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四章 捞蚌壳
几天后,方向的安置落实了:分配到许思源所在工厂的武装部上班。
从此,除了上班、睡觉、吃饭外,其余的时间,方向差不多都和许思源呆在一起,许思源打篮球,他也打篮球;许思源玩单双杠,他也玩单双杠;许思源玩杠铃,他也玩杠铃;许思源到乡下去用粮票换鸡蛋,他也去;许思源上小镇去泡书店,他也泡••••••
其实,他俩的性格都偏内向,平时在一般人群中都很吝啬语言的,但他俩在一起时,却无所不谈——谈风土人情,谈部队趣事,谈工厂轶闻,谈山川景色,谈市场商品,谈男人女人••••••常常谈得两人捧腹大笑,前合后仰。
这是一个星期天,吃过午饭后,许思源见隔壁的方向没在屋里,就拎起一只铁桶走出工棚小屋,将门锁上,然后朝小山的北面走去••••••
“许师傅!许师傅!等一等我••••••”
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许思源连忙转过身来,只见方向边喊边朝自己跑来。
方向一跑到跟前,就满面笑容的问:“许师傅,你要到哪里去?”
许思源笑道:“一上午没见你的人影,我想你一定是相亲去了。快给我说说,姑娘咋样?漂不漂亮?”
“我哪是去相什么亲呐,整个一上午我都在家里劈柴禾,这不,一吃完午饭,我就赶过来找你。”
“我到池塘去捞蚌壳的。”
“捞那玩意干啥?”方向颇为惊讶又饶有兴致地问。
“吃肉呀!吃蚌肉呀!”
“蚌肉也能吃吗?”方向更感兴趣了。
“当然能吃,你吃了就知道了。”
“那好,我同你一起去捞蚌壳。”
“好,我们走吧。”
“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就来。”说完,方向转身朝工棚跑去。
不一会,他也拎着一只铁桶跑到许思源的跟前来。
两人沿小山北面的一条小路下了山,然后从厂区的北面走出工厂,朝乡下走去。
当时那个年代,猪肉、牛肉、羊肉等食用肉的供应很紧张,吃肉要凭肉票,一人每月半斤肉票。虽说许思源基本上是在工厂食堂就餐,但食堂的菜里也很少见到荤腥。所以那半斤肉票显得格外重要。但小镇上就只有区供销社的一个肉店,而且每天上市的猪肉非常有限,去晚了就根本别想买到肉。因此,人们常常深更半夜就到肉店门口来排队,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睡觉,头天晚上就来排队。就这样还不一定能买上肉,因为天亮后店门一开,人们发疯般地一窝蜂地冲进店里,争先恐后地朝案台跟前挤,就不存在谁先谁后了,这时要买上肉全凭力气和运气了。许思源去买过一次肉,是深夜十二点钟去的,虽说肉也买到了,但从此他再也不去买肉了。他想,为了那么点肉牺牲了睡眠,又伤身体,还伤心,不值当。因此那半斤肉票再怎么重要,在许思源这儿就失去了价值。但他正值年青长身体的时期,而且繁重的生产工作又大量地消耗体力,很需要大量的营养来补充身体,光靠白菜、萝卜等蔬菜是不行的,必须要吃肉才行。可到哪儿去弄肉吃呢?真是难天难地难不倒许思源。许思源的恼子一转动,蓦然想到城里的菜场有蚌肉卖,他也吃过,味道甚佳。这山乡的大小池塘甚多,肯定有不少的蚌壳,何不取蚌壳的肉来吃呢?于是,他拎只铁桶,随便找了个池塘,脱掉鞋袜,挽起裤腿和衣袖,赤脚走进水里。一脚就踩着只硬梆梆的蚌壳,伸手捞起,哇!足有一只海碗那么大的一只蚌壳!打开蚌壳一瞧,里面有一坨肥硕的白生生的鲜嫩嫩的肉。将这只蚌壳扔到岸上,他又弯腰在水里摸索着,不禁大喜过望——蚌壳几乎铺满了塘底。他知道当地的农民从不吃蚌肉,因此这池塘的蚌壳才得以这么丰富。他将满满一桶蚌壳提回后,取出蚌肉,将其精心烹制成红烧蚌肉,只尝第一口他就被其绝顶的美味所倾倒了。不花分文就吃到了美味且营养丰富的蚌肉,许思源的心里油然产生一种甜美的成就感。从此,只要有空,他就去池塘捞蚌壳做红烧蚌肉吃,并把这一习惯延续至今。
两人来到一个山脚下的大池塘跟前。方向见许思源脱掉鞋袜和长裤,下身只穿一条短裤衩,他也脱掉鞋袜和长裤,下身只穿条短裤衩。又学许思源挽起衣袖,然后同许思源一起打着赤脚朝塘里走去。他今天格外兴奋,一走进水里,他就迫不及待地弯腰在池塘里摸索起来。很快,他就捞起一只蚌壳,双手拿着朝许思源挥舞着,并激动地叫唤着:“许师傅,我捞着啦!我捞着啦!好大的一只啊!”那快乐的模样简直就像个小孩。许思源逗趣道:“好,好,好!你有功劳,我该怎么奖励你呢?这样吧,今天晚上我做红烧蚌肉,好好地犒劳犒劳你。”方向的脸一红,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没费多大功夫,装在两只铁桶里的蚌壳就堆得像两座小山。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亲,请鼓励和支持苇吧,您那善良而温暖的心灵,苇的心灵能强烈地感应到!
从此,除了上班、睡觉、吃饭外,其余的时间,方向差不多都和许思源呆在一起,许思源打篮球,他也打篮球;许思源玩单双杠,他也玩单双杠;许思源玩杠铃,他也玩杠铃;许思源到乡下去用粮票换鸡蛋,他也去;许思源上小镇去泡书店,他也泡••••••
其实,他俩的性格都偏内向,平时在一般人群中都很吝啬语言的,但他俩在一起时,却无所不谈——谈风土人情,谈部队趣事,谈工厂轶闻,谈山川景色,谈市场商品,谈男人女人••••••常常谈得两人捧腹大笑,前合后仰。
这是一个星期天,吃过午饭后,许思源见隔壁的方向没在屋里,就拎起一只铁桶走出工棚小屋,将门锁上,然后朝小山的北面走去••••••
“许师傅!许师傅!等一等我••••••”
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许思源连忙转过身来,只见方向边喊边朝自己跑来。
方向一跑到跟前,就满面笑容的问:“许师傅,你要到哪里去?”
许思源笑道:“一上午没见你的人影,我想你一定是相亲去了。快给我说说,姑娘咋样?漂不漂亮?”
“我哪是去相什么亲呐,整个一上午我都在家里劈柴禾,这不,一吃完午饭,我就赶过来找你。”
“我到池塘去捞蚌壳的。”
“捞那玩意干啥?”方向颇为惊讶又饶有兴致地问。
“吃肉呀!吃蚌肉呀!”
“蚌肉也能吃吗?”方向更感兴趣了。
“当然能吃,你吃了就知道了。”
“那好,我同你一起去捞蚌壳。”
“好,我们走吧。”
“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就来。”说完,方向转身朝工棚跑去。
不一会,他也拎着一只铁桶跑到许思源的跟前来。
两人沿小山北面的一条小路下了山,然后从厂区的北面走出工厂,朝乡下走去。
当时那个年代,猪肉、牛肉、羊肉等食用肉的供应很紧张,吃肉要凭肉票,一人每月半斤肉票。虽说许思源基本上是在工厂食堂就餐,但食堂的菜里也很少见到荤腥。所以那半斤肉票显得格外重要。但小镇上就只有区供销社的一个肉店,而且每天上市的猪肉非常有限,去晚了就根本别想买到肉。因此,人们常常深更半夜就到肉店门口来排队,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睡觉,头天晚上就来排队。就这样还不一定能买上肉,因为天亮后店门一开,人们发疯般地一窝蜂地冲进店里,争先恐后地朝案台跟前挤,就不存在谁先谁后了,这时要买上肉全凭力气和运气了。许思源去买过一次肉,是深夜十二点钟去的,虽说肉也买到了,但从此他再也不去买肉了。他想,为了那么点肉牺牲了睡眠,又伤身体,还伤心,不值当。因此那半斤肉票再怎么重要,在许思源这儿就失去了价值。但他正值年青长身体的时期,而且繁重的生产工作又大量地消耗体力,很需要大量的营养来补充身体,光靠白菜、萝卜等蔬菜是不行的,必须要吃肉才行。可到哪儿去弄肉吃呢?真是难天难地难不倒许思源。许思源的恼子一转动,蓦然想到城里的菜场有蚌肉卖,他也吃过,味道甚佳。这山乡的大小池塘甚多,肯定有不少的蚌壳,何不取蚌壳的肉来吃呢?于是,他拎只铁桶,随便找了个池塘,脱掉鞋袜,挽起裤腿和衣袖,赤脚走进水里。一脚就踩着只硬梆梆的蚌壳,伸手捞起,哇!足有一只海碗那么大的一只蚌壳!打开蚌壳一瞧,里面有一坨肥硕的白生生的鲜嫩嫩的肉。将这只蚌壳扔到岸上,他又弯腰在水里摸索着,不禁大喜过望——蚌壳几乎铺满了塘底。他知道当地的农民从不吃蚌肉,因此这池塘的蚌壳才得以这么丰富。他将满满一桶蚌壳提回后,取出蚌肉,将其精心烹制成红烧蚌肉,只尝第一口他就被其绝顶的美味所倾倒了。不花分文就吃到了美味且营养丰富的蚌肉,许思源的心里油然产生一种甜美的成就感。从此,只要有空,他就去池塘捞蚌壳做红烧蚌肉吃,并把这一习惯延续至今。
两人来到一个山脚下的大池塘跟前。方向见许思源脱掉鞋袜和长裤,下身只穿一条短裤衩,他也脱掉鞋袜和长裤,下身只穿条短裤衩。又学许思源挽起衣袖,然后同许思源一起打着赤脚朝塘里走去。他今天格外兴奋,一走进水里,他就迫不及待地弯腰在池塘里摸索起来。很快,他就捞起一只蚌壳,双手拿着朝许思源挥舞着,并激动地叫唤着:“许师傅,我捞着啦!我捞着啦!好大的一只啊!”那快乐的模样简直就像个小孩。许思源逗趣道:“好,好,好!你有功劳,我该怎么奖励你呢?这样吧,今天晚上我做红烧蚌肉,好好地犒劳犒劳你。”方向的脸一红,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没费多大功夫,装在两只铁桶里的蚌壳就堆得像两座小山。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亲,请鼓励和支持苇吧,您那善良而温暖的心灵,苇的心灵能强烈地感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