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血墨莲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回首

    清莲恍惚间没了勇气踏上一步,只能定定地站在原处。冷风处处,不知遗失了谁的心。她深吸一口气,颤抖地抬起左脚,踏在门槛上,仅仅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由她做出来,脚上就像灌了铅一般,有千斤重。她跨出的不只是半步,更是对那如神袛般少年的思念。

    犹记得初见鹤白衣,他看上去也不过十五岁左右,神鬼莫测,来无影去无踪。相熟以后,才发现他的温润和美好。然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他便消失了,仿佛世界上没有这个人。唯有她一人知道,白衣是存在的。

    不,还有陈默,他应该知道白衣的去处,只是,她和他,还是最好不见吧。这般胡思乱想着,清莲也就不再畏惧什么,左右也来了,索性进去看看,不至于白跑一趟。更何况,她心中还有一个念想:指不定能见到白衣。

    她鼓足勇气,踏着莲步进了御鹤轩。迎面扑来的是稍稍惨淡的阳光,这院子比之她第一次来时,冷了不知多少。她放空杂念,孩子气地伸出手,想接住撒在她身上的一缕阳光。

    有那么一瞬间,她在期待,那个好听清冷的声音笑着说,有趣的小丫头;那片月白色的衣角,还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可也只是一瞬间,她便恢复了正常,转过身,自然地对着跟上来的诗情画意笑道:“是不是觉着本宫很幼稚?”她笑容浅浅,如水墨瞳微微眯起,腰际的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发出“铛铛”的响声,不算清脆,却很悠扬。

    诗情画意对视一眼,咯咯地笑了,没有说话。

    她摆了摆手,说:“你们先下去吧,本宫在这祀堂里祈福一会儿再回去。”她是喜欢这祀堂的,宁静而祥和,以往常常是一待就是一个上午,有时连午膳也不用了。

    诗情画意倒也懂得看眼色,知晓殿下是触景生情了,便乖乖地退下了,没有说多什么。

    清莲不急着进祀堂,而是悠悠地走到清池旁,粗略地看了一眼,又进了凉亭里,悠然自得地凝视着流水潺潺。心中忽地一动,她取下铃铛,轻轻地摇了摇,便听见意味深长的声音,衬着好听的流水声,回荡在小院里。素手纤扬,巧妙地舞弄着铃铛,原本低沉的气氛顿时变得轻快。

    她微微一笑,或者说,她已经习惯了微笑。在外人眼里,她永远是那么地得体大方,是个天生的公主。她可以在微笑中冷眼旁观,也可以在浅笑中判人死刑。不管在什么场合,她均是不深不浅的笑,笑得悠然,笑得美丽。或许,她早已忘却了开怀大笑和痛哭流涕。

    这就是皇宫,能改变无数人命运和性格的皇宫,囚禁了多少英雄豪杰的皇宫。

    “莲儿,这么多年不见,你可曾想我?”陌生中带着熟悉的声音骤然在她身后响起,清莲回头,但见一个年约二十五的青年,身着月白色的衣袍,长发披肩,五官疏朗,面上含笑。

    她有些惊叹,惊叹竟有人能如白衣一般把这月白色的衣袍穿得如此得体。心下对这青年的身份也有了些许疑惑,清莲拂了拂袖,笑道:“在下太平公主李令月,不知阁下何人?”她的声音自是极好听,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即便心底悸动,她依旧面不改色。

    青年抿嘴一笑,“八年不见,莲儿倒是愈发懂礼貌了。怎么,你记得御鹤轩,就不记得我这个‘出家’的主人?……”话已至此,清莲已明了他的身份。

    她心里甚是激动,却不知如何表达,便只是微笑着说:“怎会不记得呢?翩翩少年,白衣飘飘,令月怎敢忘却?”明明心中有许多思念的话语想要脱口而出,可溢出来的却不过是最常见的寒暄,淡漠得令她也心寒。

    白衣……她终于能再见到他了,却不知他消失八年,去了何处,而今又突兀出现,为的是什么?清莲在心底思索,想起自己今年已是二八年华,按历史记载,太平公主应是在这一年下嫁薛绍,莫非,他是为这而来?

    求收藏,求推荐,其他的……暂时不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