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蒋小辉开着机动三轮摩托车,在杨柳村的惠民广场溜达了几圈,就将三轮摩托车停在广场上。他坐在三轮摩托上目光游离,精神恍惚地望着过往的行人,旁边还有几个车夫以同样的姿态守候着生意的到来。村委会的办公大楼坐落在惠民广场的东面,旁边有一个宽敞的电影院,平日里遇到什么重大的会议或是文艺表演都会选择在这个电影院内举行。这里既是大礼堂,又是会议厅,属于多功能化的活动场所。惠民广场的北面有一所《杨柳小学》的学校,这所学校分别有一年级到五年级,整个村子的孩子们都在这个学校里就读。杨柳村大部分的重要设施基本上都分布在惠民广场的周围,广场的附近都是一些个体商户,这里有商店,医院,菜场,小贩等等,可谓是应有尽有。这个广场对于杨柳村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方,也是人流最为密集的场所。而住在惠民广场附近的村民们是代表着有“身份地位”的象征,这就好比住在北京首都一般。惠民广场是杨柳村的“核心”地带,这个广场一度被这里的人们喻为“天安门广场”的象征。
广场的出入口有一座硕大的大牌坊,大牌坊的左边写着“以立足杨柳村为荣”右边写着“丰硕成果人人共享”,横幅写着“流芳百世”的一幅对联。
杨柳村有一个民俗叫“赶集日”,每个月的三六九定为赶集日,这个赶集的地方设在镇上,每当到了赶集日的那天,各村的村民们就会络绎不绝地涌入镇内前去购买生活上的所需品。蒋小辉几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差点使家里倾家荡产,当时村里的村民们都以为蒋小辉难逃厄运,但偏偏老天有眼,让蒋小辉奇迹般的康复。他是一个英俊善良的小伙子,这里的男男女女的青年们都选择到大城市里去闯荡社会,唯有蒋小辉选择留守在家里,却被这里的一些清闲无事的村民们将他视为不成气候的青年,因为他们觉得留守在家里的青年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没有出息就意味着赚不到大钱,而赚大钱是所有人的共同信仰,可偏偏蒋小辉是这个村子里为数不多的留守青年。但蒋小辉认为,大城市虽好,但空气不大好,像汽车的尾气,化工厂的排污气,马路的灰尘等等。这无异是一种慢性的自杀,而这些污染性的空气在乡村里是决不会存在的。所以,蒋小辉最喜爱乡村的清新空气,他觉得清新的空气是大城市无法具有的。当然,城市的繁华自然是乡村难以拥有的,两者都各有所长。纵然如此,蒋小辉还是喜欢乡村的环境和生活。对于有些村民的鄙视,他同样亦不以为然。因为蒋小辉认为,一个人只要是金子,无论在哪里终究是会发光的。
蒋小辉真正的工作是在八都镇上的一家名为《春花丝绸厂》上班的,这家工厂是这个镇上的老企业,企业实行了单休的制度,但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这家企业因近年来管理混乱以及设备破旧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状态,现在只能勉强的维持下去。
今天正好是个星期天,蒋小辉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便买了一辆二手的三轮摩托车到惠民广场拉客以增加额外的收入。这天并不是赶集日,生意明显有些惨淡。杨柳村离八都镇有十几里路,但因为这个村子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除了赶集的那天会有人搭乘外,但实际上平日里乘坐的人也不多。毕竟村民们的生活都过得很节约,有的贫穷的村民为了省点钱独自一人走路到镇上去赶集,这样的生活让人难以启齿。
蒋小辉在惠民广场等了两个多小时,仍然不见有人来乘坐,心中有些郁闷。见此情形,他便无奈地发动三轮摩托车往百花村的方向开去,他开着三轮摩托车一路经过凹凸不平的马路,马路的旁边有一排排高的高,低的低的房屋,这些房屋都建造在稻田或土地上,属于一帮有钱村民的形象房屋。按照杨柳村的传统观念,建造在稻田上或是马路旁边的房子是意味着“高人一等”的象征,颜面的延伸。即便马路上灰尘满天飞,汽车噪音不断,也决不能动摇人们的追求和希冀。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脸面,一切都会在所不惜。虽然这里的村民们对于颜面与尊严的涵义理解得并不深刻,但他们觉得自己的房子造得比别人的房子高一点,这样就可以凸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让人觉得“高层人士”不可企及。他们始终以“高层”为荣,以“低层”为耻。所以,农村人是最爱互相攀比的,但实际上他们只对内攀比,对外基本没谱。
蒋小辉打算去找百花村的一个女孩,她叫林姣姣,林姣姣长得美丽动人,端庄大方,她是百花村的村花,学校的才女。林姣姣从小酷爱琼瑶的小说,她尤其喜欢一本名为《水云间》的小说,常常令她看得废寝忘食,爱不释手。她非常喜欢小说里面的女主角杜芊芊,她觉得这个女孩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可以不顾一切,即使父母的反对她依然坚执不从,最终感动了父母并接受了他们。林姣姣认为,这种敢爱敢恨的个性是当今女孩们所应该具备的,也是女孩们学习的好榜样。就这样,琼瑶的这部小说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同时,她对自己未来的爱情也充满了无尽的憧憬与遐想,小说里的女主角便成为她最崇拜的女偶像。巧合的是,林姣姣和杜芊芊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两人的父亲都是属于一名成功的商人,在当地上都是属于屈指可数的富有人家。由此看来,林姣姣和杜芊芊的家庭条件基本相符,刻画杜芊芊的影子还是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优势。
蒋小辉和林姣姣是在半年前,两人在杨柳村的电影院相识的,当时有一部非常火爆的《泰坦尼克号》的电影。那天下午,电影院的大门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蒋小辉正好坐在三轮摩托上在惠民广场等生意。他发现电影院的售票窗口前排满了人群。蒋小辉好奇之余,便也挤在人群中排起队来,大约排了一个多小时,才买到了一张来之不易的电影票。这天的观众实在太多,电影院方面就限制一人只能购买一张电影票,不能代购。由于出台了这样的规定,电影票显得尤为珍贵。但观众们所购买的电影票是要等到晚上才可观看,因为农村的电影院一般都安排在晚上播映的。
当晚,林姣姣到了电影院的时候,已经临近放映时刻,电影票早已售完。林姣姣只好站在电影院的门口驻足不前,此时的观众们已经陆陆续续地进场了。正当蒋小辉开着三轮摩托车赶到电影院刚想入场之时,便发现到一名年轻的姑娘带着落寞的眼神,望着笑逐颜开的入场观众。蒋小辉心想,眼前的这位姑娘莫非是因为没有买到电影票而为此失望么?
一想到这,蒋小辉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一步上前搭讪,姑娘,你是不是没有买到电影票呢?
林姣姣冲蒋小辉一笑,嗯,是的,来得太晚了。
蒋小辉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电影票递给林姣姣,你进去看吧,其实我不太喜欢看电影的,只不过是赶个热闹而已。
林姣姣见一个陌生的男孩突然给她一张电影票,一脸诧异,她委婉的谢绝,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不能拿你的电影票,还是你自己看吧。
没关系的,蒋小辉急着催林姣姣进去,反正我不是很喜欢看,等一下还要载客呢,你赶快进去看吧。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广场的出入口有一座硕大的大牌坊,大牌坊的左边写着“以立足杨柳村为荣”右边写着“丰硕成果人人共享”,横幅写着“流芳百世”的一幅对联。
杨柳村有一个民俗叫“赶集日”,每个月的三六九定为赶集日,这个赶集的地方设在镇上,每当到了赶集日的那天,各村的村民们就会络绎不绝地涌入镇内前去购买生活上的所需品。蒋小辉几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差点使家里倾家荡产,当时村里的村民们都以为蒋小辉难逃厄运,但偏偏老天有眼,让蒋小辉奇迹般的康复。他是一个英俊善良的小伙子,这里的男男女女的青年们都选择到大城市里去闯荡社会,唯有蒋小辉选择留守在家里,却被这里的一些清闲无事的村民们将他视为不成气候的青年,因为他们觉得留守在家里的青年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没有出息就意味着赚不到大钱,而赚大钱是所有人的共同信仰,可偏偏蒋小辉是这个村子里为数不多的留守青年。但蒋小辉认为,大城市虽好,但空气不大好,像汽车的尾气,化工厂的排污气,马路的灰尘等等。这无异是一种慢性的自杀,而这些污染性的空气在乡村里是决不会存在的。所以,蒋小辉最喜爱乡村的清新空气,他觉得清新的空气是大城市无法具有的。当然,城市的繁华自然是乡村难以拥有的,两者都各有所长。纵然如此,蒋小辉还是喜欢乡村的环境和生活。对于有些村民的鄙视,他同样亦不以为然。因为蒋小辉认为,一个人只要是金子,无论在哪里终究是会发光的。
蒋小辉真正的工作是在八都镇上的一家名为《春花丝绸厂》上班的,这家工厂是这个镇上的老企业,企业实行了单休的制度,但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这家企业因近年来管理混乱以及设备破旧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状态,现在只能勉强的维持下去。
今天正好是个星期天,蒋小辉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便买了一辆二手的三轮摩托车到惠民广场拉客以增加额外的收入。这天并不是赶集日,生意明显有些惨淡。杨柳村离八都镇有十几里路,但因为这个村子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除了赶集的那天会有人搭乘外,但实际上平日里乘坐的人也不多。毕竟村民们的生活都过得很节约,有的贫穷的村民为了省点钱独自一人走路到镇上去赶集,这样的生活让人难以启齿。
蒋小辉在惠民广场等了两个多小时,仍然不见有人来乘坐,心中有些郁闷。见此情形,他便无奈地发动三轮摩托车往百花村的方向开去,他开着三轮摩托车一路经过凹凸不平的马路,马路的旁边有一排排高的高,低的低的房屋,这些房屋都建造在稻田或土地上,属于一帮有钱村民的形象房屋。按照杨柳村的传统观念,建造在稻田上或是马路旁边的房子是意味着“高人一等”的象征,颜面的延伸。即便马路上灰尘满天飞,汽车噪音不断,也决不能动摇人们的追求和希冀。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脸面,一切都会在所不惜。虽然这里的村民们对于颜面与尊严的涵义理解得并不深刻,但他们觉得自己的房子造得比别人的房子高一点,这样就可以凸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让人觉得“高层人士”不可企及。他们始终以“高层”为荣,以“低层”为耻。所以,农村人是最爱互相攀比的,但实际上他们只对内攀比,对外基本没谱。
蒋小辉打算去找百花村的一个女孩,她叫林姣姣,林姣姣长得美丽动人,端庄大方,她是百花村的村花,学校的才女。林姣姣从小酷爱琼瑶的小说,她尤其喜欢一本名为《水云间》的小说,常常令她看得废寝忘食,爱不释手。她非常喜欢小说里面的女主角杜芊芊,她觉得这个女孩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可以不顾一切,即使父母的反对她依然坚执不从,最终感动了父母并接受了他们。林姣姣认为,这种敢爱敢恨的个性是当今女孩们所应该具备的,也是女孩们学习的好榜样。就这样,琼瑶的这部小说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同时,她对自己未来的爱情也充满了无尽的憧憬与遐想,小说里的女主角便成为她最崇拜的女偶像。巧合的是,林姣姣和杜芊芊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两人的父亲都是属于一名成功的商人,在当地上都是属于屈指可数的富有人家。由此看来,林姣姣和杜芊芊的家庭条件基本相符,刻画杜芊芊的影子还是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优势。
蒋小辉和林姣姣是在半年前,两人在杨柳村的电影院相识的,当时有一部非常火爆的《泰坦尼克号》的电影。那天下午,电影院的大门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蒋小辉正好坐在三轮摩托上在惠民广场等生意。他发现电影院的售票窗口前排满了人群。蒋小辉好奇之余,便也挤在人群中排起队来,大约排了一个多小时,才买到了一张来之不易的电影票。这天的观众实在太多,电影院方面就限制一人只能购买一张电影票,不能代购。由于出台了这样的规定,电影票显得尤为珍贵。但观众们所购买的电影票是要等到晚上才可观看,因为农村的电影院一般都安排在晚上播映的。
当晚,林姣姣到了电影院的时候,已经临近放映时刻,电影票早已售完。林姣姣只好站在电影院的门口驻足不前,此时的观众们已经陆陆续续地进场了。正当蒋小辉开着三轮摩托车赶到电影院刚想入场之时,便发现到一名年轻的姑娘带着落寞的眼神,望着笑逐颜开的入场观众。蒋小辉心想,眼前的这位姑娘莫非是因为没有买到电影票而为此失望么?
一想到这,蒋小辉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一步上前搭讪,姑娘,你是不是没有买到电影票呢?
林姣姣冲蒋小辉一笑,嗯,是的,来得太晚了。
蒋小辉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电影票递给林姣姣,你进去看吧,其实我不太喜欢看电影的,只不过是赶个热闹而已。
林姣姣见一个陌生的男孩突然给她一张电影票,一脸诧异,她委婉的谢绝,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不能拿你的电影票,还是你自己看吧。
没关系的,蒋小辉急着催林姣姣进去,反正我不是很喜欢看,等一下还要载客呢,你赶快进去看吧。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