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防盗章节
<li> 与其他系统一样,细胞同样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信息中心对细胞的代谢和遗传进行调控。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分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变化的环境中自<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oiRm.jjwxc.comd4a075343e">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叶绿体,液泡。
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水(结合水与自由水) 85-95%
蛋白质 7-10%
脂类 1-2%
核酸: DNA 0.4% RNA 0.7%
其它有机物 0.4-1%
无机物 1-1.6%
可见细胞内水分含量高,是生命活动的最好介质,水<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最高,正如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体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的形式”。
生物按其结构来分,就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二是由原核细胞来构成的原核生物;三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所以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就只有病毒了。
其实病毒是一个大的范围,它还包括一个分支——亚病毒(如朊病毒就是属于亚病毒的一类),亚病毒就是比病毒结构更简单的生物。但如果从宏观来讲,也把亚病毒划<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病毒学的范畴。所以除了病毒外,其它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来构成的了(包括真核和原核)。
<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四个部分:
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纤维素与果胶组成的,孔隙较大,物质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细胞膜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细胞膜<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磷脂分子层中(图3-1-2),或者覆盖<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质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做细胞质基质。<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这些颗粒多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因此叫做细胞器。例如,<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叶绿体中进行的。<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
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
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一些细胞器,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胞器的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线粒体呈线状、粒状,故名。<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线粒体上,有很多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颗粒,即多种呼吸酶。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所以有<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称线粒体为细胞的“发电站”或“动力工厂”。
内质网内质网是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它与细胞膜相通连,对细胞内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和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核糖体核糖体是一种颗粒状小体,多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于内质网膜的外表面,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基地。
中心体中心体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因为它的位置靠近细胞核,所以叫中心体。 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密切关系。
细胞核细胞质里含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是由更加黏稠的物质构成的。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往往被中央液泡推挤到细胞的边缘。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易被洋红、苏木精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质。生物体用于传种接代的物质即遗传物质,就<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染色质上。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就变化成染色体。
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有些细胞含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如肌细胞、肝细胞等。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核膜与内质网相通连,染色质位于核膜与核仁之间。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一种有机物大分子,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如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叶绿体,也不形成中央液泡。
总之,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阶段
从研究内容来看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从时间纵轴来看细胞生物学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30年代,是细胞发现和细胞知识的积累阶段。通过对大量动植物的观察,<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们逐渐意识到不同的生物都是由形形□的细胞构成的。
第二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细胞学说形成后,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显微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形态学、胚胎学和染色体知识的积累,使<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们认识了细胞<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893年Hertwig的专著《细胞与组织》(Die Zelle und die Gewebe)出版,标志着细胞学的诞生。其后1896年哥伦比亚大学Wilson编著的The Cell in Development and Heredity、1920年墨尔本大学Agar编著的Cytology 都是这一领域最早的教科书。
第三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出现后,把细胞学带入了第三大发展时期,这短短40年间不仅发现了细胞的各类超微结构,而且也认识了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等不同结构的功能,使细胞学发展为细胞生物学。De Robertis等<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1924出版的普通细胞学(General Cytology)<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1965年第四版的时候定名为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这是最早的细胞生物学教材之一。
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的出现到当前,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愈来愈紧密,研究细胞的分子结构及其<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成为主要任务,基因调控、信号转导、肿瘤生物学、细胞分化和凋亡是当代的研究热点。
显微镜的发明与细胞的发现
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有细胞学诞生。
1.1590 荷兰眼镜制造商J.Janssen和Z.Janssen父子制作了第一台复式显微镜,尽管其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1665 英国<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cells(小室)这个词来称呼他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极小的封闭状小室(实际上只是观察到到纤维质的细胞壁)。
3.1672,1682英国<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Nehemiah Grew出版了两卷植物显微图谱,注意到了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与细胞质的区别。
4.1680 荷兰<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A. van Leeuwenhoek成为皇家学会会员,一生中制作了200多台显微镜和500多个镜头(图1-2)。他是第一个看到活细胞的<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观察过原生动物、<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等。
5.1752 英国望远镜商<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J. Dollond 发明消色差显微镜。
6.1812 苏格兰<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D. Brewster 发明油浸物镜,并改进了体视显微镜。
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叶绿体,液泡。
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水(结合水与自由水) 85-95%
蛋白质 7-10%
脂类 1-2%
核酸: DNA 0.4% RNA 0.7%
其它有机物 0.4-1%
无机物 1-1.6%
可见细胞内水分含量高,是生命活动的最好介质,水<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最高,正如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体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的形式”。
生物按其结构来分,就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二是由原核细胞来构成的原核生物;三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所以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就只有病毒了。
其实病毒是一个大的范围,它还包括一个分支——亚病毒(如朊病毒就是属于亚病毒的一类),亚病毒就是比病毒结构更简单的生物。但如果从宏观来讲,也把亚病毒划<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病毒学的范畴。所以除了病毒外,其它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来构成的了(包括真核和原核)。
<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四个部分:
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纤维素与果胶组成的,孔隙较大,物质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细胞膜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细胞膜<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磷脂分子层中(图3-1-2),或者覆盖<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质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做细胞质基质。<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这些颗粒多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因此叫做细胞器。例如,<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叶绿体中进行的。<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
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
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一些细胞器,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胞器的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线粒体呈线状、粒状,故名。<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线粒体上,有很多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颗粒,即多种呼吸酶。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所以有<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称线粒体为细胞的“发电站”或“动力工厂”。
内质网内质网是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它与细胞膜相通连,对细胞内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和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核糖体核糖体是一种颗粒状小体,多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于内质网膜的外表面,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基地。
中心体中心体存<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因为它的位置靠近细胞核,所以叫中心体。 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密切关系。
细胞核细胞质里含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是由更加黏稠的物质构成的。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往往被中央液泡推挤到细胞的边缘。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易被洋红、苏木精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质。生物体用于传种接代的物质即遗传物质,就<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染色质上。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就变化成染色体。
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有些细胞含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如肌细胞、肝细胞等。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核膜与内质网相通连,染色质位于核膜与核仁之间。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一种有机物大分子,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如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叶绿体,也不形成中央液泡。
总之,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阶段
从研究内容来看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从时间纵轴来看细胞生物学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30年代,是细胞发现和细胞知识的积累阶段。通过对大量动植物的观察,<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们逐渐意识到不同的生物都是由形形□的细胞构成的。
第二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细胞学说形成后,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显微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形态学、胚胎学和染色体知识的积累,使<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们认识了细胞<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893年Hertwig的专著《细胞与组织》(Die Zelle und die Gewebe)出版,标志着细胞学的诞生。其后1896年哥伦比亚大学Wilson编著的The Cell in Development and Heredity、1920年墨尔本大学Agar编著的Cytology 都是这一领域最早的教科书。
第三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出现后,把细胞学带入了第三大发展时期,这短短40年间不仅发现了细胞的各类超微结构,而且也认识了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等不同结构的功能,使细胞学发展为细胞生物学。De Robertis等<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1924出版的普通细胞学(General Cytology)<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1965年第四版的时候定名为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这是最早的细胞生物学教材之一。
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的出现到当前,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愈来愈紧密,研究细胞的分子结构及其<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Zyom.jjwxc.comd4a075343e">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成为主要任务,基因调控、信号转导、肿瘤生物学、细胞分化和凋亡是当代的研究热点。
显微镜的发明与细胞的发现
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有细胞学诞生。
1.1590 荷兰眼镜制造商J.Janssen和Z.Janssen父子制作了第一台复式显微镜,尽管其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1665 英国<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cells(小室)这个词来称呼他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极小的封闭状小室(实际上只是观察到到纤维质的细胞壁)。
3.1672,1682英国<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Nehemiah Grew出版了两卷植物显微图谱,注意到了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与细胞质的区别。
4.1680 荷兰<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A. van Leeuwenhoek成为皇家学会会员,一生中制作了200多台显微镜和500多个镜头(图1-2)。他是第一个看到活细胞的<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观察过原生动物、<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等。
5.1752 英国望远镜商<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J. Dollond 发明消色差显微镜。
6.1812 苏格兰<img style="" src="/book2/showimg?5Lq6m.jjwxc.comd4a075343e">D. Brewster 发明油浸物镜,并改进了体视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