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34章 人上人洞下洞
武季和林大柱在虎岩山下,杨话正等着他们,三人相见,自是一番欢喜,杨华一边哼着刚才那首歌,一边领着他们、往山那边走去。
武季说:“杨华,你哼的是什么歌呀?”
“一首好听的歌,歌词是国语课本上的,曲子嘛,是我们家乡的小调,好听不?”杨华说。
武季:“好听。你读过书?”
杨华:“我只读了一天,认了四个字。”
林大柱:“哪四个字?”
杨华:“‘早’、“上”、“起”、“来”。”
武季:“后来呢?”
杨华:“第二天早上起来,我背着书包准备上学,突然鬼子进村了,杀了我的爸爸妈妈,烧了我的房子,我就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上学了。”
林大柱说:“那你这首歌是怎么学会的?”
“歌词儿是我从一个学校教室旁边偷听到的,那些学生不能背,我就背下了。”杨华骄傲地答道。
武季伸出大拇指,说:“杨华,你真聪明,以后我教你读书认字。”
杨华跳跃着说:“好哇,现在就教我唱歌吧。”
武季说:“好,我教你一首《大刀进行曲》。”
杨华拍手,跳跃。
武季唱: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们消灭,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杨华唱: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林大柱也跟着哼。
杨华说:“这首歌比我那一首有力多了,谁教你的?”
武季说:“是参谋长教我的,以后我们大家都要学会。”
三人沿着干涸的小溪进入山洞,杨华口里还在哼着那首《大刀进行曲》。
武季说:“智德方丈临死的时候对我说‘人上人,洞下洞’,我一时不晓得他是什么意思,后来我寻思他是告诉我,虎岩寺里的岩洞与下面一个山洞相通,我就叫你来找找,果然,山下真有这么一个洞。”
杨华:“这山上山下,哪里有几棵树,哪里有几个石头我都清楚,我有时饿了,要不到饭,我就来山上找东西吃,找水喝。有一次,我见到山下这条小溪,溪水又清又甜,我喝了一个饱。喝饱了我就往里走,走啊,走啊,走了好久才走到头。里边的石头有的象狮子,有的象老虎,就是这顶上的石头也很特别,你敲它,它就发出声音,特好听。有一次,我用树枝捅到洞顶一块大石头,响声格外不同,空空地,有点象鼓声。我用树枝拨了拨,那石头露出边来。象是一个洞口,可惜我个子不高,爬不上去。”
武季还在念叨着:“洞下洞,有意思。”
杨华说:“昨天你叫我来山上查看地形,我想起了这里,也许这就是虎岩洞的地下洞口。”
武季高兴地说:“要真是那样,真乃天助我也!“
杨华向武季伸出手,说:“武哥,借你的手枪给我玩玩好吗?”
武季说:“你还不会使。”
杨华:“不会才借你的学学。”
“好。”武季说完,将枪膛里的子弹退出来,然后教杨华如何拿枪,如何瞄准放枪。
杨华高兴地举着枪,口里嚷着:“叭!叭!”
杨华跑过去,又折回来,气喘吁吁地说:“大哥,我跑过头了,就在这儿。你看,我戳的印记还在呐。”
武季拿了一根小棍棒,戳了戳石板周围的泥尘,说:“是块石板,很大。”
武季跳起来,用双手拼命一撑,那石板有点松动,但撑不开,只好放下。那石板又恢复原状,又盖了下来,他对站在旁看着的林大柱说:“大柱哥,你来试试。”
林大柱跳起来,双手撑着石板的一边,然后大喝一声,用尽力气往上捅,那石板掀开一角,露出一块半月形的昏暗的光来。
武季高兴地叫起来:“上面就是地洞!”
杨华拍手叫道:“啊,终于找到了,这是地洞的一个出口!”
武季急忙叫他小声点,以免上面有鬼子听到,杨华做个鬼脸,吐了吐舌头。
林大柱还是不能把石板全部掀开,他放下石板,说:“我的个子不够高,不能把石板全掀开。”
武季脑海里浮现出智德方丈临死时的情景,口中念着智德方丈说的“洞下洞,人上人”六个字,想了一会儿,他脱下外衣给林大柱擦了擦汗,对他说:“这样,我站在你肩膀上试试。”
林大柱蹲在地上,武季站在他的肩上,拼命用力,终于将石板捅开了。
武季叫林大柱慢慢站起来,再高一点,他便可以爬上去看看了。林大柱慢慢直起腰,武季双手撑着洞口边缘,爬进了上面的那个地洞。
武季匍伏地上,抬头望了望洞内,倾听着,没有声音,静悄悄的。
地洞约近百米长,四米多高,货物堆放在两处,一处在前边,靠近进口,一处在后边,就在武季的身旁。武季模了摸一个木箱子,四四方方的,钉得很死,木箱上果然画有人的头骨和手臂骨头,很是吓人。
林大柱在下边叫道:“看见什么了吗?”
武季答道:“果然是一个个木箱,全是毒气弹。”
林大柱:“想办法弄一箱下来!”
武季搬动一个木箱,很沉,约有一百多斤。他慢慢地挪动着。
林大柱说:“对,轻轻地滚到洞口来。”
杨华说:“我哥他力气大,一百多斤算不了什么。”
武季捧起一个木箱,走了几步。这时,前边的洞口门打开来,一道很强的光线射了进来,他赶紧在箱堆后面趴下。
小村和一个鬼子兵走下阶梯,进了洞来。
小村说:“田龟大佐刚走,大伙就象松了铁箍的木桶一样散架了。”
鬼子兵:“是呀,队长,田龟大佐去衡阳的时候要你和山本看紧一点,不能马虎。”
小村:“可山本说,自那天虎岩寨的土匪来骚扰后没有人再敢来了,这田龟大佐一走,他就放任大家自流了。”
鬼子兵:“田龟大佐去衡阳干什么呀?”
小村:“他呀,去参加庆功会。”
鬼子兵:“什么庆功会?”
小村:“大日本皇军攻下了衡阳,当然要庆祝一番罗。”
鬼子兵:“就为这点事?”
小村:“不,他把大岛带去了,说是要去银行。”
鬼子兵:“去银行干什么?”
小村:“那我就不知道了。”
武季仔细地听鬼子说话,趁鬼子的脚步放慢时,爬起来,加快步子,将木箱捧到口子边放下。由于着急,木箱怎么也下不去。
小村和鬼子兵一路走来,忽然听到有人动作的声音,小村厉声喝道:“什么人?”
鬼子兵听了听,说:“队长,没人呀。”
小村:“嗯,不对,这洞里象是有人!”
下面,林大柱、杨华听到了鬼子说话声,屏住呼吸,不敢吭声。
武季用力将木箱转动,一些土被刮得往下掉。不一会儿,木箱子下来了,林大柱和杨华两人接住。放好后武季跳了下来,落在林大柱的肩膀上。
林大柱小声地说:“快把石板盖上。”
武季把石板重新盖好,跳了下地来。他满头大汗,说:“好危险,差一点儿被鬼子发觉了!”
林大柱说:“我也听见鬼子说话的声音了。”
武季叫林大柱扛起木箱,说:“快,我们走!”
杨华一边走,一边问:“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林大柱说:“你不看呀,上面画的是死人骨头,这里边是毒气弹,泄漏了要毒死人的!”
杨华又问:“那我们把它背回去干吗?”
武季说:“鬼子拿这东西毒害我们的军队和老百姓,我们就要把它夺过来,等到全部到手之后,我们就送给有关部门销毁它。”
杨华恨恨地说:“小鬼子真歹毒呀!”
武季叮嘱他们说:“今天的事,你们不要对任何人说。”
杨华又问:“这箱子背回去放哪儿呢?”
武季说:“暂时就放在我住那儿吧,只要不动它,没事儿的。”
杨华叮咛说:“放在你那儿,你也要注意,不要让它跑出来哦。”
太阳已经落山,晚霞映红了三人喜悦的脸庞,三人加快了步伐。
前面说到小村和一个鬼子兵进了地洞。他们走到前边那堆货物旁边。
小村指着前面那堆木箱说:“田龟大佐真高明,他在洞口边放这么一堆假的,外表跟后面的那堆一样,一来可以做后边的掩护,二来就是支那人搞走几箱,也是假的。”
鬼子兵问:“这些木箱里边装的是什么呀?”
小村:“是石头。”
鬼子兵“哈哈!”大笑起来:“大佐真是足智多谋,以假乱真,后边的那些化学武器就保险了!”
这时外边有鬼子叫小村队长吃晚饭了,鬼子兵对小村说:“咱们吃饭去。”
小村说:“我们还是进去看看。你告诉他,我们等一会儿就去。”
鬼子兵跑出去说了一声又跑进洞来,和小村往前边走,他们走过第一堆木箱,来到第二堆木箱边。小村用手电筒晃了几下,不见人影,也没有响动,于是说:“这地洞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大门又守得严严实实的,应该不会有事,咱们吃饭去吧。”二人走了出去。
这时候天已黑了,武季和林大柱、杨华快要走到寨子前边了。林大柱扛着木箱子走进寨门,武季、杨华走在后头。两个哨兵见林大柱扛着箱子,其中一个好奇地问:“林大柱,你扛的是什么呀?”
林大柱:“你不晓得看箱子上的画吗?”
一个哨兵用手电筒一照,惊呼:“啊?死人骨头!”
林大柱吓他说:“这不是死人骨头,这是毒品的标签,里边的毒气弹可毒呢,只要你的鼻子闻一下,你就会死。”
哨兵笑着说:“那你怎么没死?”
林大柱说:“蠢家伙,毒气弹包了一层又一层,不打开,它是不会泄漏的。”
哨兵又问:“那你们把它背回来干什么?”
杨华走过来,说:“你这也不晓得?这是战利品,是用作记功的。”
武季解释说:“这东西将来要统一销毁的。”
哨兵是个倔性子,硬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现在放哪儿呀?”
杨华说:“就你话多,放在你床头,行吗?”
哨兵吓得连连后退,说:“我可不敢沾边,会死人的!”
武季指着两哨兵的鼻子说:“我记住你们两人了,大柱背回来的东西,你们不要跟任何人说,包括大当家。如果出了事,就要你们的命!”
两个哨兵吓得好一会才立正,敬礼,说:“是!”
武季别了林大柱和杨华,扛着木箱,走进自己的卧室,把木箱放在床上,然后闩了门。他摸黑在屋子角落找出一把柴刀,用力撬开木箱。木箱打开了,金光闪闪的,屋子里象是点亮了灯。
武季象孩子般地跳跃起来,心里说:“呀!虎岩寺里藏的果然是黄金!”。
门外传来哨兵的脚步声,武季赶紧将木箱盖上,放在床底下,用床单遮好。
哨兵的脚步声远了,武季又在木箱上边盖上一些杂物,直到看不见木箱的一点痕迹为止。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武季说:“杨华,你哼的是什么歌呀?”
“一首好听的歌,歌词是国语课本上的,曲子嘛,是我们家乡的小调,好听不?”杨华说。
武季:“好听。你读过书?”
杨华:“我只读了一天,认了四个字。”
林大柱:“哪四个字?”
杨华:“‘早’、“上”、“起”、“来”。”
武季:“后来呢?”
杨华:“第二天早上起来,我背着书包准备上学,突然鬼子进村了,杀了我的爸爸妈妈,烧了我的房子,我就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上学了。”
林大柱说:“那你这首歌是怎么学会的?”
“歌词儿是我从一个学校教室旁边偷听到的,那些学生不能背,我就背下了。”杨华骄傲地答道。
武季伸出大拇指,说:“杨华,你真聪明,以后我教你读书认字。”
杨华跳跃着说:“好哇,现在就教我唱歌吧。”
武季说:“好,我教你一首《大刀进行曲》。”
杨华拍手,跳跃。
武季唱: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们消灭,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杨华唱: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林大柱也跟着哼。
杨华说:“这首歌比我那一首有力多了,谁教你的?”
武季说:“是参谋长教我的,以后我们大家都要学会。”
三人沿着干涸的小溪进入山洞,杨华口里还在哼着那首《大刀进行曲》。
武季说:“智德方丈临死的时候对我说‘人上人,洞下洞’,我一时不晓得他是什么意思,后来我寻思他是告诉我,虎岩寺里的岩洞与下面一个山洞相通,我就叫你来找找,果然,山下真有这么一个洞。”
杨华:“这山上山下,哪里有几棵树,哪里有几个石头我都清楚,我有时饿了,要不到饭,我就来山上找东西吃,找水喝。有一次,我见到山下这条小溪,溪水又清又甜,我喝了一个饱。喝饱了我就往里走,走啊,走啊,走了好久才走到头。里边的石头有的象狮子,有的象老虎,就是这顶上的石头也很特别,你敲它,它就发出声音,特好听。有一次,我用树枝捅到洞顶一块大石头,响声格外不同,空空地,有点象鼓声。我用树枝拨了拨,那石头露出边来。象是一个洞口,可惜我个子不高,爬不上去。”
武季还在念叨着:“洞下洞,有意思。”
杨华说:“昨天你叫我来山上查看地形,我想起了这里,也许这就是虎岩洞的地下洞口。”
武季高兴地说:“要真是那样,真乃天助我也!“
杨华向武季伸出手,说:“武哥,借你的手枪给我玩玩好吗?”
武季说:“你还不会使。”
杨华:“不会才借你的学学。”
“好。”武季说完,将枪膛里的子弹退出来,然后教杨华如何拿枪,如何瞄准放枪。
杨华高兴地举着枪,口里嚷着:“叭!叭!”
杨华跑过去,又折回来,气喘吁吁地说:“大哥,我跑过头了,就在这儿。你看,我戳的印记还在呐。”
武季拿了一根小棍棒,戳了戳石板周围的泥尘,说:“是块石板,很大。”
武季跳起来,用双手拼命一撑,那石板有点松动,但撑不开,只好放下。那石板又恢复原状,又盖了下来,他对站在旁看着的林大柱说:“大柱哥,你来试试。”
林大柱跳起来,双手撑着石板的一边,然后大喝一声,用尽力气往上捅,那石板掀开一角,露出一块半月形的昏暗的光来。
武季高兴地叫起来:“上面就是地洞!”
杨华拍手叫道:“啊,终于找到了,这是地洞的一个出口!”
武季急忙叫他小声点,以免上面有鬼子听到,杨华做个鬼脸,吐了吐舌头。
林大柱还是不能把石板全部掀开,他放下石板,说:“我的个子不够高,不能把石板全掀开。”
武季脑海里浮现出智德方丈临死时的情景,口中念着智德方丈说的“洞下洞,人上人”六个字,想了一会儿,他脱下外衣给林大柱擦了擦汗,对他说:“这样,我站在你肩膀上试试。”
林大柱蹲在地上,武季站在他的肩上,拼命用力,终于将石板捅开了。
武季叫林大柱慢慢站起来,再高一点,他便可以爬上去看看了。林大柱慢慢直起腰,武季双手撑着洞口边缘,爬进了上面的那个地洞。
武季匍伏地上,抬头望了望洞内,倾听着,没有声音,静悄悄的。
地洞约近百米长,四米多高,货物堆放在两处,一处在前边,靠近进口,一处在后边,就在武季的身旁。武季模了摸一个木箱子,四四方方的,钉得很死,木箱上果然画有人的头骨和手臂骨头,很是吓人。
林大柱在下边叫道:“看见什么了吗?”
武季答道:“果然是一个个木箱,全是毒气弹。”
林大柱:“想办法弄一箱下来!”
武季搬动一个木箱,很沉,约有一百多斤。他慢慢地挪动着。
林大柱说:“对,轻轻地滚到洞口来。”
杨华说:“我哥他力气大,一百多斤算不了什么。”
武季捧起一个木箱,走了几步。这时,前边的洞口门打开来,一道很强的光线射了进来,他赶紧在箱堆后面趴下。
小村和一个鬼子兵走下阶梯,进了洞来。
小村说:“田龟大佐刚走,大伙就象松了铁箍的木桶一样散架了。”
鬼子兵:“是呀,队长,田龟大佐去衡阳的时候要你和山本看紧一点,不能马虎。”
小村:“可山本说,自那天虎岩寨的土匪来骚扰后没有人再敢来了,这田龟大佐一走,他就放任大家自流了。”
鬼子兵:“田龟大佐去衡阳干什么呀?”
小村:“他呀,去参加庆功会。”
鬼子兵:“什么庆功会?”
小村:“大日本皇军攻下了衡阳,当然要庆祝一番罗。”
鬼子兵:“就为这点事?”
小村:“不,他把大岛带去了,说是要去银行。”
鬼子兵:“去银行干什么?”
小村:“那我就不知道了。”
武季仔细地听鬼子说话,趁鬼子的脚步放慢时,爬起来,加快步子,将木箱捧到口子边放下。由于着急,木箱怎么也下不去。
小村和鬼子兵一路走来,忽然听到有人动作的声音,小村厉声喝道:“什么人?”
鬼子兵听了听,说:“队长,没人呀。”
小村:“嗯,不对,这洞里象是有人!”
下面,林大柱、杨华听到了鬼子说话声,屏住呼吸,不敢吭声。
武季用力将木箱转动,一些土被刮得往下掉。不一会儿,木箱子下来了,林大柱和杨华两人接住。放好后武季跳了下来,落在林大柱的肩膀上。
林大柱小声地说:“快把石板盖上。”
武季把石板重新盖好,跳了下地来。他满头大汗,说:“好危险,差一点儿被鬼子发觉了!”
林大柱说:“我也听见鬼子说话的声音了。”
武季叫林大柱扛起木箱,说:“快,我们走!”
杨华一边走,一边问:“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林大柱说:“你不看呀,上面画的是死人骨头,这里边是毒气弹,泄漏了要毒死人的!”
杨华又问:“那我们把它背回去干吗?”
武季说:“鬼子拿这东西毒害我们的军队和老百姓,我们就要把它夺过来,等到全部到手之后,我们就送给有关部门销毁它。”
杨华恨恨地说:“小鬼子真歹毒呀!”
武季叮嘱他们说:“今天的事,你们不要对任何人说。”
杨华又问:“这箱子背回去放哪儿呢?”
武季说:“暂时就放在我住那儿吧,只要不动它,没事儿的。”
杨华叮咛说:“放在你那儿,你也要注意,不要让它跑出来哦。”
太阳已经落山,晚霞映红了三人喜悦的脸庞,三人加快了步伐。
前面说到小村和一个鬼子兵进了地洞。他们走到前边那堆货物旁边。
小村指着前面那堆木箱说:“田龟大佐真高明,他在洞口边放这么一堆假的,外表跟后面的那堆一样,一来可以做后边的掩护,二来就是支那人搞走几箱,也是假的。”
鬼子兵问:“这些木箱里边装的是什么呀?”
小村:“是石头。”
鬼子兵“哈哈!”大笑起来:“大佐真是足智多谋,以假乱真,后边的那些化学武器就保险了!”
这时外边有鬼子叫小村队长吃晚饭了,鬼子兵对小村说:“咱们吃饭去。”
小村说:“我们还是进去看看。你告诉他,我们等一会儿就去。”
鬼子兵跑出去说了一声又跑进洞来,和小村往前边走,他们走过第一堆木箱,来到第二堆木箱边。小村用手电筒晃了几下,不见人影,也没有响动,于是说:“这地洞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大门又守得严严实实的,应该不会有事,咱们吃饭去吧。”二人走了出去。
这时候天已黑了,武季和林大柱、杨华快要走到寨子前边了。林大柱扛着木箱子走进寨门,武季、杨华走在后头。两个哨兵见林大柱扛着箱子,其中一个好奇地问:“林大柱,你扛的是什么呀?”
林大柱:“你不晓得看箱子上的画吗?”
一个哨兵用手电筒一照,惊呼:“啊?死人骨头!”
林大柱吓他说:“这不是死人骨头,这是毒品的标签,里边的毒气弹可毒呢,只要你的鼻子闻一下,你就会死。”
哨兵笑着说:“那你怎么没死?”
林大柱说:“蠢家伙,毒气弹包了一层又一层,不打开,它是不会泄漏的。”
哨兵又问:“那你们把它背回来干什么?”
杨华走过来,说:“你这也不晓得?这是战利品,是用作记功的。”
武季解释说:“这东西将来要统一销毁的。”
哨兵是个倔性子,硬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现在放哪儿呀?”
杨华说:“就你话多,放在你床头,行吗?”
哨兵吓得连连后退,说:“我可不敢沾边,会死人的!”
武季指着两哨兵的鼻子说:“我记住你们两人了,大柱背回来的东西,你们不要跟任何人说,包括大当家。如果出了事,就要你们的命!”
两个哨兵吓得好一会才立正,敬礼,说:“是!”
武季别了林大柱和杨华,扛着木箱,走进自己的卧室,把木箱放在床上,然后闩了门。他摸黑在屋子角落找出一把柴刀,用力撬开木箱。木箱打开了,金光闪闪的,屋子里象是点亮了灯。
武季象孩子般地跳跃起来,心里说:“呀!虎岩寺里藏的果然是黄金!”。
门外传来哨兵的脚步声,武季赶紧将木箱盖上,放在床底下,用床单遮好。
哨兵的脚步声远了,武季又在木箱上边盖上一些杂物,直到看不见木箱的一点痕迹为止。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