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1第六十九章 落幕
第六十九章落幕
三方人马,梁王被卫青擒获,淮南王和灌夫被李陵派人各个击破,而剩下的自然只能是玉门关之外的匈奴兵,谁都不知道当淮南王领兵到长安城之外的时候在长安城里面剩余的兵力只有几千人罢了。
刘彻在一早的时候就把所有的兵力全部交由李广手上,并带往了玉门关,而这时间可以推早到念奴娇把那几封信交到刘彻手上的时候。
别看长安城城门上有那么多的弓箭手,实际上不过是刘彻费尽心思上演了一场空城计罢了,只是没想到在淮南王死了之后作为将领的灌夫立刻溃逃,由此引发的是淮南的军队冲散的趋势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刘彻就以己方不伤一人的战况收服了所以的淮南士兵。
只要有机会谁都会希望一生都可以安安稳稳地生活,不求别的,只是希望温饱足以,那些随着淮南王起兵谋反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被蒙在鼓里的,谁能想到就这么一次扣在自己头上的罪竟然变成了谋反,幸好刘彻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自然是所有人都在争前恐后地投降,以期待可以有存活的可能性。
淮南王这边刚刚收服,卫青就带人前往玉门关了。
而另一边,梁王的人头被奉命送到了太皇太后的寝宫。
“皇上,皇上,不好了,太皇太后吐血了。”太监跌跌撞撞地跑过来,舌头都好像打结了,根本说不清楚话。
刘彻皱着眉:“太皇太后吐血了叫朕有何用,朕又不会医术,还不快去找太医。”
“是是,皇上,奴婢这就去找太医。”刚刚跌跌撞撞跌在地上的太监脸上从地上爬了起来,其实他来找皇上的原因是想说太皇太后吐血的原因是因为皇上派人送去的梁王的人头,但是现在想来是不必要说了。
有人去请太医了,刘彻自然也不会闲着,疾步往太皇太后寝宫走去,等到了那里之后,刘彻却闻到了在那屋子里那股腥浓的血气。
“皇祖母,”刘彻冲过去坐在床边,面露担忧的神色,“皇祖母,你怎么样了,朕已经派人去请太医了,皇祖母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太皇太后挣扎着睁开眼,看着刘彻,顿时双眼睁大了,怒视着刘彻的脸:“你,你,你这个逆子,迟早有一天你会遭到报应的。”
“皇祖母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孙儿呢,孙儿可是一直勤勤恳恳地做着分内之事,对了,皇祖母你不知道,叔父他竟然造反,幸好朕发现得及时,阻止了叔父,否则的话我们可就都危险了。”刘彻脸上露出庆幸的表情,对于这件事他像是真的在庆幸。
而对于太皇太后而言,在她看到刘彻的表情之后只会加大她的愤怒,并且只想要大声咒骂着,只是她刚刚才吐了血,身体虚弱,怒气上升导致她一下子就出现了出气多进气少的情形,只是她却还是不依不挠,强撑着大声道:“你,你这个畜生,畜……生。”
“呵,”刘彻突然笑了,“没想到皇祖母还是底气十足,果然是不服老啊。”
刘彻的举动明显激怒了太皇太后,使得她一下子就昏厥了过去。
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过来,刘彻转过身就看到了刚刚进门的太医,连忙上前,紧张道:“太医,快点,皇祖母昏过去了,你快些用药吧,迟了就危险了。”
“是是,皇上,臣一定尽力而为。”太医走到床边伸手把脉,但是没过一会儿他就愣住了,太皇太后的脉象竟然是气急攻心,但是刚才在这里的却只有皇上一人,松开太皇太后的手,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怎么样,太医,皇祖母怎么样了?”刘彻紧张地问道,“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就只是这么一瞬,在宫里呆了许久,知晓宫廷斗争的太医连忙回答道:“启奏皇上,太皇太后身体虚弱,刚才还因为心绪起了波动加重了太皇太后的病情,臣只能尽力而为,延长太皇太后的性命,只是太皇太后毕竟年龄大了,恐怕是活不久了。”
“怎么会?”刘彻后退了一步,“朕一直以为太皇太后身体很好的,没想到竟然那么快。”
“请皇上节哀。”太医低着头,他知道自己的身份,自然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既然是太医,那么除了太医该做的事之外其余之事就不应该由他管。
“你下去吧,”刘彻挥了挥手,“朕也希望皇祖母的性命可以延长一些,希望太医可以配一些好药,皇祖母操劳了一生了,没想到竟然那么快就过世了,朕原本还打算好好孝顺皇祖母呢。”
“皇上孝心感动天地,臣一定尽力,想必太皇太后也一定很开心有皇上这么一个孝顺的孙儿,世事变幻,我等凡人自然不能预知,还请皇上保重身体,臣告退。”太医说完之后就转身离去了。
太医离开之后刘彻也出了太皇太后的寝宫,对于刘彻而言,那里面的血气真的是让他很难受。
“皇上,”卫子夫走了过来,她在听说太皇太后病重之后就很快过来了,但是一直没有近刘彻的身,这时太医走了,刘彻出了门,她也就出现了,“听太医的吧,黎民百姓都在等着皇上,希望皇上可以保重身体。”
刘彻转过身,揽住卫子夫头放在自己胸前,呢喃道:“子夫,还是你贴心,朕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就是册封你为皇后。”
“臣妾不过是做自己分内之事罢了,”卫子夫闷声道,“皇上不必总是提起。”是啊,只是分内之事,而不是发自内心就想做的事。
“呵,”刘彻抬起卫子夫的下巴,低下头吻了上去,四唇相碰,刘彻只觉意犹未尽,一吻毕,刘彻看着卫子夫闪闪发光的双眼道,“子夫,这辈子都不要离开朕,好吗?”
卫子夫与刘彻的目光触碰着,看了好久,卫子夫突然笑眯了眼,开口道:“好,只要皇上不离开臣妾,臣妾就不会离开皇上。”这一世的卫子夫已经容不得任何背叛了。
“朕当然不会离开子夫你了,这一点子夫你完全可以相信朕的话。”刘彻当即立断地开口。
卫子夫环住刘彻的腰,她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还能说什么呢,说她口中的离开与刘彻所理解的离开意义完全不同,可是说出来又有什么用,会改变的总会改变,不会改变的自然不会改变。
“皇上,皇后娘娘,东方先生与念姑娘都不见了,但是他们留下了这个。”来人是在所有事都解决之后被刘彻派去找东方朔和念奴娇的,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两人竟然在戒备森严的地方消失不见了。
“老师不见了吗?”卫子夫朗声问道,不知为什么,她好像松了一口气,不见也好,或许这样才可以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地生活。
“是,皇后娘娘,这上面写着是交给您的。”来人把一卷包裹在卷帛里的竹简交给卫子夫,外面的卷帛上确实写着卫子夫亲启五个字。
卫子夫看了看刘彻,刘彻点头:“朕没想到东方先生依旧不喜朝廷,本来朕还打算给东方朔封官的,这样也好,不过既然是东方朔交给你的,子夫你作为他的弟子自然也没有关系。”
卫子夫点头,拿出那份竹简,慢慢打开:“子夫,时间紧迫,为师也就不客套了,上一次为师跟你说让你顺其自然,原本是想一直看着你的,只是我突然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朝廷,要离开之前我还是替你算了一卦,没有想到卦象竟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你的性子偏软,不喜为自己争取,但是有的时候能够为自己争取一下也不算什么坏事,为师知道你不同于常人,想必另有奇遇,不过既然身处红尘还是难免沾染些红尘之气,为师也不强求你,只希望你多为自己想想,能够有勇气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我也不多说了,往后的日子多加保重,后会有期。”
这一封信不仅给了卫子夫极大的触动,也让卫子夫对东方朔的印象也改变了许多,原本她对东方朔不过是佩服,而现在,她却是真真正正的钦佩,从心底里而发的,虽然不明白东方朔究竟是怎么算卦的,但是他的卦术确实很厉害。
“子夫,怎么了,东方朔说了什么?”虽然刘彻对东方朔很佩服,可是重活一世他却发现自己对东方朔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渴求,尽管东方朔很聪明,但是刘彻也拥有一世的记忆,因此他并不是十分需要东方朔的帮忙。
卫子夫听到刘彻的话,想起东方朔信中的争取二字,让她争取一下,在刘彻面前争取一下,还是很难啊,当即抿嘴笑道:“无事,不过是老师吩咐臣妾一些小事罢了,不过皇上真的不需要老师帮忙吗?”
“不用,既然东方朔的心不在长安,那么硬绑着他也没有什么用,就这样吧,朕就不相信少了东方朔朕就不能当好这个皇帝了,子夫你只要好好养胎就足够了,其余的事不用多管。”刘彻低下头在卫子夫的额头上碰了一下。
“好。”
三方人马,梁王被卫青擒获,淮南王和灌夫被李陵派人各个击破,而剩下的自然只能是玉门关之外的匈奴兵,谁都不知道当淮南王领兵到长安城之外的时候在长安城里面剩余的兵力只有几千人罢了。
刘彻在一早的时候就把所有的兵力全部交由李广手上,并带往了玉门关,而这时间可以推早到念奴娇把那几封信交到刘彻手上的时候。
别看长安城城门上有那么多的弓箭手,实际上不过是刘彻费尽心思上演了一场空城计罢了,只是没想到在淮南王死了之后作为将领的灌夫立刻溃逃,由此引发的是淮南的军队冲散的趋势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刘彻就以己方不伤一人的战况收服了所以的淮南士兵。
只要有机会谁都会希望一生都可以安安稳稳地生活,不求别的,只是希望温饱足以,那些随着淮南王起兵谋反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被蒙在鼓里的,谁能想到就这么一次扣在自己头上的罪竟然变成了谋反,幸好刘彻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自然是所有人都在争前恐后地投降,以期待可以有存活的可能性。
淮南王这边刚刚收服,卫青就带人前往玉门关了。
而另一边,梁王的人头被奉命送到了太皇太后的寝宫。
“皇上,皇上,不好了,太皇太后吐血了。”太监跌跌撞撞地跑过来,舌头都好像打结了,根本说不清楚话。
刘彻皱着眉:“太皇太后吐血了叫朕有何用,朕又不会医术,还不快去找太医。”
“是是,皇上,奴婢这就去找太医。”刚刚跌跌撞撞跌在地上的太监脸上从地上爬了起来,其实他来找皇上的原因是想说太皇太后吐血的原因是因为皇上派人送去的梁王的人头,但是现在想来是不必要说了。
有人去请太医了,刘彻自然也不会闲着,疾步往太皇太后寝宫走去,等到了那里之后,刘彻却闻到了在那屋子里那股腥浓的血气。
“皇祖母,”刘彻冲过去坐在床边,面露担忧的神色,“皇祖母,你怎么样了,朕已经派人去请太医了,皇祖母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太皇太后挣扎着睁开眼,看着刘彻,顿时双眼睁大了,怒视着刘彻的脸:“你,你,你这个逆子,迟早有一天你会遭到报应的。”
“皇祖母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孙儿呢,孙儿可是一直勤勤恳恳地做着分内之事,对了,皇祖母你不知道,叔父他竟然造反,幸好朕发现得及时,阻止了叔父,否则的话我们可就都危险了。”刘彻脸上露出庆幸的表情,对于这件事他像是真的在庆幸。
而对于太皇太后而言,在她看到刘彻的表情之后只会加大她的愤怒,并且只想要大声咒骂着,只是她刚刚才吐了血,身体虚弱,怒气上升导致她一下子就出现了出气多进气少的情形,只是她却还是不依不挠,强撑着大声道:“你,你这个畜生,畜……生。”
“呵,”刘彻突然笑了,“没想到皇祖母还是底气十足,果然是不服老啊。”
刘彻的举动明显激怒了太皇太后,使得她一下子就昏厥了过去。
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过来,刘彻转过身就看到了刚刚进门的太医,连忙上前,紧张道:“太医,快点,皇祖母昏过去了,你快些用药吧,迟了就危险了。”
“是是,皇上,臣一定尽力而为。”太医走到床边伸手把脉,但是没过一会儿他就愣住了,太皇太后的脉象竟然是气急攻心,但是刚才在这里的却只有皇上一人,松开太皇太后的手,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怎么样,太医,皇祖母怎么样了?”刘彻紧张地问道,“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就只是这么一瞬,在宫里呆了许久,知晓宫廷斗争的太医连忙回答道:“启奏皇上,太皇太后身体虚弱,刚才还因为心绪起了波动加重了太皇太后的病情,臣只能尽力而为,延长太皇太后的性命,只是太皇太后毕竟年龄大了,恐怕是活不久了。”
“怎么会?”刘彻后退了一步,“朕一直以为太皇太后身体很好的,没想到竟然那么快。”
“请皇上节哀。”太医低着头,他知道自己的身份,自然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既然是太医,那么除了太医该做的事之外其余之事就不应该由他管。
“你下去吧,”刘彻挥了挥手,“朕也希望皇祖母的性命可以延长一些,希望太医可以配一些好药,皇祖母操劳了一生了,没想到竟然那么快就过世了,朕原本还打算好好孝顺皇祖母呢。”
“皇上孝心感动天地,臣一定尽力,想必太皇太后也一定很开心有皇上这么一个孝顺的孙儿,世事变幻,我等凡人自然不能预知,还请皇上保重身体,臣告退。”太医说完之后就转身离去了。
太医离开之后刘彻也出了太皇太后的寝宫,对于刘彻而言,那里面的血气真的是让他很难受。
“皇上,”卫子夫走了过来,她在听说太皇太后病重之后就很快过来了,但是一直没有近刘彻的身,这时太医走了,刘彻出了门,她也就出现了,“听太医的吧,黎民百姓都在等着皇上,希望皇上可以保重身体。”
刘彻转过身,揽住卫子夫头放在自己胸前,呢喃道:“子夫,还是你贴心,朕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就是册封你为皇后。”
“臣妾不过是做自己分内之事罢了,”卫子夫闷声道,“皇上不必总是提起。”是啊,只是分内之事,而不是发自内心就想做的事。
“呵,”刘彻抬起卫子夫的下巴,低下头吻了上去,四唇相碰,刘彻只觉意犹未尽,一吻毕,刘彻看着卫子夫闪闪发光的双眼道,“子夫,这辈子都不要离开朕,好吗?”
卫子夫与刘彻的目光触碰着,看了好久,卫子夫突然笑眯了眼,开口道:“好,只要皇上不离开臣妾,臣妾就不会离开皇上。”这一世的卫子夫已经容不得任何背叛了。
“朕当然不会离开子夫你了,这一点子夫你完全可以相信朕的话。”刘彻当即立断地开口。
卫子夫环住刘彻的腰,她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还能说什么呢,说她口中的离开与刘彻所理解的离开意义完全不同,可是说出来又有什么用,会改变的总会改变,不会改变的自然不会改变。
“皇上,皇后娘娘,东方先生与念姑娘都不见了,但是他们留下了这个。”来人是在所有事都解决之后被刘彻派去找东方朔和念奴娇的,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两人竟然在戒备森严的地方消失不见了。
“老师不见了吗?”卫子夫朗声问道,不知为什么,她好像松了一口气,不见也好,或许这样才可以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地生活。
“是,皇后娘娘,这上面写着是交给您的。”来人把一卷包裹在卷帛里的竹简交给卫子夫,外面的卷帛上确实写着卫子夫亲启五个字。
卫子夫看了看刘彻,刘彻点头:“朕没想到东方先生依旧不喜朝廷,本来朕还打算给东方朔封官的,这样也好,不过既然是东方朔交给你的,子夫你作为他的弟子自然也没有关系。”
卫子夫点头,拿出那份竹简,慢慢打开:“子夫,时间紧迫,为师也就不客套了,上一次为师跟你说让你顺其自然,原本是想一直看着你的,只是我突然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朝廷,要离开之前我还是替你算了一卦,没有想到卦象竟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你的性子偏软,不喜为自己争取,但是有的时候能够为自己争取一下也不算什么坏事,为师知道你不同于常人,想必另有奇遇,不过既然身处红尘还是难免沾染些红尘之气,为师也不强求你,只希望你多为自己想想,能够有勇气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我也不多说了,往后的日子多加保重,后会有期。”
这一封信不仅给了卫子夫极大的触动,也让卫子夫对东方朔的印象也改变了许多,原本她对东方朔不过是佩服,而现在,她却是真真正正的钦佩,从心底里而发的,虽然不明白东方朔究竟是怎么算卦的,但是他的卦术确实很厉害。
“子夫,怎么了,东方朔说了什么?”虽然刘彻对东方朔很佩服,可是重活一世他却发现自己对东方朔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渴求,尽管东方朔很聪明,但是刘彻也拥有一世的记忆,因此他并不是十分需要东方朔的帮忙。
卫子夫听到刘彻的话,想起东方朔信中的争取二字,让她争取一下,在刘彻面前争取一下,还是很难啊,当即抿嘴笑道:“无事,不过是老师吩咐臣妾一些小事罢了,不过皇上真的不需要老师帮忙吗?”
“不用,既然东方朔的心不在长安,那么硬绑着他也没有什么用,就这样吧,朕就不相信少了东方朔朕就不能当好这个皇帝了,子夫你只要好好养胎就足够了,其余的事不用多管。”刘彻低下头在卫子夫的额头上碰了一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