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双溪坪的和谐

正文 第二十七章 逃进深山的土匪情侣

    1,1952年初。

    当初春的第一声春雷将山林震撼得颤抖时,双溪坪还未解放!

    ——由于县城特殊的地理因素,散布在县城周围的国民党兵匪就有近十股。解放军的剿匪部队今天剿东,兵匪就朝西;明天你剿南,兵匪就往北……县城直至51年6月才被人民解放军占领,那三省交界的、离县城大约一百六十里地的双溪坪,直至52年的春天也还没军队到来。

    说双溪坪还没有解放的原因还有,是这里还没有进行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没有斗争地主,也没有枪毙恶霸;没有村委会,没有民兵,没有贫农组织……甚至,当中国大地上还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清匪反霸、土地改革、肃反运动、抗美援朝、在农村掀起农业互助组运动……的时候,双溪坪人依然亘古不变地、悠然自得地按着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从事着撵山、用笨拙的土织布机织布、抱姑娘、用古老的“神判”方式,裁决各村寨出现的暴力事件与争端。

    令人发笑的是,好多疲惫不堪的国民党逃亡者,看到双溪坪的亨利和洁白如雪的灵姑时,会有人大声叫道:

    “天啊,我们逃出国了!”

    岑林山依旧是过去的岑林山。与过去唯一不同的是,而今的岑林山的身上神气地佩带着从吴升身上缴下来的武装带、手枪和匕首。依旧对路过双溪坪的国民党残兵败将们说:“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地过,丢下买路钱!”

    你们晓得双溪坪游击队从吴升、樊沣河手上得到二十把连发步枪。说得准确些,是得到了二十支美国卡宾枪之后,双溪坪游击队神气多了。但是令人丧气的是,这里的野兽不知是晓得了连发步枪厉害呢,还是野兽打光了,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了。要想带着支连发步枪打得一头獐子和黄麂,起码得跑到云南、广西边上,有时要花五六天才能打得一头,双溪坪人依靠土地的现象,这时才真正地凸现出来了。

    ——这年的初春时分,山道上满布着春天的泥泞。乍暖还寒的气候,阴霾的天空下从山外走来了一对男女。那改名为阿松的枪手不是别人,乃是那轼父杀兄的土匪头刘卫清;那改名为阿柳的女人不是别人,而是51年底从贵阳城里消失了的“地主婆”戴敏。

    善于乔装打扮的刘卫清,穿着一身宽大的苗族蓝色衣衫,头缠蓝布巾,身背一把枪身、枪柄上用洋铁皮镶着的火药枪,在山道上不紧不慢地行走着。银白的洋铁皮在午后的阳光照射下,反射出闪闪的光亮。静谧的山林里不时传出布谷鸟、画眉鸟……婉转而悠扬的啼叫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和灌木丛中,假若你在狭窄的山路上碰到刘卫清这样身材匀称,行动敏捷、面容俊俏、目光敏锐而又透出冷酷的中年汉子,对于枪手来说,你若不肃然起敬,也会觉得寒气逼人。

    刘卫清不时回过头来,看看跟随在他身后约十丈远的戴敏。——按照山里人的规矩,即便是夫妻,男人与女人也不会并肩同行的。为了安全起见,刘卫清和戴敏即便在无人的山村小路上,也要甩上一段路。戴敏的视线似乎从未离开过他,每当他回过头来时,都会发现她灿烂的笑容,甚至还会看见她在俏皮地向他做鬼脸,扮怪像,每每这种时刻,刘卫清便会感到一阵轻松、欢悦和冲动!

    有了戴敏伴随在身边,刘卫清的逃亡变得十分的浪漫和富于情调;十分的幸福与甜蜜。这样的感受,这样的喜悦,这样的心地开阔……只有绝处逢生、从困境和苦难中挣脱了束缚的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得到。就好像套在死囚犯脖子上的绳套被人解脱了下来;就像被困的绝望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就像被长期关押的囚犯突然有了自由,置身于阳光中,在蔚蓝的天空下,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跳跃和奔跑;就像所有憧憬幸福和欢乐的人,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时所展现的欢喜和兴奋……这些,都是刘卫清现在的心境。

    戴敏呢?如果说逃亡富于情调和浪漫的话,那就言过其实了!这个“地主婆”自逃离贵阳城后,出逃只是她生存的唯一选择。她首先是一个母亲,她丢弃了她的两个崽,说明了她放弃了母亲的责任,说明了她是一个狠心的女人!尽管这只是出于无奈,尽管她晓得赡养两个崽的王妈和杨老伯不会亏待他们,但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不管你以啥理由离开自己的孩子,无论你怎样辩解,每个人都会说你狼心狗肺,无情无义。

    所以,戴敏的出逃与刘卫清比起来并不轻松。她时时自责,责骂自己,唉声叹气……好在刘卫清处处为她着想,时时安慰着她,特别是在荒郊野外独处时,俩人浓烈的情爱,无拘无束的野合、花哨……戴敏又仿佛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她的爱情和希望。

    本来,他们可以坐上直达昆明的班车,可是漫长的滇黔公路上兵匪依然猖獗。特别是云南省和贵州省交界的地区,这里的兵匪已经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他们拦下一辆客车,就强迫所有男人和女人脱得精光,除了抢走旅客所有的财物之外,还要强奸稍有姿色的女人。刘卫清的腰上还藏着不少的金条和珠宝,这好歹是他一生的积蓄,为了安全起见,他只得与戴敏装扮成山里人的模样,以步代车,向着道路崎岖的双溪坪走去。

    人们或许会问,双溪坪不是照样有土匪吗,你装扮成山里人就没人抢你了吗?是的,这里的兵匪以结伙拦路打劫的兵匪大不相同,前者只想发财,妄图大捞一把后逃之夭夭;而这里的兵匪只想马不停蹄地逃命,加上有双溪坪游击队那样不好惹的地方武装,就算有那贼心,也没那贼胆。

    这时,在大山里潜藏已久的刘卫清,忽然听到了一声急切短促的呼声,这种呼声只有职业军人、并且从事过谋杀的人才能分辨得出来;是呼出后又立即被人封住嘴,被暴力中止了的呼救声。与此同时,一块不大的山石从左面约莫五十米远的山崖处滚了下来,被浓密的丛林挡住了。——这分明是有人想获救,发出的被制止了的信号!

    刘卫清依旧无事一样地往前行走,当他来到山边人看不到的崖壁下时,他回过头去,戴敏对着他灿烂地笑了起来,还旁若无人地跳着欢快的舞步向山壁下走来……刘卫清的心里悄然说道:

    “这个女人啊,咋这样精呢?就算山上有土匪,他们也不会产生怀疑。”

    于是,刘卫清折断了崖壁上的一枝灌木,让折断的灌木悬挂在那里作为标记,记准了现在的位置。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从残酷与血腥中残留下来的口头禅。尽管刘卫清晓得现在至少有一个人需要他帮助,尽管他断定滚下石块的地方有一个溶洞,他除了记住了这个暗藏杀机的山崖之外,其它的事,他真的管不了。

    2,看到戴敏嘻嘻笑笑地来到山崖下,刘卫清松了口气,又继续前行。这时,戴敏反而不走了。她蹲在小溪边,一边喝水一边问他:“阿松,刚才我为啥给你跳舞?”

    ——从戴敏叫刘卫清为“阿松”的这一声起,请细心的读者记住“阿松”这个名字。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阿松不想提醒戴敏这里危险,边走边说:“阿柳,天不早了,我们快些赶路吧!”

    ——也从刘卫清叫戴敏为“阿柳”的这一声起,也请细心的读者记住“阿柳”这个名字。

    阿柳耍娇地坐在小溪边:“你不回来,我今天就不走!”

    阿松于是捡了一块石头,朝小溪砸去,溅得阿柳一身是水,他拔脚就跑。

    阿柳果然朝他追去,狭窄的山道上传出两人欢乐的笑声。当阿松断定他们已经跑出了土匪的视线,才对追上来的阿柳说道:“刚才那里有土匪!往后,我若是用手摸脸,就是危险的信号。好吧,你现在要打,要掐,任随你吧!”

    “你咋晓得的呢?”

    “你不是说我有孙猴子的顺风耳,火眼金睛,还有……狗的嗅觉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阿柳晓得阿松的话没有错过。于是,她就掐了他一爪:“是的,狗鼻子,否则你咋闻(嗅)到我的呢?你这个坏东西,我……怀上你的崽了!”

    阿松惊呆了,他都快三十五岁的人了,自以为坏事做尽做绝,注定断子绝孙了,现在听见阿柳怀上崽,他咋不高兴呢?他不相信地问阿柳:

    “你咋晓得怀上呢?”

    阿柳说:“我的月经一向准时。刚才我才想起,上月初我才来的潮,可现在……都过半个月了,不是怀上了还有啥?”

    阿松情不自禁地抱起阿柳:“老天真是长眼,我们居然还有崽!”

    当两个人兴高采烈地抱成一团的时候,从山道上跑来了一群枪手。让阿松和阿柳大吃一惊的是:这些枪手不同前寨、后寨、下寨和中寨的枪手背的是火药枪,而是个个身背步枪。那带头的是个土里土气的山里人,身背一把步枪之外,武装带上还别有手枪和匕首。更令他们惊奇的是,那个土里土气的带头人身后,有一个身材与阿松一般高的、皮肤雪白的、披着黑长发、蓝眼睛、高鼻子……手里拿着一支旧式左轮手枪的混血姑娘。看着这个姑娘跟着一群枪手,阿松就明白这是一个没有受过约束的,野性十足的,我行我素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混血姑娘。

    看这群人风风火火的样子,阿松就清楚事情的一半了!这些人的头脑似乎被大事缠绕,根本没有时间仔细审视阿松和阿柳,仅以装束和年纪,以为他们是来走亲串寨的夫妻。这时,带头的岑林山喘着粗气问阿松:

    “小兄弟,你看见亨利……不,我是问……你看见亨利被土匪带走了吗?”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眼前的阿松已经看惯了欺诈、抢劫、强奸、血腥与屠杀。他早已经忘记了这个世界还有亲情、友情、同情、道德、人性。自从他带上阿柳出逃后,他只想和他心爱的女人安安静静地度过他的余生,美美地享受一下生活,他既不想去作恶,也不想去行善,只想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里舔拭自己的心灵,只想筑建自己生活的巢穴。

    除非危险降临在他的面前,除非他嗅到了对他不利的危险信号……他才会为了自己和他的女人的生存而变得无比的疯狂和残忍,才会毫不犹豫地杀死危及到他们安危的人!每当这样的时候一旦出现,他的第一反应也是先保护好自己。因为,有了他的安全,也就有了阿柳的安全。这并不是说他十分看重自己,而是因为他十分清楚阿柳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外,她还有掩也掩饰不住的漂亮!在这样的荒郊野外,在这样兵匪横行的地方,她一旦落入了兵匪的魔掌便会被折磨,被糟蹋,会痛不欲生的。

    其实,这样的问题他们也经常探讨。阿柳对他说过: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要拼,就两人一起拼,要死,就两人一块死,如果丢下了一个人而去活着,那就是背叛,这样的背叛必将遭受报应,必将天打五雷轰!

    说到帮助人,如果这人是乞丐、受苦人、流落他乡的人,失去父母的娃崽……只要不会危及到自身的安全,这样的人是可以帮助的;如果要用自己的生命和安全为代价,去救人和帮助人,那这样的事情宁可躲得越远越好。

    说到兵匪,阿松是从此中走出来的人,没有必要和他们作对。这些为了生存、为了活命的散兵游勇,既不受法律的约束,也没有纪律的束缚,危险愈大,手段就更残忍……他们只为自身的利益,可以因为几斤大米开枪杀人,可以强迫别人家的女人和他睡觉,可以拿走别人家的所有财物,所到之处,人世间的公平交易、道德伦理、法律与秩序……全都被他们肢解和破坏。他们的存在和需要才是法律,才是秩序,才是公平和道德。或许,这就是新政府为啥要清洗、残酷镇压这些兵匪的真正原因。

    当阿松听岑林山说,有一个外国人被土匪带走后,不想与兵匪作对的他翻了翻眼皮,装成啥子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地摇了摇头。

    岑林山又问他:“你们不是从下寨一路过来的吗?”

    阿松又翻了翻眼皮,说:“是的。”

    这时,阿松的目光碰上了混血姑娘的眼睛,她用流利的中国话对他说道:“我的爹爹亨利,是个英国人……你们……听说过他吗?”

    进入这个山区的枪手,都听说过双溪坪的亨利,甚至阿柳也对他说过,若是到了双溪坪,她想去亨利家做客。可是阿松真的不想与兵匪作对,他完全忘记了他要说谎话时翻眼皮的毛病,他又翻了翻眼皮,说:

    “没听说过。”

    这时的灵姑,已经不是四年前的灵姑了。她在博学多才的亨利的教育下,不但可以用英语写作,而且还与爹爹一起编写《中国西南生物》。她不但爱好文学,还喜欢音乐、自然科学、哲学、心理学……别看双溪坪这样偏僻,每一次从英国寄来的各类书藉,亨利都要撵着马儿去县麻疯病院,才能将书藉驮回来。这次亨利又撵马去驮书藉,顺路接在娘家等他的阿彩和灵姑,才出现了被兵匪绑架的事情。

    ——知识丰富的灵姑,从阿松回答时尴尬地翻眼皮的细微表情中,看出了这个人在扯谎!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一个陌生人被这样多的枪手围着,他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没有一丝的慌乱。这样的人,若是没有见过千军万马,若没有见过血与火的战场,没有从断臂残肢、血肉模糊的死人堆里获得生存的人,是绝对没有这样的沉着、镇定的。

    这个人的身高在一米七十以上,和她一般高。在这个大山里,男人的身高一般在一米五十至六十之间,女人的身高在一米四十至五十左右,这样身高的男人在这大山里是十分少见的。再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里有着七分的阴冷,三分的杀气,在这种人的透视下,人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种是对他无害的好人;另一种人就是坏人。遇见好人他会退避三舍,若是遇见坏人,除了以暴抑暴这种最简单的生存方式之外,他或许就没有其它的选择了。

    灵姑接着探索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在他敏锐的目光里,有一道余光总是射向他的女人。如果这女人真是他的女人的话,那就说明一个最简单问题,这个女人就是他生活的全都和所有,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求。这种人的存在,宛若哺育中的母虎,它护卫的只是它的幼崽,它面临的危险及对所有生命的残杀,都是出于本能的自私的母爱。

    要想从这种人身上寻求帮助是徒劳无益的,是无望的,因为他对人类所有的仁爱都已经淡漠了,也已经将人世间相互关爱的大门关闭了,除非你能打动他身边的人。灵姑凭着她的直觉,知道这个人一定晓得亨利和阿妈的下落,哀求这种人不会有结果,于是她转向阿柳,向她哀求道:“好心的大姐呀,我和爹爹、阿妈相依为命。求你……告诉我吧……我爹爹和阿妈……他们在哪里?”

    本来,阿柳也不想与兵匪作对,可是,当她听到这个人是英国人,更使她心酸的是,这个混血姑娘失弃了妈妈和爹爹,而她呢,也不得不离开她的两个崽。普天之下,所有的不幸和痛苦都是一致的,只是痛苦和悲伤的原因各有不同。阿柳想到这里,泪水也跟着灵姑淌了下来,不由得对阿松说道:

    “阿松,求你……帮一下……这个姑娘吧!”

    阿松一下脸红了,他有些恼火地瞪了阿柳一眼,但阿柳的泪水又立即使他的铁石心肠软了下来,也明白了阿柳为何要帮助这个姑娘,他想了想,才面红耳赤地说道:

    “我不是不想帮忙,只是这时……不是救人的时候!如果你们信得过我,给我一把步枪,这里只留下两个枪法好的枪手。余下的人……只管往前去守住中寨的路口。”

    岑林山和他的枪手们商量了好些时候,才决定这里留下他、干柴棍和杨老金。灵姑以留在这里陪伴阿柳为名,也留在了这里。于是,余下的二十个几个人,跑向前边封堵退路去了。

    这部作品通过英国生物学家的视野,带领读者进入神奇贵州。那里有原始的树葬、抱姑娘、神判、裸拜、甚至有善待母兽、孕兽、幼兽的环保保习俗!亨利与山民一起反抗过国民党人的血腥屠杀;土地改革初期,土匪头与地主婆戴敏一起逃进这一山区,山里人与政治家鄢正甫,演绎了一场有关和谐与对抗的精彩篇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