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银杏镇之恋

正文 第二十一章 自做农家饭

    许思源对乔溪说:“咱们得找户人家吃点东西了,不然就没力气去走完后面的路。”说着,用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山脚下的一所农舍,说,“走,咱俩到那户人家去看看。”

    两人顺着一条羊肠小道来到那所独门独户的农舍跟前。农舍是当地最常见的那种黑瓦房顶土坯砖墙的房子。房子的右边是柴房、猪圈、鸡舍等,左边是种着各种蔬菜的菜地。

    门关着但没锁。两人推开门走进房里,里面没人。

    许思源环视了一下屋里。门右边是两间侧屋。门左边没有隔成屋,是敞开的,有一个双口锅的灶台,灶台旁的墙跟前依次摆放着橱柜和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紧靠门的左边摆着一口大水缸。门正面的墙跟前,很规正地摆放着一张大方桌、几条长凳和几把小靠背椅。门左边的房梁上用绳索垂吊着腊鱼、腊肉、腊香肠等腊货。

    他走近橱柜打开看了看。里面有碗盘和油盐酱醋等调料。又将坛和罐逐一打开看了一下,分别装有米、面、鸡蛋、腌白菜等等。

    “生活物资储备得这么齐全,看来这是户很会过日子的人家。”他由衷地赞叹道。

    他走近方桌,从包里拿出茶缸和沙糖搁在桌上,拿起桌上的开水瓶倒了些开水茶缸里,拌上糖,把茶缸递给了乔溪。

    他又来到水缸跟前,舀了瓢水痛快地喝起来。放下瓢时,忽然发现水缸旁的一只木桶里有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哎!这可是好东西!”他喜出望外,看了下手表,“呀!十二点了!看来咱们要自己动手做饭了。”他很清楚,这家主人如果是在田里出工的话,一时半会是不会回来的。因为他太熟悉农民的作息规律,他们每天很早就起床,然后直接下地干活,干到九十点钟才回家吃早饭。中午饭都是下午近两点钟才吃。晚饭都是七点以后吃了。

    他从木桶里捞出一条草鱼。将其破肚,挖腮,洗净,切成块,然后倒进锅里兑上水,撒上盐,盖上锅盖。又往第二只锅里添上水,盖上盖。然后从米缸里往一只钵子里舀了几碗米,淘洗干净后,将钵子搁在灶台上。再从柴房里抱来柴禾,堆放在灶膛边,接着点燃灶膛的火。

    乔溪连忙来到他跟前,说:“我来烧火。”

    “你会吗?”

    “我天天在家烧火!”

    她向灶膛里添柴烧火。他看了一会,赞赏道:“你不愧是烧火的行家里手,不仅火烧的旺而且用柴又很省。”这时,第二只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将米倒进锅里,盖上盖。

    他从菜地里采摘回一大篮子蔬菜,又是洗又是切。

    鱼汤烧好了。他往锅里到了一点香油,盛了一碗鱼汤,端到方桌上,然后将乔溪从灶膛跟前拉到方桌跟前坐下,要她先吃下这碗鱼汤。她很顺从地吃了起来。

    他将锅里剩下的鱼汤盛到一只碗里,放在灶台上。然后就边烧火边炒起菜来。

    没过多大功夫,他就将一碗番茄炒鸡蛋、一碗烧葫芦片、一碗青椒炒豇豆、一碗炒腌白菜和一大钵米饭端到了方桌上。

    “哇!”瞧着这一桌子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她瞪大眼睛惊呼了一声,说,“你真能干,这么快就做好了一大桌子饭菜!”

    “我也不会烧菜,还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说着,他拿起她刚才喝鱼汤的碗,要给她盛饭。

    “鱼汤已让我吃饱了。为了尝尝你的手艺,我就少吃点饭吧。”说着,她走到灶台跟前把那碗鱼汤端来,搁在他的面前,非要他将鱼汤吃了不可。

    他欣然遵命,吃起鱼汤来。

    她将每样菜都尝了一口,啧啧称赞:“真好吃!手艺真不错!”又好奇地问道,“诶,你是城里人,怎么会用我们农村的土灶做饭——而且饭菜做得这么好吃?!”

    “我这是下放农村时学会的。”

    “啊,你还下放过农村?”她不无讶异地问道。

    “怎么,我不像下过放的吗?”他笑问道。

    她那亮晶晶的眼睛朝他脸上打量了一下,笑道:“像!仔细一看还真有点像,尤其是你面相上透出的那股子质朴、刚毅的气质。你在农村肯定表现得非常好——从你能用农村的土灶做出这么地道的饭菜就可以看出。”

    “还真让你说着了,正因为我表现好,我在全国首次对知青的招工中被招进了城。”

    “然后,你又随工厂搬迁到我们这大深山里来了?”

    “对,然后我就在这大深山里遇见你这只金凤凰!”

    顿时,她脸飞红云。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亲,请鼓励和支持苇吧,您那善良而温暖的心灵,苇的心灵能强烈地感应到!
Back to Top