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君心(胤礽)

正文 12第十二章

    其实康熙此举过于多虑了,后宫中落井下石的不少,锦上添花的亦不少,却是独缺雪中送炭的。何况是一向被后宫诸人视为眼中钉的太子,一个尊贵无比的太子之外,身后又是代表的什么?

    况且这次胤礽主动要跪在乾清门外,康熙亦派过人来送胤礽回去,却被胤礽拒绝了。乾清门来往之人不少,将此事看在眼中的人更不少,这次恐怕连太皇太后也不会出面来管此事。

    胤礽从早上跪到了夜幕降临,宫内四周已经点上了宫灯,漆黑的夜晚透着点点的灯光。夏日的夜晚仍旧有些炎热,但却比正午的阳光好上许多,跪在地上的双腿早已麻木酸疼,胤礽却面无表情,仿佛什么都没有感受到。

    像这样跪着又如何,上辈子再久也跪过了,而且在众人眼光下还是那样的难堪。对比起来,如今已算是轻微不已,胤礽默默的想到。

    康熙在乾清宫内终究是忍不住向梁九功问道:“太子现在如何?可有回西暖阁休息?”

    梁九功摇摇头,“太子殿下还是在乾清门外跪着。”

    康熙有些恼怒:“竟如此固执!”康熙虽然气恼,却担心胤礽跪这么久身体是否承受得住,想让人去送胤礽回去,可是想到今日未时的情景,又不好再派人去了,终归是拉不下帝王的脸面。

    康熙本来以为胤礽绝不会在乾清门一直跪下去,应该不到晚上就会回了西暖阁休息,却想不到胤礽这次居然这么反常的坚持一件事。康熙想起也是无奈,若说是其他还好,再难亦会满足保成的心愿,可是这天下大事,毕竟不能如此儿戏。

    夜已渐深,康熙驻足在窗边,无心睡眠。一闭上眼,仿佛就能看到胤礽孤寂的跪在乾清门的样子,冷清寥落。

    所幸不是冬夜,否则以保成那样纤弱的身子,怎能承受的住。

    康熙一夜无眠,站在窗边,默然叹息。

    御门听政设就在乾清门,康熙卯时上朝,一般官员们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直到开始上朝时才会依次进入到乾清门。

    上朝的大臣们有默契的尽量避开胤礽进到乾清门,索额图倒是没什么,只是在经过胤礽的身边时,叹息了一声。

    现在已经是第二天了,胤礽也只不过是个幼童而已,渐渐有些精力不支,十指紧攥着衣摆,用尽毅力才坚持下去。朝露浓重,带着清晨的寒凉,浸透衣衫。

    康熙上朝议事一如往常,丝毫没有提到正跪在乾清门的胤礽。那些大臣不知内情,也不敢贸然提起,众人只当做没看到过。

    如今没有什么重大事务,早朝不到一个时辰便已经散了。

    在官员下朝时,胤礽依旧跪在那儿,虽精力疲惫,但依笔直的跪着。康熙下朝后又再次问了梁九功胤礽的情况,梁九功摇摇头,依旧是那个答案。

    梁九功虽然不知道康熙与胤礽父子之间是为何闹出这段事,但是看两人间的表现,知道必定是太子有求于皇上,而皇上不允罢了。而且看皇上的反应,估计这样下去也不会坚持过久的,毕竟是重视太子殿下啊。比起那些知道此事后就一惊一乍,以为皇上与太子之间产生嫌隙,太子的位置做不了多久的人,他梁九功可算是真正看明白的人。

    朝阳已经升起,日光炎热,胤礽跪在乾清门外的地上,已经有些神志不清起来,眼前好像迷迷蒙蒙的

    一大片,看不真切。胤礽用力紧握着身上衣摆,手中传来的刺痛感,才使他微微清醒些。还不能就这样倒下去,应该在坚持一会儿,胤礽用着仅存的信念支撑着自己。

    时间一刻一刻的过去,胤礽仿佛毫无知觉一般,而康熙则在乾清宫觉得时间漫长不已,连手中的奏折都已有些无心批改。

    午后的阳光愈来愈炽热,胤礽觉得自己的神智也在被炙烤一般,眼前的景象再也看不清晰,天旋地转的一刹那,胤礽身子一斜,倒在了乾清门外的地上。

    康熙看着正午时分的强烈日光,刚想唤人去乾清门外去为胤礽撑把伞,好抵挡午后的日光,也好在胤礽支撑不住时扶着胤礽回去歇息。却听到外面传来的急切呼声,“不好了,太子殿下晕过去了!!”

    康熙快步走出乾清宫外,胤礽正被一名侍卫抱着,往乾清宫疾步而来。那些侍卫见到康熙亲自出来了,慌忙跪在地上行礼道:“臣等参见皇上!”

    康熙紧皱着眉,看着侍卫怀中面色已然苍白的胤礽,从侍卫手上接过了胤礽,然后吩咐道:“去传御医过来乾清宫。”

    离开的众人,谁有没有注意到,自胤礽晕倒过去后,逐渐转凉的风气,和渐渐被隐蔽的日光。

    怀中面色苍白如雪的胤礽,憔悴不堪,康熙抱着胤礽步履匆忙地回到了乾清宫,把胤礽放到了东暖阁里自己平日休息的地方,没有带着胤礽回西暖阁那边。

    保成的模样,仿佛让他看到了半年多前正在出痘时的保成,也是如此虚弱憔悴,但自己却远没有现在一般担心。明知保成不过是跪了一天一夜,再怎样也不会有危险,可仍是忍不住担忧。

    康熙把胤礽小心地放到了床上,自己坐在床边,紧握着胤礽的小手。他并不知道胤礽为何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而如此坚持,他不可能因为这样理由而去让百姓搬离房舍,却不忍心看着保成如此对待他自己的身子。

    康熙只能希望胤礽能自己想开,放弃相信梦中所说的事。御医很快就被侍卫带过了乾清宫,御医显然是一路赶着过来,到了乾清宫还是一副气喘吁吁的模样,勉强缓过气后,赶紧先向康熙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话还未说完就已被康熙打断,“不必行礼了,还不快过来看看太子究竟如何!”

    御医听命上去为胤礽诊脉,望闻问切了一番,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暑日在日光下晒了许久,又加上一直跪着体力不支而已,躺在床上好生休养几日,再吃几副滋润调理的药也就好了。

    御医诊过脉后,恭恭敬敬地向康熙说明了病情,表明太子的情况根本不是什么严重的事。作为太医的圆滑此时便出来了,何时该适当严重病情,何时该适当说轻病情,何时该实话实话都是作为一名御医的基本要领。

    康熙微微松了口气,命人带太医下去开方煎药,自己坐在床边用沾湿的布巾,轻轻擦拭着胤礽的苍白的小脸。

    忽然听到外面喧闹的声音,嘈杂不已,康熙皱了皱眉,向梁九功吩咐道:“去看看外面发生何事。”

    “喳。”梁九功出去了殿外,去看究竟是出了什么事。其实梁九功也是心有诧异,宫内的一向有规矩,怎么今日突然这么就在乾清宫肆意喧闹起来。

    乾清宫外狂风大作的声音,乌云蔽日,风雨如晦,还有不断从天上砸落下来的冰雹。上一刻,还是朗朗的晴空,下一刻,却是转眼变天。

    元宵一般大小的冰雹砸在紫禁城中,宫人们纷纷惊叫着四散躲避。京城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下过如此大的冰雹,如果再久一点不去躲避,连人都会被砸伤,更莫说是京城郊外农户蓄养的牲畜。

    整个京城顷刻之间就下起了冰雹,砸在楼阁屋檐中,巍峨城墙之下!

    康熙听完梁九功回来后说的情况,出去了暖阁外,走到乾清宫的前殿内,殿外乌云密布,暴雨如昼,夹杂着不断砸下来的冰雹,正是百年不遇的六月冰雹。

    六月的天气,顷刻就变,已是常事,却是不寻常在这么剧烈的天气。康熙从未见过这样的天气,迎面而来疾风,呼啸吹动着康熙明黄的衣袍。

    康熙不禁想起了决定处死汤若望的那年,天现异象,结果不久后京城便突然出了大地震。康熙在殿内闭上了双眸,难道保成所说的,竟是真的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