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9惩罚(倒V,看过勿买)
三日后,胤禛面色凝重地重复道:“七叶草?”
“是,此物虽出于湿热之地,却是性凉至寒之物,要是连服七日,每日加大剂量,服食人若是位女子,将终身无孕。”曾太医想到这草药的霸道,捻一捻须髯道,“看那羹里,不是第六便是第七日的份量。”
“什么?”胤禛拍案而起,“那么容……”
曾太医被他唬了一跳,险些没从椅上摔下来,他抚一抚突突乱跳的心口,道:“四爷莫急,姑娘洪福齐天,虽说吃了这几日的分量,可好巧不巧的,又吃了鸳鸯卷。”
“鸳鸯卷?”
“这鸳鸯卷中放了足够份量的红藤,而红藤,恰是七叶草的克星。”
胤禛面色稍霁,缓缓坐下道:“她没事?”
“没事,不仅没事,而且两物相冲,将之前的滞涩之处也给解了开来,”说到这儿,曾太医难得露出笑脸,“姑娘这一次,真可谓是因祸得福阿!”
胤禛送走曾太医后又独坐了许久,曾太医说因祸得福,可他却是后怕不已。如果从容没有吃那两个卷,卷中又没有足够份量的红藤,那么她将永远无法有孩子,无法有他们的孩子!她已经为此烦恼,若是知道永无子息可能……胤禛握紧了拳头,青筋迸露,若有人要害他,双倍还之;若有人要害从容,十倍奉还!
胤禛进入东院时,琳蕙正在袅袅檀香中抄写佛经,见他来了,忙搁笔正衣,向他一礼道:“四爷。”胤禛不看她,只看着桌上抄写的经文道:“若行歹毒之事,即便抄写再多的经文,又有何用?”琳蕙脸色一白,旋即又恢复如初,她挥退几个下人,轻声轻气道:“四爷这话所谓何来?琳蕙不明白。”
胤禛回过了头,“你真不明白?”
“琳蕙抄写经文,是祈神佛保佑,求个心安而已,世人不都是如此么?”看胤禛不答,琳蕙又道,“四爷也曾抄写经文,为的不也是个心安么?”
“我无愧于心,无需求什么心安。”
“那琳蕙也是。”
胤禛的声音冷如金石,“是么?即使对人用了七叶草,也是无愧于心?”
琳蕙娇小的身躯瞬即一晃,她做的那样小心,谁都不应该知道,即使是从容自己,也该无从发觉,他又是从哪里知道的?胤禛冷冷看她,“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若恨我,只管对我来,何至于要做此阴毒之事?”
琳蕙睫毛直颤,脸色更是苍白如纸,可她仍是尽力维持着平日端庄的样子,凝声道:“恨你?不,我不恨你。”
胤禛逼视她道:“那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对她,她与你无怨无仇。”
“无怨无仇?”琳蕙喃喃自语,目中掠过一丝厌恶与痛恨,“我如今所得皆是拜她所赐,香炉中的灰有多少,我对她的恨就有多少!”
胤禛瞥一眼香炉中几乎漫溢的香灰,“是我有负于你,与她无关。”
“一切不都是为了她么,怎会无关?”琳蕙恨极反笑,“容容,容容,我之前一直想到外头去,甚至连风尘之地也找人打听过,谁知道,容容一直都在爷的身边。夏从容,小瞎子,日夜不离的好奴才,爷为她可真是费尽心思,瞒过了所有的人,也……也瞒得我好苦。”
胤禛转过眸光,这个含恨而笑、面容有些扭曲的女子,还是他那位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四福晋么?“就为了这个,你要让她终生无孕?”
“若她有了孩子,凭爷对她的宠爱,往后一旦入府,在这贝勒府里,还有我的立足之地么?”
胤禛背负双手,眉间清冷一片,“你很在乎四福晋之位?”
“除了这个,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了……”
琳蕙看着桌上的《金刚经》,她不是心狠之人,从在碧萝羹里放下七叶草的那刻起,她就夜不能寐,即使入眠,也常常惊梦而醒,只是……只是一想起那天在窗下所闻,她就禁不住会恨、会痛、会如猫儿抓心般难受。原来他不是无情,只是对她无情;他也不是不重子嗣,他只是想要他们的孩子。他对她有多好,对她,就有多坏……
“我一直敬你、重你,她也从没有取而代之之意,可是,琳蕙,你却做了一件伤人伤己的事。“顿一顿,胤禛声音更沉,没有丝毫的温度,“你还是我的福晋。”
琳蕙一怔抬眸,胤禛看着她的眸中惟余冷意,“只是福晋而已。”他说完转身,似不愿再多看她一眼,“若你想求心安,不如在此多抄写些佛经,大小事务,我会另行安排,无需你再操劳了。”
琳蕙后退几步强撑住桌案时,染了凤仙花汁的小手指甲刮到了桌边,发出刺耳的一声响,指间瞬即有鲜血渗出。
胤禛没有回头,琳蕙看见殷红鲜血,却没有感到一丝痛意,也许对她来说,最痛的那刻,早在那日就已经随雨而逝……
“四爷,恕琳蕙不能相送。”
胤禛驻住脚步,“我不会对人说你行此恶事,容容之事,外间若起了半点风言风语,你自该知道厉害。”
琳蕙背过身,“若我要告诉人,不会等到今日。”
胤禛想了想,因问她一句,“你是何时知道她的身份的?”
“鹤舞之时。”
胤禛盘算一下日子,“之后不久你就开始送羹过来,可你又是怎么知道那碗碧萝羹是她吃的?”
琳蕙攥紧自己的手指,“这羹本就香味扑鼻,我又多添了许多调香的肉蔻,对爷来说,不是过香了么?”
胤禛挑帘而出,再不相顾。琳蕙则如一抹幽魂般往里就走,是的,她什么都算计的很准,他不爱过香的东西,就算吃,也只会吃上少许,绝不会次次吃完;况且,即便他吃了,这草也只对女子有害,碍不到他分毫。她那么为他着想,他却还是想着她,不过还好,她知道,她已喝下了第七日的分量,她不会再有他们的孩子。始终,她乌拉那拉琳蕙才是他的四福晋,即使,只是一个福晋……
从容经过几日休养,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胤禛隐去了琳蕙下毒一事,单将肉蔻混合红藤后,有了催情功效之事说了出来。从容哑然失笑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你没事而我有事呢。”胤禛抚一抚她的发,“谁想到她竟动了这样的歪心思,幸好你的身子没事,不然……”从容看他目光凛凛,往他怀里又挪了挪,轻轻道:“你打算如何处置她?”胤禛双眸微眯:“对她,我自有办法。”
婉馨终日惶惶,自从胤禛那日将她赶出门后,就再无动静。她不知道小瞎子那天后来究竟怎样了,她只知道曾太医进过府,然后一切又出乎意料地归于平静。秦嬷嬷安慰她说没事,鹊儿宽慰她说安心,可她就是如同芒刺在背,一颗心怎么也定不下来……
胤禛始终没有发作,没有召她过去,也没有到西院来质问,甚至那天一齐去赴胤祥长子的周岁宴时,胤禛见了她还一反常态地淡淡而笑,笑得她心里发寒,手足一阵阵地冰凉。
然后,某一天,福喜一脸殷勤地送来了紫米糕,“这是爷今儿特特的叫奴才给送过来的,说是单给侧福晋你的。”
婉馨有些惊喜,“真的么?”
“真的,这糕是爷亲手做的,别人可都没有。”
婉馨不敢置信,“爷亲手做的?为我做的?”
“是啊,做了大半日呢,紫米、江米、莲子、桂花,都是爷一样一样弄起来的,哦,对了,还有红藤。爷说这东西通气活血,特别加了许多……哎,侧福晋,侧福晋!”
婉馨病了,卧床不起……
康熙四十七年的春天,是以一声惊雷开始,而这一声的惊天动地,也注定了这一整年的不平静。先是康熙帝微感头眩,自觉身体不如从前;再是浙江四明大岚山的朱三太子、张念一等准备暴动,后被发兵捕获,当然最大的一件,就是九月四日,康熙帝在布尔哈苏台行宫宣诏废掉了胤礽的皇太子位。胤礽在出京时,是皇太子;在回京时,却已成了阶下囚。
康熙命将胤礽胤礽囚禁在上驷院旁边的毡幄之中,由胤禔、胤禛和胤禟负责看守。从容跟着胤禛过去时,胤礽正在毡幄之内大叫大嚷,状若发狂,等她为胤禛整理好物事,跟着他与胤褆、胤禟照面时,那厉声仍时而可闻。
胤禛与胤褆、胤禟两人说了几句话后,就有人来报说胤礽大发狂言,不肯让人靠近,胤褆一皱眉,放下盖碗道:“随他去,闹过了这阵也就好了。”谁想胤礽并不好,从白日闹到了夜晚,等三人一齐吃饭时,又有人来报说胤礽不仅不肯吃饭,还将饭碗也给砸了。
胤褆鼻间轻嗤,“他自个折腾自个,我们也没办法,左右等他没了力气,给他灌下去,死不了他就是。”
胤禛一顿碗筷,问那侍卫道:“他为何将碗砸了,可说什么没有?”
“太……二爷说颈上、手上都拴着铁链,如何吃饭?说要去了铁链再吃。”
胤褆哼了一声,“这是什么理论?难道囚牢里的犯人吃饭,每日也都要为他们卸了枷锁不成?告诉他,他爱吃便吃,不吃便等人灌,滋味更好。”
即使不同母也同父,何必如此落井下石?从容心里十分不以为然。胤禟放下碗道:“这样闹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先给他卸了,等他吃完再锁了,也不麻烦。”胤褆斜叱他一眼,“老九,你若想为他解了便自去为他解了,到时候要是他借此机会跑了,皇阿玛也怪不到别人头上。”
胤禟没作声,良久端起饭碗道:“这里总是大哥为长,大哥说什么,小弟听从就是。”胤褆面露得色,回头看一眼那侍卫道:“听见没有,还不快下去?”那侍卫低头下去,胤褆畅快饮酒道:“他也太不知死活了,皇阿玛已厌弃了他,他还要在此闹事,若传出去,岂不是让皇阿玛更恼吗?”
胤禛吃饭,胤禟喝汤,胤褆见他们不大理睬的样子,自己幽幽恻恻道:“闹吧,闹吧,我倒要看看,他还能闹出什么花样!”
“是,此物虽出于湿热之地,却是性凉至寒之物,要是连服七日,每日加大剂量,服食人若是位女子,将终身无孕。”曾太医想到这草药的霸道,捻一捻须髯道,“看那羹里,不是第六便是第七日的份量。”
“什么?”胤禛拍案而起,“那么容……”
曾太医被他唬了一跳,险些没从椅上摔下来,他抚一抚突突乱跳的心口,道:“四爷莫急,姑娘洪福齐天,虽说吃了这几日的分量,可好巧不巧的,又吃了鸳鸯卷。”
“鸳鸯卷?”
“这鸳鸯卷中放了足够份量的红藤,而红藤,恰是七叶草的克星。”
胤禛面色稍霁,缓缓坐下道:“她没事?”
“没事,不仅没事,而且两物相冲,将之前的滞涩之处也给解了开来,”说到这儿,曾太医难得露出笑脸,“姑娘这一次,真可谓是因祸得福阿!”
胤禛送走曾太医后又独坐了许久,曾太医说因祸得福,可他却是后怕不已。如果从容没有吃那两个卷,卷中又没有足够份量的红藤,那么她将永远无法有孩子,无法有他们的孩子!她已经为此烦恼,若是知道永无子息可能……胤禛握紧了拳头,青筋迸露,若有人要害他,双倍还之;若有人要害从容,十倍奉还!
胤禛进入东院时,琳蕙正在袅袅檀香中抄写佛经,见他来了,忙搁笔正衣,向他一礼道:“四爷。”胤禛不看她,只看着桌上抄写的经文道:“若行歹毒之事,即便抄写再多的经文,又有何用?”琳蕙脸色一白,旋即又恢复如初,她挥退几个下人,轻声轻气道:“四爷这话所谓何来?琳蕙不明白。”
胤禛回过了头,“你真不明白?”
“琳蕙抄写经文,是祈神佛保佑,求个心安而已,世人不都是如此么?”看胤禛不答,琳蕙又道,“四爷也曾抄写经文,为的不也是个心安么?”
“我无愧于心,无需求什么心安。”
“那琳蕙也是。”
胤禛的声音冷如金石,“是么?即使对人用了七叶草,也是无愧于心?”
琳蕙娇小的身躯瞬即一晃,她做的那样小心,谁都不应该知道,即使是从容自己,也该无从发觉,他又是从哪里知道的?胤禛冷冷看她,“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若恨我,只管对我来,何至于要做此阴毒之事?”
琳蕙睫毛直颤,脸色更是苍白如纸,可她仍是尽力维持着平日端庄的样子,凝声道:“恨你?不,我不恨你。”
胤禛逼视她道:“那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对她,她与你无怨无仇。”
“无怨无仇?”琳蕙喃喃自语,目中掠过一丝厌恶与痛恨,“我如今所得皆是拜她所赐,香炉中的灰有多少,我对她的恨就有多少!”
胤禛瞥一眼香炉中几乎漫溢的香灰,“是我有负于你,与她无关。”
“一切不都是为了她么,怎会无关?”琳蕙恨极反笑,“容容,容容,我之前一直想到外头去,甚至连风尘之地也找人打听过,谁知道,容容一直都在爷的身边。夏从容,小瞎子,日夜不离的好奴才,爷为她可真是费尽心思,瞒过了所有的人,也……也瞒得我好苦。”
胤禛转过眸光,这个含恨而笑、面容有些扭曲的女子,还是他那位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四福晋么?“就为了这个,你要让她终生无孕?”
“若她有了孩子,凭爷对她的宠爱,往后一旦入府,在这贝勒府里,还有我的立足之地么?”
胤禛背负双手,眉间清冷一片,“你很在乎四福晋之位?”
“除了这个,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了……”
琳蕙看着桌上的《金刚经》,她不是心狠之人,从在碧萝羹里放下七叶草的那刻起,她就夜不能寐,即使入眠,也常常惊梦而醒,只是……只是一想起那天在窗下所闻,她就禁不住会恨、会痛、会如猫儿抓心般难受。原来他不是无情,只是对她无情;他也不是不重子嗣,他只是想要他们的孩子。他对她有多好,对她,就有多坏……
“我一直敬你、重你,她也从没有取而代之之意,可是,琳蕙,你却做了一件伤人伤己的事。“顿一顿,胤禛声音更沉,没有丝毫的温度,“你还是我的福晋。”
琳蕙一怔抬眸,胤禛看着她的眸中惟余冷意,“只是福晋而已。”他说完转身,似不愿再多看她一眼,“若你想求心安,不如在此多抄写些佛经,大小事务,我会另行安排,无需你再操劳了。”
琳蕙后退几步强撑住桌案时,染了凤仙花汁的小手指甲刮到了桌边,发出刺耳的一声响,指间瞬即有鲜血渗出。
胤禛没有回头,琳蕙看见殷红鲜血,却没有感到一丝痛意,也许对她来说,最痛的那刻,早在那日就已经随雨而逝……
“四爷,恕琳蕙不能相送。”
胤禛驻住脚步,“我不会对人说你行此恶事,容容之事,外间若起了半点风言风语,你自该知道厉害。”
琳蕙背过身,“若我要告诉人,不会等到今日。”
胤禛想了想,因问她一句,“你是何时知道她的身份的?”
“鹤舞之时。”
胤禛盘算一下日子,“之后不久你就开始送羹过来,可你又是怎么知道那碗碧萝羹是她吃的?”
琳蕙攥紧自己的手指,“这羹本就香味扑鼻,我又多添了许多调香的肉蔻,对爷来说,不是过香了么?”
胤禛挑帘而出,再不相顾。琳蕙则如一抹幽魂般往里就走,是的,她什么都算计的很准,他不爱过香的东西,就算吃,也只会吃上少许,绝不会次次吃完;况且,即便他吃了,这草也只对女子有害,碍不到他分毫。她那么为他着想,他却还是想着她,不过还好,她知道,她已喝下了第七日的分量,她不会再有他们的孩子。始终,她乌拉那拉琳蕙才是他的四福晋,即使,只是一个福晋……
从容经过几日休养,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胤禛隐去了琳蕙下毒一事,单将肉蔻混合红藤后,有了催情功效之事说了出来。从容哑然失笑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你没事而我有事呢。”胤禛抚一抚她的发,“谁想到她竟动了这样的歪心思,幸好你的身子没事,不然……”从容看他目光凛凛,往他怀里又挪了挪,轻轻道:“你打算如何处置她?”胤禛双眸微眯:“对她,我自有办法。”
婉馨终日惶惶,自从胤禛那日将她赶出门后,就再无动静。她不知道小瞎子那天后来究竟怎样了,她只知道曾太医进过府,然后一切又出乎意料地归于平静。秦嬷嬷安慰她说没事,鹊儿宽慰她说安心,可她就是如同芒刺在背,一颗心怎么也定不下来……
胤禛始终没有发作,没有召她过去,也没有到西院来质问,甚至那天一齐去赴胤祥长子的周岁宴时,胤禛见了她还一反常态地淡淡而笑,笑得她心里发寒,手足一阵阵地冰凉。
然后,某一天,福喜一脸殷勤地送来了紫米糕,“这是爷今儿特特的叫奴才给送过来的,说是单给侧福晋你的。”
婉馨有些惊喜,“真的么?”
“真的,这糕是爷亲手做的,别人可都没有。”
婉馨不敢置信,“爷亲手做的?为我做的?”
“是啊,做了大半日呢,紫米、江米、莲子、桂花,都是爷一样一样弄起来的,哦,对了,还有红藤。爷说这东西通气活血,特别加了许多……哎,侧福晋,侧福晋!”
婉馨病了,卧床不起……
康熙四十七年的春天,是以一声惊雷开始,而这一声的惊天动地,也注定了这一整年的不平静。先是康熙帝微感头眩,自觉身体不如从前;再是浙江四明大岚山的朱三太子、张念一等准备暴动,后被发兵捕获,当然最大的一件,就是九月四日,康熙帝在布尔哈苏台行宫宣诏废掉了胤礽的皇太子位。胤礽在出京时,是皇太子;在回京时,却已成了阶下囚。
康熙命将胤礽胤礽囚禁在上驷院旁边的毡幄之中,由胤禔、胤禛和胤禟负责看守。从容跟着胤禛过去时,胤礽正在毡幄之内大叫大嚷,状若发狂,等她为胤禛整理好物事,跟着他与胤褆、胤禟照面时,那厉声仍时而可闻。
胤禛与胤褆、胤禟两人说了几句话后,就有人来报说胤礽大发狂言,不肯让人靠近,胤褆一皱眉,放下盖碗道:“随他去,闹过了这阵也就好了。”谁想胤礽并不好,从白日闹到了夜晚,等三人一齐吃饭时,又有人来报说胤礽不仅不肯吃饭,还将饭碗也给砸了。
胤褆鼻间轻嗤,“他自个折腾自个,我们也没办法,左右等他没了力气,给他灌下去,死不了他就是。”
胤禛一顿碗筷,问那侍卫道:“他为何将碗砸了,可说什么没有?”
“太……二爷说颈上、手上都拴着铁链,如何吃饭?说要去了铁链再吃。”
胤褆哼了一声,“这是什么理论?难道囚牢里的犯人吃饭,每日也都要为他们卸了枷锁不成?告诉他,他爱吃便吃,不吃便等人灌,滋味更好。”
即使不同母也同父,何必如此落井下石?从容心里十分不以为然。胤禟放下碗道:“这样闹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先给他卸了,等他吃完再锁了,也不麻烦。”胤褆斜叱他一眼,“老九,你若想为他解了便自去为他解了,到时候要是他借此机会跑了,皇阿玛也怪不到别人头上。”
胤禟没作声,良久端起饭碗道:“这里总是大哥为长,大哥说什么,小弟听从就是。”胤褆面露得色,回头看一眼那侍卫道:“听见没有,还不快下去?”那侍卫低头下去,胤褆畅快饮酒道:“他也太不知死活了,皇阿玛已厌弃了他,他还要在此闹事,若传出去,岂不是让皇阿玛更恼吗?”
胤禛吃饭,胤禟喝汤,胤褆见他们不大理睬的样子,自己幽幽恻恻道:“闹吧,闹吧,我倒要看看,他还能闹出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