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江南岸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江南,杏花酒闻名的十里镇。
美人无数,美酒无数。
靠近镇里南侧的诸多院落里,独一家特别。半年前搬来,来这十里镇的不是喝酒就是买酒,要不就是这本镇的人,会酿酒。而这户人家,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倒也不艰难,每日里见了周围的邻居,也客气的打招呼。
刚好临巷弄的房间,二楼开了扇窗户,素手轻抬的,细瞧才知道,是在绣花。那花架上,是已经绣了一半的百花图,正绣到牡丹呢,舒瑶揉揉眼睛,看了看时辰,倒也不早了,放下针线,想着练得差不多了,一举多得。拍拍衣服,下楼打算去做午饭。念安和阿璟回来定是闹着饿了要吃饭,昨儿还吵着要吃鱼呢。也不知道惠姨回来没,这去卖绣品,怎么这么长时间。舒瑶寻思着是不是遇见什么事情,淘米下锅后,在围裙上擦干手,打开院门,朝巷弄里望去,空空的巷弄,安静的有些寂寞。舒瑶皱着眉头,坐在院里葡萄架下,再等等吧。也许什么事情耽误了。一盏茶的功夫,远远就听见爽朗的笑声,诶,惠姨到这里之后,倒是越发的自在,这活得也舒服多了。毕竟束缚少了,这不,笑的都这么开怀。舒瑶站起来,打开门就道:“什么事情,惠姨笑得这么开心。说来也听听。”接过菜和鱼,就见自家的两个弟弟从惠姨身后走出来,纳闷的望着笑的一脸得意的两个人,舒瑶出声道:“难不成还和你们两个有关?说来听听,到底怎么回事。”提着菜和鱼,绕过花圃,从葡萄架下走过,顺手摘了一把葱,走进厨房,打好水,准备杀鱼,刀被按住,舒瑶看着阿璟接过刀,杀起鱼,眨巴着眼睛,又见站在门口的念安,舒瑶抱着手,绕着念安转了一圈,念安就叫起来:“我说我说。阿瑶你别这样看着我。”
“啪!”舒瑶非常顺手的就来上一巴掌,打到念安的肩膀上。念安这是屡教不改,看见舒瑶盯着自己,念安很没骨气的又叫了句:“阿瑶。。姐”
“恩。怎么了?说吧。”舒瑶坐在锅槽里烧着锅,用火钳翻动着锅洞里的柴火,以便烧的更加旺些。
“阿瑶,额,姐。你猜,我今天和阿璟看见什么了。”念安蹲在一边,捡着柴递给舒瑶。
“什么?又看见两只狗打架?还是狗又咬了哪个有钱人?”舒瑶撇撇嘴,真是幼稚的孩子,诶。
“什么啊。那都哪天的事情了。阿瑶,你就猜猜看啊。”念安嘟着嘴不高兴舒瑶的不配合。
“恩,看见警察抓小偷了?还是英雄救美?”舒瑶一边说着一边叫阿璟把鱼放进锅里。
“什么事警察啊?额,不是啦。不是这些,你再猜。”念安急着催到。
“警察就是这里的捕快。诶呀,猜不到,你快说,不说拉倒,阿璟,你说。”舒瑶站起来,让阿璟去烧锅,自己烧鱼,红烧鱼吧,好吃下饭。看着急着快要憋不住的念安,舒瑶在心底偷笑。正逗得开心,惠姨走过来,把洗好的青菜切好,递给舒瑶看着儿子急着的样子,有些好笑的说:“偏就你这样,藏不住话。这都憋不住了要说,偏还要人猜。阿璟怎么就不说呢。”惠姨说完就见念安憋着嘴:“我这是看阿瑶天天闷在家里,特意寻来说给她笑笑呢。”舒瑶也不在逗他,直问道:“好奇着呢。快说吧。”念安这才得意的说起来:“就上次那个,在前街撞到我们菜篮子的那个草包少爷,他呀,今天掉进河里了。你猜他是怎么掉河里的?”舒瑶摇摇头,念安喝了口水接着说:“就知道你摇头。他呀,今天看见王家的小姐在画舫上游湖呢。嘿嘿,也包了条船,划到王家小姐的画舫旁边,要套近乎,那王家小姐出于礼节是要应答几句的,谁知那草包色迷迷的盯着王家小姐看,可恼了小姐,就放出她家的大黄来咬草包少爷。草包少爷吓得没站稳,一下掉进湖里了。”舒瑶听完抄起菜,装到盘子里回头道:“这有何好笑的,值当你笑成这样。”“好笑的是,那草包想上来,那狗就趴在船上,盯着草包少爷看,吓得他呀哭爹喊娘的,最后家里的下人看不下去,只得硬着头皮拉他上来,谁知道,刚上来,那狗就从对面的船上扑过来,一口咬住了草包少爷的头。当场就吓昏了。”阿璟拍着衣摆的灰,接口道。舒瑶知道还有下文,就看向念安,念安放声大笑起来,在说不出来下文,舒瑶端着菜放到桌子上,碗筷已经摆好,阿璟端了汤放下,撩起衣摆坐下。舒瑶见弟弟也笑的开心,示意他说下文,阿璟咳嗽了几声,清了清嗓子说:“那狗咬着草包的头,一旁的下人可是吓坏了,大叫着快放开我们家少爷的头,一边拿着棍子挥舞着,就是不敢上前。只见那狗摇着尾巴,把草包的头舔了一圈,全是口水,然后抬起腿,就对着那草包吓得忘了闭上的嘴”“扑哧”舒瑶也笑了。摆着手叫他不要再说了。这草包也是活该。捂着笑够的肚子,舒瑶夹了块肉放进阿璟的碗里,又夹了块放进念安的碗里,惠姨却夹了块肉放到舒瑶的碗里:“你也多吃点。全家就你最累。”舒瑶小口吃下肉,看着坐在一起吃饭的阿璟念安和惠姨,觉得很幸福。
洗好碗筷,放进碗橱里,舒瑶走到葡萄架下,透过绿叶的缝隙,看见蔚蓝的天空,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如果这样的日子一直下去,该多好。怕是言沫他们要急了,阿璟的毒也完全解了,身体也养得好了。和惠姨说了声去买绣线,舒瑶解下围裙,就出去了。舒瑶在东街的那棵大树根上,用手按出一团火苗印记。差不多三四天吧,舒瑶望着镇东头通外面的大路,垂下了眼帘,转身向每次都去的东街那家绣品铺子走去,买了些绣线,舒瑶付了钱就踏出了铺子。春正浓的时节,舒瑶在摆摊那里又买了绣线和棉布。这夏天到了,棉织品吸汗啊。只是这里的棉织品倒是便宜得很。刚想走,就听旁边的小贩喊着:“这位姑娘,来这看看吧。都是女孩子爱的玩意。朱钗绢花什么的,都有。看看吧。”舒瑶本着大家都不容易的心态,也蹲下身来看着。着银簪子,倒是挺好看的,简单大方。石榴绢花,予以百子多福啊,不适合,舒瑶翻捡着,咦,这木头簪子,舒瑶拿起来凑到鼻子边闻了闻,漫不经心的问着小贩:“这什么木头?问着怪香的。多少钱?”小贩见舒瑶挑半天只对这木头簪子感兴趣,不免有些郁闷,可是毕竟是客人,还是陪笑道:“我也不知道什么木头,这是我那弟弟到山上砍柴砍下来的,好大一截呢。我就刻了这么一个簪子。姑娘看
着给吧。”舒瑶一听,心底高兴,面上却是不露:“哦,倒也香香的,挺好闻的。我倒是挺喜欢的,只是还想着在刻个镯子也好看。”那小贩一听立马道:“那剩下的木头,都还在呢。姑娘要是喜欢,便宜点卖给你。”舒瑶斜着眼看了看刚刚的银簪子,小贩机灵的递给舒瑶:“姑娘买了这簪子,那木头就送给姑娘。你看,这簪子多好看。是梅花形呢。”舒瑶半晌之后点头说:“得了,也不说假话,说多少钱,我能拿就拿走。”小贩也知道不好说太多:“这簪子是足称的。姑娘就给一两银子吧。”舒瑶立马放下簪子,就要拿着东西走,小贩见了马上开口:“别,别啊。姑娘出什么价,说说看。能带就带。”“六百文铜钱。最多这个数。这簪子不是新的,是戴过得,别当我不知道啊。几斤几两我还掂不出来。”
这价格,也还赚两百文呢。当时从那老妇手上是四百文买来的。呵呵。小贩笑着把东西包好递给舒瑶:“拿好,姑娘。以后还来啊。那木头我这就叫我弟弟去拿来给你。”舒瑶在茶摊那里喝了一盏茶,就见一个汉子满头大汗的抱着一截木头过来,舒瑶按捺住自己的心情,面无表情的接过,给了十个铜钱给那汉子,就转身回家了。一直走到巷弄里,前后左右都没人,舒瑶才捂着嘴笑的异常开心。哈哈哈,这可是上百年的余青木啊。安神治病,久戴在身上,可以御毒啊。这还是在古籍上看到的,当时还想着一定要找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还这么一大截。阿璟的身体一定会回复的非常好的。舒瑶抱着比手臂长还粗的木头,回到家,小心的拿出一个盒子,将余青木放进去,平复了下心情,拿出买的银簪子和余青木簪子,放下余青木的簪子,将银簪对着阳光,舒瑶细心地发现,簪子的梅花印那里可这三个小字:梅 容欢,如果没记错,舒瑶把簪子细心地包好,也放进盒子里,回忆着脑海里的资料,梅家啊,倒是离这里很远呢。怎么会在这里买到梅家的簪子?还是说,梅家也要蠢蠢欲动了?呵呵,这好戏倒是纷纷上演了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江南,杏花酒闻名的十里镇。
美人无数,美酒无数。
靠近镇里南侧的诸多院落里,独一家特别。半年前搬来,来这十里镇的不是喝酒就是买酒,要不就是这本镇的人,会酿酒。而这户人家,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倒也不艰难,每日里见了周围的邻居,也客气的打招呼。
刚好临巷弄的房间,二楼开了扇窗户,素手轻抬的,细瞧才知道,是在绣花。那花架上,是已经绣了一半的百花图,正绣到牡丹呢,舒瑶揉揉眼睛,看了看时辰,倒也不早了,放下针线,想着练得差不多了,一举多得。拍拍衣服,下楼打算去做午饭。念安和阿璟回来定是闹着饿了要吃饭,昨儿还吵着要吃鱼呢。也不知道惠姨回来没,这去卖绣品,怎么这么长时间。舒瑶寻思着是不是遇见什么事情,淘米下锅后,在围裙上擦干手,打开院门,朝巷弄里望去,空空的巷弄,安静的有些寂寞。舒瑶皱着眉头,坐在院里葡萄架下,再等等吧。也许什么事情耽误了。一盏茶的功夫,远远就听见爽朗的笑声,诶,惠姨到这里之后,倒是越发的自在,这活得也舒服多了。毕竟束缚少了,这不,笑的都这么开怀。舒瑶站起来,打开门就道:“什么事情,惠姨笑得这么开心。说来也听听。”接过菜和鱼,就见自家的两个弟弟从惠姨身后走出来,纳闷的望着笑的一脸得意的两个人,舒瑶出声道:“难不成还和你们两个有关?说来听听,到底怎么回事。”提着菜和鱼,绕过花圃,从葡萄架下走过,顺手摘了一把葱,走进厨房,打好水,准备杀鱼,刀被按住,舒瑶看着阿璟接过刀,杀起鱼,眨巴着眼睛,又见站在门口的念安,舒瑶抱着手,绕着念安转了一圈,念安就叫起来:“我说我说。阿瑶你别这样看着我。”
“啪!”舒瑶非常顺手的就来上一巴掌,打到念安的肩膀上。念安这是屡教不改,看见舒瑶盯着自己,念安很没骨气的又叫了句:“阿瑶。。姐”
“恩。怎么了?说吧。”舒瑶坐在锅槽里烧着锅,用火钳翻动着锅洞里的柴火,以便烧的更加旺些。
“阿瑶,额,姐。你猜,我今天和阿璟看见什么了。”念安蹲在一边,捡着柴递给舒瑶。
“什么?又看见两只狗打架?还是狗又咬了哪个有钱人?”舒瑶撇撇嘴,真是幼稚的孩子,诶。
“什么啊。那都哪天的事情了。阿瑶,你就猜猜看啊。”念安嘟着嘴不高兴舒瑶的不配合。
“恩,看见警察抓小偷了?还是英雄救美?”舒瑶一边说着一边叫阿璟把鱼放进锅里。
“什么事警察啊?额,不是啦。不是这些,你再猜。”念安急着催到。
“警察就是这里的捕快。诶呀,猜不到,你快说,不说拉倒,阿璟,你说。”舒瑶站起来,让阿璟去烧锅,自己烧鱼,红烧鱼吧,好吃下饭。看着急着快要憋不住的念安,舒瑶在心底偷笑。正逗得开心,惠姨走过来,把洗好的青菜切好,递给舒瑶看着儿子急着的样子,有些好笑的说:“偏就你这样,藏不住话。这都憋不住了要说,偏还要人猜。阿璟怎么就不说呢。”惠姨说完就见念安憋着嘴:“我这是看阿瑶天天闷在家里,特意寻来说给她笑笑呢。”舒瑶也不在逗他,直问道:“好奇着呢。快说吧。”念安这才得意的说起来:“就上次那个,在前街撞到我们菜篮子的那个草包少爷,他呀,今天掉进河里了。你猜他是怎么掉河里的?”舒瑶摇摇头,念安喝了口水接着说:“就知道你摇头。他呀,今天看见王家的小姐在画舫上游湖呢。嘿嘿,也包了条船,划到王家小姐的画舫旁边,要套近乎,那王家小姐出于礼节是要应答几句的,谁知那草包色迷迷的盯着王家小姐看,可恼了小姐,就放出她家的大黄来咬草包少爷。草包少爷吓得没站稳,一下掉进湖里了。”舒瑶听完抄起菜,装到盘子里回头道:“这有何好笑的,值当你笑成这样。”“好笑的是,那草包想上来,那狗就趴在船上,盯着草包少爷看,吓得他呀哭爹喊娘的,最后家里的下人看不下去,只得硬着头皮拉他上来,谁知道,刚上来,那狗就从对面的船上扑过来,一口咬住了草包少爷的头。当场就吓昏了。”阿璟拍着衣摆的灰,接口道。舒瑶知道还有下文,就看向念安,念安放声大笑起来,在说不出来下文,舒瑶端着菜放到桌子上,碗筷已经摆好,阿璟端了汤放下,撩起衣摆坐下。舒瑶见弟弟也笑的开心,示意他说下文,阿璟咳嗽了几声,清了清嗓子说:“那狗咬着草包的头,一旁的下人可是吓坏了,大叫着快放开我们家少爷的头,一边拿着棍子挥舞着,就是不敢上前。只见那狗摇着尾巴,把草包的头舔了一圈,全是口水,然后抬起腿,就对着那草包吓得忘了闭上的嘴”“扑哧”舒瑶也笑了。摆着手叫他不要再说了。这草包也是活该。捂着笑够的肚子,舒瑶夹了块肉放进阿璟的碗里,又夹了块放进念安的碗里,惠姨却夹了块肉放到舒瑶的碗里:“你也多吃点。全家就你最累。”舒瑶小口吃下肉,看着坐在一起吃饭的阿璟念安和惠姨,觉得很幸福。
洗好碗筷,放进碗橱里,舒瑶走到葡萄架下,透过绿叶的缝隙,看见蔚蓝的天空,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如果这样的日子一直下去,该多好。怕是言沫他们要急了,阿璟的毒也完全解了,身体也养得好了。和惠姨说了声去买绣线,舒瑶解下围裙,就出去了。舒瑶在东街的那棵大树根上,用手按出一团火苗印记。差不多三四天吧,舒瑶望着镇东头通外面的大路,垂下了眼帘,转身向每次都去的东街那家绣品铺子走去,买了些绣线,舒瑶付了钱就踏出了铺子。春正浓的时节,舒瑶在摆摊那里又买了绣线和棉布。这夏天到了,棉织品吸汗啊。只是这里的棉织品倒是便宜得很。刚想走,就听旁边的小贩喊着:“这位姑娘,来这看看吧。都是女孩子爱的玩意。朱钗绢花什么的,都有。看看吧。”舒瑶本着大家都不容易的心态,也蹲下身来看着。着银簪子,倒是挺好看的,简单大方。石榴绢花,予以百子多福啊,不适合,舒瑶翻捡着,咦,这木头簪子,舒瑶拿起来凑到鼻子边闻了闻,漫不经心的问着小贩:“这什么木头?问着怪香的。多少钱?”小贩见舒瑶挑半天只对这木头簪子感兴趣,不免有些郁闷,可是毕竟是客人,还是陪笑道:“我也不知道什么木头,这是我那弟弟到山上砍柴砍下来的,好大一截呢。我就刻了这么一个簪子。姑娘看
着给吧。”舒瑶一听,心底高兴,面上却是不露:“哦,倒也香香的,挺好闻的。我倒是挺喜欢的,只是还想着在刻个镯子也好看。”那小贩一听立马道:“那剩下的木头,都还在呢。姑娘要是喜欢,便宜点卖给你。”舒瑶斜着眼看了看刚刚的银簪子,小贩机灵的递给舒瑶:“姑娘买了这簪子,那木头就送给姑娘。你看,这簪子多好看。是梅花形呢。”舒瑶半晌之后点头说:“得了,也不说假话,说多少钱,我能拿就拿走。”小贩也知道不好说太多:“这簪子是足称的。姑娘就给一两银子吧。”舒瑶立马放下簪子,就要拿着东西走,小贩见了马上开口:“别,别啊。姑娘出什么价,说说看。能带就带。”“六百文铜钱。最多这个数。这簪子不是新的,是戴过得,别当我不知道啊。几斤几两我还掂不出来。”
这价格,也还赚两百文呢。当时从那老妇手上是四百文买来的。呵呵。小贩笑着把东西包好递给舒瑶:“拿好,姑娘。以后还来啊。那木头我这就叫我弟弟去拿来给你。”舒瑶在茶摊那里喝了一盏茶,就见一个汉子满头大汗的抱着一截木头过来,舒瑶按捺住自己的心情,面无表情的接过,给了十个铜钱给那汉子,就转身回家了。一直走到巷弄里,前后左右都没人,舒瑶才捂着嘴笑的异常开心。哈哈哈,这可是上百年的余青木啊。安神治病,久戴在身上,可以御毒啊。这还是在古籍上看到的,当时还想着一定要找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还这么一大截。阿璟的身体一定会回复的非常好的。舒瑶抱着比手臂长还粗的木头,回到家,小心的拿出一个盒子,将余青木放进去,平复了下心情,拿出买的银簪子和余青木簪子,放下余青木的簪子,将银簪对着阳光,舒瑶细心地发现,簪子的梅花印那里可这三个小字:梅 容欢,如果没记错,舒瑶把簪子细心地包好,也放进盒子里,回忆着脑海里的资料,梅家啊,倒是离这里很远呢。怎么会在这里买到梅家的簪子?还是说,梅家也要蠢蠢欲动了?呵呵,这好戏倒是纷纷上演了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