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第一章
再一次醒来,早已不是那终年不变的荒凉月色。明黄的缂丝床幔,绣着象征至高之位的龙纹,在云际翱翔,窗框上镂空雕花的紫檀,桌旁晶莹无暇的碧绿如意,一点一滴都仿佛凝聚着所有的回忆。乾清宫的陈设一如往日,就像是昨日还曾到过这儿来向他的皇父请过安。
那些岁月所侵蚀的记忆,一下子都如潮水般涌来。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喧嚣褪去后的繁华,以及咸安宫中那人冷酷的神色,决绝的话语。
胤礽蓦然闭上了双眸,似乎这样就能逃避过去那些不堪的回忆。指尖微微嵌进掌中,这一世,他只想再好好看着他,无关爱恨,只想再安静地看着他。
而刚进门康熙看见的便是胤礽紧闭着双眸,而眼帘却微微颤动模样,康熙快步走上了前去,“保成,你醒了?”
胤礽轻轻睁开眼眸,终是再见到了那个人,如同记忆中一样的容貌,但却少了那些岁月的痕迹。神情专注,眸色温柔,一如很久以前那般。
胤礽嘴角泛起一抹微笑,似喜似忧,“皇父,儿臣醒了。”
康熙手抚上胤礽因疾病而消瘦不少的小脸,温声道:“保成醒了就好,太医说了,你已经度过了病危期。只要在好好休养一段时日,就一定能够好起来。”
“如今天色尚早,保成再好好休息一会儿。若是睡不着,皇父就在身边陪着你说会儿话。”
胤礽看着康熙没有说话,许久,才缓缓闭上了双眸。
他并不是不想跟皇父说些什么,而是等见到时,却已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流失的岁月中,胤礽曾有许多话想要亲口去问他的皇父,也曾有许多事想要告诉他。但如今,他却一字都说不出。
现在大概是自己幼年出逗的时候,因为只有幼时才生过这么一场大病,也只有自己幼时,皇父才会唤自己保成。后来那些年里,皇父从未唤过他的名字,而在别人眼中,他也只有一个称呼——太子。当年出痘的时候记忆早已忘却大半,唯一知道的便是皇父日夜相伴的守候,衣不解带的照顾,而就连这个,也只是后来在别人口中听闻的。如今再次经历,心中却已经不知是何感想了。
康熙见胤礽重新闭上了眼,一副渐渐睡去的模样,替胤礽重新掖了掖被角,坐在胤礽床边守着胤礽。心里觉得今日的保成与往常似乎有些不同,但又说不出是什么地方不一样,康熙微微皱眉,大概是大病初醒,神思尚未恢复吧。
距离胤礽出痘已过了差不多月余的时日,胤礽从那天清醒过来后又在床上修养了一段日子,整日喝着御药房煎的药,直到现今才算是彻底康复,被允许自由行动。
康熙在知道胤礽已经度过病危期后就放下了心,开始专心忙起了政务,先前那些日子为了好好照顾胤礽,那些各部的院衙奏章都是交由内阁处理,如今三番叛乱已到重要时刻,正值多事之秋,康熙自然不会轻易耽搁政务。
康熙只是偶然会抽出一些时间会特地过来看看胤礽,其余时间内胤礽从未见到康熙的身影。不过胤礽已不在乎这些,以后他跟康熙还有几十年的岁月,已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看着康熙。等到之后,再用余下的岁月来慢慢忘却那些回忆。
胤礽病愈后依旧住在乾清宫的西暖阁,每日里待在西暖阁内什么都不做,也不像往常一样整日想着见他的皇父,只是待在屋内静坐,不思不想。有时一坐就是半日,只有偶然回去御花园中闲逛一段时间,到人迹罕至的绛雪轩,看那几树待要盛开的朱砂梅。
胤礽与往常截然不同的表现,康熙也渐渐注意到,不过由于政务缠身,暂时没心思去关心这件事。
其实胤礽并没有多反常,他只是像以前那无数的时光里一样,安然静坐。他无心去勉强自己做出跟自己幼时一样的表现,就这样静静的也好。吹过树叶的风,斑驳照耀的光,都是许久未曾感受过的,胤礽只想就这样清静的度过浮生。
他是想再好好的看着那个人,但是却已不愿再一次重复上辈子的历程。有些事情,已经经历过了,就再也不愿去经历了。
“太子爷,茶。”身着宫装的少女缓缓走近,手中端着一杯清香的茶,放在了一旁的小桌上。
胤礽端起细瓷的茶碗,掀开茶盖后轻瞥了一眼碧绿的茶汤,是一碗六安瓜片。清香略苦,但却带有丝丝的清凉和甘甜。
银霜般的月华照进屋内,夜已深沉,宫内四周早已熄灭了灯烛。胤礽躺在床上,紧蹙着纤细的双眉,不知梦到了什么。
咸安宫中,四处皆是断瓦红墙,只有斜斜的夕阳透过红墙映照下来。那人熟悉的容颜,以及身上张扬的明黄之色,都已深深刻在骨中,和那个时候口中字字诛心的话语。
生而克母……
四个字,连接成一道枷锁,和咸安宫一起锁住了自己的余生。
再多的训斥也比不上那人当时脱口而出的四个字,他曾经一直想问他,自己与他相伴那么多年的时日,难道依旧比不上那个已经故去的人么?就因为那个人而宁愿毁掉一心爱慕他的自己么?
胤礽不由自嘲的一笑,从头到尾自己一直都只是个输家,输给那个连面都从未见过仁孝皇后。
千古流芳的贤后,恩爱甚笃的少年夫妻。而后世一直流传下来的记载,谁曾记得那个落寞的废太子。
那些年一直小心翼翼珍藏下来的回忆,对那人刻意隐藏起来的爱恋,竟是成为之后自己唯一所能仅留的东西。那一世,错只错在将心用在了那个人身上,枉费了一世岁月。
寂夜沉沉,唯有细碎的雨打落着梧桐,伴随着清冷的月色。
转眼已是年节将至,宫内的人都已开始忙碌起来。各宫的宫门上都贴着喜庆的红纸,上面剪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楼宇上挂着茜红的宫灯,四处系着色彩明艳的彩绸,整个紫禁城似乎一夜间被鲜明的绯红所铺满,如斯的繁华盛景。宫女太监的衣物亦都焕然一新,各处都已弥漫着年节的氛围。
胤礽悠然地坐在窗边,斜倚着一旁的几案,看着窗外的纷飞的落雪。
都城漫天的飘雪,恰似瑞雪丰年的吉兆。
皇父自从上次匆匆来看了自己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身影。乾清宫中,明明只隔着几道门的距离,却远的仿佛难以接近。
乾清宫西暖阁外的白梅树,早在许久以前就已经种下了,正是下雪的天气,满树的梅枝都落满了雪,压着芳香的花瓣,一树洁白孤傲。胤礽望着梅枝上落着的雪,对着站在一旁伺候的宫女说道:“秋桐,将屋外梅枝上的雪收下来,寻一个瓷瓮存在里面,然后你闲时再埋在树下好了。”
宫女身着的是一袭紫褐色琵琶襟宫装,听后柔顺的福下身应道:“奴婢谨遵太子吩咐。”
宫里从腊月二十六日起就开始封笔,连续休息五日,一直到元旦后才会重新开始办公。屋檐下都是前几日积得雪,窗外的梅树都被压断几条树枝,已是一年冬日的严寒时候。
胤礽手上捧着一个镂空如意纹手炉,里面放着烧好的木炭,这样冬日手的温度也不至于变得冰冷,小桌上放着碗撒着芝麻的香浓杏仁茶,和一盘松香绵软的寿桃包,里面裹着香甜的豆沙馅,是刚刚康熙吩咐人送过来的。
今日是封笔之日,康熙闲下来后应该会过来看看,前段时日正值吴三桂叛乱的重要时期,康熙整日都忙碌不停,东暖阁那边的灯烛昼夜都未熄过。不过大概也就这几日大概能稍微清闲些许,从除夕开始后又是不停的宫宴,只有等到正月时午门宣捷后应该才会渐渐安闲下来罢。
一旦事情繁忙时皇父都是如此,不分昼夜的忙碌。从前其实偶然听起过,纳兰亦曾因此抚案长叹过,也是在那个人忙于政务的时候。胤礽清澈的双眸轻轻垂下,不过纳兰如此,自己从前又何尝不是如此,但那个人眼中又是何曾看到过谁。
胤礽放下了手中的暖炉,端起那碗绘牡丹绕蝶的描金茶杯,喝下一口甘香馥郁的杏仁茶,甜香中似乎夹带一点些许的苦涩味道,约摸是加杏仁时不小心加了些去皮的苦杏仁在其中。静静凝视着指尖的杯上那繁丽的牡丹花纹,再雍容华贵又如何,也只能是如此罢了。
方才还在心中想,结果没多久便已到了,面前那人身上的张扬的明黄色锦袍,一直到脚下所着的云龙纹锦靴,身份已无需任何人来言明。
胤礽只是淡然一笑,然后从矮榻上下了来跪到地上给康熙行礼,“儿臣见过皇父,皇父吉祥。”
康熙走上来扶起胤礽,笑着说道:“保成今日怎么竟知道如此多礼?莫不是几日不见皇父,与皇父之间生疏了?
那些岁月所侵蚀的记忆,一下子都如潮水般涌来。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喧嚣褪去后的繁华,以及咸安宫中那人冷酷的神色,决绝的话语。
胤礽蓦然闭上了双眸,似乎这样就能逃避过去那些不堪的回忆。指尖微微嵌进掌中,这一世,他只想再好好看着他,无关爱恨,只想再安静地看着他。
而刚进门康熙看见的便是胤礽紧闭着双眸,而眼帘却微微颤动模样,康熙快步走上了前去,“保成,你醒了?”
胤礽轻轻睁开眼眸,终是再见到了那个人,如同记忆中一样的容貌,但却少了那些岁月的痕迹。神情专注,眸色温柔,一如很久以前那般。
胤礽嘴角泛起一抹微笑,似喜似忧,“皇父,儿臣醒了。”
康熙手抚上胤礽因疾病而消瘦不少的小脸,温声道:“保成醒了就好,太医说了,你已经度过了病危期。只要在好好休养一段时日,就一定能够好起来。”
“如今天色尚早,保成再好好休息一会儿。若是睡不着,皇父就在身边陪着你说会儿话。”
胤礽看着康熙没有说话,许久,才缓缓闭上了双眸。
他并不是不想跟皇父说些什么,而是等见到时,却已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流失的岁月中,胤礽曾有许多话想要亲口去问他的皇父,也曾有许多事想要告诉他。但如今,他却一字都说不出。
现在大概是自己幼年出逗的时候,因为只有幼时才生过这么一场大病,也只有自己幼时,皇父才会唤自己保成。后来那些年里,皇父从未唤过他的名字,而在别人眼中,他也只有一个称呼——太子。当年出痘的时候记忆早已忘却大半,唯一知道的便是皇父日夜相伴的守候,衣不解带的照顾,而就连这个,也只是后来在别人口中听闻的。如今再次经历,心中却已经不知是何感想了。
康熙见胤礽重新闭上了眼,一副渐渐睡去的模样,替胤礽重新掖了掖被角,坐在胤礽床边守着胤礽。心里觉得今日的保成与往常似乎有些不同,但又说不出是什么地方不一样,康熙微微皱眉,大概是大病初醒,神思尚未恢复吧。
距离胤礽出痘已过了差不多月余的时日,胤礽从那天清醒过来后又在床上修养了一段日子,整日喝着御药房煎的药,直到现今才算是彻底康复,被允许自由行动。
康熙在知道胤礽已经度过病危期后就放下了心,开始专心忙起了政务,先前那些日子为了好好照顾胤礽,那些各部的院衙奏章都是交由内阁处理,如今三番叛乱已到重要时刻,正值多事之秋,康熙自然不会轻易耽搁政务。
康熙只是偶然会抽出一些时间会特地过来看看胤礽,其余时间内胤礽从未见到康熙的身影。不过胤礽已不在乎这些,以后他跟康熙还有几十年的岁月,已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看着康熙。等到之后,再用余下的岁月来慢慢忘却那些回忆。
胤礽病愈后依旧住在乾清宫的西暖阁,每日里待在西暖阁内什么都不做,也不像往常一样整日想着见他的皇父,只是待在屋内静坐,不思不想。有时一坐就是半日,只有偶然回去御花园中闲逛一段时间,到人迹罕至的绛雪轩,看那几树待要盛开的朱砂梅。
胤礽与往常截然不同的表现,康熙也渐渐注意到,不过由于政务缠身,暂时没心思去关心这件事。
其实胤礽并没有多反常,他只是像以前那无数的时光里一样,安然静坐。他无心去勉强自己做出跟自己幼时一样的表现,就这样静静的也好。吹过树叶的风,斑驳照耀的光,都是许久未曾感受过的,胤礽只想就这样清静的度过浮生。
他是想再好好的看着那个人,但是却已不愿再一次重复上辈子的历程。有些事情,已经经历过了,就再也不愿去经历了。
“太子爷,茶。”身着宫装的少女缓缓走近,手中端着一杯清香的茶,放在了一旁的小桌上。
胤礽端起细瓷的茶碗,掀开茶盖后轻瞥了一眼碧绿的茶汤,是一碗六安瓜片。清香略苦,但却带有丝丝的清凉和甘甜。
银霜般的月华照进屋内,夜已深沉,宫内四周早已熄灭了灯烛。胤礽躺在床上,紧蹙着纤细的双眉,不知梦到了什么。
咸安宫中,四处皆是断瓦红墙,只有斜斜的夕阳透过红墙映照下来。那人熟悉的容颜,以及身上张扬的明黄之色,都已深深刻在骨中,和那个时候口中字字诛心的话语。
生而克母……
四个字,连接成一道枷锁,和咸安宫一起锁住了自己的余生。
再多的训斥也比不上那人当时脱口而出的四个字,他曾经一直想问他,自己与他相伴那么多年的时日,难道依旧比不上那个已经故去的人么?就因为那个人而宁愿毁掉一心爱慕他的自己么?
胤礽不由自嘲的一笑,从头到尾自己一直都只是个输家,输给那个连面都从未见过仁孝皇后。
千古流芳的贤后,恩爱甚笃的少年夫妻。而后世一直流传下来的记载,谁曾记得那个落寞的废太子。
那些年一直小心翼翼珍藏下来的回忆,对那人刻意隐藏起来的爱恋,竟是成为之后自己唯一所能仅留的东西。那一世,错只错在将心用在了那个人身上,枉费了一世岁月。
寂夜沉沉,唯有细碎的雨打落着梧桐,伴随着清冷的月色。
转眼已是年节将至,宫内的人都已开始忙碌起来。各宫的宫门上都贴着喜庆的红纸,上面剪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楼宇上挂着茜红的宫灯,四处系着色彩明艳的彩绸,整个紫禁城似乎一夜间被鲜明的绯红所铺满,如斯的繁华盛景。宫女太监的衣物亦都焕然一新,各处都已弥漫着年节的氛围。
胤礽悠然地坐在窗边,斜倚着一旁的几案,看着窗外的纷飞的落雪。
都城漫天的飘雪,恰似瑞雪丰年的吉兆。
皇父自从上次匆匆来看了自己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身影。乾清宫中,明明只隔着几道门的距离,却远的仿佛难以接近。
乾清宫西暖阁外的白梅树,早在许久以前就已经种下了,正是下雪的天气,满树的梅枝都落满了雪,压着芳香的花瓣,一树洁白孤傲。胤礽望着梅枝上落着的雪,对着站在一旁伺候的宫女说道:“秋桐,将屋外梅枝上的雪收下来,寻一个瓷瓮存在里面,然后你闲时再埋在树下好了。”
宫女身着的是一袭紫褐色琵琶襟宫装,听后柔顺的福下身应道:“奴婢谨遵太子吩咐。”
宫里从腊月二十六日起就开始封笔,连续休息五日,一直到元旦后才会重新开始办公。屋檐下都是前几日积得雪,窗外的梅树都被压断几条树枝,已是一年冬日的严寒时候。
胤礽手上捧着一个镂空如意纹手炉,里面放着烧好的木炭,这样冬日手的温度也不至于变得冰冷,小桌上放着碗撒着芝麻的香浓杏仁茶,和一盘松香绵软的寿桃包,里面裹着香甜的豆沙馅,是刚刚康熙吩咐人送过来的。
今日是封笔之日,康熙闲下来后应该会过来看看,前段时日正值吴三桂叛乱的重要时期,康熙整日都忙碌不停,东暖阁那边的灯烛昼夜都未熄过。不过大概也就这几日大概能稍微清闲些许,从除夕开始后又是不停的宫宴,只有等到正月时午门宣捷后应该才会渐渐安闲下来罢。
一旦事情繁忙时皇父都是如此,不分昼夜的忙碌。从前其实偶然听起过,纳兰亦曾因此抚案长叹过,也是在那个人忙于政务的时候。胤礽清澈的双眸轻轻垂下,不过纳兰如此,自己从前又何尝不是如此,但那个人眼中又是何曾看到过谁。
胤礽放下了手中的暖炉,端起那碗绘牡丹绕蝶的描金茶杯,喝下一口甘香馥郁的杏仁茶,甜香中似乎夹带一点些许的苦涩味道,约摸是加杏仁时不小心加了些去皮的苦杏仁在其中。静静凝视着指尖的杯上那繁丽的牡丹花纹,再雍容华贵又如何,也只能是如此罢了。
方才还在心中想,结果没多久便已到了,面前那人身上的张扬的明黄色锦袍,一直到脚下所着的云龙纹锦靴,身份已无需任何人来言明。
胤礽只是淡然一笑,然后从矮榻上下了来跪到地上给康熙行礼,“儿臣见过皇父,皇父吉祥。”
康熙走上来扶起胤礽,笑着说道:“保成今日怎么竟知道如此多礼?莫不是几日不见皇父,与皇父之间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