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 口边十大圣,草下一小人
童鹤心想:这次我给你来个绝的,“口边十大圣,草下一小人”既然是只贴在野踪谷里的这家茶堂里,必然是有其原因的,这其中的缘由就是这个点故事发生在一百年前的野踪谷,而且和这家名为“茶叶”的茶堂的创立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这历史虽然在相对封闭的野踪谷内部广为流传,可到了外面几乎没有几个人知晓这一百多年的故事。所以若不是长时间在野踪谷里居住过的人是几乎不可能知道这个历史的。
“老先生,为什么你的茶颜色那么重,散发的香气却是那么得令人心旷神怡呢?闻起来就好像有着无比清爽和充满了朝气的感觉。”莫问之问道,“我的茶却是看上去黑漆漆一大片,喝起来更是无出其右的苦?”
童鹤被这一问问的摸不到头脑,不知莫问之为何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却突然说出这么几句话。他解释道:“我这杯茶叫做‘鹤发童颜’。顾名思义,表面上看上去这杯茶似乎十分‘沉重’,十分的‘老’,属于‘老茶’的种类,但是恰恰相反,这种茶实则是属于‘新茶’的范畴,不仅闻起来像朝阳一般给人无限的活力和希望,喝下去更是可以极大地刺激人的神经,缓解疲劳、清神爽气,如果长时间引用的话真的会产生‘返老还童’的效果,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鹤发童颜。而你的茶和它的名字就更加契合了——‘独夜’,不光是看起来一团漆黑,毫无美感,而且没有香气,甚至连喝下肚子之后嘴里还会存留着强烈的苦味儿。”
莫问之被这一提醒才想起低头仔细观察他自己的那杯茶,发现茶的颜色竟然真的是漆黑如夜,甚至连一点人影也倒映不出。他默默的点点头,心想:叶族的茶叶果然是名不虚传,单就这茶叶之中还划分“老茶”和“新茶”这一点就是人族的茶文化中所没有的东西,更不要说这越来越多的奇特的茶叶种类和功效了。
“呵呵,刚刚我只不过是好奇罢了,那现在就让我来回答老先生的那个‘典故’问题吧!”想到这,莫问之道,“童老先生该不会是才思枯竭了吧,竟然拿出这样偏僻的只有野踪谷本地人才知道的问题来考我这么一个外人。还是说——老先生想要故意为难我莫问之?”
童鹤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了:呵呵,看来此人果真不是个等闲之辈,既然都说出了这种话,显然是他是知道这个典故的。
果不其然,莫问之接着说道:“不过晚辈既然赶在童老先生面前卖弄就不会空手无凭的。说起来您所谓的那个‘典故’虽然很简单,但真的是对这家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茶堂有着最深刻的影响呢!”
原来,将时间退回到一百年前,叶族人的领地中还不存在这么一个叫“野踪谷”的地方。现在的“野踪谷”,在一百年前,还是一个奇花异草,特别是各种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即茶的“元身”,其数目之多简直好比夜晚天上的繁星。但是那时候来这个山中小盆地的人烟稀少,再加上那时叶族人的头脑中连茶叶这个概念都尚未形成,对这漫山的优质茶叶当然只能是视而不见了。
但是直到有一天,十个来自陆之国全国各地有名的“隐士”依照一年前约定聚集到了这个小山谷里,他们声称是“以文会友”,但是实质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谁都是为了争夺所谓的“君子”(即‘隐士’中最有学问的人)的名号才来到这里进行“文战”的,因此只有笑到最后的那个“隐士”才配被世人称为“君子”,其他人只能等这个“君子”离世之后才有资格再次进行“文战”,争夺下一个“君子”的称号。十个人当然是倍加重视了,因为这些常年隐居一方,闭关修文的文人,其终身的目标正是能有朝一日以“文”而“闻名天下”,成为他们认为可以被万人敬仰的“大君子”“大文豪”。为了符合自己“隐士”的身份,十个人都做了充分的保密措施,保证这件事情不会被任何局外人知晓。之后,大家就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世外桃源。
可是所谓历史,常常就会被一些本来无关紧要的“局外人”所影响,最后发生谁也不能预料的结果。这次的“君子之争”也不例外。
十个人争夺“君子”名号的文战不只是为什么被一个聪明的小偷知道了。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小偷心里只是好奇,不知道这样是个在整个陆之国都赫赫有名的文人雅士聚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但是他对这些人的财产却并没有一点觊觎之心,因为他知道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金钱为耻辱”,每个人都巴不得自己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才好,而且哪个人的钱财越多反而会越被其他人所看不起。所以想要在这些人身上榨出些油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这个小偷就悄悄地来到了隐士们的聚会之所。
可是,当他看到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们进行“文战”的场景,对这个世界仅存的一点希望瞬间就崩溃了。那小偷原以为,这些整日来自我标榜“文人雅士”“精神至上”和什么“世浊我清”的家伙实际上都是在做给别人看的沽名钓誉的行为。他们虽然不追求金钱美人,但是在他们“隐士”的圈子里同样有着“名利”这样的东西,和世俗中的“金银财宝”“美女妻妾”毫无二致,而他们为了那种东西同样可以将自己最丑恶的嘴脸暴露在众人面前。
这种东西就是——“虚名”。
为了这个虚名,为了能从别人嘴里听到称呼自己的一声“君子”,他们想尽了比试的办法:用自己能想到的最优美的文字来描绘自己所见到的最丑恶的一件事;以某个人的生理缺陷为题来作诗,并且要能够博得那个人的笑声;用自己身体的某个器官来作画;现场弄死一个生物,然后用最华丽的辞藻来歌颂它的死亡……
这一切都被小偷看在了眼里,当那十个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偷趁机将他们带来的所有粮食一扫而光,粒米不剩的全部偷走了。可即便是这样,当他们发现没有了粮食之后,竟然一个想走的人都没有。而且,他们甚至互相怀疑是对方为了逼走其他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得到“君子”的称号暗中所下的手!于是所有人都在没有了粮食的情况下继续争夺着、厮杀着、叫嚣着……可是这帮人除了吟诗作画,生存能力低的可怜,而又不屑于和他人合作,最终的下场可想而知——十个人开始互相残杀,最后发展到餐食对方的身体!
“小偷因为本就看多了世人的丑恶,经历过此事之后更加对世界失去了希望,因此决定终生隐居在这个小山谷之中而不出。因为山谷中茶叶最多,他一生便以茶叶为食为饮,并建立了一家小店向过往的行人免费赠送茶水,而这小店就是这家茶堂的前身,因此这家茶堂有着和野踪谷一样长的历史。”莫问之侃侃而谈,“那些所谓的隐士们最终也不过成为了茶树茶花的肥料,哼哼。童老先生我说的对吗?”
“那么公子可知他们到底成为了哪种茶叶的肥料么?”童鹤问道。
莫问之疑惑的摇摇头。
“就是公子你现在喝的‘独夜’呀!”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老先生,为什么你的茶颜色那么重,散发的香气却是那么得令人心旷神怡呢?闻起来就好像有着无比清爽和充满了朝气的感觉。”莫问之问道,“我的茶却是看上去黑漆漆一大片,喝起来更是无出其右的苦?”
童鹤被这一问问的摸不到头脑,不知莫问之为何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却突然说出这么几句话。他解释道:“我这杯茶叫做‘鹤发童颜’。顾名思义,表面上看上去这杯茶似乎十分‘沉重’,十分的‘老’,属于‘老茶’的种类,但是恰恰相反,这种茶实则是属于‘新茶’的范畴,不仅闻起来像朝阳一般给人无限的活力和希望,喝下去更是可以极大地刺激人的神经,缓解疲劳、清神爽气,如果长时间引用的话真的会产生‘返老还童’的效果,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鹤发童颜。而你的茶和它的名字就更加契合了——‘独夜’,不光是看起来一团漆黑,毫无美感,而且没有香气,甚至连喝下肚子之后嘴里还会存留着强烈的苦味儿。”
莫问之被这一提醒才想起低头仔细观察他自己的那杯茶,发现茶的颜色竟然真的是漆黑如夜,甚至连一点人影也倒映不出。他默默的点点头,心想:叶族的茶叶果然是名不虚传,单就这茶叶之中还划分“老茶”和“新茶”这一点就是人族的茶文化中所没有的东西,更不要说这越来越多的奇特的茶叶种类和功效了。
“呵呵,刚刚我只不过是好奇罢了,那现在就让我来回答老先生的那个‘典故’问题吧!”想到这,莫问之道,“童老先生该不会是才思枯竭了吧,竟然拿出这样偏僻的只有野踪谷本地人才知道的问题来考我这么一个外人。还是说——老先生想要故意为难我莫问之?”
童鹤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了:呵呵,看来此人果真不是个等闲之辈,既然都说出了这种话,显然是他是知道这个典故的。
果不其然,莫问之接着说道:“不过晚辈既然赶在童老先生面前卖弄就不会空手无凭的。说起来您所谓的那个‘典故’虽然很简单,但真的是对这家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茶堂有着最深刻的影响呢!”
原来,将时间退回到一百年前,叶族人的领地中还不存在这么一个叫“野踪谷”的地方。现在的“野踪谷”,在一百年前,还是一个奇花异草,特别是各种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即茶的“元身”,其数目之多简直好比夜晚天上的繁星。但是那时候来这个山中小盆地的人烟稀少,再加上那时叶族人的头脑中连茶叶这个概念都尚未形成,对这漫山的优质茶叶当然只能是视而不见了。
但是直到有一天,十个来自陆之国全国各地有名的“隐士”依照一年前约定聚集到了这个小山谷里,他们声称是“以文会友”,但是实质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谁都是为了争夺所谓的“君子”(即‘隐士’中最有学问的人)的名号才来到这里进行“文战”的,因此只有笑到最后的那个“隐士”才配被世人称为“君子”,其他人只能等这个“君子”离世之后才有资格再次进行“文战”,争夺下一个“君子”的称号。十个人当然是倍加重视了,因为这些常年隐居一方,闭关修文的文人,其终身的目标正是能有朝一日以“文”而“闻名天下”,成为他们认为可以被万人敬仰的“大君子”“大文豪”。为了符合自己“隐士”的身份,十个人都做了充分的保密措施,保证这件事情不会被任何局外人知晓。之后,大家就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世外桃源。
可是所谓历史,常常就会被一些本来无关紧要的“局外人”所影响,最后发生谁也不能预料的结果。这次的“君子之争”也不例外。
十个人争夺“君子”名号的文战不只是为什么被一个聪明的小偷知道了。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小偷心里只是好奇,不知道这样是个在整个陆之国都赫赫有名的文人雅士聚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但是他对这些人的财产却并没有一点觊觎之心,因为他知道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金钱为耻辱”,每个人都巴不得自己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才好,而且哪个人的钱财越多反而会越被其他人所看不起。所以想要在这些人身上榨出些油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这个小偷就悄悄地来到了隐士们的聚会之所。
可是,当他看到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们进行“文战”的场景,对这个世界仅存的一点希望瞬间就崩溃了。那小偷原以为,这些整日来自我标榜“文人雅士”“精神至上”和什么“世浊我清”的家伙实际上都是在做给别人看的沽名钓誉的行为。他们虽然不追求金钱美人,但是在他们“隐士”的圈子里同样有着“名利”这样的东西,和世俗中的“金银财宝”“美女妻妾”毫无二致,而他们为了那种东西同样可以将自己最丑恶的嘴脸暴露在众人面前。
这种东西就是——“虚名”。
为了这个虚名,为了能从别人嘴里听到称呼自己的一声“君子”,他们想尽了比试的办法:用自己能想到的最优美的文字来描绘自己所见到的最丑恶的一件事;以某个人的生理缺陷为题来作诗,并且要能够博得那个人的笑声;用自己身体的某个器官来作画;现场弄死一个生物,然后用最华丽的辞藻来歌颂它的死亡……
这一切都被小偷看在了眼里,当那十个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偷趁机将他们带来的所有粮食一扫而光,粒米不剩的全部偷走了。可即便是这样,当他们发现没有了粮食之后,竟然一个想走的人都没有。而且,他们甚至互相怀疑是对方为了逼走其他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得到“君子”的称号暗中所下的手!于是所有人都在没有了粮食的情况下继续争夺着、厮杀着、叫嚣着……可是这帮人除了吟诗作画,生存能力低的可怜,而又不屑于和他人合作,最终的下场可想而知——十个人开始互相残杀,最后发展到餐食对方的身体!
“小偷因为本就看多了世人的丑恶,经历过此事之后更加对世界失去了希望,因此决定终生隐居在这个小山谷之中而不出。因为山谷中茶叶最多,他一生便以茶叶为食为饮,并建立了一家小店向过往的行人免费赠送茶水,而这小店就是这家茶堂的前身,因此这家茶堂有着和野踪谷一样长的历史。”莫问之侃侃而谈,“那些所谓的隐士们最终也不过成为了茶树茶花的肥料,哼哼。童老先生我说的对吗?”
“那么公子可知他们到底成为了哪种茶叶的肥料么?”童鹤问道。
莫问之疑惑的摇摇头。
“就是公子你现在喝的‘独夜’呀!”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