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君心(胤礽)

正文 44四十四章

    尽管是一夜未眠,康熙却依然坚持着每日的早朝,而这一日的早朝也的确未出他的所料,已经有御史开始弹劾起昨夜太子的事情,不过毕竟还没有到全盘皆动的时候,现在只不过是几位御史罢了。康熙神色淡漠的看着台下御史言辞激烈的说着太子的行为如何不孝悖逆,然后静静的扫视着台下群臣百官的神情,缓缓开口道:“太子之事还尚未有定论,御史便已先给太子定罪了么。”话语不轻不重,却让御史当即变得脸色苍白。

    之后康熙看着尚欲开口的其他御史,继续说道:“太子之事朕心中已然知晓是怎么回事,而你们作为臣子,也需知道何为臣子的本分。”康熙的话点到即止,没有再明言下去,淡漠说道:“若无其他事启奏,那便退朝罢。”长鞭的声音在大殿门外连响了三声,震耳的声音一直缭绕在肃静的殿内,康熙走下了龙椅,离开前殿正式退了早朝。

    康熙离开后,百官自然亦开始逐渐散去,唯独胤褆仍是定定地站在原位,双眉紧紧皱在一起,目光一直注视着康熙消失的方向。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处心积虑的想要动摇胤礽的太子之位,但到最后无论胤礽做了怎样的事犯了何种的过错,他的这个皇父都能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肆意偏袒,怎能让他心中会丝毫的甘心,就像纳兰叔祖说的那般一样,明明自己才是长子,胤礽即便是中宫所出的嫡子,但如今先后早已仙逝,自己怎会没有继承大统的资格!

    如果自己的母妃也能够贵为皇后的话,如今根本不需要这般费力想要皇废去胤礽的太子之位,可惜母妃虽然已是四妃之首,但皇父却未有再透露出一丝会再晋封母妃的意思了,所以才会想在皇父的后宫中安插上自己的人,好让后宫真正被掌握在母妃手中,使母妃有朝一日亦能登上皇后的位置。本来那拉氏便是其中的一枚棋子,原来不过只是指望能够吸引起皇父的注意,得到皇父的宠爱罢了,却没想到居然会搭到了胤礽这条线上。

    意外之中的收获,显然令自己有些惊讶,却不由心中有了些许的喜意。虽然真正直接算计胤礽时,他的心中还是有些犹豫,但是想到彼此的身份以及背后的意义时,心中清楚的明白他与胤礽之间,注定好了没有任何的退路。除了一步一步的谋划着将太子之位落入自己掌中,他没有任何选择亦没有任何的退路,因为在他身后是整个纳兰家族,以及与自己紧密关联的伊尔根觉罗氏。不过念在这么多年兄弟之间的情分上,若是到了最后的地步,他终究不会太过薄待了胤礽,亦算是留下了最后一丝的情面。

    那贵人的那枚香囊亦是在自己安排之下才会让胤礽捡到的,不过是为了用来试探着胤礽的心意,然后得知了胤礽将香囊随身携带着的消息,本以为胤礽至多不过是珍藏起来罢了,没想到的是胤礽竟敢于如此明目张胆,但却更加令他满意,于是之后故意命人使胤礽在筵席之上掉落那枚那贵人的香囊,以让这件宫闱私事在大庭广众下显露出来,让一直有些偏袒胤礽的皇父,不得不直视并且处理起这件事情。

    可是今天这样的情形,竟让自己始料未及!本以为即便不能根本的动摇胤礽的太子之位,也多少会影响胤礽在皇父心中的地位,令胤礽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惩罚,让文武百官彻底知晓自己到底该站那边的位置,也令自己在皇父心中的天平会开始倾斜到自己的这一边,使一切的形势逐渐明朗起来。竟然没有想到,皇父竟然对胤礽偏袒溺爱到了这般的地步,连自己最近宠幸正盛的新宠,都能毫不介怀的选择原谅起自己的太子,公开在文武百官前袒护胤礽!

    胤褆双拳紧紧的握着,满腔的愤恨与不愿,却只能强制的忍耐着。终有一日,自己会彻底让皇父意识到,究竟谁才应该获得这太子之位!心中印刻下这样的念头,胤褆抑制着心中的烦郁至极的心情,甩袖大步走出了大殿外。

    彼时的乾清宫中十分的沉静,整个东暖阁内只能听到翻阅着奏折的声音,康熙坐在宽大的桌案后,神色看起来是一种没有喜怒的平和,目光认真而专注的看着堆在桌案上的一本本的奏折,然后提笔在上面批示,这样一直持续着便是好几个时辰,康熙仿佛感觉不到分毫的疲惫一般。等到书案上的奏折已批阅了大半时,外面天色早已变得灼热而强烈,时辰已经是将近了未时,康熙手上拿着一本折子,但没有急着在上面写下朱批,而是沉默了一段时间,才开口对身旁的梁九功道:“昨夜太子回宫后,毓庆宫内可有发生什么事。”

    梁九功躬□,心知肚明康熙是想要问的何事,“回皇上的话,昨夜御医已经去了毓庆宫,太子爷只让御医随便开了些创伤药,至于伤势如何,御医也不得而知。”昨夜御医前脚刚离开毓庆宫,就被他吩咐人请进了乾清宫,询问过了太子伤势的情况,因为他知道康熙迟早会问及的,这么多年以来,皇上对太子的态度是怎么样,他从来都是看得一清二楚,怕是早已超过了对一枚棋子的单纯的利用。

    康熙握着奏折的手蓦然用上些许的力度,眉间轻轻皱起一道浅浅的印迹,心中有些恼怒与胤礽的固执,许久后才对梁九功说道:“他既然不想让御医去为了看伤,那便随他罢。”提起一边的墨笔,在奏折上缓缓写下了几行字,微微轻叹了一声后,继续道:“太医院的伤药应该早已经送过去了,让魏晓安时常留心着太子的伤势,有什么事记得随时向朕禀报。再让侍卫轮流在毓庆宫门外收着,不要让任何人进去打扰太子,知道么?”

    “喳。”梁九功卑恭答道。

    之后许久,让梁九功以为康熙再无什么吩咐时,耳际却听到康熙低沉而决绝的声音,“赐鸩酒一杯到承乾宫给那贵人,其余一干贴身宫女太监,一人都不必留下。” 康熙说完又沉思了片刻,继续说道:“记得事后该如何处置,朕,不希望有任何的闲言碎语传到宫外去。”

    宫中无端消失一个人,实在是过于平常,而在第二日的上午,那贵人便已悄无声息逝去在了承乾宫的偏殿,连同着几名随他一起陪葬的宫女和太监,趁着尚未昏暗不明的天色,草草的埋葬在了宫外不远的乱葬岗中,或许还要感谢于康熙的仁慈,到底算是留下了全尸,而这件所有人预料之中的事情,一如既往的被暗中下令封了口,但却终究会注定有人传到不该知道的人的耳中。

    午后的日光正微斜地照着乾清宫,光线明亮得有些灼目,此时立夏早就已经过了,紫禁城的天气也一天比一天炎热起来,往年的这个时候宫里面是十分寂静的,唯有胤礽和少数留在宫里面的人们,而今年因为七格格的生辰要留在永和宫筹办,所以连带到畅春园避暑的日期,也延期了下来。而现在七格格的生辰已经过了,宫内上下也要开始准备起搬去畅春园的事宜,不过康熙却仿佛像是忘记了这件事,一直没有提及到,等到梁九功亲自来跟前询问何日正式启程去畅春园时,康熙亦没有直接的回答着梁九功。

    那时康熙难得的坐在暖阁里休息,桌上放着一幅前朝的万壑松风图,浓淡笔墨间,是层层的凝翠松竹和高峰隐庐跃然纸上,是康熙闲时收藏下来的。听了一旁梁九功的问询后,康熙依旧看着桌上的那幅古画,神情淡然而没有一丝想要回答的意思,这是他第一次准备避谈去畅春园避暑的事。因为心中始终牵挂着一个人,而有些不希望在这个时候离开,这样的理由,说起来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愿去相信,也不愿继续放任着这种的感情。

    就像是忍不住的想去毓庆宫看看那人,却因心中始终的耿耿于怀和帝王颜面而不能踏出半步,不到半月的时光内,却是一直矛盾在关于胤礽的问题上。他很少有过这样的犹豫不决与矛盾郁结,终究是忍不住想着,自己放在胤礽身上的心思,是不是过多了些?而原本这一刻梁九功来询问何时启程去畅春园,本不应这样迟疑,但最后却仍旧是不欲回答起来。

    康熙从座椅上站起了身,缓缓走到窗前伫立,负手背对着梁九功,看着窗外愈发亮色灼灼的日光,和一望无际的宫墙殿宇,似是想了许久才开口道:“让钦天监选一个好的日子,即日启程罢。”骨节分明的手渐渐放上的雕刻繁琐的窗框上,外面灼热炎炎的夏日,像是无限的生机在蕴藏,但心中却是抑不住的怅然之感。

    方才决定离宫去畅春园时,想着的竟是不过数月,自己便可返回,想不到当真对胤礽的心意,已经重到如此地步。虽然君王本不应如此重情,但如今既然已经如此,今后便由不得胤礽想要逃避了,康熙双眸微微眯起,眸中闪烁着一种志在必得的光彩。

    若是不能完全的掌握在手中,那也应由自己亲手来毁掉……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比较忙碌,所以只能尽量隔日更,大概等到月末外婆出院之后会保持日更的状态

    感谢bubuluu君扔的小地雷,差点猛然把我给我砸晕了~!O(∩_∩)O

    另外明天就是除夕了,祝大家过年开开心心~然后肿么敞开肚皮吃都不会胖好了~

    吃货作者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