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同命鸳鸯
贾宝玉不去上学,贾政怎么会不发言呢?
原因很简单,他另一个儿子都快死了,哪里还顾得上这等小事儿。
贾珠自那年回乡考试落下病根以后,身体一直是外强中干。成婚几月的大喜大悲彻彻底底折腾垮了他那副羸弱的小身板儿,从接到罢黜圣旨的那天起,这个悲催的娃子就一病不起了。心如死灰之人,药石罔效,任贾母王氏怎么给他灌千年人参汤也不过熬日子而已。
熬啊熬,熬啊熬,熬过了元春入宫,贾珠终于油尽灯枯了,想不枯也不行了,元春一入宫,贾家都快揭不开锅了,哪里还有闲钱跟啃萝卜一样喂他吃人参呢。王氏不愧是亲妈,顶着兄嫂厌恶的目光硬是厚着脸皮讨回两株小参,可吃完了也就完了,就算她愿意把脸皮加厚四倍再去讨两根,人王子腾还让不让她再进门都是两说。王氏又苦求贾母去向贾赦讨要,只是贾母却另有打算。
贾母眼光老道,她早已看出,这个孙子是废了,注定熬不过今年,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在他身上浪费机会了。前阵子圣上催债,贾赦是吓懵了,不知道找他们要钱,可贾母心里明镜似的,荣府欠款,合该是两家按比例分配,贾政继承了三成家产,便应该付三成欠款。可贾赦没说,贾母就装不知道,看贾赦为筹款忙得四脚朝天,她心里乐得很呢,巴不得贾赦还不清让皇上把他也流放了,那样荣国府就是贾政的了。可贾赦人缘儿忒好,有的是人上赶着借钱给他,直把贾母气得咬牙。现在贾赦还清了负债,恐怕脑子也清醒了,她如果这时去向贾赦要求救贾珠,没准儿贾赦就会向王家、史家那样借机要挟他们从此不再攀扯他,为一个半死不活的孙子让贾赦拿住把柄实在不值,他可以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贾母想得明白,她决定不叫贾赦知道贾珠快死了,她要等到贾珠真死了,再去宣扬荣国公不仁不慈,不善待子侄,让亲侄儿穷困潦倒重病而亡,届时,贾赦为了不坏名声,势必得答应她的所有条件,到那会儿,她有多少气出不得,有多少打算办不到?
而现在,她有那功夫还是去教养小孙子吧。在还没回荣国府以前,她且得多为自己打算打算,眼看着小儿子、大孙子都没了指望,唯一有希望的就是这个含玉而生的小孙子了。这孩子必是个有来头的,把他拢在身边,定能有光耀门楣、复享尊荣的一天!
贾母选择性的忽略了自己教养出的两儿一女都挺废这个事实。
她依照养闺女的套路养孙子,把块破石头捧到了传国玉玺的高度,娇惯的毫无自知之明。不过也是,贾母自己还成天梦回公府呢,又怎么能教导贾宝玉认清现实,摆正身份呢?
而且贾母大半生安享尊荣,奢侈惯了,就算她心知肚明现在的境况应该收敛,可一时半会儿也拧不回来。八大丫鬟减成四个就在小丫头数量上找补回来;上身的衣料质量下降,便要多穿新衣才算平衡;入口的饭菜从质到量锐减了不止一倍,那就可着她吃好。当然老太太心疼儿子,得要赏两盘;大孙子病得可怜,再赏两盘;小孙子娇生惯养,跟她同吃同住,那就不用另赏了。剩下的,别浪费,儿媳妇儿吃吧,吃剩了,给孙媳妇儿端去。
王夫人恨得两眼冒火,还得咬着牙谢婆婆赏。她也是自小尊贵的,几时吃过剩菜?原本她以为以前在荣国府,她要跟张氏一起立规矩服侍贾母已经是天大的委屈了,现在想一想,那会儿的日子简直是天堂。那个时候,她们大多是指挥丫鬟来干,自己不过是站着累得慌,且那会儿贾母不喜张氏,一向是指使她多些的,王夫人在一旁悠闲的看着,顺便跟风挤兑两句,婆媳俩处得还真是不错。
可现在呢,贾母眼前就剩下他一个儿媳了,光可着她使唤,身旁丫鬟又被她逞能卖掉不少,这可点着贾母的火了。婆婆有事,媳妇服其劳,少了人干活就你顶上吧!有意见?我老太太都放弃舒适生活跑来跟你们蜗居了,还不感恩戴德好生伺候,当心本老太君一怒之下会荣国府去。这个威胁一向有效,倘若贾母离开,贾政一家就是彻头彻尾的庶民了,非但如此,连他们眼下住的房子都是贾母出钱买的,房契也一直捏在贾母手中,到时候,他们一家只能搬出去住当初分家得来的那套破房子了。贾政去考察过,一群粗鄙不堪的贩夫走卒吓得贾二老爷腿软,没走到半路就急忙折回来。一想到未来可能要生活在那种地方,贾政不寒而栗。他绝对不能过那种生活。
所以,贾政比过去更加殷勤地抱紧贾母的大腿。主要表现在每逢王夫人稍微透漏出一点儿贾母拿她使劲儿使唤的意思,贾政便毫不客气大骂一顿,命令她要殷勤再殷勤,甚至亲自动手打包王氏去向贾母磕头认错上。贾母对此很满意,虽说眼下的生活水平下降了不少,可儿子越来越孝顺了总是好事。顺便遗憾一下孝顺的不是贾赦,再畅想一番贾赦如贾政般乖顺听话的美好生活,接着更心安理得地拿王氏当大丫鬟用,而且还是不用发月钱,不用给赏赐(剩菜除外)的大丫鬟。
王夫人被折腾的苦不堪言。本来没有张氏在前头顶着了,她和贾母之间那些婆媳矛盾就已然暴露无疑。偏偏她又一时手欠卖了贾母的丫鬟让她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衅,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林林总总的倒霉事让贾母越发不爽,折腾王氏就成了唯一有效的发泄渠道。
可王夫人岂是个肯吃亏的主儿?贾母是婆婆,她也有媳妇儿啊。于是,被贾母折磨的越发变态的王氏每天伺候完贾母回房第一件事就是折腾秦可卿。端茶倒水,掐肩揉背,毒打咒骂变本加厉比贾母过分十倍,大丫鬟、小丫鬟的活计全叫秦可卿一肩挑了。
秦可卿比贾母、王氏更加娇生惯养,从来只有她指使人的没有人指使她的。而且她生的袅娜纤细,不比王夫人五大三粗,这段时间又一直病者,哪里禁得住这番磋磨。不出一个礼拜就爬不起来了。王夫人恨透了这个毁了她一家的贱│人,不肯延医请药,只推说没钱。贾母心里也怨怼秦可卿,加之废太子势力全无,再没什么顾忌,便不阻拦王夫人,只是自己不动手以显示老太君慈悲为怀。
贾政只比她们婆媳俩更恨秦可卿,在他已然扭曲了的思维里,这个女人是阻挡他珠儿娶李家千金的障碍。要知道,他本来早已属意李家小姐,可就在下聘前夕,这个女人突兀的蹦出来搅局,死乞白赖的撵走了李小姐,自己登堂入室进了他家门,却给他一家带来莫大灾殃,贾政巴不得她早点死了,他好重去给珠儿求娶李家小姐,说不定还能翻身摆脱困境。有趣的是,他完全忘了当初自己是怎么屁颠屁颠地求秦可卿下嫁,却牢牢记得秦可卿是贾赦推荐给他的。于是,在贾政那张“最痛恨之人排行榜”上,贾赦再度高居首位。
秦可卿看得分明,贾政的前恭后倨,贾母的袖手旁观,王氏的狠毒无情,她惨笑,已是没有活路了!与其被他们逼凌至死,不如自我了断来的痛快。
是夜,秦可卿写下两封密信,分别交给贴身丫鬟瑞珠、宝珠,两人含泪趁夜遁走。秦可卿又自个儿小声哭了一会儿,起身擦干眼泪,盛装打扮好,走进贾珠卧房。只听得屋内悲泣低语许久,而后恢复平静,却不见秦可卿出来。
第二天一早,丫鬟去唤贾珠起来吃药,走近床边才发现,两具尸体已然僵硬,贾珠夜间病亡,秦氏吞金自尽。丫鬟大骇,惊声尖叫。贾母王氏匆匆赶来扶着贾珠尸身失声痛哭,贾政也来看,落了一回泪。因高堂俱在,贾珠无资格家中停灵,只能尽快发丧。
对于秦氏,几人各有争论。贾母为面子欲让二人同葬,王夫人咬牙切齿恨不能扔秦可卿尸身出去喂狗,因此坚决不同意让这个命里带衰的狐媚子葬在她珠儿身旁。后来还是贾政在贾珠床头发现一封绝笔,写明欲与秦氏合葬,念及儿子最后心愿,贾政拍板合葬,贾母赞同,王氏暗恨。不过二比一的局面下她也争不过人家两母子,只好退而求其次,咬定秦氏只是殉葬,不得有重棺独祭,只能一口薄棺随葬贾珠之侧,对此,贾母贾政均无异议。
一代兼具宝黛之美的绝色金钗就这样匆匆入土。她之一生,生不光彩,活得委屈,嫁得悲惨,死得凄凉,真真可悲可叹!
原因很简单,他另一个儿子都快死了,哪里还顾得上这等小事儿。
贾珠自那年回乡考试落下病根以后,身体一直是外强中干。成婚几月的大喜大悲彻彻底底折腾垮了他那副羸弱的小身板儿,从接到罢黜圣旨的那天起,这个悲催的娃子就一病不起了。心如死灰之人,药石罔效,任贾母王氏怎么给他灌千年人参汤也不过熬日子而已。
熬啊熬,熬啊熬,熬过了元春入宫,贾珠终于油尽灯枯了,想不枯也不行了,元春一入宫,贾家都快揭不开锅了,哪里还有闲钱跟啃萝卜一样喂他吃人参呢。王氏不愧是亲妈,顶着兄嫂厌恶的目光硬是厚着脸皮讨回两株小参,可吃完了也就完了,就算她愿意把脸皮加厚四倍再去讨两根,人王子腾还让不让她再进门都是两说。王氏又苦求贾母去向贾赦讨要,只是贾母却另有打算。
贾母眼光老道,她早已看出,这个孙子是废了,注定熬不过今年,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在他身上浪费机会了。前阵子圣上催债,贾赦是吓懵了,不知道找他们要钱,可贾母心里明镜似的,荣府欠款,合该是两家按比例分配,贾政继承了三成家产,便应该付三成欠款。可贾赦没说,贾母就装不知道,看贾赦为筹款忙得四脚朝天,她心里乐得很呢,巴不得贾赦还不清让皇上把他也流放了,那样荣国府就是贾政的了。可贾赦人缘儿忒好,有的是人上赶着借钱给他,直把贾母气得咬牙。现在贾赦还清了负债,恐怕脑子也清醒了,她如果这时去向贾赦要求救贾珠,没准儿贾赦就会向王家、史家那样借机要挟他们从此不再攀扯他,为一个半死不活的孙子让贾赦拿住把柄实在不值,他可以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贾母想得明白,她决定不叫贾赦知道贾珠快死了,她要等到贾珠真死了,再去宣扬荣国公不仁不慈,不善待子侄,让亲侄儿穷困潦倒重病而亡,届时,贾赦为了不坏名声,势必得答应她的所有条件,到那会儿,她有多少气出不得,有多少打算办不到?
而现在,她有那功夫还是去教养小孙子吧。在还没回荣国府以前,她且得多为自己打算打算,眼看着小儿子、大孙子都没了指望,唯一有希望的就是这个含玉而生的小孙子了。这孩子必是个有来头的,把他拢在身边,定能有光耀门楣、复享尊荣的一天!
贾母选择性的忽略了自己教养出的两儿一女都挺废这个事实。
她依照养闺女的套路养孙子,把块破石头捧到了传国玉玺的高度,娇惯的毫无自知之明。不过也是,贾母自己还成天梦回公府呢,又怎么能教导贾宝玉认清现实,摆正身份呢?
而且贾母大半生安享尊荣,奢侈惯了,就算她心知肚明现在的境况应该收敛,可一时半会儿也拧不回来。八大丫鬟减成四个就在小丫头数量上找补回来;上身的衣料质量下降,便要多穿新衣才算平衡;入口的饭菜从质到量锐减了不止一倍,那就可着她吃好。当然老太太心疼儿子,得要赏两盘;大孙子病得可怜,再赏两盘;小孙子娇生惯养,跟她同吃同住,那就不用另赏了。剩下的,别浪费,儿媳妇儿吃吧,吃剩了,给孙媳妇儿端去。
王夫人恨得两眼冒火,还得咬着牙谢婆婆赏。她也是自小尊贵的,几时吃过剩菜?原本她以为以前在荣国府,她要跟张氏一起立规矩服侍贾母已经是天大的委屈了,现在想一想,那会儿的日子简直是天堂。那个时候,她们大多是指挥丫鬟来干,自己不过是站着累得慌,且那会儿贾母不喜张氏,一向是指使她多些的,王夫人在一旁悠闲的看着,顺便跟风挤兑两句,婆媳俩处得还真是不错。
可现在呢,贾母眼前就剩下他一个儿媳了,光可着她使唤,身旁丫鬟又被她逞能卖掉不少,这可点着贾母的火了。婆婆有事,媳妇服其劳,少了人干活就你顶上吧!有意见?我老太太都放弃舒适生活跑来跟你们蜗居了,还不感恩戴德好生伺候,当心本老太君一怒之下会荣国府去。这个威胁一向有效,倘若贾母离开,贾政一家就是彻头彻尾的庶民了,非但如此,连他们眼下住的房子都是贾母出钱买的,房契也一直捏在贾母手中,到时候,他们一家只能搬出去住当初分家得来的那套破房子了。贾政去考察过,一群粗鄙不堪的贩夫走卒吓得贾二老爷腿软,没走到半路就急忙折回来。一想到未来可能要生活在那种地方,贾政不寒而栗。他绝对不能过那种生活。
所以,贾政比过去更加殷勤地抱紧贾母的大腿。主要表现在每逢王夫人稍微透漏出一点儿贾母拿她使劲儿使唤的意思,贾政便毫不客气大骂一顿,命令她要殷勤再殷勤,甚至亲自动手打包王氏去向贾母磕头认错上。贾母对此很满意,虽说眼下的生活水平下降了不少,可儿子越来越孝顺了总是好事。顺便遗憾一下孝顺的不是贾赦,再畅想一番贾赦如贾政般乖顺听话的美好生活,接着更心安理得地拿王氏当大丫鬟用,而且还是不用发月钱,不用给赏赐(剩菜除外)的大丫鬟。
王夫人被折腾的苦不堪言。本来没有张氏在前头顶着了,她和贾母之间那些婆媳矛盾就已然暴露无疑。偏偏她又一时手欠卖了贾母的丫鬟让她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衅,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林林总总的倒霉事让贾母越发不爽,折腾王氏就成了唯一有效的发泄渠道。
可王夫人岂是个肯吃亏的主儿?贾母是婆婆,她也有媳妇儿啊。于是,被贾母折磨的越发变态的王氏每天伺候完贾母回房第一件事就是折腾秦可卿。端茶倒水,掐肩揉背,毒打咒骂变本加厉比贾母过分十倍,大丫鬟、小丫鬟的活计全叫秦可卿一肩挑了。
秦可卿比贾母、王氏更加娇生惯养,从来只有她指使人的没有人指使她的。而且她生的袅娜纤细,不比王夫人五大三粗,这段时间又一直病者,哪里禁得住这番磋磨。不出一个礼拜就爬不起来了。王夫人恨透了这个毁了她一家的贱│人,不肯延医请药,只推说没钱。贾母心里也怨怼秦可卿,加之废太子势力全无,再没什么顾忌,便不阻拦王夫人,只是自己不动手以显示老太君慈悲为怀。
贾政只比她们婆媳俩更恨秦可卿,在他已然扭曲了的思维里,这个女人是阻挡他珠儿娶李家千金的障碍。要知道,他本来早已属意李家小姐,可就在下聘前夕,这个女人突兀的蹦出来搅局,死乞白赖的撵走了李小姐,自己登堂入室进了他家门,却给他一家带来莫大灾殃,贾政巴不得她早点死了,他好重去给珠儿求娶李家小姐,说不定还能翻身摆脱困境。有趣的是,他完全忘了当初自己是怎么屁颠屁颠地求秦可卿下嫁,却牢牢记得秦可卿是贾赦推荐给他的。于是,在贾政那张“最痛恨之人排行榜”上,贾赦再度高居首位。
秦可卿看得分明,贾政的前恭后倨,贾母的袖手旁观,王氏的狠毒无情,她惨笑,已是没有活路了!与其被他们逼凌至死,不如自我了断来的痛快。
是夜,秦可卿写下两封密信,分别交给贴身丫鬟瑞珠、宝珠,两人含泪趁夜遁走。秦可卿又自个儿小声哭了一会儿,起身擦干眼泪,盛装打扮好,走进贾珠卧房。只听得屋内悲泣低语许久,而后恢复平静,却不见秦可卿出来。
第二天一早,丫鬟去唤贾珠起来吃药,走近床边才发现,两具尸体已然僵硬,贾珠夜间病亡,秦氏吞金自尽。丫鬟大骇,惊声尖叫。贾母王氏匆匆赶来扶着贾珠尸身失声痛哭,贾政也来看,落了一回泪。因高堂俱在,贾珠无资格家中停灵,只能尽快发丧。
对于秦氏,几人各有争论。贾母为面子欲让二人同葬,王夫人咬牙切齿恨不能扔秦可卿尸身出去喂狗,因此坚决不同意让这个命里带衰的狐媚子葬在她珠儿身旁。后来还是贾政在贾珠床头发现一封绝笔,写明欲与秦氏合葬,念及儿子最后心愿,贾政拍板合葬,贾母赞同,王氏暗恨。不过二比一的局面下她也争不过人家两母子,只好退而求其次,咬定秦氏只是殉葬,不得有重棺独祭,只能一口薄棺随葬贾珠之侧,对此,贾母贾政均无异议。
一代兼具宝黛之美的绝色金钗就这样匆匆入土。她之一生,生不光彩,活得委屈,嫁得悲惨,死得凄凉,真真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