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6第三十六章
<li> 退了朝,雍正也不欲理会那些对他所占卜出来的卦像而深感好奇,想来打听的朝中大臣们,便想回玄心正宗。
可还没来得及踏出金殿的大门,就有一名小太监快步上前:“国师,陛下有请您到御书房议事。”
雍正骤然停下了脚步,环顾四周,发现一起被叫住的还有宰相姚崇。两人不由得对视了一眼,已经对李隆基的意思心中有数了。
两人一同随着带路的小太监到了御书房,先听了太监上前禀报,又听了李隆基的宣后,才敢踏入御书房。
李隆基坐在里头,面沉如水的看着两人对自己磕头请安,这才强扯起笑脸来给两人赐了座。“两位爱卿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朕一向仰仗于你们,此次让姚爱卿所查之事事关重大,但一牵扯到后宫,怕是姚爱卿也难以处置。所以,朕还望国师能助其一臂之力。”
雍正淡淡的垂下眉眼,“臣力所能为之事,必定尽力而为。”
李隆基状似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国师,要查出天花疫病从何而起,便先要找出是什么人致使他们生病,又或者是谁送了些得了天花之人的随身物件进了东宫。这件事朕早先便有心要查,却毫无头绪,便想着问国师一声,可能用你的法术分辨出来?”
雍正心中微微发寒,虽早知李隆基对自己有意思,也不过是冲着自己的容貌。可真的察觉到他如此的冷心绝情时,仍是不由得寒心。“是的,陛下,虽与巫蛊之术无关,但若是有物件被特意的送进东宫,那么那样东西上定会染着淡淡的恶意浊气,有些灵气的人,通常一看便知。”
“如此甚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李隆基心喜不已。“若论灵气,谁能比得上国师呢。还望国师能助朕一臂之力,为了早些查清楚疫病的来源,还请国师进东宫彻查。”
“……”雍正沉默了。即使他法力再高强,也不过是个凡人之躯,哪里能跟天花相抗横呢。这一进去,雍正必然会面临天花的威胁。
李隆基哪里会看不出雍正的迟疑,毕竟若干让他去,他自己也是不愿的。可李隆基毕竟是天子,哪里容得雍正无言的抗议呢,便冷声问道:“怎么,国师不愿?”
“不。”雍正经过思考后,从容的站了起来:“臣愿意,只是希望陛下容臣回玄心正宗收拾几身衣物。臣愿住进东宫,为太子祈福。”
雍正知道自己进东宫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倒不如顺道留在东宫为太子祈福,已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而李隆基虽有心让雍正进东宫一探虚实,但他也知道天花凶险,没想着让雍正在里头呆太久。如今听了雍正的话,他也有些愧疚了。李隆基有心要劝雍正打消这个念头,可一想到东宫里头的是他的儿子,而且是他一向看好,所以封其为皇太子的李瑛时,不由得产生了犹豫。
李隆基的嘴巴几张几合,终究是开不了口劝退雍正,况且他也有自己的考量,便只能默认了。“国师忧国忧发实乃国之大幸。待太子与国师平安出来,朕必不会薄待与国师的。”
“谢陛下!”雍正丝毫不以为喜,只是躬□告退。“臣现在就回去收拾东西,再行进宫。”
“……去吧。”李隆基闭上眼睛,脸上略带疲意的摆了摆手,浓浓的不舍之情毫不掩饰。
可那又如何呢。李隆基纵使对雍正有几分真情,但他也是位帝王,最为看重的,始终是大唐的江山!
雍正出了宫,坐进了马车里闭目养神。玄心四将虽觉其面色有异,因而心生疑惑,但他们也知道雍正必不会瞒着他们,便只想着可能宗主是打算回到玄心正宗再说罢了。
回到玄心正宗,雍正就叫孙文溪替他收拾几件衣物,东文溪以为宗主又想去远行游历,便盘算着自己这次是否也能跟着去时,却被雍正一眼看了出来。“本座要住进东宫,为太子祈福,并不用人伺候。”
这句话,说是晴天霹雳也不为过。
玄心正宗内数得上名头的人,有哪个不知道雍正上朝所为何事。那东宫中的疫病可是天花,得了天花之人九死一生,便是法力再高,也不表示就能抵挡得住天花的传染啊。
白虎又惊又怒:“宗主,这是为何?难道皇上一开始就打算让您进东宫为太子祈福?”
“不,不是的。”雍正摇头,道:“这是本座的意思,你们不必多言。”
“您上朝前可还没这个意思,怎么退朝之后,被皇上召进了御书房中便突然有了这个意思了?”青龙虽是四将中最冷静沉着之人,面对这般情景,也冷静不下来了。“宗主,属下知道您为了玄心正宗可谓费尽了心思。可是,属下实在不想看到您竟涉险至此啊。”
“皇命难违,不管你愿与不愿,又能如何呢。”雍正叹了口气,正色道:“索性天花虽然凶险,但本座也不一定就能得上。蕾曾经赠与本座一身的花仙之气,凭着这股仙气护体,本座也不是这般容易就能得天花的。更何况,在外降妖除魔,不也是有风险的嘛。”
“宗主!”朱雀一跺脚,欲哭不哭的。
倒是一向沉默的玄武开口说了一句话,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四将跟着宗主一起去东宫吧。”
“好,这真是个好主意。”四将纷纷附合道。
“别胡闹了,你以为是进宫示威的吗?”雍正打断了他们的妄想。“本来就该本座一人进东宫,你们去了又算是怎么回事?而且玄心正宗中的事务又该由谁来处理?无为还小,你们难道想把担子丢给他不成?而且本座有仙气护体,你们有吗?”说着,雍正又看向一旁的孙文溪:“文溪,你还不快去帮本座收拾东西!”
孙文溪心中郁郁的退了下去,但当他收拾好东西后,回到玄心大殿时,却不止他一人,还有莫介清。只见他们二人一人拿着两个包裹,进了大殿。“玄心四将不能随着宗主进宫,但由我们随宗主同去吧。”
“这两个包裹是宗主的衣物,另外两个则是我们自己的。若是宗主不带我们同去,我们便一直跪在大殿内,等着宗主回来。”
“你们、你们这是何苦呢……”雍正不由得叹了口气,觉得这二人实在太过死心眼了。
“宗主,属下一心为了宗主效命。如今宗主危险,属下怎敢偏安一隅,看着宗主一人涉险呢。还望宗主成全了属下这小小的念想吧。”
四将想着,有人在宗主身边服侍着也是好的,便也劝起了雍正。雍正无奈,只能应承了下来,带着孙文溪和莫介清一起进了宫。
对于雍正带着两名玄心护卫一起进了宫,李隆基并未问什么,便同意了让他们二人一起进东宫。
孙文溪和莫介清都心中恨着李隆基让雍正冒险,但为了雍正,二人都极力的掩饰自己的情绪。
雍正跟着领路的小太监,带着孙文溪和莫介清来到了东宫门口。那小太监因为害怕染上天花,只在外头敲了门,大声的交代了一声“国师要进东宫为太子祈福。”后,便不待宫门打开,一溜烟的跑了。
随着宫门一点一点的被打开,孙文溪和莫介清心中的恐惧也随着越来越大,就在他们几乎撑不住的时候,看到了站在他们面前,笔直的恍若一棵青松的雍正时,那股恐惧就奇迹般的消失了。
三人进了东宫,门便随之关上。
东宫的宫人们都觉得自己此刻不过是在等死,心中整日惶惶而不得安。如今听到雍正要进东宫祈福,众人便如同见了救世主一般,一窝蜂的涌到了门口来,对着雍正不停的磕头,嘴中念念有词。
雍正仔细一听,却是这些小太监小宫女们将自己当做了神一般,求着自己保佑他们呢。
雍正知道自己如今在他们眼中无异于救命的稻草,若能让他们心中好过一些,便是此举冒犯了神明又如何呢。
雍正等着他们祈祷的差不多了,方才问一名靠着自己最近的一名小太监:“你叫什么名字?”
温和的语气,让小太监心中的恐惧消散了不少:“奴婢是杜平安。”
“太子在何处,可否带本座前去?”
“回国师的话,太子如今正在书房中看书呢,请国师随奴婢来吧。”杜平安手忙脚乱的站了起来,低着头为雍正带路。
可还没来得及踏出金殿的大门,就有一名小太监快步上前:“国师,陛下有请您到御书房议事。”
雍正骤然停下了脚步,环顾四周,发现一起被叫住的还有宰相姚崇。两人不由得对视了一眼,已经对李隆基的意思心中有数了。
两人一同随着带路的小太监到了御书房,先听了太监上前禀报,又听了李隆基的宣后,才敢踏入御书房。
李隆基坐在里头,面沉如水的看着两人对自己磕头请安,这才强扯起笑脸来给两人赐了座。“两位爱卿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朕一向仰仗于你们,此次让姚爱卿所查之事事关重大,但一牵扯到后宫,怕是姚爱卿也难以处置。所以,朕还望国师能助其一臂之力。”
雍正淡淡的垂下眉眼,“臣力所能为之事,必定尽力而为。”
李隆基状似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国师,要查出天花疫病从何而起,便先要找出是什么人致使他们生病,又或者是谁送了些得了天花之人的随身物件进了东宫。这件事朕早先便有心要查,却毫无头绪,便想着问国师一声,可能用你的法术分辨出来?”
雍正心中微微发寒,虽早知李隆基对自己有意思,也不过是冲着自己的容貌。可真的察觉到他如此的冷心绝情时,仍是不由得寒心。“是的,陛下,虽与巫蛊之术无关,但若是有物件被特意的送进东宫,那么那样东西上定会染着淡淡的恶意浊气,有些灵气的人,通常一看便知。”
“如此甚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李隆基心喜不已。“若论灵气,谁能比得上国师呢。还望国师能助朕一臂之力,为了早些查清楚疫病的来源,还请国师进东宫彻查。”
“……”雍正沉默了。即使他法力再高强,也不过是个凡人之躯,哪里能跟天花相抗横呢。这一进去,雍正必然会面临天花的威胁。
李隆基哪里会看不出雍正的迟疑,毕竟若干让他去,他自己也是不愿的。可李隆基毕竟是天子,哪里容得雍正无言的抗议呢,便冷声问道:“怎么,国师不愿?”
“不。”雍正经过思考后,从容的站了起来:“臣愿意,只是希望陛下容臣回玄心正宗收拾几身衣物。臣愿住进东宫,为太子祈福。”
雍正知道自己进东宫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倒不如顺道留在东宫为太子祈福,已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而李隆基虽有心让雍正进东宫一探虚实,但他也知道天花凶险,没想着让雍正在里头呆太久。如今听了雍正的话,他也有些愧疚了。李隆基有心要劝雍正打消这个念头,可一想到东宫里头的是他的儿子,而且是他一向看好,所以封其为皇太子的李瑛时,不由得产生了犹豫。
李隆基的嘴巴几张几合,终究是开不了口劝退雍正,况且他也有自己的考量,便只能默认了。“国师忧国忧发实乃国之大幸。待太子与国师平安出来,朕必不会薄待与国师的。”
“谢陛下!”雍正丝毫不以为喜,只是躬□告退。“臣现在就回去收拾东西,再行进宫。”
“……去吧。”李隆基闭上眼睛,脸上略带疲意的摆了摆手,浓浓的不舍之情毫不掩饰。
可那又如何呢。李隆基纵使对雍正有几分真情,但他也是位帝王,最为看重的,始终是大唐的江山!
雍正出了宫,坐进了马车里闭目养神。玄心四将虽觉其面色有异,因而心生疑惑,但他们也知道雍正必不会瞒着他们,便只想着可能宗主是打算回到玄心正宗再说罢了。
回到玄心正宗,雍正就叫孙文溪替他收拾几件衣物,东文溪以为宗主又想去远行游历,便盘算着自己这次是否也能跟着去时,却被雍正一眼看了出来。“本座要住进东宫,为太子祈福,并不用人伺候。”
这句话,说是晴天霹雳也不为过。
玄心正宗内数得上名头的人,有哪个不知道雍正上朝所为何事。那东宫中的疫病可是天花,得了天花之人九死一生,便是法力再高,也不表示就能抵挡得住天花的传染啊。
白虎又惊又怒:“宗主,这是为何?难道皇上一开始就打算让您进东宫为太子祈福?”
“不,不是的。”雍正摇头,道:“这是本座的意思,你们不必多言。”
“您上朝前可还没这个意思,怎么退朝之后,被皇上召进了御书房中便突然有了这个意思了?”青龙虽是四将中最冷静沉着之人,面对这般情景,也冷静不下来了。“宗主,属下知道您为了玄心正宗可谓费尽了心思。可是,属下实在不想看到您竟涉险至此啊。”
“皇命难违,不管你愿与不愿,又能如何呢。”雍正叹了口气,正色道:“索性天花虽然凶险,但本座也不一定就能得上。蕾曾经赠与本座一身的花仙之气,凭着这股仙气护体,本座也不是这般容易就能得天花的。更何况,在外降妖除魔,不也是有风险的嘛。”
“宗主!”朱雀一跺脚,欲哭不哭的。
倒是一向沉默的玄武开口说了一句话,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四将跟着宗主一起去东宫吧。”
“好,这真是个好主意。”四将纷纷附合道。
“别胡闹了,你以为是进宫示威的吗?”雍正打断了他们的妄想。“本来就该本座一人进东宫,你们去了又算是怎么回事?而且玄心正宗中的事务又该由谁来处理?无为还小,你们难道想把担子丢给他不成?而且本座有仙气护体,你们有吗?”说着,雍正又看向一旁的孙文溪:“文溪,你还不快去帮本座收拾东西!”
孙文溪心中郁郁的退了下去,但当他收拾好东西后,回到玄心大殿时,却不止他一人,还有莫介清。只见他们二人一人拿着两个包裹,进了大殿。“玄心四将不能随着宗主进宫,但由我们随宗主同去吧。”
“这两个包裹是宗主的衣物,另外两个则是我们自己的。若是宗主不带我们同去,我们便一直跪在大殿内,等着宗主回来。”
“你们、你们这是何苦呢……”雍正不由得叹了口气,觉得这二人实在太过死心眼了。
“宗主,属下一心为了宗主效命。如今宗主危险,属下怎敢偏安一隅,看着宗主一人涉险呢。还望宗主成全了属下这小小的念想吧。”
四将想着,有人在宗主身边服侍着也是好的,便也劝起了雍正。雍正无奈,只能应承了下来,带着孙文溪和莫介清一起进了宫。
对于雍正带着两名玄心护卫一起进了宫,李隆基并未问什么,便同意了让他们二人一起进东宫。
孙文溪和莫介清都心中恨着李隆基让雍正冒险,但为了雍正,二人都极力的掩饰自己的情绪。
雍正跟着领路的小太监,带着孙文溪和莫介清来到了东宫门口。那小太监因为害怕染上天花,只在外头敲了门,大声的交代了一声“国师要进东宫为太子祈福。”后,便不待宫门打开,一溜烟的跑了。
随着宫门一点一点的被打开,孙文溪和莫介清心中的恐惧也随着越来越大,就在他们几乎撑不住的时候,看到了站在他们面前,笔直的恍若一棵青松的雍正时,那股恐惧就奇迹般的消失了。
三人进了东宫,门便随之关上。
东宫的宫人们都觉得自己此刻不过是在等死,心中整日惶惶而不得安。如今听到雍正要进东宫祈福,众人便如同见了救世主一般,一窝蜂的涌到了门口来,对着雍正不停的磕头,嘴中念念有词。
雍正仔细一听,却是这些小太监小宫女们将自己当做了神一般,求着自己保佑他们呢。
雍正知道自己如今在他们眼中无异于救命的稻草,若能让他们心中好过一些,便是此举冒犯了神明又如何呢。
雍正等着他们祈祷的差不多了,方才问一名靠着自己最近的一名小太监:“你叫什么名字?”
温和的语气,让小太监心中的恐惧消散了不少:“奴婢是杜平安。”
“太子在何处,可否带本座前去?”
“回国师的话,太子如今正在书房中看书呢,请国师随奴婢来吧。”杜平安手忙脚乱的站了起来,低着头为雍正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