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9四十九章
吩咐完那名宫女所有的事情后,在宫女准备离开之时,胤礽站在明窗前敛着眸,语声有些低沉的对那名宫女补充般的说道:“把信交到穆克登手上后,记得再带给他一句口信,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要真正伤了那个人。”胤礽的手轻轻放到了窗框上,在心内对自己说道,他始终是对那个人太过仁慈了,不过到底是带着释然般的想着,这次终究是最后一次了。
放下从最初心里一直执着的那个人,就像是挣脱了一直以来身上的那层束缚一般,亦是自己唯一的解脱。胤礽转身离开窗前,重新坐回到了书桌旁,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他都不必再担心什么了,只需好好待在这毓庆宫,静静等待即将来临的风暴便可。而之后该准备的事情,他都已经俱已准备妥善了,只希望千万别在途中生变才好……
巳初的阳光已逐渐炎烈,繁郁的树梢上几只杜鹃鸟正轻声鸣叫着,声音清脆而婉转,为夏日增添了几分意趣。出宫前往畅春园的仪队格外肃穆而庞大,这样一直排出了午门外,浩浩荡荡的隆重,康熙端坐在御辇中,闭目安详的养着神,直到梁九功在御辇外低声地说到一切皆已准备妥当,已经可以起程时,才淡淡应了一声,示意正式启程前往畅春园。
逐渐离开那座紫禁城,康熙心中其实是有着些许的牵念,就像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东西被遗落在了那里一般,却不知这一路搬往畅春园,将会有一件令他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
紫禁城里畅春园不过是不到五十里的路,若是行路亦不过是半天便可到达,而康熙早晨启程到达畅春园时,亦不过才刚到未时而已。到底是花费了半日的精力,到达畅春园后也就各自安置休息去了,康熙则是在春晖堂里用着膳。
一般过畅春园康熙都是居住在春晖堂,原本若胤礽愿意也搬往这畅春园的话,他本是想在园西拿出命人替胤礽另辟一处院落出来的,可是却不想胤礽一直未准备改变过意思。这座山明水秀而景致清幽的畅春园是他最中意的一处地方,一景一处都是那些工匠们费尽心血所修造出来的,比起那些真正的江南园林也无任何缺处瑕疵可言,但他始终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太子宁愿一个人留守在京城也不愿搬过来。他本以为太子是想在自己不在紫禁城,能够肆意的策划起某些事情,但这几年关于太子的回报中,行为并无一丝异常,只不过是离了自己,更加闲适自由了些。
康熙悠悠的轻叹了一声,莫非真的是如此抵触着自己么,他还记得小时候的胤礽,天真而稚嫩的模样,眼神明亮清澈就像是湖水一般,充满着对自己的依恋。但不知从何时起,转变亦变得如此之快了,他依旧能知晓胤礽眸光深处对自己的近于执念的复杂之情,而更多的却是一种疏离,以及刻意的淡漠。不过也不会有太大的关系,毕竟如今的一切,都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康熙抿了抿杯中沁香的珠兰茶,薄薄的唇角轻轻的勾着。
在畅春园的第一日大多是作为修整小憩罢了,所以也无任何公务需要繁忙,康熙在春晖堂用完膳之后也无心再召那些妃嫔们过来陪伴了,只是到了春晖堂后的瑞景轩闲游了几步路,看着盛夏之中绽放着的百花,鸟集鳞萃枝上清鸣,一幅生机盎然的初夏模样,然后方才回到了春晖堂的书房中,一边观赏着窗外那份独属于畅春园的清雅精致,一边则在在书桌上画了一幅新的扇面。
那是一幅云雀牡丹的扇面,雍容绽放的牡丹尽态极妍,一旁的枝头上则停了一双小巧可爱的云雀,极为精美且富有意趣,康熙对书画一直都是颇有造诣的,虽然不及当世文坛名流,但却也未必及不上多少,但他虽然不时会赏赐各宫亦或是朝臣一些墨宝,但是却极少亲自作画的,更遑论这般细心的来画一幅扇面,站在书桌旁边伺候着的梁九功见着康熙许久都在认真的画着这幅扇面,心中其实是有着些许好奇,却一直未有开口问。
待那幅扇面上完色大功告成后,时辰已是过去了许久,康熙之后又在扇面上印了个闲时用的私印上去作为落款,而一连画了几个时辰扇面,康熙的面上却是无什么倦意,仍旧是十分的神气清明。那副扇子本来就已是成品,上色之后摆在桌上几个时辰风干颜料便可,无须再另外做些什么,康熙看了看刚画好的扇面,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唇角勾起了一丝温柔的笑意,然后才对梁九功吩咐说道:“待扇面风干之后便差人送去毓庆宫罢,太子素来不喜那些贵重之物,亦只好送件这样的小物什过去了。”
因为是这次搬往畅春园的第一日,所以康熙也依旧照旧例在寿萱春永殿置了一席家宴,并未过多奢侈铺张的布置,一切都只是简朴得宜而为,但毕竟皇室之中有能简素到何处去。不过畅春园到底是要比宫中清静些,在席中的亦不过只是几位皇子以及一同过畅春园的一些较为得宠的嫔妃们,太后虽然也搬到了畅春园,但毕竟是年岁不似从前,人亦是愈发喜欢清悠起来,很少会参与一些筵席。
夜色渐渐笼罩时,寿萱春永殿的家宴亦已布置的差不多了,该到场的后妃与皇子皇女们俱已都到齐,只等最后过来的康熙宣布开宴,而康熙在春晖堂画完了那副扇面后,在书房内看了一段时间书后,时间就已被消磨的差不多了。重新更换了一身轻便的明黄缂丝云龙袍后,康熙带着梁九功也就从春晖堂去了近处寿萱春永殿,那处不过是春晖堂的后面,相距十分之近,一般在畅春园的家宴,都是在寿萱春永殿的前殿所筹办。
那场筵席上一切如常,笙箫歌舞饮宴酬和,都不过是以往一直以来的模样,而康熙的心中却并非如同往常一般,而是微妙的感觉有着些许的不同,因为不知从何时开始,都已习惯了在人群中暗自的关注着一道身影,尤其是从这次回宫以后,关注着那个由自己所抚育出来的太子,已渐渐成为了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这个习惯到底是好与坏,康熙并不打算探究,因为还未到能够真正影响自己的时候,而在如今大权在握的时候,他完全无需委屈了自己的欲望,康熙饮着杯中的碧螺春,薄唇轻轻的勾起。
因为只是家宴,所以筵席何时散都无任何惯例规矩可言,那是康熙席上或多或少的饮了一些酒,精神有些疲乏了,筵席亦是准备早早散了。不过却正是在康熙准备离席时,在殿中离康熙不远的侍卫突然提刀发难,银色的刀光格外的刺眼,康熙在那一刹那便回过了神,再无半分的不清醒可言。
侍卫的瞬间逆反叛乱,欲要即刻刺杀康熙,但其他侍卫与康熙的反应却更加的迅速,寿萱春永殿立时变成双方刀剑杀戮的对立之地,一些后妃与幼年皇子皇女的惊恐呼叫之声,这是他们自在宫中以来从未见过的场面,毕竟是没见过什么混乱的人罢了。康熙自幼时便开始习武且是师从名师,至今从未有一刻间断,比起那些自然是御前侍卫只强不弱,但唯一糟糕的就是,那群冲他而来的侍卫们是陪着刀剑,而他却无任何的防身之物。
康熙危急之中抽出佩在腰间的折扇,以扇骨勉力支撑着面前几位侍卫的来袭,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并不见得能有什么胜算,康熙抬手用折扇抵住了面前直劈过而来的一把剑,一手反推将那名逆反的侍卫推出一掌后,正准备夺过剑时,却恰好是另一人准备向斜落一剑挥到自己身上,康熙正是避无可避。却连康熙都未想到,那名侍卫竟临时将剑换了个方向劈向自己,而康熙也正好趁了那短暂的时机,夺过了剑堪堪抵住了来击,虽然侥幸避过,但康熙却在那时紧紧皱起了双眉。
后来局势很快便被稳定了下来,毕竟不过只是少数几名侍卫想要逆反而已,所占的不过只是个先机。围住康熙的那几个侍卫,在康熙夺过剑之后,不需其他侍卫赶过来,便已被康熙亲手解决了,看着在殿中已被其他侍卫围住了的几名逆贼,已经无需再去挣扎什么,便已是瓮中之鳖了。康熙双眉紧皱目光冷厉,随手扔下了手中染血的剑,语气冰冷森寒的说了句:“统统抓起来,留下活口!”
这是在畅春园中第一次如此胆大的刺杀,或许从前江山还未这么稳时,或大或小的阴谋暗杀康熙曾见过无数次,但是敢在这样光明正大的地方的如此大摇大摆的进行刺杀,康熙却是第一次见,不过这样明目张胆的行为,若不是太将自己放在眼里,便是对策划好的事情太过于有信心了……
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令他与那群侍卫都过于措手不及,而且动手竟还是他属下的御前侍卫,他竟不知有谁有这般的能耐,居然能够在自己的手下安插人手,竟还是自己属于自己亲信之人!这已经完全激起康熙心中一直隐藏起来的嗜虐的怒意,这件事最可怕且最令他难以容忍的便是,这次并非是件真正想要刺杀的,而是想要利用这件事来想要达成另外的目的才对,因为刚刚与自己交手的那几名逆反的侍卫,虽然并没有出手对自己手下留情,但是竟然在关键的时刻放过了自己,若不是自己仔细注意的话,也绝不会发现到这个细节,完全可能会依照幕后之人所期望那样误解这次事情的真正目的。
到底会是谁,宁愿放弃自己杀掉自己这样的机会,以及背后将会遗留下来的位置,而只是冒险只为了这件事情之后所可能引起的后果,康熙的眸光越来越森冷,令人不敢去直视,而也正好是在这时候,当场被抓住的那几名逆反侍卫竟在一霎间咽下剧毒服毒自杀,而没有一个侍卫发下预兆拦下来,那些赶来护驾的御前侍卫连忙上前去探鼻息,然后立刻跪着向康熙禀告道:“回皇上,反贼都已当场吞毒身亡,无一人幸存!”
作者有话要说:后天写番外……
最近家里医院两头跑,稍微有点忙了,辛苦大家等这么久,╭(╯3╰)╮么个。
希望大家一定要支持正版=_= 这年头码点字绝对不容易……
放下从最初心里一直执着的那个人,就像是挣脱了一直以来身上的那层束缚一般,亦是自己唯一的解脱。胤礽转身离开窗前,重新坐回到了书桌旁,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他都不必再担心什么了,只需好好待在这毓庆宫,静静等待即将来临的风暴便可。而之后该准备的事情,他都已经俱已准备妥善了,只希望千万别在途中生变才好……
巳初的阳光已逐渐炎烈,繁郁的树梢上几只杜鹃鸟正轻声鸣叫着,声音清脆而婉转,为夏日增添了几分意趣。出宫前往畅春园的仪队格外肃穆而庞大,这样一直排出了午门外,浩浩荡荡的隆重,康熙端坐在御辇中,闭目安详的养着神,直到梁九功在御辇外低声地说到一切皆已准备妥当,已经可以起程时,才淡淡应了一声,示意正式启程前往畅春园。
逐渐离开那座紫禁城,康熙心中其实是有着些许的牵念,就像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东西被遗落在了那里一般,却不知这一路搬往畅春园,将会有一件令他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
紫禁城里畅春园不过是不到五十里的路,若是行路亦不过是半天便可到达,而康熙早晨启程到达畅春园时,亦不过才刚到未时而已。到底是花费了半日的精力,到达畅春园后也就各自安置休息去了,康熙则是在春晖堂里用着膳。
一般过畅春园康熙都是居住在春晖堂,原本若胤礽愿意也搬往这畅春园的话,他本是想在园西拿出命人替胤礽另辟一处院落出来的,可是却不想胤礽一直未准备改变过意思。这座山明水秀而景致清幽的畅春园是他最中意的一处地方,一景一处都是那些工匠们费尽心血所修造出来的,比起那些真正的江南园林也无任何缺处瑕疵可言,但他始终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太子宁愿一个人留守在京城也不愿搬过来。他本以为太子是想在自己不在紫禁城,能够肆意的策划起某些事情,但这几年关于太子的回报中,行为并无一丝异常,只不过是离了自己,更加闲适自由了些。
康熙悠悠的轻叹了一声,莫非真的是如此抵触着自己么,他还记得小时候的胤礽,天真而稚嫩的模样,眼神明亮清澈就像是湖水一般,充满着对自己的依恋。但不知从何时起,转变亦变得如此之快了,他依旧能知晓胤礽眸光深处对自己的近于执念的复杂之情,而更多的却是一种疏离,以及刻意的淡漠。不过也不会有太大的关系,毕竟如今的一切,都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康熙抿了抿杯中沁香的珠兰茶,薄薄的唇角轻轻的勾着。
在畅春园的第一日大多是作为修整小憩罢了,所以也无任何公务需要繁忙,康熙在春晖堂用完膳之后也无心再召那些妃嫔们过来陪伴了,只是到了春晖堂后的瑞景轩闲游了几步路,看着盛夏之中绽放着的百花,鸟集鳞萃枝上清鸣,一幅生机盎然的初夏模样,然后方才回到了春晖堂的书房中,一边观赏着窗外那份独属于畅春园的清雅精致,一边则在在书桌上画了一幅新的扇面。
那是一幅云雀牡丹的扇面,雍容绽放的牡丹尽态极妍,一旁的枝头上则停了一双小巧可爱的云雀,极为精美且富有意趣,康熙对书画一直都是颇有造诣的,虽然不及当世文坛名流,但却也未必及不上多少,但他虽然不时会赏赐各宫亦或是朝臣一些墨宝,但是却极少亲自作画的,更遑论这般细心的来画一幅扇面,站在书桌旁边伺候着的梁九功见着康熙许久都在认真的画着这幅扇面,心中其实是有着些许好奇,却一直未有开口问。
待那幅扇面上完色大功告成后,时辰已是过去了许久,康熙之后又在扇面上印了个闲时用的私印上去作为落款,而一连画了几个时辰扇面,康熙的面上却是无什么倦意,仍旧是十分的神气清明。那副扇子本来就已是成品,上色之后摆在桌上几个时辰风干颜料便可,无须再另外做些什么,康熙看了看刚画好的扇面,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唇角勾起了一丝温柔的笑意,然后才对梁九功吩咐说道:“待扇面风干之后便差人送去毓庆宫罢,太子素来不喜那些贵重之物,亦只好送件这样的小物什过去了。”
因为是这次搬往畅春园的第一日,所以康熙也依旧照旧例在寿萱春永殿置了一席家宴,并未过多奢侈铺张的布置,一切都只是简朴得宜而为,但毕竟皇室之中有能简素到何处去。不过畅春园到底是要比宫中清静些,在席中的亦不过只是几位皇子以及一同过畅春园的一些较为得宠的嫔妃们,太后虽然也搬到了畅春园,但毕竟是年岁不似从前,人亦是愈发喜欢清悠起来,很少会参与一些筵席。
夜色渐渐笼罩时,寿萱春永殿的家宴亦已布置的差不多了,该到场的后妃与皇子皇女们俱已都到齐,只等最后过来的康熙宣布开宴,而康熙在春晖堂画完了那副扇面后,在书房内看了一段时间书后,时间就已被消磨的差不多了。重新更换了一身轻便的明黄缂丝云龙袍后,康熙带着梁九功也就从春晖堂去了近处寿萱春永殿,那处不过是春晖堂的后面,相距十分之近,一般在畅春园的家宴,都是在寿萱春永殿的前殿所筹办。
那场筵席上一切如常,笙箫歌舞饮宴酬和,都不过是以往一直以来的模样,而康熙的心中却并非如同往常一般,而是微妙的感觉有着些许的不同,因为不知从何时开始,都已习惯了在人群中暗自的关注着一道身影,尤其是从这次回宫以后,关注着那个由自己所抚育出来的太子,已渐渐成为了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这个习惯到底是好与坏,康熙并不打算探究,因为还未到能够真正影响自己的时候,而在如今大权在握的时候,他完全无需委屈了自己的欲望,康熙饮着杯中的碧螺春,薄唇轻轻的勾起。
因为只是家宴,所以筵席何时散都无任何惯例规矩可言,那是康熙席上或多或少的饮了一些酒,精神有些疲乏了,筵席亦是准备早早散了。不过却正是在康熙准备离席时,在殿中离康熙不远的侍卫突然提刀发难,银色的刀光格外的刺眼,康熙在那一刹那便回过了神,再无半分的不清醒可言。
侍卫的瞬间逆反叛乱,欲要即刻刺杀康熙,但其他侍卫与康熙的反应却更加的迅速,寿萱春永殿立时变成双方刀剑杀戮的对立之地,一些后妃与幼年皇子皇女的惊恐呼叫之声,这是他们自在宫中以来从未见过的场面,毕竟是没见过什么混乱的人罢了。康熙自幼时便开始习武且是师从名师,至今从未有一刻间断,比起那些自然是御前侍卫只强不弱,但唯一糟糕的就是,那群冲他而来的侍卫们是陪着刀剑,而他却无任何的防身之物。
康熙危急之中抽出佩在腰间的折扇,以扇骨勉力支撑着面前几位侍卫的来袭,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并不见得能有什么胜算,康熙抬手用折扇抵住了面前直劈过而来的一把剑,一手反推将那名逆反的侍卫推出一掌后,正准备夺过剑时,却恰好是另一人准备向斜落一剑挥到自己身上,康熙正是避无可避。却连康熙都未想到,那名侍卫竟临时将剑换了个方向劈向自己,而康熙也正好趁了那短暂的时机,夺过了剑堪堪抵住了来击,虽然侥幸避过,但康熙却在那时紧紧皱起了双眉。
后来局势很快便被稳定了下来,毕竟不过只是少数几名侍卫想要逆反而已,所占的不过只是个先机。围住康熙的那几个侍卫,在康熙夺过剑之后,不需其他侍卫赶过来,便已被康熙亲手解决了,看着在殿中已被其他侍卫围住了的几名逆贼,已经无需再去挣扎什么,便已是瓮中之鳖了。康熙双眉紧皱目光冷厉,随手扔下了手中染血的剑,语气冰冷森寒的说了句:“统统抓起来,留下活口!”
这是在畅春园中第一次如此胆大的刺杀,或许从前江山还未这么稳时,或大或小的阴谋暗杀康熙曾见过无数次,但是敢在这样光明正大的地方的如此大摇大摆的进行刺杀,康熙却是第一次见,不过这样明目张胆的行为,若不是太将自己放在眼里,便是对策划好的事情太过于有信心了……
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令他与那群侍卫都过于措手不及,而且动手竟还是他属下的御前侍卫,他竟不知有谁有这般的能耐,居然能够在自己的手下安插人手,竟还是自己属于自己亲信之人!这已经完全激起康熙心中一直隐藏起来的嗜虐的怒意,这件事最可怕且最令他难以容忍的便是,这次并非是件真正想要刺杀的,而是想要利用这件事来想要达成另外的目的才对,因为刚刚与自己交手的那几名逆反的侍卫,虽然并没有出手对自己手下留情,但是竟然在关键的时刻放过了自己,若不是自己仔细注意的话,也绝不会发现到这个细节,完全可能会依照幕后之人所期望那样误解这次事情的真正目的。
到底会是谁,宁愿放弃自己杀掉自己这样的机会,以及背后将会遗留下来的位置,而只是冒险只为了这件事情之后所可能引起的后果,康熙的眸光越来越森冷,令人不敢去直视,而也正好是在这时候,当场被抓住的那几名逆反侍卫竟在一霎间咽下剧毒服毒自杀,而没有一个侍卫发下预兆拦下来,那些赶来护驾的御前侍卫连忙上前去探鼻息,然后立刻跪着向康熙禀告道:“回皇上,反贼都已当场吞毒身亡,无一人幸存!”
作者有话要说:后天写番外……
最近家里医院两头跑,稍微有点忙了,辛苦大家等这么久,╭(╯3╰)╮么个。
希望大家一定要支持正版=_= 这年头码点字绝对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