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女人土匪东洋狗

正文 评论三 粗暴和野蛮不是革命(一)

    --评中国第一部对“清匪反霸”说长道短的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

    李发德

    一九四九年,一轮新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新政权已经诞生。人们狂热地欢呼和歌唱党的英明和伟大领导,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因为这个依靠人民养育的政党,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希望,她拯救了苦难的中国人民,把一个百孔千疮的黑暗旧中国带向了光明。然而,在一片庆祝胜利和赞扬的欢呼声中,人们很难想到争取胜利之中还存在的不足,同时,也不在意确实存在挥之不去的那些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完全处于一种冷静和理智的时候,回过头去观察思考所走过的路程,就不难发现“太阳中的黑点”、“前进中的错误”、“左派幼稚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任何政党都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勇气去“回头看”自己历史的政党,她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向全世界公开宣布自己的错误,并且表明自己将采取什么办法进行纠正错误。这种勇于承认错误,又勇于改正错误的行动,不仅没有使党的威信降低,也没有使无产阶级自己的战斗力削弱,反而,使改革开放大踏步地前进了。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它政党根本区别的标志之一。邓小平同志以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等一整套理论,并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对“右派、“反革命”、“走资派”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进行了平反,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极大地调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但是,也要看到我们还有一些错误是否认识到了。怎样正确看待这些已经有感觉,而没有定论的错误?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然需要走的一个过程。不可否认,还有一些非常敏感的禁区。比如工人作家张宗铭的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所以涉及到解放初期“清匪反霸”存在左的问题。我认为,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工人作家张宗铭的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这是描写建国初期,透过贵阳张家大院的变迁,叙述了如起义将领张云轩和他的妻子唐维绮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起义将领张云轩是一个以民族大义为重,决心放弃个人小节的国民党爱国人士,然而,他在解放初期,备受冲击和迫害。而妻子为和平起义出了大力,但是因为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也因为她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地主老婆戴敏和她的两个儿子,由此而受到痛彻心灵的伤害。 一个出生贫苦,美丽善良的戴敏,本来是革命的依靠的对象,结果成为地主张云长的肉欲工具,她受尽了各种欺侮和折磨。突然她又变成了“专政对象”。最后,她只能在土匪头子刘礼靖和东洋狗的帮助下艰难度日。 刘礼靖原本是一个朴实有血性,侠肝义胆的人,几次被现实所逼迫,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沦落成一个蓬头垢面的土匪。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只要认真总结经验,答案是非常清楚的。工人作家张宗铭的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从艺术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这个问题。小说在2003年春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这部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劳动和思考的作品,在中国文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引起了思想界轩然大波。 2004年一月,北京图书传播研究所,出资举办了张宗铭的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研讨暨记者招待会。后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单位以及各省市不少杂志发表、转载对该作品的评论文章。在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北京新闻等诸多网站发表了正面的评论文章,法国新闻社用华语向世界华人介绍了这部作品。2005年一月澳门中华出版社又再版了这部作品,中国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书目》2005年第5期刊登了“中华出版社推出张宗铭的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将角逐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 但是,也有对张宗铭的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在政治上表示有不同的看法,说法种种: 有人说,“张宗铭的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是在为地主翻案!” 也有人说,“《女人、土匪、东洋狗》是对新中国土地改革和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的否定!” 党的三中全会后,我们的国家,再也没有了像文化革命那时“帽子满天飞,棍子遍地打”的文字狱了。但是,也仍然还存在极左思想影响的残余,在有些地方还有反映。由此使一些人对该作品在思想性方面“拿不准确”而表示缄默。这也是不奇怪的。在艺术性方面也有不同意见也是自然的。我不想对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作更多的评论。当然,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的艺术性,也不是大统一,应该也是多元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现在关键是怎么去看这部作品的主题? 马克思调查了二十一个月写出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人运动中存在的粗暴行为和野蛮行为的过左的思想,在陈独秀、王明的影响下,左的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总是忽隐忽显、长时期地影响着中国的革命,直到了文化革命达到了顶峰。教训极其惨痛! 一个政党的存在,她不是凭空的,抽象的,而是由具体人组成的。就马列主义的政党而言,她的组成也不是抽象的。而是由群众中有威信,有思想的人组成的。由于接受先进思想的不同,那么对一种政治体制的建立,必然地受到组成这个政党人员素质的影响。作为中国执政党,她所制定的政治路线和政策,同样也会受到是否掌握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影响,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愈多,革命中的流血、报复和残酷性将愈少,……”这就是说,这种接受马克思主义多少,直接会影响着左的思想的彻底根除。现在那种越左越革命的“红色风暴”已不复存在,但是,左的思想影响其他阴影未必彻底根除。对张宗铭的《女人、土匪、东洋狗》这篇小说,有的人“拿不准确”而表示缄默和不置可否的情况,也应该说是正常的。在百花齐放的今天,非要他们“拿准了”各种花才能开放的历史已经结束!我们在百花齐放的春天里主张主旋律,但是主旋律不是只要一种声音,没有多、来、米,那有发、梭、啦?天下从来就没有只靠一种音调成曲的。对于张宗铭所描写的《女人、土匪、东洋狗》应该说它也是一个历史,也是一种声音。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历数我们的革命运动,滥杀无辜存在,利用革命运动进行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向个别复仇的事实存在。把土改、清匪反霸中存在左的现象作为教训来写,我认为不是不可以。指出一个指头发错误并不于等否定九个指头,否定某一错误,不等于否定全盘!所以,什么“否定”啦、“翻案啦”等等并不成立!

    张宗铭是一个地道的工人。初中一毕业,他就握上了电焊枪,一直到下海。他仍然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劳动吃饭的极其普通的一个劳动者。他对名利是一个无所求的人,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生活在工人阶级队伍的他,让他养成了说老实话的习惯。二十多年前,当他的一篇《人生劫》小说发表受到批判后,无论政治气候有任何改变,并没有改变他对一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如春风吹遍了大地,冰雪消融,中国,一个已经被极左思想冻结的方方面面开始解冻,复苏。这给张宗铭又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必说,文化艺术在这个时候的活跃是历史以来的鼎盛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一大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应运而生,但是,直率地说,这些作品虽然或多或少也有带有忏悔的成分,但是根本上的忏悔还谈不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瑞典皇家文学、历史、博古学院副主席马悦然先生在谈到那一阶段中国的作品时说,真正的忏悔文学作品还没有。他说,“特别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年所发表的所谓的“伤痕文学”作品。伤痕文学的作者都属于文革中被迫害的人所发泄的情绪,是最猛烈的愤怒,可是羞耻感的表现是比较少的。而什么是“忏悔”?它的概念是什么?马悦然先生说:“‘忏悔’的主要意义就是‘负罪’感。如果我的理解在文学当中,它就是通过文化艺术反映中国社会人类所发生的反人类的罪恶的一种反思,一种科学的离间,一种犯罪感。 我看张宗铭先生的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所描写的是一个社会现实,“忏悔”也好,“负罪”也好,应该是说他不是造成这个“现实”的集团和责任人。从马怡然先生的定义看,《女人、土匪、东洋狗》这本小说,不是作家所发泄的情绪,也不是处于个人报复的‘最猛烈的愤怒’。而是对中国还没有一个人敢于接触的现实题材的挑战。是对中国所发生的种种政治灾难的思考,也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的一种思考。一个普通的工人,也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在他的头上他没有任何的政治的皇冠,他也不需要为了保护它的利益而谨小慎微,亦步亦趋,他和广大的人民一样地渴望小康生活,但是,他不需要为了一切向钱看,或者像有的作家去迎合作潮流,注解政治,拿出自己的丑恶给人看,甚至不顾及中国的的伦理道德,兜售黄色下流的垃圾。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来审视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站在反人类罪恶的立场上,反思在中国社会上发生过灾难。为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尽自己一个公民的责任。这就是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张宗铭花费了二十多年的心血,不计任何功利而勤奋耕耘的根本原因罢了。这也是他勇敢地提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人人嘴上所无的问题”所被称赞的地方。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一部杰出的作品”(评论后发)。过去的许多不公正的事实,即使现在也是海峡两岸难达共识、大量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亟待待改革的民主大事!欲知众主人公后事,请看长篇《双溪坪的和谐》、《那些年我们滿怀期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