惯。其实,每件案子对记忆力的要求不是很高。当将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对于办案子来说还是比较受用的,就是节约时间。首先,你就不会因思考的时候遗漏了已经发掘的线索而浪费时间;第二,我发现在大脑思考一件事跳跃到另一件事,其实是需要过程的,也可称为预热,就是把以往的从前往后再推一遍,这样也很浪费时间,我感觉把所以事件放在同一界面,再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会更好点,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自己更习惯于后者思考方式;第三,作为日后参考,如果以后遇到相同的作案手法,可以很快理清思路,再说温故而知新,可以进行分析延伸。
我在笔记本很清晰的记述着:1。整个房屋能见度很低,尸体很容易被疏忽;2。有可能凶手也在大部队中搜寻,而他搜寻范围正好是尸体所在位置,但却说没有找到;3。尸体的位置在一所墙边,离墙边大概半米的距离有似圆形血迹;4。墙面的正上方有个直径在五到六厘米的空洞,空洞上下边缘有挤压的痕迹;5。房屋的梁柱上并没有被绳子勒过的痕迹,看来尸体不是被吊在横梁上。
整个收集过程用了一个小时左右,效率一般,因为时间还早,我又在村里打听了一些故事,也可以叫信息。看了看手表,下午五点一刻,殷红的晚霞很美丽,这也预示着晚饭的时间到了。
写到亲们看腻为止,呵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是的,为了方便你办案,我还专门让余浜的儿子余注将他的尸体抬了过来。”邹洲指着地上的一副担架说道。
担架的旁边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身体比较瘦小,留着两腮胡子,看起来很没有精神,应该是余浜的儿子。安慰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便将尸体上的白布掀开。
“啊!”一个刺耳的尖叫声在我耳边响起。
“死人没什么可怕的,不会害人,仅仅是一个受害者而已。”我并没有回头,这个声音肯定是那个自诩医学院高材生发出来的。
“后脑勺锉裂,但没有出血,伤口周边有伤痕,是被一击而亡,头部和身体分开,正面的皮肉向里嵌,中间的断裂处很宽,应该是被钝器砍伤的,有点像斧头,刃薄柄厚。凶手应该是先从后面将死者用钝器击晕,在从正面将死者的喉咙处割开。看死者的伤口和尸斑的情况,应该和诸洹死亡时间相差不到六个时辰。嗯?他的后背有被木棍摩擦的血痕,像是死后留下的,而且还有节点,应该是竹子。”我本能的分析道。
“我父亲就是在诸叔叔的寿辰那天晚上失踪的。”余注哽咽的说道。
“这间房屋虽然很偏僻,但是你们应该会去寻找的,为什么案发两天后你们才发现尸体。”这显然让我有些奇怪。
“其实这个房屋,当时因为门是开着的,所以我们就进来找了一次。可是没有找到,后来我们就换了一把新锁,将门再次锁上了,钥匙在族长那里。前天早上一个族人从这里经过,听到房间里有响声,就让族长打开房屋,结果就发现我爹的尸体躺在墙边。”余注说道,还时不时的将目光看向邹洲。
“你的意思是,凶手是邹洲先生,对吗?”我很戏剧的问道。
“余注大哥,你不要冤枉我父亲。父亲不可能杀余叔叔的。”邹清清急忙回应道。
“我没这个意思,只是有很多东西想不通罢了。记得,父亲那晚穿的是灰白布衣,发现他尸体的时候,身上却穿着黑色布衣,可是父亲失踪到发现尸体都没有回家换过衣服。”余注疑问道。
“这些都是被害者死后,被凶手加上的。头发上有杂草,死者之前可能绊倒或者被人直接击倒在草丛中,很可能是移尸到房间里。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余注先生,黑色,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比如说象征死亡。”
“没有,象征死亡是纯白。通常族里有人离世,村里人都是穿纯白布衣前去悼念。”
“这间房屋看起来很久没住人了,门是一直是关着的吧。”门锁处有金属摩擦留下的痕迹,痕迹的色泽相对比较光白,应该是不久之前凶手撬锁留下的。
“是的,这间房屋二十年前就没有人住了,门一直是锁着的,钥匙早已丢弃了。”
“这间房屋的朝向很奇怪,正常房屋都是朝南的,这间房屋却朝西,而且竟然没有窗户,不像是人居住的地方?”我问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在我小的时候是有一家人居住的,曾经还跟那家的孩子玩过。但是后来一家人就失踪了,我曾问过父亲,父亲不但没有回答还责骂我。”余注回答道。
“邹先生,相信这间房屋的钥匙您一定带在身上,麻烦你开一下门。”为了方便我办案,我想钥匙他会带在身上。
“恩,自从发现尸体以后,我一直把钥匙带在身上。”说着,邹洲就从腰间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即使是下午,但是光线还不是很好,整个房屋显得昏暗潮湿,只能模糊的看到一米之内的东西。
“你们是什么时候寻找这个地方的?”我问道。
“哦,是当天晚上。记得当时我和父亲分别以后,半个时辰就回到家里,可是等了1个时辰,父亲还没有回来。正巧当时诸洹的画师过来,告诉我父亲一个人到后山去了,后山也就是这个房屋后面的那座山,让我去找一下。然后我就喊上族人来这边寻找,看见这间门是半掩的就进来,找了整个屋子也没有找到,后来又到别处去寻找,可依旧是没有下落。直到两天后的清晨,一个族人在外出打渔经过这里,听到屋中有声响,然后我们便又进屋找了一次才发现了父亲的尸体。”余注回答道。
“恩,好了,谢谢你的配合,你们先回去吧,我要在这里研究一下。对了,邹洲先生,麻烦你给我一盏平时你们走夜路用于照明的油灯,还有梯子!”我说道,没有天衣无缝的谋杀,我现在必须要证实一些东西。
众人离开后,我便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了放大镜、笔记本、尺子还有手电筒,开始了对相关数据的收集与记录。读书的时候就有录笔记的习惯,我一直认为是一个好习惯。其实,每件案子对记忆力的要求不是很高。当将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对于办案子来说还是比较受用的,就是节约时间。首先,你就不会因思考的时候遗漏了已经发掘的线索而浪费时间;第二,我发现在大脑思考一件事跳跃到另一件事,其实是需要过程的,也可称为预热,就是把以往的从前往后再推一遍,这样也很浪费时间,我感觉把所以事件放在同一界面,再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会更好点,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自己更习惯于后者思考方式;第三,作为日后参考,如果以后遇到相同的作案手法,可以很快理清思路,再说温故而知新,可以进行分析延伸。
我在笔记本很清晰的记述着:1。整个房屋能见度很低,尸体很容易被疏忽;2。有可能凶手也在大部队中搜寻,而他搜寻范围正好是尸体所在位置,但却说没有找到;3。尸体的位置在一所墙边,离墙边大概半米的距离有似圆形血迹;4。墙面的正上方有个直径在五到六厘米的空洞,空洞上下边缘有挤压的痕迹;5。房屋的梁柱上并没有被绳子勒过的痕迹,看来尸体不是被吊在横梁上。
整个收集过程用了一个小时左右,效率一般,因为时间还早,我又在村里打听了一些故事,也可以叫信息。看了看手表,下午五点一刻,殷红的晚霞很美丽,这也预示着晚饭的时间到了。
写到亲们看腻为止,呵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