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后生富农

正文 44第四十四章

    最后收尾,将勒角末端卡进缠住粽子的那几道勒角里,折一次,再卡一道。这样就怎样捣腾都不会松掉了。

    除了这种,还有一种是枣子以前没见过的,叫灰水籺,比古中籺纤细一半,糯米事先用灰水——用豆灰加工得到的水——浸泡,然后直接填进竹叶里扎起下锅煮。煮熟之后呈现晶莹的金黄色,糯米黏连紧致,口感糯而弹牙。单单这样吃是没味道的,还会有淡淡的甘味,这里的人都会熬一碗糖,沾着吃,这样就美味了。不会太甜,微微的回甘还能解腻。

    枣子看了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梅小爹让小松搬来一张有靠背的矮木凳,让枣子坐在旁边也试试。

    许多事情都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等自己亲自下手,枣子才发现越是讲得容易的步骤就越难把握,因为熟手的人有经验,凭经验凭感觉就能做得恰到好处,教别人的时候反而难以讲出具体细节来。

    例如,叶子叠好之后,第一层米要铺多少?猪肉放几条?第二层的米填几多才算够?叶子包起来也费力气,他就试了几次都包不完整,总是有一个角漏米。缠勒角的时候跟用绳子绑不同,它有点割手,还硬邦邦的,难使上力气,枣子扯勒角那边的手扯不稳,捏古中籺的手又用力过度,啪一下米就散出来了——米又没填够。

    再看小爹和小松,手上干脆利落,分量和力度拿捏得刚刚好,几乎就没有返工的。

    “刚开始都这样的,多做几次就会了。”梅小爹安慰道。

    小松看了看灰水泡着的糯米,憨憨道:“要不枣阿大做灰水籺吧,这个不用馅。”

    于是枣子转移目标,钻研起了灰水籺的包法,始终还是有点笨手笨脚。幸好,总算没再露出空隙漏米,煮出来的样子还算不错。

    他对灰水籺最好奇,吃了一个就喜欢上了。

    “我给叶家和花家送点去,枣子来不来?”梅小爹吃了一个肉的,觉得不错,想要给时时来往的两家人送过去一些。

    枣子应了要去,帮忙拎了一小篮灰水籺,跟着梅小爹慢慢走到了村子里。

    花家做的古粽籺会加入绿豆,吃起来有不一样的口感。

    花家阿大拉父子两人坐下,说:“听说我们县准备跟隔壁县扒龙舟了,今年算上我们马古村的份,你们家的当家去不去?”

    “划龙舟吗?”枣子兴致来了。

    梅小爹微笑道:“是啊,没什么大河经过我们县,倒是隔壁县有条挺大的,每年龙舟都是邻里两三个县一起办的,只是几多年没搭理我们马古村了啊,今年却记得。而且早不讲晚不讲,等现在临急临忙的才来通知,谁抽得出空?”

    花家阿大道:“是啊,真的太急了。”

    梅小爹道:“当家们都知道了?”

    花家阿大道:“今早都说了,下午就来要人了,三个。听说其他人都凑齐了还练了好些时候,我们这边的过去顶多就练个两天。”

    梅小爹疑惑,“既然缺人怎么不早点来要?”

    花家阿大也说:“我也觉得不对路,难讲那时候会不会出问题。”

    梅小爹沉吟不语。

    枣子比较在意的是他家雷哥到底会不会去参加,“我们家去不去?”

    梅小爹道:“看你雷哥怎么决定吧。”

    又闲聊了点琐碎事,枣子跟着梅小爹离开了花家,进了叶家。

    叶家的气氛不太好,叶家当家不在,叶家阿大坐在藤椅上,捏着几张竹叶发呆。

    父子俩对视了一眼,心道:快过节了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一问,叶家阿大就叹了长长一口气,“以前每年都是和小榕一起做古粽籺的,今年……唉,什么都没心情做了。”

    枣子宽慰道:“叶阿大放心,祝大少家那么有钱,小榕肯定能吃好睡好,现在说不定在吃金子做的古粽籺呢,你也要过得好好的才行,若果让小榕知道你这样,他也会担心的。”

    叶家阿大道:“枣子真懂事,可是小榕的脾性你也知道,就是个长不大的小孩,还特别嘴馋,在那种世家大宅里能讨得了好吗?能坐稳正房的位置是好,可是讲不准有多少暗算和心机啊,那个祝大少再有本事,能为小榕一人抗衡整个家族?我真的……越想越不是事,这几天我就想着去祝家提休书,把小榕要回来。”

    这番话不得了,枣子虽然还不算十分理解这个世界的风俗,但看小爹的脸色就知道叶家阿大的想法是大事了。

    梅小爹放下篮子,找来两张藤椅干脆拉着他坐下了,对叶家阿大说:“水玉你别想偏了!好好明媒正娶过去的正房阿大,无端白事地硬要休夫回外家,外人怎么说?小榕的名誉怎么算?你担心是应当的,可是也不该拿小榕的幸福来搭秤啊!”

    枣子一听这么分析就明白过来了,自己还是新抱子的时候就听过不少闲话,幸好小爹和雷哥都不在意,要不日子讲不定多难过,这些都是后来别人跟他讲的。他迟疑了片刻,也插上话头,“叶阿大,我也觉得那样不好……”

    叶家阿大揉了揉太阳穴,道:“枣子跟小榕最要好,你说说看你的想法吧,我听。”

    枣子道:“这个……叶阿大你不怕小榕被人说闲话被人挤兑吗?”

    叶家阿大道:“我自然不会嫌弃自己家的孩子,别人说什么不重要,最紧要的是我家孩子过得好。”

    枣子接着讲下去,“就是了,最紧要的是小榕过得好,可现在也没听说小榕过得很不好啊,说不定他现在被祝家上下宠着,过得特别舒坦呢?而且叶阿大你不嫌弃,那……那你家当家却不一定吧?”他知道叶家阿大讲话直来直往,所以他也不避讳了,想到什么说什么。

    这一说,却说中叶阿大心事了。叶家当家人是个很刻板的人,虽然也当小榕是宝,但嫁出去就是嫁出去了,休夫回外家这种事也不知道他会怎样看待。

    枣子乘势追击,“叶阿大别急,要不我给小榕写一封信,看他怎么说吧。”

    “好是好,但经了祝家人的手,还能知道实情?我不信。”

    “唔……不怕,我找雷哥想想办法。”

    梅小爹拍了拍叶家阿大的肩,道:“那现在就先别忧心了,一切等小榕回信自有定夺。”

    叶家阿大使劲抹了两把脸,恢复了神采,“太多谢你们两父子了!哎,你们还给我送籺,我今年还什么都没做。你们等着,我过两天给你们送好吃的去,小榕传授的秘方呢!”讲起小榕他就跟讲起自己亲生儿子一样自豪。

    梅小爹不推脱,连声应好,放下东西之后就陪枣子出了叶家。

    他们在田边眺望了一下远处的几个山头,隐约能见到走动的人影。山头的荔枝快要熟透,田里的禾苗也已经开始变黄,端午更是临近,一时间好事连连,恐怕接下来这半个月要忙昏头了。

    龙舟的事太急,傍晚,连饭都来不及吃,雷守诺和村里人聚到了村子中央。这件事确实难办,阿唐第一个挺身而出,“我原先就晓得玩龙舟,我算一个。”

    划过的人不少,但愿意折腾的却不多。最后还有一个叫德鸣的人举了手,就再也没人愿意去了。雷守诺想了想,把自己也算了进去。

    “雷哥,你会划吗?”晚上睡觉前枣子有点担心地问。明天雷守诺就要出县城了,几天不回来,到端午那天划完龙舟才能回家。

    “不会。”雷守诺老神在在地回答。

    枣子差点没直接从床上弹起来,“会不会出事的啊?”龙舟也挺危险的。

    雷守诺把人放回被窝里,半抱着道:“放心,这事照我看来有别的门道。你看着吧。”

    隔天三个人随便收拾了点东西就去了县城。两天后,端午节到,枣子帮着小爹在家里和庙里拜了神,他基本不用太多动手,顶多就是递个东西,点个香。

    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拜神的时候还是亲自动动手比较好。

    不过枣子心心念念地记着净水河上即将举行的龙舟赛,会在晌午开始。他原本以为家里几个人都会去看的,结果除了阿伟,谁都没去。他一下就急了,雷哥去划船,那模样单是想就知道有多英气。他记挂了几天要去看,怎么大家都不动弹呢?

    梅小爹把他扶回堂屋里坐下,道:“从马古村去净水河路颠簸,那里现在肯定是人山人海的了,你怎么能去?”

    原来如此。枣子才记起来这种热闹的事肯定是一堆人挤着去凑热闹的,万一挤到了儿子就糟了。

    作者有话要说:<FONT face=宋体 size=3 color=#0000>五月来临,这个月份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就是端午节。今年马古村要盛大地庆祝一番。

    梅府也早早买好了芒竹叶和勒角,准备包古中籺。这里一般会提前两三日开始做籺送籺,想吃到端午那日还要用来拜神。

    枣子前两年吃过叶家阿大包的古中籺,肥猪油加了很多芝麻,吃起来很糯口,芝麻也很香。

    梅小爹说:“每家的做法都不同,枣子来看小爹是怎么做的。”

    其实这里的古中籺,跟枣子上辈子见过的粽子非常像,最不同的是形状,枣子常见的是三角形,这里的是略见方角的纤长棒状,约七寸长,刚好够一手掌握,张大嘴能一口咬住,大小正合适。

    做法倒霉相差太多,先是要提前泡糯米和腌制猪肉。梅小爹选的是半肥瘦的猪肉,切成了条,加上剁碎的冬菇木耳,用豉油和盐调味,腌一阵,最后洒入黑芝麻。之后和一般粽子做法差不多,叠起竹叶,铺一层糯米,中间放上腌制好的猪肉和配料,再继续填糯米。放满之后要再多用一两张竹叶将籺包严实。

    勒角是扁的,硬而坚韧,乍一看像给古中籺绑了缎带。肉馅里的肥肉部分煲化成肉汁之后会渗入糯米,让整个籺变松,所以前期绑的时候会尽量绑得牢固一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